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0799发布日期:2020-04-14 20:1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件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件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管件连接又名异型管,是管道安装中的连接配件,用于管道末端封堵等,但是,现有的管件连接机构连接不够紧密,密封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连接机构,具有便于清理残渣和除水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件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通过外壳连接,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内部导通,且内壁上均开设有与管件适配的螺纹,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接触部位紧密卡合;

所述下连接件的外壁设有若干燕尾槽,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与燕尾槽适配卡合的槽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燕尾槽设有两个,分别设在下连接件的下端部和中间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燕尾槽设有三个,分别在下连接件的上端部、中间部位和下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外壳上设有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方案,所述上连接件的端部设有若干凸体,且所述凸体包裹在外壳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方案的优选,所述凸体设有六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下连接件的外侧壁设有若干燕尾槽,在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与燕尾槽相适配的槽体,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的接触部位紧密卡合,使得本连接机构保证管件连接的更紧密,密封性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连接件上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连接件;2、第一燕尾槽;3、上连接件;4、凸体;5、外壳;51、卡槽、6、第二燕尾槽、7第三燕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管件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接件3和下连接件1,所述上连接件3和下连接件1之间通过外壳5连接,所述上连接件3和下连接件1内部导通,且内壁上均开设有与管件适配的螺纹,所述上连接件3和下连接件1的接触部位紧密卡合;

所述下连接件1的外壁设有若干燕尾槽,所述外壳5的内壁设有与燕尾槽适配卡合的槽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而言,所述燕尾槽设有两个,分别设在下连接件的下端部和中间部位,下端部的第一燕尾槽2与外壳5的下端部通过该燕尾槽紧密卡合,中间部位的第三燕尾槽7与外壳5内侧壁中间的槽体紧密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一个方案示例而言,所述燕尾槽设有三个,分别在下连接件1的上端部、中间部位和下端部,位于下连接件1上端部的第二燕尾槽6与外壳5内侧壁上端部的槽体紧密卡和,位于下连接件1中间部位的第三燕尾槽7与外壳5内侧壁中间部位的槽体紧密卡合,位于下连接件1下端部的第一燕尾槽7与外壳5下端部紧密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外壳5上设有卡槽51,增加摩擦力,方便工件的运输与安装,防止打滑。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方案,所述上连接件3的端部设有若干凸体4,且所述凸体4包裹在外壳5内,将强上连接件3与外壳5之间的压力,使部件之间连接更为紧密,作为示例而言,所述凸体4设有六个。

本实用新型通过燕尾槽的设计,使得该连接机构对于管件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封性更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管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件(3)和下连接件(1),所述上连接件(3)和下连接件(1)之间通过外壳(5)连接,所述上连接件(3)和下连接件(1)内部导通,且内壁上均开设有与管件适配的螺纹,所述上连接件(3)和下连接件(1)的接触部位紧密卡合;

所述下连接件(1)的外壁设有若干燕尾槽,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与燕尾槽适配卡合的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设有两个,分别设在下连接件(1)的下端部和中间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设有三个,分别在下连接件(1)的上端部、中间部位和下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上设有卡槽(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3)的端部设有若干凸体(4),且所述凸体(4)包裹在外壳(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件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4)设有六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连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管件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通过外壳连接,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内部导通,且内壁上均开设有与管件适配的螺纹,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接触部位紧密卡合;所述下连接件的外壁设有若干燕尾槽,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与燕尾槽适配卡合的槽体,通过在下连接件的外侧壁设有若干燕尾槽,在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与燕尾槽相适配的槽体,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的接触部位紧密卡合,使得本连接机构保证管件连接的更紧密,密封性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应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聚海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6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