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0097发布日期:2020-09-29 18:1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动力传递装置,提出了如下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搭载于车辆,具有:无级变速器,经由液力变矩器及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并且在与马达连接的初级轴与次级轴之间对动力无级变速地并传递;以及油泵,被选择性地传递发动机和初级轴中的任一个的旋转而被驱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动力传递装置中,通过在设置于油泵的泵驱动轴的第一链轮和设置于单向离合器的第二链轮上挂设第一链条来构成第一动力传递机构,该单向离合器设置于初级轴。另外,通过在设置于油泵的泵驱动轴的第三链轮和设置于单向离合器的第四链轮上挂设第二链条来构成第二动力传递机构,该单向离合器设置于液力变矩器的泵轮的中空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132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第一动力传递机构和第二动力传递机构均由具有链轮和链条的链条机构构成的情况下,在使发动机(液力变矩器的泵轮)与泵驱动轴的第一转速比和无级变速器的初级轴与泵驱动轴的第二转速比变为互不相同的值时,难以调节第一转速比与第二转速比之间的关系(例如,第一转速比/第二转速比)。这是因为,链条的销间的距离即间距根据规格而被阶梯性地规定,链条的全长被决定为间距的整数倍,从而难以使链条变为所希望的长度。

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具有被选择性地传递驱动源侧的第一旋转轴以及驱动轮侧的第二旋转轴中的任一个的旋转而被驱动的油泵的动力传递装置中,使第一旋转轴与油泵的第一转速比和第二旋转轴与油泵的第二转速比之间的关系的调节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而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搭载于车辆,

具有:

旋转传递构件,对从驱动源传递至输入轴的动力进行传递;

动力连接切换机构,将所述驱动源和所述旋转传递构件连接或者切断;以及

油泵,被选择性地传递相比所述动力连接切换机构更靠所述驱动源侧的第一旋转轴和相比所述动力连接切换机构更靠驱动轮侧的第二旋转轴中的任一方的旋转而被驱动,其中,

所述油泵经由多个齿轮啮合的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旋转轴连结,

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油泵的第一转速比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油泵的第二转速比不同。

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油泵经由多个齿轮啮合的齿轮传动机构连结于相比动力连接切换机构更靠驱动轮侧的第二旋转轴。并且,相比动力连接切换机构更靠驱动源侧的第一旋转轴与油泵的第一转速比和第二旋转轴与油泵的第二转速比不同。因此,由于经由齿轮传动机构将第二旋转轴与油泵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调节第一转速比与第二转速比之间的关系(例如,第一转速比/第二转速比)。即,能够使第一转速比与第二转速比之间的关系更具有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20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动力传递装置20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从图1、图2的左侧观察变速驱动桥箱体81的油室形成部81o、油泵60、齿轮传动机构72时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4是单元a的一部分的概略构成图。

图5是单元b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动力传递装置20b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动力传递装置20c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20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动力传递装置20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图。动力传递装置20搭载于前轮驱动车辆,构成为与以发动机11的曲轴12和与未图示的驱动轮连接的左右的驱动轴59大致平行的方式横置配置的发动机11连结的变速驱动桥。如图1、图2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0具有变速箱80、容纳于变速箱80的内部的起步装置23、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作为旋转传递构件的带式的无级变速器(以下称为“cvt”)40、齿轮机构50、差动齿轮(差动机构)57、油泵60等。

如图2所示,变速箱80具有变速驱动桥箱体(第一箱体构件)81和后箱体(第二箱体构件)82。两者在变速驱动桥箱体81的抵接面81a与后箱体82的抵接面82a抵接的状态下结合。变速驱动桥箱体81具有筒状的外筒部81c和从外筒部81c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延伸出的中心支撑件(内壁部)81w。

起步装置23构成为带有锁止离合器的流体式起步装置,容纳于变速驱动桥箱体81(参照图2)的内部。如图1所示,起步装置23具有:经由作为输入构件的前盖23f与发动机11的曲轴12连接的泵轮23p;固定于输入轴36的涡轮23t;配置于泵轮23p以及涡轮23t的内侧且对从涡轮23t向泵轮23p的工作油(atf)的液流进行整流的导轮23s;将导轮23s的旋转方向限制为一个方向的单向离合器23o;减震机构24;以及锁止离合器25等。

