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5183发布日期:2020-05-08 13:2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体,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

之前国内汽车变速箱大多采用传统的曲轴飞溅润滑方式来保证齿轮的润滑以及变速箱内的冷却。随着技术的发展,慢慢有人采用主动润滑的方式来设计变速箱主动润滑系统,主动润滑效率高,在温度的变化下润滑系统不受影响。有人设计了一个申请号为201610437208.9,名称为“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装置”的流量控制阀,虽然能进行主动润滑,然而其主流量孔的开闭是依靠阀芯和活塞的相对运动配合来实现调整,其阀芯和活塞的配合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对加工的零件精度也要做大量的检测工作,导致整体成本高,主流量孔的开关是依靠阀芯和活塞之间的倒角密封配合形成,如加工出现偏差,将导致控制阀无法顺利关闭,并且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倒角配合面容易撞击磨损,导致活塞卡住阀芯而使得控制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阀,其结构简单紧凑新颖,取消阀芯结构,由活塞单独控制主油路油槽的开启和关闭,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大幅度降低,减少了成本和产品工作运动失效的风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阀,包括内部设置有油孔通道且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的外壳体和端盖,所述外壳体和端盖交接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端盖内设置有活塞安装孔,所述活塞安装孔内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设置有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安装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定位在端盖内油孔通道的台阶处,所述活塞上设置有贯通前后表面的旁通油孔,所述活塞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连通活塞前后表面的主油路油槽,所述活塞在油压作用压缩弹簧向后运动到位后抵持在活塞安装孔底部的台阶处隔绝密封主油路油槽。

优选的,所述活塞端面开设有横向油槽,所述横向油槽和主油路油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旁通油孔开设在横向油槽上。

优选的,所述主油路油槽和横向油槽均为矩形槽。

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紧凑,使用安全可靠,润滑效果好,简化了主流量孔设计方案,取消阀芯结构,由活塞单独控制主流量孔开启和关闭,活塞在油压作用下后退至底部即可关闭主流量孔,并且自身零件数量少,加工精度要求也有所降低,同时装配也简单,减少了成本和产品失效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活塞不受油压时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沿a-a方向活塞受到油压作用退至最后端隔断油路时的剖视图;

其中:1—外壳体;2—端盖;3—o型密封圈;4—活塞安装孔;5—活塞;6—弹簧安装孔;7—弹簧;8—旁通油孔;9—主油路油槽;10—横向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阀,包括内部设置有油孔通道且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的外壳体1和端盖2,所述外壳体1和端盖2交接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3,所述端盖2内设置有活塞安装孔4,所述活塞安装孔4内安装有活塞5,所述活塞5底部设置有弹簧安装孔6,所述弹簧安装孔6内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另一端定位在端盖2内油孔通道的台阶处,所述活塞5上设置有贯通前后表面的旁通油孔8,所述活塞5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连通活塞5前后表面的主油路油槽9,所述活塞5在油压作用压缩弹簧7向后运动到位后抵持在活塞安装孔4底部的台阶处隔绝密封主油路油槽9。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活塞5端面开设有横向油槽10,所述横向油槽10和主油路油槽9相连通,所述旁通油孔8开设在横向油槽10上,所述主油路油槽9和横向油槽10均为矩形槽,所示主油路油槽9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活塞5相对的外圆周侧壁上,并分别与横向油槽10的两端连通。

正常情况下,

本技术:
的流量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通往齿轮箱中的润滑油能起到良好的润滑及冷却的功能,如图3所示,润滑油从外壳体1一侧的油孔通道内进入活塞5的右侧,大部分润滑油经由横向油槽10和主油路油槽9后进入活塞5的左侧,再经端盖2中的油孔通道流出,少部分润滑油直接从旁通油孔8中穿过活塞5,对齿轮箱中的零件进行润滑。当变速箱工作频繁或者处于极限工况下,为保证齿轮箱内齿轮的正常润滑及冷却,如图4所示,润滑油从右端进入,强大的油压推动活塞7向左运动至左侧活塞安装孔4底部的台阶处,活塞5外壁的主油路油槽9即被阻断,润滑油只能从旁通油孔8处穿过活塞5,使得进入齿轮箱中的润滑油保持在少量状态润滑,使得变速箱处于频繁换挡或者极限工况下时齿轮仍旧处于有效润滑及冷却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阀,包括内部设置有油孔通道且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的外壳体(1)和端盖(2),所述外壳体(1)和端盖(2)交接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内设置有活塞安装孔(4),所述活塞安装孔(4)内安装有活塞(5),所述活塞(5)底部设置有弹簧安装孔(6),所述弹簧安装孔(6)内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另一端定位在端盖(2)内油孔通道的台阶处,所述活塞(5)上设置有贯通前后表面的旁通油孔(8),所述活塞(5)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连通活塞(5)前后表面的主油路油槽(9),所述活塞(5)在油压作用压缩弹簧(7)向后运动到位后抵持在活塞安装孔(4)底部的台阶处隔绝密封主油路油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端面开设有横向油槽(10),所述横向油槽(10)和主油路油槽(9)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油孔(8)开设在横向油槽(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油槽(9)和横向油槽(10)均为矩形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速箱润滑系统流量控制阀,包括内部设置有油孔通道且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的外壳体和端盖,所述外壳体和端盖交接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端盖内设置有活塞安装孔,所述活塞安装孔内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设置有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安装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定位在端盖内油孔通道的台阶处,所述活塞上设置有贯通前后表面的旁通油孔,所述活塞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连通活塞前后表面的主油路油槽,所述活塞在油压作用压缩弹簧向后运动到位后抵持在活塞安装孔底部的台阶处隔绝密封主油路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紧凑,零部件数量少,使用安全可靠,润滑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9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