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链条、拖链以及无尘拖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1345发布日期:2021-01-15 13:5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承载链条、拖链以及无尘拖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载链条、拖链以及无尘拖链。



背景技术:

拖链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设备当中,用于对设备的线缆(例如电缆和气管)等进行保护,防止其折断、缠绕等。在制药、微电子、医疗器械等制造行业中,通常都需要在无尘车间中生产相关的产品。而设备中的拖链,由于长时间的来回弯折,由于磨损等,会产生碎屑、粉尘等,这些碎屑、粉尘等会污染无尘车间,进而降低产品的质量。

为了解决拖链由于磨损等产生碎屑、粉尘等问题,相关技术当中,无尘车间的设备通常会使用无尘拖链,已知的无尘拖链通常需要在护套内加入承载链条,然而,已知的无尘拖链大多是通过链节之间彼此的接合进行承载重量,承载强度不够,当运动距离长时,容易坍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承载链条,能够提高承载强度。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了拖链,以及使用该承载链条的无尘拖链。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承载链条,用于承载拖链,包括:承载基带,沿其长度方向可被弯曲;链节组,设置在所述承载基带上,所述链节组具有:多个第一链节,所述第一链节安装到所述承载基带并相对于所述承载基带可浮动,所述第一链节沿所述承载基带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第二链节,所述第二链节沿所述承载基带的长度方向分布,一个所述第二链节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链节,并相对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链节当中的至少其中一个可浮动,在所述承载基带的一部分处于弯曲的状态下,位于所述承载基带的弯曲位置的所述第二链节拉住与其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一链节。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承载链条,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设置了用于安装第一链节的承载基带,因此能够大大提高承载链条的承载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基带为金属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节分别可浮动地卡到所述承载基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基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多个凸耳部,所述凸耳部沿所述承载基带的厚度方向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呈u字形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承载基带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连接件分别安装到所述承载基带以在所述承载基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所述凸耳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承载基带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所述凸耳部之间,分别可浮动地卡有一个所述第一链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节呈u字形状,所述第一链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壁部,所述第二壁部分别可浮动地卡到沿所述承载基带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所述凸耳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承载基带的至少部分处于平直的状态下,位于所述承载基带的平直位置的所述第一链节当中,一个所述第一链节的后端,与设置在其后面的另一个所述第一链节的前端至少部分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节的前端,设置有朝前面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链节的后端,设置有朝向第一链节的前端的方向凹入的第一容纳部;在位于所述承载基带的平直位置的所述第一链节当中,一个所述第一链节的第一突出部,抵接设置在其前面的另一个所述第一链节的第一容纳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链节的后端,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上方,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链节的后面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链节的前端,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上方,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第一突出部,朝所述第一链节的后端的方向凹入的第二容纳部;在位于所述承载基带的平直位置的所述第一链节当中,一个所述第一链节的第一突出部,抵接设置在其前面的另一个所述第一链节的所述第一容纳部时,前面的所述第一链节的所述第二突出部抵接后面的所述第一链节的所述第二容纳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链节呈u字形状,所述第二链节的前端可浮动地卡到其前端侧的所述第一链节,所述第二链节的后端可浮动地卡到其后端侧的所述第一链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承载基带的至少部分处于平直的状态下,位于所述承载基带的平直位置的所述第二链节当中,一个所述第二链节的后端,与设置在其后面的另一个所述第二链节的前端至少部分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链节组包括多组,沿所述承载基带的宽度方向,平行地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拖链,用于收纳线缆,包括:承载基带,沿其长度方向可被弯曲;链节组,设置在所述承载基带上,所述链节组具有:多个第一链节,所述第一链节安装到所述承载基带并相对于所述承载基带可浮动,所述第一链节沿所述承载基带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一链节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承载基带的凹槽,以和所述承载基带形成用于收纳所述线缆的收纳空间,多个第二链节,所述第二链节沿所述承载基带的长度方向分布,一个所述第二链节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链节,并相对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链节当中的至少其中一个可浮动,在所述承载基带的一部分处于弯曲的状态下,位于所述承载基带的弯曲位置的所述第二链节拉住与其连接的两个所述第一链节。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拖链,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设置了用于安装第一链节的承载基带,因此能够大大提高拖链的承载强度。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无尘拖链,用于收纳线缆,包括:长条状的护套,所述护套为柔性件,所述护套内设置有收纳腔部,所述收纳腔部沿所述护套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线缆收纳在所述收纳腔部内;上述任一项的承载链条,所述承载链条收纳在所述收纳腔部内并支撑所述护套。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无尘拖链,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作为用于支撑无尘拖链的承载链条,设置了用于安装第一链节的承载基带,因此能够大大提高承载链条的承载强度,进而提高无尘拖链的承载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承载链条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承载链条的局部视图。