泵轮23p、涡轮23t、导轮23s在泵轮23p与涡轮23t的转速差较大时通过导轮23s的作用而作为液力变矩器发挥功能,当两者的转速差变小时作为液力耦合器发挥功能。但是,在起步装置23中,也可以省略导轮23s、单向离合器23o,使泵轮23p以及涡轮23t仅作为液力耦合器发挥功能。

减震机构24例如具有与锁止离合器25连结的输入构件、经由多个弹性体与输入构件连结并且固定于涡轮轮毂的输出构件等。锁止离合器25选择性地执行将泵轮23p与涡轮23t、即前盖23f与输入轴36机械地(经由减震机构24)连结的锁止以及锁止的解除。此外,锁止离合器25可以构成为油压式的单板摩擦离合器,也可以构成为油压式的多板摩擦离合器。

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容纳于变速驱动桥箱体81的内部,具有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31和作为油压式摩擦接合构件的制动器b1以及离合器(动力连接切换机构)c1。行星齿轮机构31具有:太阳轮31s,固定于输入轴36;齿圈31r;行星架31c,支撑与太阳轮31s啮合的小齿轮31pa以及与齿圈31r啮合的小齿轮31pb,并且与cvt40的初级轴42连结。

制动器b1使行星齿轮机构31的齿圈31r相对于变速驱动桥箱体81分离,以使该齿圈31r能够自由旋转,并且在从油压控制装置被供给油压时将行星齿轮机构31的齿圈31r固定于变速驱动桥箱体81,以使该齿圈31r相对于变速驱动桥箱体81不能旋转。另外,离合器c1使行星齿轮机构31的行星架31c相对于输入轴36(太阳轮31s)分离,以使该行星架31c能够自由旋转,并且在从油压控制装置被供给油压时将行星齿轮机构31的行星架31c与输入轴36(太阳轮31)连结。

作为制动器b1,采用具有由活塞、多个摩擦接合片(摩擦片和分离片)、被供给工作油的油室(接合油室和解除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的油压制动器。作为离合器c1,采用具有由活塞、多个摩擦接合片(摩擦片和分离片)、被供给工作油的油室(接合油室和解除油室)等构成的油压伺服器的油压离合器。

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若使制动器b1分离且使离合器c1接合,则能够将传递至输入轴36的动力直接向cvt40的初级轴42传递而使车辆前进。另外,若使制动器b1接合并且使离合器c1分离,则能够将输入轴36的旋转变为相反方向而向cvt40的初级轴42传递,从而使车辆后退。而且,若使制动器b1和离合器c1分离,则能够解除输入轴36与初级轴42的连接。

cvt40具有:初级带轮43,设置于作为驱动侧旋转轴的初级轴(第一轴)42;次级带轮45,设置于与初级轴42平行地配置的作为从动侧旋转轴的次级轴(第二轴)44;传动带46,挂设于初级带轮43的带轮槽和次级带轮45的带轮槽;作为油压式促动器的初级缸47,用于变更初级带轮43的槽宽;以及作为油压式促动器的次级缸48,用于变更次级带轮45的槽宽。

如图2所示,初级轴42被形成于变速驱动桥箱体81的中心支撑件81w的内周侧的圆筒状的支撑部81b经由轴承48a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并且经由轴承48b被后箱体82的圆筒状的支撑部82b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虽然未图示,但次级轴44经由轴承被后箱体82的圆筒状的支撑部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

如图1、图2所示,初级带轮43具有:固定槽轮43a,与初级轴42一体形成;以及可动槽轮43b,经由滚珠花键等被初级轴42支撑为能够沿轴向滑动。另外,如图1所示,次级带轮45具有:固定槽轮45a,与次级轴44一体形成;以及可动槽轮45b,经由滚珠花键等被次级轴44支撑为能够沿轴向滑动,并且被作为压缩弹簧的复位弹簧49沿轴向施力。

初级缸47形成于初级带轮43的可动槽轮43b的背后,次级缸48形成于次级带轮45的可动槽轮45b的背后。为了使初级带轮43和次级带轮45的槽宽变化,从油压控制装置向初级缸47和次级缸48供给工作油。由此,能够对从发动机11经由起步装置23以及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传递到初级轴42的动力无级地变速并向次级轴44传递。然后,传递到次级轴44的动力经由齿轮机构50、差动齿轮57以及驱动轴59向左右的驱动轮传递。

