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装置及包括该变速器装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0998发布日期:2019-01-13 17:00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变速器装置及包括该变速器装置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器装置及包括该变速器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汽车行业还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汽车生产技术也成为了国家大力扶持的领域,即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拥有切实的自主创新能力,核心零部件国际化的突破,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因此如何通过科技技术创新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就成为了目前乃至未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中必须重点解决的核心课题。汽车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最主要的部件之一,变速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变传动比,将合适的牵引力通过传动轴输出到车轮上以满足车辆在不同情况下的需求。随着国民生活素质的提高,轿车在各个家庭越来越普及,人们对变速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一般的变速器的空档开关组件很容易被异物侵入污染,影响空档开关组件的检测信号精度,严重时导致完全失效或采集数据错误,进而影响到整车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空档开关组件不易被异物污染的变速器装置。

一种变速器装置,包括:

壳体组件,包括变速器壳体和换挡壳体,所述换挡壳体安装于所述变速器壳体上;

隔离件,安装于所述换挡壳体内以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位于靠近所述变速器壳体一侧,所述第二腔体位于靠近所述换挡壳体一侧;及

空档开关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以用于检测档位。

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装置通过在换挡壳体内设置隔离件,以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空挡开关组件安装于靠近换挡壳体一侧的第二腔体内,与靠近变速器壳体一侧的第一腔体隔离开来,从而使空挡开关组件与第一腔体内的润滑油隔离,可以避免第一腔体内的铁屑、油渍等异物污染空挡开关组件,防止其影响检测信号的精度及可靠性。同时由于空挡开关组件安装在第二腔体内,也就阻隔了外部环境中的灰尘、水、泥水、铁屑等异物,大大提高了空挡开关组件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换挡导轴,所述换挡导轴部分安装于所述变速器壳体和所述换挡壳体内,所述隔离件套设于所述换挡导轴上,以封闭所述换挡导轴与所述换挡壳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形成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挡导轴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套设有换挡油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挡开关组件包括空挡开关传感器和空挡开关配合件,所述空挡开关配合件与所述换挡导轴连接,所述空挡开关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换挡壳体的内壁,所述换挡导轴可带动所述空挡开关配合件相对所述空挡开关传感器运动,所述空挡开关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空挡开关配合件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挡导轴上套设有换挡凸轮,所述空挡开关配合件安装于所述换挡凸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挡开关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所述空挡开关配合件为空挡开关磁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换挡摇臂组件,所述换挡摇臂组件与所述换挡导轴连接且位于所述换挡壳体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挡摇臂组件包括第一摇臂部、第一弯折部、第二摇臂部、第二弯折部、第三摇臂部、配重和拉索连接销轴,所述第一弯折部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摇臂部和所述第二摇臂部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摇臂部和所述第三摇臂部连接,所述第一摇臂部、第二摇臂部和第三摇臂部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摇臂部与所述换挡导轴连接,所述配重与所述第三摇臂部连接,所述拉索连接销轴与所述第一摇臂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摇臂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摇臂部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变速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变速器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并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变速器装置100,包括壳体组件10、空挡开关组件20和隔离件30。壳体组件10包括变速器壳体11和换挡壳体12,换挡壳体12安装于变速器壳体11上。隔离件30安装于换挡壳体12内以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第一腔体101位于靠近变速器壳体11一侧,第二腔体102位于靠近换挡壳体12一侧。空档开关组件20安装于第二腔体102内,以用于检测档位。

本实施例的变速器装置100通过在换挡壳体12内设置隔离件30,以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空挡开关组件20安装于靠近换挡壳体12一侧的第二腔体102内,与靠近变速器壳体11一侧的第一腔体101隔离开来,从而使空挡开关组件20与第一腔体101内的润滑油隔离,可以避免第一腔体101内的铁屑、油渍等异物污染空挡开关组件20,防止其影响检测信号的精度及可靠性。同时由于空挡开关组件20安装在第二腔体102内,也就阻隔了外部环境中的灰尘、水、泥水、铁屑等异物,大大提高了空挡开关组件20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具体地,变速器装置100还包括换挡导轴40,换挡导轴40部分安装于变速器壳体11和换挡壳体12内,隔离件30套设于换挡导轴40上,以封闭换挡导轴40与换挡壳体1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形成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如此,空挡开关组件20位于由换挡壳体12、换挡导轴40和隔离件30构成的第二腔体102内。可选地,隔离件30为换挡导轴定位环,可以理解,也可以通过设置其他部件进行隔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换挡导轴40远离第一腔体101的一端套设有换挡油封50,用于封闭换挡导轴40与换挡壳体12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从而进一步杜绝外界其他杂质异物的侵入,避免影响空档开关组件20的检测信号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挡开关组件20包括空挡开关传感器21和空挡开关配合件22,空挡开关传感器21安装于换挡壳体12的内壁,空挡开关配合件22安装于换挡导轴40上,换挡导轴40可带动空挡开关配合件22相对空挡开关传感器21运动,空挡开关传感器21用于检测空挡开关配合件22的位置。如此,当换档导轴40位置发生变化时,空档开关配合件22与空挡开关传感器2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空档开关传感器21输出高、低电平信号,判断当前档位处于空档或是在档状态,然后通过将档位状态转化为数字电平提供给整车相关系统,实现怠速起停、一键启动和智能启停等功能。

可选地,换挡导轴40上套设有换挡凸轮41,空挡开关配合件22安装于换挡凸轮41上,换挡凸轮41用于换挡定位。可选地,空挡开关传感器21为霍尔传感器,空挡开关配合件22为空挡开关磁钢,霍尔传感器具有对磁场敏感、结构简单、体积小、频率响应宽、输出电压变化大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变速器装置100还包括换挡摇臂组件60,换挡摇臂组件60与换挡导轴40连接且位于换挡壳体12外。具体地,换挡摇臂组件60包括第一摇臂部61、第一弯折部62、第二摇臂部63、第二弯折部64、第三摇臂部65、配重66和拉索连接销轴67,第一弯折部6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摇臂部61和第二摇臂部63连接,第二弯折部6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二摇臂部63和第三摇臂部65连接,第一摇臂部61、第二摇臂部63和第三摇臂部65相互平行,第二摇臂部63与换挡导轴40连接,配重66与第三摇臂部65连接,拉索连接销轴67与第一摇臂部61连接。如此,利用布置在驾驶室内的变速操纵杆机构的软轴拉索与拉索连接销轴67连接,从而可方便地操纵换挡摇臂组件60实现换挡功能。可选地,第一摇臂部61的长度小于第三摇臂部65的长度,从而提高换挡的舒适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图未示),包括上述变速器装置100。本实施例车辆的变速器装置100的空挡开关组件20安装于第二腔体102内,通过隔离件30使空挡开关组件20与第一腔体101内的润滑油隔离,可以避免变速器壳体11的第一腔体101内的铁屑、油渍等异物污染空挡开关组件20,防止其影响检测信号的精度及可靠性。同时由于空挡开关组件20安装在第二腔体102内,也就阻隔了外部环境中的灰尘、水、泥水、铁屑等异物,大大提高了空挡开关组件的使用寿命以及车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