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紧装置和具有该张紧装置的驱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1485发布日期:2019-11-06 00:2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张紧装置和具有该张紧装置的驱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张紧装置和具有该张紧装置的驱动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领域,通常在皮带、链条等传送装置及其他设备与设备之间通常设置有张紧装置。传送装置中的张紧装置能够通过张紧传动轮,从而减少皮带打滑或同步带跳齿、脱齿造成的装置工作不稳定;设备与设备之间通过张紧装置连接,使设备间的位置关系成稳定的形状,提高工作的稳定性。

目前,现有的张紧装置,通常只能起到支撑作用,然而,想要解除张紧装置对张紧装置所连接的各部分部件之间的张紧关系时,往往需要将张紧装置进行拆卸,操作复杂,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张紧装置和具有该张紧装置的驱动设备。

本实用新型一种张紧装置,包括支撑件、弹性部件、连接件、固定部及固定框架,其中: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一伸缩端;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二伸缩端,所述固定部上还设置有导向孔;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支撑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导向孔,使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导向孔的第一侧,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导向孔的第二侧;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固定部之间,且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第一伸缩端连接所述支撑件,第二伸缩端连接所述固定部;在无外力作用下,所述支撑件位于第一位置,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在有外力作用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连接端时,所述连接件随所述支撑件一同发生位移,所述支撑件移动到第二位置,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具有第二距离。

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所述连接件沿第一方向穿设在所述弹性部件内,所述第一方向为弹簧伸缩方向,且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一伸缩端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端同轴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第一支撑面;所述导向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二伸缩端连接所述固定部的第一固定面,且与所述导向孔同轴设置。

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面连接所述固定框架,所述第二固定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面;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形成拐角,且所述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二段;在所述固定框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滑动槽,且所述滑动槽上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端滑设在所述滑动槽内,当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滑动槽内的第一端部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有外力作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使所述第二连接端到达所述第二端部时,所述支撑件到达所述第二位置。

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槽的第二端部设置有锁紧部,所述锁紧部用于将到达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第二连接端锁紧在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

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支撑面为轴线与所述弹性部件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垂直于所述弹性部件轴线的曲面。

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沿第一方向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支撑件。

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支撑件上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安装孔,所述螺纹孔位于螺母上,所述螺母通过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阻挡件,当所述支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阻挡件抵接在所述固定部的导向孔的第二侧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驱动设备,包括张紧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工件及第二驱动工件,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工件和第二驱动工件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张紧装置的支撑件的第二支撑面指向所述第二驱动工件,当所述支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支撑面抵接所述第二驱动工件,使所述第二驱动工件与所述传动件之间处于第一张紧状态;当所述支撑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使所述第二驱动工件与所述传动件之间处于第二张紧状态,在所述第一张紧状态下所述第二驱动工件与传动件之间的绷紧度高于在所述第二张紧状态下所述第二驱动工件与传动件之间的绷紧度。