如图1所示,齿轮机构50具有:中间驱动齿轮51,与次级轴44一体地旋转;中间轴(第三轴)52,与次级轴44、驱动轴59平行地延伸,并且经由轴承被变速驱动桥箱体81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中间从动齿轮53,固定于中间轴52,并且与中间驱动齿轮51啮合;驱动小齿轮(终减速驱动齿轮)54,与中间轴52一体地成形或者固定于中间轴52;差动齿圈(终减速从动齿轮)55,与驱动小齿轮54啮合,并且与连结于驱动轴59的差动齿轮57连结。

如图1、图2所示,油泵60构成为通过泵轴61的旋转来吸引未图示的油底壳内的工作油并向油压控制装置供给油压的机械式的油泵,在动力传递装置20(cvt40)的轴向上,在相比中心支撑件81w更靠发动机11侧,经由单向离合器63以及卷绕传动机构64与旋转轴23ps连结,并且在相比中心支撑件81w更靠发动机11的相反一侧,经由单向离合器71以及齿轮传动机构72与cvt40的初级轴42连结。旋转轴23ps与泵轮23p连结,并且被输入轴36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

在此,如图1所示,卷绕传动机构64具有:链轮65,经由单向离合器63安装于与泵轮23p连结的旋转轴23ps;链轮66,安装于油泵60的泵轴61;以及链条67,挂设于链轮65以及链轮66。单向离合器63从旋转轴23ps向链轮65传递旋转,但不从链轮65向旋转轴23ps传递旋转。通过将单向离合器63安装于旋转轴23ps,能够从形成于输入轴36内的油路等向单向离合器63供给润滑油,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单向离合器63的润滑。

如图1、图2所示,齿轮传动机构72具有:驱动齿轮73,在cvt40的初级带轮43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之间经由单向离合器71安装于初级轴42;从动齿轮74,安装于油泵60的泵轴61;以及惰轮75,与驱动齿轮73以及从动齿轮74啮合。单向离合器71被cvt40的初级带轮43的固定槽轮43a和轴承48a沿单向离合器71的轴向(图2的左右方向)支撑。该单向离合器71从初级轴42向驱动齿轮73传递旋转,但不从驱动齿轮73向初级轴42传递旋转。通过将单向离合器71安装于初级轴42,能够从形成在初级轴42内的油路向单向离合器71供给润滑油,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单向离合器71的润滑。另外,通过使用惰轮75,能够使与泵轮23p连结的旋转轴23ps、cvt40的初级轴42、油泵60的泵轴61的前进行驶时的旋转方向一致。

图3是表示从图1、图2的左侧观察变速驱动桥箱体81的油室形成部81o、油泵60、齿轮传动机构72时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在此,油室形成部81o是变速驱动桥箱体81中的在内部形成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的制动器b1的油室的环状部分。图2的变速驱动桥箱体81的油室形成部81o、油泵60、齿轮传动机构72相当于图3的a-a截面。如图2和图3所示,变速驱动桥箱体81具有油室形成部81o和从油室形成部81o的外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81e,在延伸部81e固定有齿轮轴75s。如图2所示,惰轮75经由轴承75b被齿轮轴75s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另外,如图3所示,惰轮75(齿轮轴75s)的轴中心设置在相对于将驱动齿轮73的轴中心与从动齿轮74的轴中心连接的直线l偏移(偏离)的位置。由此,能够避开制动器b1的油室,并且能够有效利用油室形成部81o的外周侧的空间,从而能够利用延伸部81e将惰轮75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其结果,能够实现动力传递装置20的轴长的缩短以及直线l的方向的长度的缩短。另外,惰轮75(齿轮轴75s)的轴中心以接近差动轴(驱动轴59)的方式偏移。

