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压铸变速箱壳体及其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1776发布日期:2019-10-09 07:1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铝压铸变速箱壳体及其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压铸变速箱壳体及其检具。



背景技术:

铝压铸变速箱壳体安装于车架上,位置精度要求高。在加工铝压铸变速箱壳体过程中,需要对配合位置进行精加工,并进行检测,如形变量、同轴度、平面度。由于铝压铸变速箱壳体的检测位置处于不同的平面,且定位基准处于多个高度不同的平面,通过三维定位检测方法,易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压铸变速箱壳体及其检具,它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精度高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的第一方面:铝压铸变速箱壳体包括管体部、凸设于所述管体部的端面的第一凸台部和第二凸台部、凸设于所述管体部侧壁的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呈三角分布,所述管体部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内侧壁设有与所述中心孔共线的台阶孔,所述第一凸台部和第二凸台部分别位于所述中心孔的两侧,所述第一凸台部和第二凸台部朝外的一侧设为检测面;

所述第一定位部设有第一定位孔及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部设有第二定位孔及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三定位部设有第三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第二定位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中心孔的轴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台部和第二凸台部沿所述中心孔的轴线对称分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台部和第二凸台部自管体部一端向末端方向逐渐减小。

本发明公开的第二方面:一种铝压铸变速箱壳体的检具,所述检具用于检验如上所述的铝压铸变速箱壳体中第一凸台部和第二凸台部的形变量,所述检具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锁定组件、定位支架、第一检测板、第二检测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检测板的第一检测件和安装于所述第二检测板的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相对设置,所述铝压铸变速箱壳体安装至所述检具,至少部分所述锁定组件插入中心孔并锁定至所述台阶孔,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抵靠至所述定位支架,所述第一检测件朝向第一凸台部朝外的平面,所述第二检测件朝向第二凸台部朝外的平面,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分别输出第一凸台部和第二凸台部的形变量。

可选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空压转角气缸和安装于所述空压转角气缸的输出轴的压接板,所述空压转角气缸的输出轴缩回并转动,所述压接板压接于所述台阶孔,所述空压转角气缸的输出轴相对于所述中心孔的轴线偏心设置。

可选地,所述定位支架包括定位平台、固设于所述定位平台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面抵靠至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定位面抵靠至所述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三定位面抵靠至所述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一定位销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销插入所述第二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定位平台包括定位板和固定于所述定位板的至少二支柱,所述支柱固连于所述底座,所述定位板开设有避让孔,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固设于所述定位板且环绕所述避让孔,所述铝压铸变速箱壳体至少部分插入所述避让孔,并抵靠至所述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

可选地,第一检测件与所述第二检测件的检测方向互相平行。

可选地,所述检测件包括气动位移传感器及电性连接至所述气动位移传感器的显示装置,所述气动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检测面的平面度,并通过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检测数据。

采用上述机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铝压铸变速箱壳体上设置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第三定位部,有效确定铝压铸变速箱壳体的定位基准。通过中心孔确定铝压铸变速箱壳体的中心位置并通过锁定组件锁定,第一检测件朝向第一凸台部朝外的平面,第二检测件朝向第二凸台部朝外的平面。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通过测量获取检测面的形变量数据,检测效率高,检测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铝压铸变速箱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铝压铸变速箱壳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检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检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检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检测面101;管体部11;中心孔111;台阶孔112;第一凸台部12;第二凸台部13;第一定位部14;第一定位孔141;第一定位面142;第二定位部15;第二定位孔151;第二定位面152;第三定位部16;第三定位面161;底座20;锁定组件30;空压转角气缸31;压接板32;定位支架40;定位平台41;定位板411;支柱412;避让孔413;第一支撑柱42;第二支撑柱43;第三支撑柱44;第一定位销45;第二定位销46;第一检测板50;第二检测板60;第一检测件70;第二检测件8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包括管体部11、凸设于管体部11的端面的第一凸台部12和第二凸台部13、凸设于管体部11侧壁的第一定位部14、第二定位部15和第三定位部16,第一定位部14、第二定位部15和第三定位部16呈三角分布。管体部11设有中心孔111,中心孔111的内侧壁设有与中心孔111共线的台阶孔112。第一凸台部12和第二凸台部13分别位于中心孔111的两侧,第一凸台部12和第二凸台部13朝外的一侧设为检测面101。第一定位部14设有第一定位孔141及第一定位面142,第二定位部15设有第二定位孔151及第二定位面152,第三定位部16设有第三定位面161,第一定位孔141及第二定位孔151的轴线平行于中心孔111的轴线。可选地,第一凸台部12和第二凸台部13沿中心孔111的轴线对称分布。可选地,第一凸台部12和第二凸台部13自管体部11一端向末端方向逐渐减小。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见图3至图5所示:一种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的检具,该检具用于检验如上的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中第一凸台部12和第二凸台部13的形变量。