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工件上与所述支撑件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槽,当所述支撑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的第二支撑面抵接在所述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张紧装置,连接在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其中所述张紧装置的固定框架连接第一工件,支撑件连接第二工件,弹性部件通过固定部固定在固定框架上;无外力作用下,弹性部件能够带动固定部与支撑件之间的距离保持在第一设定距离,通常,弹性部件的两端中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移动端,而通常将弹性部件的固定端设置在固定部上,移动端设置在支撑件上,从而使支撑件能够在弹性部件弹力作用下到达第一设定位置。当固定部与支撑件之间相距第一设定距离时,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处于张紧状态。当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处于张紧状态时,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端也位于第一设定位置,外力拉动连接件的第二连接端从而带动支撑件移动,从而减小弹性部件对支撑件作用力,进而减小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的张紧力,拉动连接件第二连接端使支撑件与固定部的距离变为第二设定距离时,也就是说第二连接端及支撑件在第一连接端的作用下移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时,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处于松弛状态。能够通过拉动连接件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达到松弛状态,而无需将张紧装置从工件之间拆卸下来,提高了张紧装置的灵活性与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张紧装置,包括支撑件 100、弹性部件200、连接件300、固定部400及固定框架500,其中:支撑件100连接弹性部件200的第一伸缩端210;固定部400设置在固定框架500上,连接弹性部件200的第二伸缩端220,固定部400上还设置有导向孔410;连接件300的第一连接端310连接支撑件100,连接件300穿过导向孔410,使连接件300的第一连接端310位于导向孔 410的第一侧,连接件300的第二连接端320位于导向孔410的第二侧;弹性部件200设置在支撑件100与固定部400之间,且弹性部件200 的第一伸缩端210连接支撑件100,第二伸缩端220连接固定部400;在无外力作用下,支撑件100位于第一位置,支撑件100与固定部400 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在有外力作用于连接件300的第二连接端320时,连接件300随支撑件100一同发生位移,支撑件100移动到第二位置,且支撑件100与固定部400之间具有第二距离。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张紧装置,连接在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其中张紧装置的固定框架500连接第一工件,支撑件100连接第二工件,弹性部件200通过固定部400固定在固定框架 500上;无外力作用下,弹性部件200能够带动固定部400与支撑件100 之间的距离保持在第一设定距离,通常,弹性部件200的两端中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移动端,而通常将弹性部件200的固定端设置在固定部400上,移动端设置在支撑件100上,从而使支撑件100能够在弹性部件200弹力作用下到达第一位置。当固定部400与支撑件100之间相距第一设定距离时,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处于张紧状态。当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处于张紧状态时,外力拉动连接件300的第二连接端320 从而个带动支撑件100移动,进而减小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的张紧力,拉动连接件300的第二连接端320使支撑件100与固定部400的距离变为第二设定距离时,也就是说第二连接端320及支撑件100在第一连接端310的作用下移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时,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处于松弛状态。能够通过拉动连接件300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达到松弛状态,而无需将张紧装置从工件之间拆卸下来,提高了张紧装置的灵活性与便捷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200为弹簧,连接件300沿第一方向穿设在弹性部件200内,第一方向为弹簧伸缩方向,且弹性部件 200的第一伸缩端210与连接件300的第一连接端310同轴设置在支撑件100的第一支撑面110;导向孔410沿第一方向设置在固定部400上,弹性部件200的第二伸缩端220连接固定部400的第一固定面420,且与导向孔410同轴设置。连接件300同轴穿设在弹簧内部,减小了张紧装置的使用空间;第一方向既是弹簧伸缩方向也是弹簧轴线所在直线方向,在拉动第二连接端320使支撑件100到达第二设定位置时,沿第一方向拉动连接件300,使弹簧能够在第一方向上伸缩,避免弹簧因沿斜线压缩或拉伸而造成的弹簧弹力不稳定及弹簧的损耗。连接件300带动支撑件10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三设定距离,从而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有张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其中第三设定距离为第一设定距离与第二设定距离之间的差值。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的A向视图。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面430连接固定框架500,第二固定面430垂直于第一固定面420;连接件300包括第一段330及第二段340,第一段330与第二段340的连接处形成拐角,且第一连接端310位于第一段330,第二连接端320位于第二段340;在固定框架500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滑动槽510,且滑动槽510上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分别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二连接端320滑设在滑动槽510 内,当第二连接端320位于滑动槽510内的第一端部时,支撑件100 位于第一位置;在有外力作用于第二连接端320使第二连接端320到达第二端部时,支撑件100到达第二位置。将连接件300设置为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段330及第二段340,并且用第二固定面430使固定部400 连接固定框架500,从而使固定框架500能够平行于第一方向设置在弹性部件200侧部,进一步减小张紧装置的使用空间,设置第二段340 还能够使第一段330与固定框架500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进而使弹簧与固定框架500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从而避免了固定框架500对弹簧伸缩因摩擦而产生的干涉。