卷绕传动机构64和齿轮传动机构72被设计为,cvt40的初级轴42与油泵60的泵轴61的转速比γ2(初级轴42的转速/泵轴61的转速)比连结于泵轮23p的旋转轴23ps与油泵60的泵轴61的转速比γ1(旋转轴23ps的转速/泵轴61的转速)小,且转速比γ2小于值1。因此,如在比较高速下的前进行驶时那样,在cvt40的初级轴42的转速较高时,单向离合器63空转,并且通过初级轴42的旋转来驱动油泵60。如在比较低速下的前进行驶时或停车中的发动机11的怠速运转时那样,在cvt40的初级轴42的转速较低时,单向离合器73空转,并且通过与泵轮23p连结的旋转轴23ps的旋转来驱动油泵60。在后退行驶时,cvt40的初级轴42成为反向旋转,因此,单向离合器73空转,并且通过与泵轮23p连结的旋转轴23ps的旋转来驱动油泵6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与泵轮23p连结的旋转轴23ps和油泵60的泵轴61之间使用卷绕传动机构64,与使用与齿轮传动机构72相同的齿轮传动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质量、占有空间的降低。在使用与齿轮传动机构72相同的齿轮传动机构的情况下,与泵轮23p连结的旋转轴23ps和油泵60的泵轴61的距离越长,则齿轮直径越大,质量、占有空间越大,因此,使用卷绕传动机构64所带来的效果变得更显著。关于在cvt40的初级轴42与油泵60的泵轴61之间使用齿轮传动机构72所带来的效果在后面描述。而且,通过经由卷绕传动机构64进行旋转轴23ps与泵轴61的连结,并且经由齿轮传动机构72进行初级轴42与泵轴61的连结,与两连结均经由卷绕传动机构进行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旋转轴23ps与泵轴61的转速比γ1和初级轴42与泵轴61的转速比γ2之间的关系更具有自由度。

接着,对动力传递装置20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图4是使变速驱动桥箱体81、油泵60、从动齿轮74、惰轮75等成为一体的单元a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图,图5是使后箱体82、cvt40、轴承48a、48b、驱动齿轮73等成为一体的单元b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图。在动力传递装置20的组装工序中,在分别组装单元a、b之后,使两者成为一体而成为图2的状态。在使两者成为一体时,使安装于cvt40的初级轴42的驱动齿轮73与被变速驱动桥箱体81的延伸部81e轴支撑的惰轮75啮合,并且使轴承48a与变速驱动桥箱体81的支撑部81b嵌合。在使用与卷绕传动机构64(链轮65、66以及链条67)相同的卷绕传动机构以代替齿轮传动机构72(驱动齿轮73、从动齿轮74、惰轮75)的情况下,在使变速驱动桥箱体81和后箱体82一体地结合时,需要将链条缠绕在两个链轮上,作业变得困难。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齿轮传动机构72,在使变速驱动桥箱体81与后箱体82一体地结合时,使驱动齿轮73与惰轮75啮合即可,因此,能够实现操作性(动力传递装置20的组装性)的提高。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齿轮73被初级轴42支撑,从动齿轮74被油泵60的泵轴61支撑,惰轮75被变速驱动桥箱体81支撑,因此,能够将驱动齿轮73与cvt40(初级轴42)一起从后方容易地组装。

在以上说明的动力传递装置20中,变速箱80具有:变速驱动桥箱体81,支撑油泵60;后箱体82,支撑cvt40,并且与变速驱动桥箱体81一体地结合。并且,油泵60在动力传递装置20(cvt40)的轴向上,在相比中心支撑件81w更靠发动机11侧,经由单向离合器63以及卷绕传动机构64与连结于泵轮23p的旋转轴23ps连结,并且在相比中心支撑件81w更靠发动机11的相反一侧,经由单向离合器71以及齿轮传动机构72与cvt40的初级轴42连结。通过使用齿轮传动机构72,与使用与卷绕传动机构64相同的卷绕传动机构的结构的情况相比,不需要一边卷绕链条一边进行组装,从而能够实现动力传递装置20的组装性的提高。另外,通过使用卷绕传动机构64,与使用与齿轮传动机构72相同的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质量、占有空间的降低。而且,与油泵60与旋转轴23ps的连结以及油泵60与初级轴42的连结都经由卷绕传动机构进行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旋转轴23ps与泵轴61的转速比γ1和初级轴42与泵轴61的转速比γ2之间的关系更加具有自由度。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齿轮传动机构72的驱动齿轮73在cvt40的初级带轮43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之间安装于初级轴42。但是,也可以相对于初级带轮43在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相反的一侧安装于初级轴42。另外,也可以安装于次级轴44。并且,也可以安装于齿轮机构50的任意一个旋转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单向离合器71设置在cvt40的初级轴42与驱动齿轮73之间,但也可以设置在齿轮轴75s与惰轮75之间,也可以设置在油泵60的泵轴61与从动齿轮74之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卷绕传动机构64的链轮65安装于与泵轮23p连结的旋转轴23ps,但也可以安装于发动机11的曲轴1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单向离合器63设置在与泵轮23p连结的旋转轴23ps与链轮65之间,但也可以设置在油泵60的泵轴61与链轮66之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计为cvt40的初级轴42与油泵60的泵轴61的转速比γ2小于连结于泵轮23p的旋转轴23ps与油泵60的泵轴61的转速比γ1。但是,也可以设计为转速比γ2比转速比γ1大。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油泵60的泵轴61经由单向离合器63和卷绕传动机构64连结于相比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更靠发动机11侧的旋转轴(具体而言,为与泵轮23p连结的旋转轴23ps),并且经由单向离合器71以及齿轮传动机构72连结于相比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更靠驱动轴59侧的旋转轴(具体而言,为cvt40的初级轴42)。但是,只要动力传递装置20的组装性良好,则油泵60的泵轴61也可以经由单向离合器和齿轮传动机构连结于相比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更靠驱动轴59侧的旋转轴,并且经由单向离合器及卷绕传动机构连结于相比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更靠发动机11侧的旋转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惰轮75(齿轮轴75s)的轴中心设置在相对于将驱动齿轮73的轴中心和从动齿轮74的轴中心连接的直线l偏移(偏离)的位置,但也可以设置在直线l上。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惰轮75被变速驱动桥箱体81的延伸部81e轴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被除延伸部81e以外的部分轴支撑能够自由旋转。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的离合器c1将行星齿轮机构31的太阳轮31s与行星架31c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将行星齿轮机构31的三个旋转构件中的任意两个相互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的构件即可。另外,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具有双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31,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具有单小齿轮式的行星齿轮机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旋转传递构件,使用了cvt40,但也可以使用有级变速器。