图3是图2的承载链条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链节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承载基带的凸耳部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一链节浮动地安装到承载基带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第二链节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第二链节拉住与其连接的两个第一链节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承载链条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拖链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无尘拖链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在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便于说明,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技术特征,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是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承载链条100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承载链条100的局部视图,表示平直位置113和弯曲位置104的交接处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承载链条100的立体图,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承载链条100,用于承载拖链124(辅助参照图9、图10),包括:承载基带101和设置在承载基带101上的链节组200。其中,承载基带101沿长度方向可被弯曲。链节组200具有多个第一链节102和多个第二链节103,第一链节102安装到承载基带101并相对于承载基带101可浮动,第一链节102沿承载基带101的长度方向分布。第二链节103沿承载基带101的长度方向分布,一个第二链节103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节102,并相对于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节102当中的至少其中一个可浮动。在承载基带101的一部分处于弯曲的状态下,位于承载基带101的弯曲位置104(虚线框部分)的第二链节103拉住与其连接的两个第一链节10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用于安装第一链节102的承载基带101,因此能够大大提高承载链条100的承载强度。具体地,由于承载基带101呈整段片体状,与以往的承载链条通过链节之间彼此的接合进行承载的方式相比,承载能力大大提升,能够大大提升其运动距离,且不容易坍塌。

需要说明的是,“带”状应该解释为其长度远大于宽度、厚度较薄且沿长度方向容易弯曲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浮动”应该广义地理解为两者并非完全紧固,而是能够根据需要,通过两者之间存在的间隙而进行调整。包含但不限于例如滑动、转动、摆动等这些调整方式。此外,这些调整方式既可以是两者之间自适应调整,也可以是主动通过外力对两者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虚线框部分作为弯曲位置104,以点划线部分作为平直位置113进行了说明,但是仅为了方便说明而进行示意。弯曲位置104和平直位置113随着承载链条100的活动而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承载链条100的承载能力,承载基带101为金属件。具体地,作为金属材料,可列举:不锈钢材料,铜合金材料例如磷青铜、铍青铜等,弹簧钢材料,钛合金等。此外,只要能够实现自由弯曲并复位,承载基带101的厚度并不特别限定,承载基带101的厚度可以选择例如0.2mm至0.5mm,例如可以选择0.4mm的不锈钢。同样地,只要能够实现自由弯曲并复位,承载基带101的宽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外,承载基带101的长度则根据承载链条100的长度进行选择。

另外,上面虽然以使用金属件作为承载基带101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限定于此。例如纤维材料以及陶瓷材料等只要适合也可以使用。此外,还可以使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组合,例如可以使用钢丝绳和玻璃纤维等的组合形成承载基带101。

此外,第一链节102和第二链节103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既可以选择和承载基带101一样的材料,也可以选择本领域其他的常规材料例如塑料等能够自润滑的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链节102容易地安装到承载基带101,第一链节102分别可浮动地卡到承载基带101。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链节102容易地卡到承载基带101,承载基带10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多个凸耳部105,凸耳部105沿承载基带101的厚度方向凸起。具体地,承载基带10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凸耳部105,分别一一沿承载基带101的宽度方向相对。通过设置凸耳部105,能够容易地使第一链节102卡到承载基带101,例如,可以在沿承载基带101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凸耳部105之间,分别可浮动地卡有一个第一链节102。由于凸耳部105沿承载基带101的厚度方向凸起,因此,方便第一链节102沿承载基带101的厚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卡到凸耳部105上。

