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器的从动调节器及盘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5061发布日期:2019-10-19 03:0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盘式制动器的从动调节器及盘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式制动器的从动调节器及盘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输效率的提高,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制动器是确保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汽车制动器主要有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相对于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具有尺寸较小,制动效能稳定等优点,特别广泛应用于重型汽车。

盘式制动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接触摩擦,摩擦片会产生磨损,进而导致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制动间隙增大,制动间隙的增大直接造成制动时响应速度变慢,严重时会造成制动力不足,影响行车安全。

授权公告号为CN 278107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过载保护机构,设在制动器传动芯轴上,传动芯轴上设有调拨套和离合器轴承,所述的离合器轴承与传动芯轴之间设有转轴,所述传动芯轴顶端设有内拨块,所述内拨块的外侧设有外拨块,所述外拨块可绕内拨块转动。所述内拨块与外拨块内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内拨块与转轴通过钢珠滚动连接。该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自动间隙的调整,同时具有防止调整过度的作用。

该结构适合单轴式制动器的间隙调整,对于双轴式盘式制动器,为了确保间隙调节的同步性,往往设置成主从动模式,并在主从动调节器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授权公告号为CN 278107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调隙传动机构,以链条形式在主从动调隙结构之间进行传动,实现了两者间隙调整的一致性。但在该专利中对从动调隙机构的具体结构并没有详细记载,并且由于从动调隙机构与主动调隙机构之间的功能存在差异,无法完全套用授权公告号为CN 278107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主动调隙机构的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从动调隙机构的具体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器的从动调节器及盘式制动器,其中的从动调节器实现了在主动调节器驱动下的间隙调节,并且具有防过载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盘式制动器的从动调节器,包括自调机构和调整套;所述的自调机构包括固定板和转轴,所述的转轴穿过固定板并与固定板旋转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为驱动端,另一端连接有定位件,所述转轴上定位件和固定板之间的位置还套设有调整拔板,所述的调整拔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板连接,另一端压紧调整拔板和定位件;所述的调整套上设有与调整拔板匹配的容置腔,所述的调整拔板插入容置腔内,所述调整拔板的外缘侧面上设有若干传动凸起,所述容置腔的腔壁设有与传动凸起匹配并沿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传动凸起与凹槽之间设有弹性件。

从动调节器通过固定板与制动器基座连接,在工作时,动力从转轴的驱动端输入,驱动转轴相对于固定板旋转。由于弹簧压紧调整拔板和定位件,调整拔板会随转轴转动。调整拔板与调整套之间通过传动凸起和凹槽的配合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调整套一同转动。通常调整套与制动器基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调整套在转动的同时,进行轴向运动,完成制动间隙的调整。当制动间隙调整完成后,调整套无法进行轴向运动和转动,但转轴依然转动,当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后,弹簧的扭矩大于弹簧与调整拔板之间的接触力,弹簧与调整拔板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起到防止过载的效果。

另外,由于在间隙调整时,传动凸起与凹槽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传动凸起与凹槽之间存在少量的间隙。因此在间隙调整时,会出现响应速度慢、制动操作距离加长等问题。汽车紧急制动时全程工作的时间较短,上述响应速度慢和操作距离加长所带来的延迟,可能会有重大的影响。在传动凸块与凹槽之间增加弹性件,在保证传动凸块与凹槽之间滑动性能的前提下,消除了两者之间的间隙,加快了制动间隙调整的相应速度,提高了制动系统整体的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件为设置在传动凸起表面的弹性垫。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的厚度为0.5~1.2mm。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件为设置在传动凸起一侧的弹性条。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条的截面呈圆形,且直径为2~3mm。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采用橡胶制作。

作为优选,所述调整套远离自调机构的一端旋转活动连接有推板,推板起到增大接触面积。提高传动平稳性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上弹簧与调整拔板之间的位置还套设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一端与弹簧连接,另一端与调整拔板滑动接触。支撑套用于在弹簧与调整拔板之间传递动力,由于支撑套与调整拔板之间的接触面较大,调整拔板在各向上收到的压紧力更均匀。