图6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20b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图。图6的动力传递装置20b除了具有单向离合器71b、齿轮传动机构72b来取代单向离合器71、齿轮传动机构72这一点以及还具有速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90这一点以外,与图1、图2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20相同。因此,对与图6的动力传递装置20b中的图1、图2的动力传递装置20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与图1、图2的动力传递装置20同样地,齿轮传动机构72b具有驱动齿轮73、从动齿轮74以及惰轮75。驱动齿轮73在cvt40的初级带轮43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之间安装于初级轴42。从动齿轮74经由单向离合器71b安装于油泵60的泵轴61。惰轮75与驱动齿轮73和从动齿轮74啮合。

速度传感器90以在其径向上与驱动齿轮73相对的方式配置,对驱动齿轮73的齿进行感测而检测初级轴42的转速。在该情况下,驱动齿轮73还具有作为速度传感器90的转子的功能。由此,可以不设置速度传感器90专用的转子,因此,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

图7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20c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图。图7的动力传递装置20c除了驱动齿轮73与cvt40的初级带轮43的固定槽轮43a一体地形成这一点之外,与图6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20b相同。

在图6、图7的动力传递装置20b、20c中,将驱动齿轮73用作速度传感器90的转子。但是,也可以将从动齿轮74、惰轮75用作速度传感器90的转子。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基于驱动齿轮73、惰轮75和从动齿轮74的转速比,将由速度传感器90检测出的从动齿轮74、惰轮75的转速换算成驱动齿轮73的转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20、20b、20c),搭载于车辆,具有:旋转传递构件(40),对从驱动源(11)传递至输入轴的动力进行传递;动力连接切换机构(c1),将所述驱动源(11)和所述旋转传递构件(40)连接或者切断;以及油泵(60),被选择性地传递相比所述动力连接切换机构(c1)更靠所述驱动源(11)侧的第一旋转轴和相比所述动力连接切换机构(c1)更靠驱动轮(dw)侧的第二旋转轴中的任一方的旋转而被驱动,其中,所述油泵(60)经由多个齿轮啮合的齿轮传动机构(72)与所述第二旋转轴连结,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油泵(60)的第一转速比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油泵(60)的第二转速比不同。

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油泵经由多个齿轮啮合的齿轮传动机构连结于相比动力连接切换机构更靠驱动轮侧的第二旋转轴。并且,相比动力连接切换机构更靠驱动源侧的第一旋转轴与油泵的第一转速比和第二旋转轴与油泵的第二转速比不同。因此,由于经由齿轮传动机构使第二旋转轴与油泵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调节第一转速比和第二转速比之间的关系(例如,第一转速比/第二转速比)。即,能够使第一转速比和第二转速比之间的关系更具有自由度。