该检具包括底座20、安装于底座20的锁定组件30、定位支架40、第一检测板50、第二检测板60、安装于第一检测板50的第一检测件70和安装于第二检测板60的第二检测件80,第一检测件70和第二检测件80相对设置。底座20呈平板结构,用于安装和支撑锁定组件30、定位支架40、第一检测板50和第二检测板60。锁定组件30呈柱状结构,其凸出底座20并沿平行于定位支架40方向凸出。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套设于锁定组件30外并被锁定组件30施加朝向底座20方向的压紧力。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安装至检具,至少部分锁定组件30插入中心孔111并锁定至台阶孔112。第一定位部14、第二定位部15和第三定位部16抵靠至定位支架40,以使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的第一凸台部12和第二凸台部13朝向底座20方向延伸并位于待检测位置。

相应地,第一凸台部12和第二凸台部13朝外的一侧表面为检测面101,其中,第一检测件70朝向第一凸台部12朝外的平面,第二检测件80朝向第二凸台部13朝外的平面。第一检测件70与第二检测件80均包括气动位移传感器及电性连接至气动位移传感器的显示装置,气动位移传感器检测检测面101的形变量,并通过显示装置显示检测数据。相应地,该检测数据为第一凸台部12和第二凸台部13的形变量。

当锁定组件30将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压紧固定于预设的检测位置时,第一检测件70和第二检测件80分别输出第一凸台部12和第二凸台部13的形变量。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设置第一定位部14、第二定位部15和第三定位部16,有效确定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的定位基准。通过中心孔111确定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的中心位置并通过锁定组件30锁定,第一检测件70朝向第一凸台部12朝外的平面,第二检测件80朝向第二凸台部13朝外的平面。第一检测件70和第二检测件80通过测量获取检测面101的形变量数据,检测效率高,检测准确度高。

锁定组件30用于压紧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以使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与检具之间直接抵紧连接,没有间隙。可选地,锁定组件30包括空压转角气缸31和安装于空压转角气缸31的输出轴的压接板32。空压转角气缸31的输出轴缩回并转动,压接板32压接于台阶孔112,其中,空压转角气缸31的输出轴相对于中心孔111的轴线偏心设置。

空压转角气缸31的输出轴在伸出及缩回过程中相对自身的轴线旋转,通过调整压接板32与台阶孔112的配合角度,使得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在套设过程中避开压接板32,并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在套设于锁定组件30后。空压转角气缸31的输出轴缩回并带动压接板32转动,以使压接板32夹持于台阶孔112的台阶面处,将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向下夹紧。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通过锁定组件30夹持锁定,锁定方便,夹持力大。

定位支架40包括定位平台41、固设于定位平台41的第一支撑柱42、第二支撑柱43、第三支撑柱44、第一定位销45和第二定位销46,第一定位面142抵靠至第一支撑柱42,第二定位面152抵靠至第二支撑柱43,第三定位面161抵靠至第三支撑柱44,第一定位销45插入第一定位孔141,第二定位销46插入第二定位孔151。

定位平台41包括定位板411和固定于定位板411的至少二支柱412,支柱412固连于底座20。定位板411开设有避让孔413,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安装至定位平台41且至少部分插入避让孔413。锁定组件30位于避让孔413的范围内,并沿避让孔413的中心线方向,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安装至定位平台41时,空压转角气缸31的输出轴与中心孔111的轴线偏心预设距离,以使得压接板32随输出轴转动预设距离后压紧至台阶孔112的台阶面处。第一支撑柱42、第二支撑柱43、第三支撑柱44、第一定位销45和第二定位销46固设于定位板411且环绕避让孔413,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的第一定位部14、第二定位部15和第三定位部16分别抵靠至第一支撑柱42、第二支撑柱43和第三支撑柱44。

第一支撑柱42、第二支撑柱43和第三支撑柱44呈三角分布,其中第一支撑柱42和第二支撑柱43位于定位板411的两侧,第三支撑柱44位于第一支撑柱42和第二支撑柱43的中部区域。第一定位销45和第二定位销46位于定位平台41的两端,其中第一定位销45与第一支撑柱42相邻,两者互相平行。第二定位销46与第二支撑柱43相邻,两者互相平行。第一支撑柱42、第二支撑柱43和第三支撑柱44的端面设为平面或弧面,第一定位销45和第二定位销46的端面设为圆弧面或球面。锁定组件30拉动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抵紧至第一支撑柱42、第二支撑柱43和第三支撑柱44,第一定位销45插入第一定位孔141,第二定位销46插入第二定位孔151,限定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的位置及自由度,保持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处于待检测位置。

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锁定至定位支架40,第一检测件70与第二检测件80分别检测铝压铸变速箱壳体10中第一凸台部12和第二凸台部13的形变量。第一检测板50和第二检测板60分别固定于底座20上,可选地,第一检测板50和第二检测板60设为“L”形结构,其中水平部分固定于底座20,第一检测板50和第二检测板60安装于竖直部分。第一检测件70和第二检测件80相对设置,使得第一检测件70与第二检测件80的检测方向互相平行。进一步地,第一检测件70与第二检测件80的检测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检测件70与第二检测件80相对设置能同时检测第一凸台部12和第二凸台部13的形变量,检测准确度高。

检具目前已广泛使用,其它机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