图4是第一链节102的立体图,图5是承载基带101的凸耳部105的示意图,参照图4、图5,并辅助参照图2、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分别在各凸耳部105上设置第一卡止部106,第一链节102的和承载基带101的宽度方向的两个凸耳部105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止部107,由此,方便第一链节102卡到两个凸耳部105之间。第一卡止部106可以选择例如卡止孔,与此对应,第二卡止部107可以选择例如卡止突起,卡止突起的外径设置为稍小于卡止孔的内径,由此,能够使第一链节102相对于凸耳部105可以稍微转动,以使第一链节102相对于承载基带101可浮动。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一链节102的第二卡止部107容易地卡到凸耳部105的第一卡止部106,作为第二卡止部107的卡止突起上可以设置第一引导面108。

此外,上面虽然以卡止孔作为第一卡止部106,以卡止突起作为第二卡止部107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以卡止突起作为第一卡止部106,以卡止孔作为第二卡止部107。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容易地形成凸耳部105,还包括多个呈u字形状的连接件109,连接件109沿承载基带101的长度方向分布,连接件109分别安装到承载基带101以在承载基带10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凸耳部105。具体地,以连接件109和承载基带101均使用金属件为例进行说明。连接件109以开口朝向承载基带101的方式,通过例如铆接、焊接、卡接、螺纹连接、胶水粘接等方式安装到承载基带101,为了降低成本、简化安装工序,连接件109可以选择以铆接的方式安装到承载基带101。由此,连接件109的开口的两侧的第一壁部,沿承载基带101的厚度方向凸起,从而在承载基带10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凸耳部105。

另外,上述说明了连接件109呈u字形状,在此,只要作为主体结构,具有开口、开口两侧的侧壁以及连接两侧壁的和开口相反的一端的底部壁,均可以认为呈u字形状。而并不限定两侧壁是否平行或者两侧壁和底部壁之间是否设置圆角等。

此外,上面虽然以通过将连接件109安装到承载基带101,从而形成凸耳部105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限定于此。例如,当承载基带101选择金属件时,凸耳部105也可以通过例如冲压折弯的方式,和承载基带101一体成型。或者,承载基带10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凸耳部105也可以分别独立地通过例如铆接、焊接、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安装到承载基带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链节102容易地卡到凸耳部105,并且简化第一链节102的结构,第一链节102呈u字形状,第一链节1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壁部110,第二壁部110分别可浮动地卡到沿承载基带101的宽度方向相对的两个凸耳部105。具体地,第二卡止部107例如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壁部110上。两侧的第二壁部110的第二卡止部107同轴。第一链节102以开口朝向承载基带101的方式卡到两个凸耳部105上。由于将第一链节102设置成u字形状,在将第一链节102卡到凸耳部105时,第二壁部110分别朝向第一链节102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稍微内收,与此同时,两个凸耳部105分别朝向承载基带10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稍微外张,由此,能够使第一链节102容易地卡到凸耳部105。

另外,为了使第一链节102相对于凸耳部105容易地浮动,第一链节102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尺寸,可以设置为稍小于凸耳部105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尺寸。由此,一定程度上减少第一链节102和凸耳部105的摩擦,不仅能够使第一链节102相对于凸耳部105容易地浮动,而且能够降低承载链条100工作时的噪音。

图6是第一链节102浮动地安装到承载基带101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在图6中,为了便于示意,将承载基带101局部剖开,参照图6,此外,在上面的实施例当中,虽然以承载基带101上设置有具有第一卡止部106的凸耳部105,第一链节102通过第二卡止部107卡到第一卡止部106,由此可浮动地安装到凸耳部105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直接在承载基带101上开设槽部111作为第一卡止部106,在第一链节102靠近承载基带101的一端,设置可止回地插入槽部111的弹性块112作为第二卡止部107,由此使第一链节102可浮动地卡到承载基带101。

进一步地,也可以直接通过例如螺纹连接的方式,将第一链节102可浮动地锁到承载基带101上。

继续参照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承载链条100的承载能力,在承载基带101的至少部分处于平直的状态下,位于承载基带101的平直位置113(点划线框部分)的第一链节102当中,一个第一链节102的后端,与设置在其后面的另一个第一链节102的前端至少部分抵接。具体地,可以在第一链节102的前端,设置有朝前面突出的第一突出部114,在第一链节102的后端,设置有朝向第一链节102的前端的方向凹入的第一容纳部115。在位于承载基带101的平直位置113的第一链节102当中,位于承载基带101的长度方向的后面的一个第一链节102的第一突出部114,抵接该第一链节102的前面的一个第一链节102的第一容纳部115。由此,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节102之间,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链节102的前端的第一突出部114,和设置在另一个第一链节102的后端的第一容纳部115相互抵接,由此,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节102能够有效地相互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承载链条100的承载能力。