一种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基座,所述的制动器基座上设有主动调节器和如上所述的从动调节器,所述的主动调节器和从动调节器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的主动调节器通过传动机构与转轴的驱动端连接,并驱动从动调节器与主动调节器同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盘式制动器的从动调节器中自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盘式制动器的从动调节器中调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盘式制动器的从动调节器中调整套的半剖视图;

图4为图2的A-A视图;

图5为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从动调节器中调整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从动调节器中调整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盘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盘式制动器的从动调节器,包括自调机构和调整套18,所述调整套18远离自调机构的一端旋转活动连接有推板181,推板181起到增大接触面积。提高传动平稳性的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所述的自调机构包括固定板15和转轴16,所述的转轴16穿过固定板15并与固定板15旋转活动连接;所述转轴16的一端为驱动端14,另一端连接有定位件17,所述转轴16上定位件17和固定板15之间的位置还套设有调整拔板11,所述的调整拔板11与固定板15之间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一端与固定板15连接,另一端压紧调整拔板11和定位件17。所述的调整套18上设有与调整拔板11匹配的容置腔183,所述的调整拔板11插入容置腔183内,所述的转轴16上弹簧13与调整拔板11之间的位置还套设有支撑套12,所述支撑套12的一端与弹簧13连接,另一端与调整拔板11滑动接触。支撑套12用于在弹簧13与调整拔板11之间传递动力,由于支撑套12与调整拔板11之间的接触面较大,调整拔板11在各向上收到的压紧力更均匀。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调整拔板11的外缘侧面上设有若干传动凸起112,所述容置腔183的腔壁设有与传动凸起112匹配并沿轴向延伸的凹槽182,所述传动凸起112与凹槽182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优选为设置在传动凸起112表面的弹性垫111。所述弹性垫111的厚度为0.5~1.2mm。所述弹性件采用橡胶制作。

从动调节器1通过固定板15与制动器基座2连接,在工作时,动力从转轴16的驱动端14输入,驱动转轴16相对于固定板15旋转。由于弹簧13压紧调整拔板11和定位件17,调整拔板11会随转轴16转动。调整拔板11与调整套18之间通过传动凸起112和凹槽182的配合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调整套18一同转动。通常调整套18与制动器基座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调整套18在转动的同时,进行轴向运动,完成制动间隙的调整。当制动间隙调整完成后,调整套18无法进行轴向运动和转动,但转轴16依然转动,当转轴16转动一定角度后,弹簧13的扭矩大于弹簧13与调整拔板11之间的接触力,弹簧13与调整拔板11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起到防止过载的效果。

另外,由于在间隙调整时,传动凸起112与凹槽182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传动凸起112与凹槽182之间存在少量的间隙。因此在间隙调整时,会出现响应速度慢、制动操作距离加长等问题。汽车紧急制动时全程工作的时间较短,上述响应速度慢和操作距离加长所带来的延迟,可能会有重大的影响。在传动凸块与凹槽182之间增加弹性件,在保证传动凸块与凹槽182之间滑动性能的前提下,消除了两者之间的间隙,加快了制动间隙调整的相应速度,提高了制动系统整体的安全性能。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弹性件为设置在传动凸起112一侧的弹性条113,在传动时,所述传动凸起112与凹槽182压紧的表面为前端面,背离前端面的表面为或端,所述的弹性条113设置在传动凸起112的后端面。所述弹性条113的截面呈圆形,且直径为2~3mm。

如图7所示,一种盘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基座2,所述的制动器基座2上设有主动调节器3和如上所述的从动调节器1,所述的主动调节器3和从动调节器1之间设有传动结构4,所述的主动调节器3通过传动结构4与转轴16的驱动端14连接,并驱动从动调节器1与主动调节器3同步工作。

以上所述的盘式制动器的从动调节器实现了在主动调节器驱动下的间隙调节,并且具有防过载功能。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