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轴承单元用挡水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0365发布日期:2020-03-31 17:02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轮毂轴承单元用挡水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用挡水环。



背景技术:

轮毂轴承单元是在标准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它组装性能好、重量轻、结构紧凑,载荷容量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车辆传动系统末端,由于轮毂轴承单元安装位置非常接近地面,车辆行驶过程中极易将泥水等杂质带入,影响其使用寿命,为适应各种复杂路况及恶劣的行驶环境,轮毂轴承单元外侧通常需要安装密封圈及挡水环。

挡水环一般设置于密封圈外侧,作为第一道防线,用于阻挡大量泥水的冲击,现有的挡水环主要有两种结构,一是纯金属折弯结构,该结构挡泥水效果较差;二是金属骨架橡胶外层结构,该类挡水环结构较为复杂,制作难度大,因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泥水效果好、结构简单、成本低的轮毂轴承单元用挡水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用挡水环,包括挡水环本体,所述挡水环本体设置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与轴承外圈端面之间的间隙处且套设在所述轴承外圈端部外径面上。

为了使结构尽量简单、节约成本,所述挡水环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为了便于定位的同时提高防尘及防泥水效果,所述挡水环本体内径面上具有若干卡爪,所述轴承外圈的外径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卡爪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卡爪延伸至所述卡槽内。

为了进一步提升挡水环的防尘及防泥水效果,所述挡水环本体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若干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轮毂轴承轴轮密封工作面间隙配合。

为了保证挡泥水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卡爪在所述挡水环本体内径面上均匀分布。

为了在保证挡水环工作性能的前提下节约成本,作为优选,所述挡水环本体的材质为工程塑料,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选择其它的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轮毂轴承单元用挡水环,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选用工程塑料,能在保证挡泥水效果的同时节约材料成本;在挡水环本体上设计均布的卡爪结构可避免大量的外部泥水冲击,提升密封效果;另外,挡水环与密封圈相互独立,即使在物流或使用中挡水环由于外部碰撞导致变形,也不会影响密封圈本身的性能,作为第一道防护,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轴承单元用挡水环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轴承单元用挡水环的卡爪分布示意图;

图中:1.挡水环本体,2.轮毂轴承轴轮,3.轴承外圈,4.间隙,11.卡爪,12.凸起部,3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用挡水环,包括一体成型的挡水环本体1,挡水环本体1材质为工程塑料,所述挡水环本体1设置于轮毂轴承轴轮2密封工作面与轴承外圈3端面之间的间隙4处且套设在所述轴承外圈3端部外径面上。

所述挡水环本体1内径面上具有若干卡爪11,所述轴承外圈3的外径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卡爪11相配合的卡槽31,所述卡爪11延伸至所述卡槽31内,如图3所示,所述卡爪11在所述挡水环本体1内径面上均匀分布,所述挡水环上的卡爪11与轴承外圈3外径面上的卡槽31进行配合连接,用于阻挡外部泥水冲击。

如图2所示,所述挡水环本体1相对于轮毂轴承轴轮2密封工作面方向延伸有若干凸起部12,所述凸起部12与所述轮毂轴承轴轮2密封工作面间隙配合,可更好地阻挡外部的泥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轮毂轴承单元用挡水环,通过选用一体成型的工程塑料,大大节约了制造和材料成本;通过设置卡爪11和凸起部12提升了挡泥水效果,进而提高了轮毂轴承单元寿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