进一步地,第一链节102的后端,在第一容纳部115的上方(远离承载基带101的一侧),设置有朝向第一链节102的后面突出的第二突出部116,第一链节102的前端,在第一突出部114的上方,设置有相对于第一突出部114,朝第一链节102的后端的方向凹入的第二容纳部117。在位于承载基带101的长度方向的后面的一个第一链节102的第一突出部114,抵接该第一链节102的前面的一个第一链节102的第一容纳部115时,前面的一个第一链节102的第二突出部116同样抵接后面的一个第一链节102的第二容纳部117。

当承载链条100被从上方施力的时候,第一链节102相对于承载基带101浮动,例如,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节102当中,前面的一个第一链节102顺时针浮动,后面的一个第一链节102逆时针浮动,由于第二容纳部117位于第一突出部114的上方,当两个第一链节102浮动时,前面的一个第一链节102的第二突出部116会被后面的一个第一链节102的第一突出部114限制而不能继续浮动。由于,能够防止承载链条100坍塌,进一步提高承载链条100的承载能力。

此外,第一链节102的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缺口118,以防止当承载链条100被从上方施力时,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节102的顶部相互干涉。

第一突出部114和第一容纳部115分别呈弧形状,以便于前后的两个第一链节102在位于承载基带101的平直位置113时,容易相互抵接,在位于承载基带101的弯曲位置104时,容易相互分离。

同样地,第二突出部116和第二容纳部117也分别呈弧形状,以便于前后的两个第一链节102在位于承载基带101的平直位置113时,容易相互抵接,在位于承载基带101的弯曲位置104时,容易相互分离。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抵接”应该理解为至少包括两者已经相互接触的状态和两者已经适配但是实际上未接触的状态。这是因为,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两者(例如两个第一链节102)相互运动时的顺畅程度,降低两者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在两者之间设计了余量。而由于加工、装配等的因素,会导致两者之间的抵接位置发生细微的变化。

图7是第二链节103的立体图,参照图7并继续参照图2、图3,当承载链条100的至少部分由平直的状态逐渐切换为弯曲的状态时,位于承载链条100的弯曲位置104的第一链节102逐渐分开,由此,设置为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节102的第二链节103相对于至少其中一个可浮动。此外,为了控制第一链节102的分开程度,并由此控制承载链条100的弯曲程度,承载基带101的弯曲位置104的第二链节103设置为拉住与其连接的两个第一链节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链节103呈u字形状,第二链节103的前端可浮动地卡到其前端侧的第一链节102,第二链节103的后端可浮动地卡到其后端侧的第一链节102。具体地,可以在第二壁部110的上方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一个第三卡止部119(参照图4),在第二链节103的两侧的第三壁部120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一个第四卡止部121。其中,位于第二链节103的前端的第四卡止部121,卡到位于第二链节103的前端侧的第一链节102的后端的第三卡止部119。位于第二链节103的后端的第四卡止部121,卡到位于第二链节103的后端侧的第一链节102的前端的第三卡止部119。由此,能够容易地使第二链节103卡到第一链节102。

为了使第二链节103分别拉住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节102并使其可浮动,第三卡止部119可以选择例如卡止突起,与此对应,第四卡止部121可以选择例如长条状的卡止孔。卡止孔的宽度稍大于卡止突起的外径,卡止孔的长度,根据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节102所需要的分开程度即根据承载链条100的弯曲程度而进行适配。由此,能够使位于承载基带101的弯曲位置104的第二链节103能够拉住与其连接的两个第一链节102。

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二链节103的第四卡止部121容易地卡到第一链节102的第三卡止部119,作为第三卡止部119的卡止突起上可以设置例如第二引导面122。

