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支架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3387发布日期:2018-12-14 21:45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支架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件,具体为一种抗震支架连接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各地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社会和人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创伤。在涉及到型钢类部件与墙体的连接时,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型钢用螺栓直接连接于墙面上,这种连接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当型钢与墙体之间有震动发生时,连接部的螺栓受到震动产生的冲击力,螺栓只能提供一个点上的作用力,从而使连接部受力过大,难以将型钢牢固锁紧,在此种情况下,连接部很容易产生松动、变形、老化,进而导致断裂,严重影响了连接部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抗震支架连接件,型钢与连接件之间通过螺栓啮合连接的设置,使得型钢类部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重,连接件给型钢类部件与墙体提供的作用力远远不止一点,从而提高了连接部的受力能力,能够将型钢牢固锁紧,当发生震动时,连接部不容易产生松动、变形、老化,进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在地震中损坏的风险,降低经济损失,避免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抗震支架连接件,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支架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连接件本体分为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均设置有型钢固定孔上部和螺栓孔,螺栓穿过螺栓孔将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分别固定在连接件本体的上下两方,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的中间设置有型钢固定孔下部,型钢固定孔上部和型钢固定孔下部连接形成一型钢固定孔,型钢穿过型钢固定孔与连接件本体连接为一体,且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面向连接件本体的一面上设置有凸齿,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设置有与凸齿相适配的凹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呈L状结构,上连接部为正L状结构,下连接部为倒L状结构,且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L状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上设置有与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相适配的螺栓孔,上固定件与上连接部之间以及下固定件和下连接部之间均通过螺栓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固定件与上连接部的宽度之和等于上连接部的底部宽度,下固定件和下连接部的宽度之和等于下连接部的顶部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型钢固定孔上部和型钢固定孔下部的孔内平面上设有固定纹路,且型钢固定孔上部和型钢固定孔下部上均设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型钢与连接件之间通过螺栓啮合连接的设置,使得型钢类部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重,连接件本体给型钢类部件与墙体提供的作用力远远不止一点,从而提高了连接部的受力能力,能够将型钢牢固锁紧,当发生震动时,连接部不容易产生松动、变形、老化,进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在地震中损坏的风险,降低经济损失,避免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本体与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之间螺栓啮合图;

图中标号:1、连接件本体;2、上固定件;3、下固定件;4、上连接部;5、下连接部;6、型钢固定孔上部;7、螺栓孔;8、螺栓;9、凹齿;10、型钢固定孔下部;11、型钢固定孔;12、凸齿;13、固定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支架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1、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连接件本体1分为上连接部4和下连接部5,上连接部4和下连接部5上均设置有型钢固定孔上部6和螺栓孔7,螺栓8穿过螺栓孔7将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分别固定在连接件本体1的上下两方,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的中间设置有型钢固定孔下部10,型钢固定孔上部6和型钢固定孔下部10连接形成一型钢固定孔11,型钢穿过型钢固定孔11与连接件本体1连接为一体,实现型钢转角的连接;且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面向连接件本体1的一面上设置有凸齿12,上连接部4和下连接部5上设置有与凸齿12相适配的凹齿9,螺栓8穿过螺栓孔7将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分别固定在连接件本体1的上下两方时,凸齿12插进凹齿9内,这样连接不仅使得型钢与该抗震连接件连接起来了,且使得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与连接件本体1之间不容易产生位移。

上连接部4和下连接部5呈L状结构,上连接部4为正L状结构,下连接部5为倒L状结构,且上连接部4和下连接部5L状结构的底部固定连接为一体。

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上设置有与上连接部4和下连接部5相适配的螺栓孔7,上固定件2与上连接部4之间以及下固定件3和下连接部5之间均通过螺栓8啮合,使得型钢类部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重,连接件本体1给型钢类部件与墙体提供的作用力远远不止一点,从而提高了连接部的受力能力,能够将型钢牢固锁紧,当发生震动时,连接部不容易产生松动、变形、老化,进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在地震中损坏的风险,降低经济损失,避免人员伤亡。

上固定件2与上连接部4的宽度之和等于上连接部4的底部宽度,下固定件3和下连接部5的宽度之和等于下连接部5的顶部宽度。

型钢固定孔上部6和型钢固定孔下部10的孔内平面上设有固定纹路13,防止型钢在型钢固定孔11内转动,从而导致连接部不稳;且型钢固定孔上部6和型钢固定孔下部10上均设有螺栓孔7,能够将型钢固定在型钢固定孔11内。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连接件固定型刚具有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将型钢放置在连接件本体1上设置的上连接部4和下连接部5上的型钢固定孔上部6内;其次,将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趋近连接件本体1,使得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上设置的凸齿12与上连接部4和下连接部5上设置的凹齿9连接为一体;在将螺栓8穿过螺栓孔7将上固定件2和下固定件3固定在连接件本体1上,同时,将型钢固定在型钢固定孔11内;最后,型钢固定孔上部6和型钢固定孔下部10的孔内平面上设值得固定纹路13,能够防止型钢在型钢固定孔11内转动,从而导致连接部不稳,使得型钢类部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稳重,连接件本体1给型钢类部件与墙体提供的作用力远远不止一点,从而提高了连接部的受力能力,能够将型钢牢固锁紧,当发生震动时,连接部不容易产生松动、变形、老化,进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在地震中损坏的风险,降低经济损失,避免人员伤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