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具有变速箱(80),该变速箱(80)具有从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且支撑所述旋转传递构件(40)的内壁部(81w),所述第二旋转轴和所述齿轮传动机构(72)在所述旋转传递构件(40)的轴向上位于所述内壁部(81w)与所述旋转传递构件(40)之间。在该情况下,如果不使用齿轮传动机构而使用卷绕传动机构,则链条被内壁部、旋转传递构件隐藏,作业者无法目视,因此难以组装。与此相对,通过使用齿轮传动机构,不需要一边卷绕链条一边进行组装,能够实现组装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可以具有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驱动齿轮(73)和安装于所述油泵(60)的从动齿轮(74),所述驱动齿轮(73)被所述旋转传递构件(40)支撑,所述从动齿轮(74)被通过所述变速箱(80)固定的所述油泵(60)的旋转轴支撑。这样,从动齿轮在变速箱侧,并能够将驱动齿轮与旋转传递构件一起从后方容易地组装。

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齿轮传动机构(72)可以具有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驱动齿轮(73)、安装于所述油泵(60)的从动齿轮(74)、以及与所述驱动齿轮(73)及所述从动齿轮(74)啮合的惰轮(75)。通过使用惰轮,能够使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油泵的前进行驶时的旋转方向一致。在该情况下,所述惰轮(75)的轴中心也可以设置在相对于将所述驱动齿轮(73)的轴中心和所述从动齿轮(74)的轴中心连接的直线偏移的位置。这样,既能够避开制动器的油压伺服机构又能够配置惰轮,从而能够实现动力传递装置的轴长的缩短以及连结驱动齿轮的轴中心与从动齿轮的轴中心的直线方向的长度的缩短。在该情况下,所述惰轮(75)的轴中心也可以相对于所述直线以接近差动轴(59)的方式偏移。

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旋转传递构件(40)可以是在初级轴(42)与次级轴(44)之间对动力无级地变速并传递的无级变速器(40),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可以具有与所述驱动源(11)和所述初级轴(42)连接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

在旋转传递构件为无级变速器的方式的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具有: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与所述驱动源(11)连接的第一旋转构件(31s)、第二旋转构件(31r)以及与所述初级轴(42)连接的第三旋转构件(31c);离合器(c1),能够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31s)、所述第二旋转构件(31r)和所述第三旋转构件(31c)中的任意两个彼此连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以及制动器(b1),能够将所述第二旋转构件(31r)固定于所述变速箱(80)而使所述第二旋转构件(31r)不能相对于所述变速箱(80)旋转,并且能够解除该固定,所述动力连接切换机构是所述离合器(c1),所述齿轮传动机构(72)具有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驱动齿轮(73)、安装于所述油泵(60)的从动齿轮(74)、以及与所述驱动齿轮(73)及所述从动齿轮(74)啮合的惰轮(75),所述惰轮(75)的轴中心与所述制动器(b1)相比设置在外径侧。在该情况下,所述内壁部(81w)具有:环状的油室形成部(81o),形成所述制动器(b1)的油室;以及延伸部(81e),相比所述油室形成部(81o)向外径侧突出,所述惰轮(75)被所述延伸部(81e)轴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这样,既能够避开制动器的油室,又能够有效利用油室形成部的外周侧的空间,从而能够利用延伸部将惰轮轴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由此,能够实现动力传递装置的轴长的缩短。

在旋转传递构件为无级变速器的方式的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无级变速器(40)也可以具有:初级带轮(43),与所述初级轴(42)一体旋转;以及次级带轮(45),与所述次级轴(44)一体旋转,所述驱动齿轮(73)也可以在所述初级带轮(43)与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之间安装于所述初级轴(42)上。

在旋转传递构件为无级变速器的方式的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无级变速器(40)也可以具有:初级带轮(43),与所述初级轴(42)一体旋转;以及次级带轮(45),与所述次级轴(44)一体旋转,所述初级带轮(43)也可以具有:固定槽轮(43a),与所述初级轴(42)一体形成;以及可动槽轮(43b),在所述初级变速器(40)的轴向上被所述初级轴(42)支撑为能够自由滑动,所述驱动齿轮(73)也可以与所述固定槽轮(43b)一体形成。

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可以具有转速传感器(90),该转速传感器(90)对所述齿轮传动机构(72)的所述多个齿轮中的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轴的驱动齿轮(73)的齿进行感测而检测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转速。这样,可以不设置转速传感器专用的转子,因此,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

在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中,所述第一旋转轴也可以是与具有连接于所述驱动源(11)的泵轮(23p)和连接于所述前进后退切换机构(30)的涡轮(23t)的起步装置(23)的所述泵轮(23p)连结的旋转轴。

以上,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产业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