车身门板模具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1007发布日期:2018-11-20 19:2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钢,具体是车身门板模具钢。



背景技术:

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模具钢大致可分为:冷轧模具钢、热轧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钢三类,用于锻造、冲压、切型、压铸等,由于各种模具用途不同,工作条件复杂,因此对模具用钢,按其所制造模具的工作条件,应具有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足够的韧性,以及高的淬透性、淬硬性和其他工艺性能。

目前的模具钢一般通过锻造成型,成型的模具钢一般为方块结构,模具钢的边沿常常会受到碰撞而发生磨损,另外现代的模具钢在运输的时候,为了保证运输效率,常常会堆叠在一起,堆叠在一起的模具钢常常因为钢块本体之间较小的摩擦而发生倾倒,造成了运输的不稳定。

为此,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具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身门板模具钢,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车身门板模具钢,包括钢块本体、上凸起和下凸起,所述钢块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孔槽,钢块本体的上端面孔槽和下端面孔槽均插接有多排上凸起和下凸起,上凸起和下凸起中的各排凸起均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多个凸起块组成;所述钢块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宽度从槽口方向向着槽底方向逐渐增大,凹槽为梯形结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耐磨垫;所述钢块本体的上端面与左侧面之间和钢块本体的上端面与右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渡段,过渡段包括耐压段和支撑段,耐压段与钢块本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段与钢块本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连接,耐压段为弧形结构,撑段置于耐压段的弧形方向上;所述耐压段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分割线。

进一步的,所述上凸起和下凸起中相邻的凸起块沿着竖直方向错位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槽口所处的端面与钢块本体的左右两侧端面相互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垫由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耐压段的弧度为60°。

进一步的,所述分割线向内凹陷设置有分隔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钢块本体两侧设置的凹槽便于钢块本体的固定,凹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垫,能够减少钢块本体的磨损,在钢块本体的上端两侧设置过渡段,能够提高钢块本体边沿处的抗压和抗撞击能力,当和外物抵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弧形的耐压段使得物体快速滑落,避免过渡段的持续受力,耐压段通过相互连接的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连接,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抗压和抗撞击能力,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之间设置有带有分隔槽的分割线,使得缓冲能力更强,钢块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凸起和下凸起,下凸起能够使得钢块本体与运输装置之间的摩擦提高,保证运输过程的稳定,同时不同的钢块本体之间的上凸起和下凸起相互配合,使得钢块本体相互堆叠时更加稳定,而且上凸起和下凸起中相邻的凸起块沿着竖直方向错位分布,使得摩擦力能够进一步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身门板模具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身门板模具钢中过渡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车身门板模具钢中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车身门板模具钢,包括钢块本体3、上凸起1和下凸起6,所述钢块本体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孔槽12,钢块本体3的上端面孔槽和下端面孔槽12均插接有多排上凸起1和下凸起6,上凸起1和下凸起6中的各排凸起均由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多个凸起块组成;所述钢块本体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4,凹槽4宽度从槽口方向向着槽底方向逐渐增大,凹槽4为梯形结构,凹槽4内固定连接有耐磨垫5;所述钢块本体3的上端面与左侧面之间和钢块本体3的上端面与右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渡段2,过渡段2包括耐压段9和支撑段11,耐压段9与钢块本体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段11与钢块本体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连接,耐压段9为弧形结构,撑段11置于耐压段9的弧形方向上;所述耐压段9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弧形段7和第二弧形段10,第一弧形段7和第二弧形段10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分割线8。

上述,上凸起1和下凸起6中相邻的凸起块沿着竖直方向错位分布。

上述,凹槽4槽口所处的端面与钢块本体3的左右两侧端面相互平齐。

上述,耐磨垫5由橡胶材料制成。

上述,耐压段9的弧度为60°。

上述,分割线8向内凹陷设置有分隔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钢块本体3两侧设置的凹槽4便于钢块本体3的固定,凹槽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垫5,能够减少钢块本体3的磨损,在钢块本体3的上端两侧设置过渡段2,能够提高钢块本体3边沿处的抗压和抗撞击能力,当和外物抵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弧形的耐压段9使得物体快速滑落,避免过渡段2的持续受力,耐压段9通过相互连接的第一弧形段7和第二弧形段10连接,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抗压和抗撞击能力,第一弧形段7和第二弧形段10之间设置有带有分隔槽的分割线8,使得缓冲能力更强,钢块本体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凸起1和下凸起6,下凸起6能够使得钢块本体3与运输装置之间的摩擦提高,保证运输过程的稳定,同时不同的钢块本体3之间的上凸起1和下凸起6相互配合,使得钢块本体3相互堆叠时更加稳定,而且上凸起1和下凸起6中相邻的凸起块沿着竖直方向错位分布,使得摩擦力能够进一步增大。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