另外,为了使第二链节103相对于第一链节102容易地浮动,第二链节103的宽度方向的内侧尺寸,可以设置为稍大于第一链节102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尺寸。由此,一定程度上减少第二链节103和第一链节102的摩擦,不仅能够使第二链节103相对于第一链节102容易地浮动,而且能够降低承载链条100工作时的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防止承载链条100坍塌,提高承载链条100的承载能力,在承载基带101的至少部分处于平直的状态下,位于承载基带101的平直位置113的第二链节103当中,一个第二链节103的后端,与设置在其后面的另一个第二链节103的前端至少部分抵接。具体地,第二链节103的前端和后端可以分别设置为大致的平面状,并且,位于承载基带101的平直位置113的一个第二链节103,其后端大致位于其后端侧的第一链节102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部,与此对应,该第二链节103的后面的一个第二链节103的前端,也大致位于该第一链节102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部。由此,能够使一个第二链节103的后端,与设置在其后面的另一个第二链节103的前端至少部分抵接,进一步防止承载链条100坍塌,提高承载链条100的承载能力。

此外,第二链节103的顶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开设有第二缺口123,以防止当承载链条100被从上方施力时,相邻的两个第二链节103的顶部相互干涉。

图8是第二链节103拉住与其连接的两个第一链节102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参照图8,另外,上面虽然以第二链节103分别可浮动地卡到与其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节10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限定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第二链节103的后端(或者前端)也可以通过铆接的方式可转动地安装到第一链节102的前端(或者后端),第二链节103的前端(或者后端)设置有一个第四卡止部121,并转动地卡到位于其前端侧(或者后端侧)的第一链节102的第三卡止部119上。

此外,第二链节103也可以设置呈连杆状,并分别在第一链节102的第二壁部110的一侧各设置一个第二链节103,由此,分别在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节102的两侧可浮动地拉住第一链节102。

图9是承载链条100a的局部示意图,参照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承载链条100a的承载强度,链节组200可以包括一组或者多组,当链节组200包括多组时,各链节组200沿承载基带101的宽度方向,平行地间隔设置。

图10是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拖链124的立体图,参照图10,上述的承载链条100可以适当进行变形,而直接作为拖链124使用。例如,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拖链124,用于收纳线缆125,包括:承载基带101、多个第一链节102和多个第二链节103。其中,承载基带101沿其长度方向可被弯曲。第一链节102安装到承载基带101并相对于承载基带101可浮动,第一链节102沿承载基带101的长度方向分布,第一链节102设置有开口朝向承载基带101的凹槽126,以和承载基带101形成用于收纳线缆125的收纳空间127。第二链节103沿承载基带101的长度方向分布,一个第二链节103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节102,并相对于至少其中一个可浮动。在承载基带101的一部分处于弯曲的状态下,位于承载基带101的弯曲位置104的第二链节103拉住与其连接的两个第一链节10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链节102设置有凹槽126,能够在第一链节102和承载基带101之间,形成用于收纳线缆125的收纳空间127,因此,能够作为用于收纳线缆125的拖链124而直接使用。此外,由于设置了用于安装第一链节102的承载基带101,因此能够大大提高拖链124的承载强度。

可以想到的是,第一链节102可以直接设置成u字形状,以形成凹槽126。

可以想到的是,线缆125可以是电缆、气管等本领域所公知的柔性件。

图11是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无尘拖链128的立体图,在图11中,为了方便示意,只显示了护套129的一部分,参照图11,上述的承载链条100可以使用到无尘拖链128中。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无尘拖链128,用于收纳线缆125,包括:长条状的护套129和上述的承载链条100。其中,护套129为柔性件,护套129内设置有收纳腔部130,收纳腔部130沿护套129的长度方向延伸,线缆125收纳在收纳腔部130内。另外,承载链条100也收纳在收纳腔部130内并支撑护套129。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作为用于支撑无尘拖链128的承载链条100,设置了用于安装第一链节102的承载基带101,因此能够大大提高承载链条100的承载强度,进而提高无尘拖链128的承载强度。

可以想到的是,线缆125和承载链条100也可以同时被收纳在一个收纳腔部130内。此外,可以想到的是,收纳腔部130还可以划分为用于收纳线缆125的第一腔部131,以及用于收纳承载链条100的第二腔部132。第一腔部131和第二腔部132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而具体设置。

可以想到的是,作为柔性件,护套129可以选择例如硅胶、橡胶等具有良好的韧性、高弹性和耐磨性的材质。

可以想到的是,无尘拖链128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可以设置安装夹具133,以方便其安装到设备上。

上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