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车行走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0419发布日期:2019-06-21 23:18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车行走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尤其是一种大车行走减速机。



背景技术:

减速机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减速机和专用减速机两大类,两者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特点各不相同。13世纪70至80年代,世界上减速机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且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紧密结合。

减速机按结构分类:齿轮结构减速机,蜗轮结构减速机,行星结构减速机器,一般的减速机有斜齿轮减速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摆线针轮减速机、蜗轮蜗杆减速机、行星摩擦式机械无级变速机。

然而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行走减速机,然而现在市面的行走减速机,输出齿轮轴占用安装空间过大,重量较大,容易出现损坏,一般的行走减速机输入齿轮轴安装精度不能保证以至于齿轮侧隙达不到设计要求,且一般减速机内部输入齿轮轴与传动轴所在的平面平行。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大车行走减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大车行走减速机,包括:

输入组件,包括输入齿轮轴、设置在输入齿轮轴一端的输入轴承;设置在输入轴承一侧的输入透盖;设置在输入轴承上方的可调节的轴承衬套;以及设置输入轴承的另一端的锥齿轮;

传动组件,包括与锥齿轮啮合的螺伞齿轮;与螺伞齿轮套接的二级传动轴;与二级传动轴啮合的二级传动齿轮;以及与所述二级传动齿轮套接的三级传动轴;

输出组件,包括与三级传动轴啮合的输出传动齿轮;与二级传动齿轮包裹的输出齿轮轴;以及设置在所述输出齿轮轴的一侧设有空心轴。

工作母机的输入轴承内套接于空心轴的轴孔中;工作母机的输入轴承垂直于齿轮箱的顶部,输入轴承与二级传动齿轮和三级传动轴所在的平面垂直。减速机的输入齿轮轴与二级传动轴、三级传动轴所在的平面垂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母机的输入轴与减速机的输出齿轮轴是平键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减速机的输入齿轮轴与电机直连,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减速机的输入齿轮轴的长度和输入衬套长度与齿轮箱体的高度相关联。输出齿轮轴的两端设有输出轴承,共设置两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输出齿轮轴的一端设有输出透盖,所述输出透盖与输出轴承相邻。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输出齿轮轴的一侧连接箱体,所述箱体为矩形金属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车行走减速机,输出齿轮轴设计为空心轴,既减轻重量,又缩小了安装空间,使该减速机和工作母机的空间结构更加紧凑,轴承衬套内安装了输入齿轮轴,为了输入齿轮轴的安装精度,通过调节轴承衬套的垫,可以使锥齿轮的侧隙及位置精度达到设计要求,输入齿轮轴的空间位置垂直于齿轮箱的顶部,与一级,三级传动轴所在的平面垂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箱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空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输入齿轮轴1、锥齿轮2、螺伞齿轮3、输入轴承4、输入透盖5、二级传动轴6、轴承衬套7、一级轴承8、三级传动轴9、二级传动齿轮10、输出齿轮轴11、输出传动齿轮12、输出轴承13、箱体14、输出透盖15、螺伞中心16、一级传动中心17、二级传动中心18、二级轴承19。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大车行走减速机,包括:输入齿轮轴1、锥齿轮2、螺伞齿轮3、输入轴承4、输入透盖5、二级传动轴6、轴承衬套7、一级轴承8、三级传动轴9、二级传动齿轮10、输出齿轮轴11、输出传动齿轮12、输出轴承13、箱体14、输出透盖15、螺伞中心16、一级传动中心17、二级传动中心18、二级轴承19。

其中输入齿轮轴1的一端设有锥齿轮2,所述锥齿轮2也叫伞齿轮,广泛应用于工业传动设备,车辆差速器,机车,船舶,电厂,钢厂,铁路轨道检测,输入齿轮轴1的上方设有输入轴承4,所述输入轴承4共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输入齿轮轴1的两端,所述输入轴承4的一侧设有输入透盖5,所述输入透盖5主要用以观察输入齿轮轴1的工作环境,防止其出现损坏,输入轴承4的上方设有轴承衬套7,所述轴承衬套7设计便于输入齿轮轴1安装的精度能够保证,通过调节轴承衬套7的垫子可以使锥齿轮2的安装位置及齿轮侧隙达到设计要求。

所述螺伞齿轮3与锥齿轮2啮合,螺伞齿轮3包裹二级传动轴6,所述二级传动轴6的两端设有一级轴承8,共设有两组,所述二级传动轴6与二级传动齿轮10啮合,所述二级传动齿轮10可随二级传动轴6转动,二级传动齿轮10轴包裹三级传动轴9,所述三级传动轴9的两端设有二级轴承19,共设置两组,所述三级传动轴9与输出传动齿轮12啮合,所述输出传动齿轮12可随三级传动轴9转动,所述输出传动齿轮12包裹输出齿轮轴11,输出齿轮轴11的两端设有输出轴承13,共设置两组,输出透盖15设置在输出齿轮轴11的一端,主要用以观察输出齿轮轴11的工作环境,防止出现损坏。

转到图2,箱体14由矩形金属材质制成,箱体14表层设有螺伞中心16、一级传动中心17、二级传动中心18,所述一级传动中心17设置在二级传动中心18和螺伞中心16之间。

所述输入齿轮轴1的空间位置垂直二级传动轴6、三级传动轴9、输出齿轮轴11,而输出齿轮轴11采用空心轴设计,这样既减轻了轴重量,又使安装空间大大缩小和紧凑。输入齿轮轴与电机直接连接,与二级传动轴,三级传动轴所在的平面垂直,这种间安装位置是由被驱动的工作母机的安装空间的大小所定的。

工作原理:输入齿轮轴1带动锥齿轮2进行转动,锥齿轮2与螺伞齿轮3啮合,所以锥齿轮2带动螺伞齿轮3进行转动,进而螺伞齿轮3带动二级传动轴6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与二级传动轴6啮合的二级传动齿轮10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穿透二级传动齿轮10的三级传动轴9进行转动,最后由三级传动轴9带动输出传动齿轮1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输出齿轮轴11进行转动,从而达到减速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