其中,连接件300中穿设过弹簧及导向孔410 的为第一段330,且第二端位于导向孔410的第二侧。当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处于张紧状态即支撑件10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连接端320 位于滑动槽510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可以通过阻挡连接件300,进而阻挡支撑件100在已经到达第一设定位置后在弹簧的作用下继续向第二工件施加张紧力,从而避免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因过于张紧而影响工件的工作或造成工件磨损。当第二连接端320位于滑动槽510的第二端部时,第一连接端310到达第二设定位置进而使支撑件100到达第二设定位置,从而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变为松弛状态。第二连接端320从第一端部滑动到第二端部所移动的距离为第三设定距离。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滑动槽510的第二端部设置有锁紧部 520,锁紧部520用于将到达第二端部的第二连接端320锁紧在第二端部的位置。锁紧部520能够使第二连接端320到达第二端部时与固定框架500保持相对静止,从而能够不用通过手动使第二连接端320固定在第二端部,提高了张紧装置的便捷性。其中,锁紧部520可以是在第二端部设置的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凹槽,通过凹槽的侧壁使第二连接端320 锁紧在凹槽内防止第二连接端320沿第一方向移动;也可以是固定在第二端部的锁扣,能够在第二连接端320到达第二端部时将第二端部扣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00的第二支撑面120为轴线与弹性部件200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垂直于弹性部件200轴线的曲面。弹性部件200中的弹簧在工作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且弹簧通过张力使支撑件100到达第一设定位置。第二工件与第一工件在没有张紧装置作用的自然状态下即为松弛状态,因此,当支撑件100位于第二设定位置时,第二工件可以与支撑件100分离或通过连接支撑件100从而跟随支撑件100到达第二设定位置以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处于松弛状态。将第二支撑面120设置为曲面,比平面及矩形支撑面能够更多的在不同形状的第二工件形状上使用,从而减少第二工件形状对支撑件100的限制,增加张紧装置的通用性。将第二支撑面120的曲面的轴线与弹性部件200的轴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且垂直于弹性部件200轴线能够使支撑件100对第二工件所施加的支撑力能够最大程度上的沿第一方向,以使张紧装置在适用于不同形状的第二工件时,都尽可能使第二工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提高张紧装置工作的确定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00沿第一方向设置有螺纹孔,连接件300通过螺纹孔连接支撑件100。连接件300通过螺纹孔连接支撑件100,张紧装置中的连接件300可根据张紧装置所在的不同的应用场景改变连接件300的长度及形状,将连接件300通过螺纹孔连接在支撑件100上,便于连接件300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支撑件100上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安装孔 130,螺纹孔位于螺母140上,螺母140通过安装孔130设置在支撑件 100上。螺母140可通过过盈配合设置在安装孔130内,张紧装置在应用在不同的场景时,对连接件300的强度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根据需求改变连接件300的直径,通过可拆卸的螺母140将连接件300连接在支撑件100上,便于改变连接件300的直径,提高张紧装置的通用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连接件300上设置有阻挡件350,当支撑件100位于第一位置时,阻挡件350抵接在固定部400 的导向孔410的第二侧的侧壁上。阻挡件350可以通过阻挡连接件300 在第一方向的移动,进而阻挡支撑件100在已经到达第一设定位置后在弹性部件200的作用下继续向第二工件施加张紧力,从而避免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因过于张紧而影响工件的工作或造成工件磨损。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驱动设备,带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张紧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工件600及第二驱动工件700,其中,第一驱动工件600和第二驱动工件700通过传动件传动连接,张紧装置的支撑件100的第二支撑面120指向第二驱动工件700,当支撑件100位于第一位置时,支撑件100的第二支撑面120抵接第二驱动工件700,使第二驱动工件700与传动件之间处于第一张紧状态;当支撑件100位于第二位置时,使第二驱动工件700与传动件之间处于第二张紧状态,在第一张紧状态下第二驱动工件700与传动件之间的绷紧度高于在第二张紧状态下第二驱动工件700与传动件之间的绷紧度。其中,第一工件为第一驱动工件600,第二工件为第二驱动工件700。驱动设备可以包括传送带及带动传送带转动的两个传动轮,其中,两个传动轮中一个为主动轮一个为从动轮,主动轮连接电机,用于驱动传送带及从动轮转动。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可以是两根用于穿接两个传动轮的传动轴,其中第一工件架设在固定框架500上用于连接主动轮,第二工件滑设在固定框架500上,用于连接从动轮,且第一工件与固定框架500 的相对位置不变。在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不设置张紧装置时,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上设置的传动轮所带动的传送带处于松弛状态。张紧装置通过弹性部件200从而使连接在固定框架500上的固定部400与支撑件100之间相距第一设定距离,从而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上连接的传动轮所带动的传送带能够处于张紧状态。张紧装置通过拉动连接件 300,从而使支撑件100能够带动支撑件100到达第二设定位置,从而使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之间恢复松弛状态,即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所连接的传动轮所带动的传送带处于松弛状态,以便更换传送带。张紧装置可以在垂直于第一工件与第二工件轴线的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以提高张紧装置的张紧效果,进而提高驱动装置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驱动工件700上与支撑件10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槽,当支撑件100位于第一位置时,支撑件100的第二支撑面120抵接在卡槽内。当支撑件100作用在第二驱动工件700上时,支撑件100被抵接在卡槽内从而防止支撑件100沿其他方向移动,从而避免支撑件100在支撑第二驱动工件700时来回晃动,提高驱动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