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956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矩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个转矩传递装置,具有至少两个与一个含有圆周方向作用的力储存器的阻尼装置相反作用的并通过一个支承装置而可相互转动的飞轮质量,其中,一个第一飞轮质量可与一个内燃机的驱动输出轴相连接,而另一个第二飞轮质量通过一个摩擦离合器可与一个变速箱的驱动输入轴相连接。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设置的转矩传递装置,不仅在轴向而且在径向都只需要一个明显较小的空间。本发明另一个任务是,提高这种转矩传递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因此能够可靠地应用在机动车中。
本发明另一个任务在于,将转矩传递装置作为结构单元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固定到内燃机的驱动输出轴上。此外,还应能够对它实现一个成本低廉的和经济的制造和一个同样好的组装以及一个简单和快速的(至少部分地)拆卸,例如为了更换磨损的构件时。此外,本发明还应该用变型结构扩展的可能方案是,在给定的结构空间中,能使摩擦离合器实现一个尽可能大的有效摩擦直径,或者在必需的摩擦直径情况下,使整个组装的尺寸保持紧凑,为的是在狭窄的位置环境下,并大约在横向装有前置式发动机的机动车情况下,可以应用这种转矩传递装置。
本发明再一个任务是,减少单个构件的数量和另外通过尽可能少的材料投入和尽可能少的材料废物来保持自然资源,并通过减少加工过程,亦即不仅通过节省能源而且通过减少至少所应用的加工附加措施以保护环境。
本发明又一个任务是,保护转矩传递装置的构件不承受过分的作用转矩,同时还能避免这种过分转矩不继续传导给在该转矩传递装置后接的变速箱或传动支路中。
本发明是如此实现这一任务的,即该转矩传递装置,在第二飞轮质量侧的构件里边,不仅具有一个可拆的连接装置(除了摩擦离合器本身),而且还具有一个滑动离合器或一个转矩限制装置,一个无回位作用力的摩擦离合器装置或一个过载保护装置。
可能的优点是,可拆卸连接是滑动离合器的组成部分。
同时,可以有的优点是,通过离合器挤压弹簧(n)至少可以施加滑动离合器必需力的一个主要部分。
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的一个特别有利的结构形式是可以将摩擦离合器设置成碟簧离合器的结构。
可能特别有优点的是,至少一个滑动离合器的摩擦表面设置在摩擦离合器的对置压盘上并位于这个在对置压盘上安置的用于摩擦离合器的摩擦表面的径向延伸的范围内。
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一个特别符合目的结构方案是,在对置压盘上可以设置一个至少在圆周方向只有摩擦闭合的固定结构。
此外,可以证明在摩擦离合器中设置一个在圆周方向只有摩擦闭合的固定结构是符合目的要求的。
特别有利的是,在摩擦离合器的盖壳和一个支承对置压盘的支承板之间可以是一个可拆的连接结构,同时,不仅在支承板用一个径向段在后边卡住壳罩的一个裙带时是符合目的,而是在另外的结构方式即当盖罩用一个径向段在后边卡住支承板的一个裙带时也是符合要求的。
同时,可以有利的方式是,在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情况下,径向段和裙带分别如此设置和相互协调的,即,支承板和盖罩在轴向可以重叠移动的,同时,径向段最小的内直径是小于裙带的最大外径的。
可以表明,应用一个开口的金属丝环作为可拆连接结构的闩锁装置是符合目的要求的,同时,该金属丝环可以确保不进行转动。
按有利的方式,该转动防止装置可以通过金属丝环折弯的端部来实现。
还可以有利的是,金属丝环一方面靠置在径向段的舌部,另一方面靠置在裙带的齿部。
另外,还可以特别有优点的是,除了离合器挤压弹簧的轴向力以外,还可以在滑动离合器上施加一个另外的轴向力,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将一个波簧或一个波环安置在摩擦离合器的盖罩和对置压盘之间可以是符合要求的,此时,还可以按照目的要求应用一个作为调节装置的传感器弹簧。
一个有利的结构方案可以是在裙带和支承板或者和摩擦离合器的盖罩之间并在裙带背离金属丝环的侧边上设置一个力储存器,同时该力储存器可以在金属丝环上施加一个轴向力。
在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情况下一般可以有优点的是,该支承板具有用于在圆周方向作用的力储存器的施载区域。
可以特别符合目的的是,在圆周方向作用的力储存器径向上安置在摩擦离合器的摩擦表面内部。
在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中,可以有的优点是,在圆周方向作用的力储存器安置在一个至少基本闭合的腔内,同时,该腔至少可以部分地充有粘性介质,如油或油脂,或者填有干式润滑介质,例如石墨。
可以有利的是,该腔在圆周方向延伸。
此外可以特别符合目的是,支承板同时构成腔结构。
一个特别有利的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结构方案是,可以包含一个与圆周方向作用的力储存器平行安置的摩擦装置,同时按照目的要求,可以将摩擦装置配置在第一飞轮质量和支承板之间,并同样地将摩擦装置配置在腔或力储存器的径向区域。
可以证明有利的是,一个或多个摩擦元件靠置在支承板上,同时,还可以符合要求的是,在摩擦元件和支承板之间可产生摩擦作用。
可以有利的是应用一个或多个由塑料,如PTEE,PEEK或PA6.6制成的摩擦元件。
还可以有利的是,该摩擦装置是在整个的转动角范围内或在一部分转角范围内起作用的。
在本发明一个转矩传递装置中可以有利的是,该摩擦元件(一个或多个)是被一个轴向力朝支承板的方向施载的。同时可以符合要求的是,该轴向力是由一个碟簧形的构件来产生的,同时,又可以有优点的是,该碟簧形的构件与支承板相连接。一个特别有利的连接结构可以通过在碟簧形的构件和支承板之间的一个闩锁连接装置来构成,例如其为一个卡销连接结构或卡口式闩锁机构。此外,可以表明,该一个或多个摩擦元件间接通过第一飞轮质量的一个组件来控制时是符合目的的。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个转矩传递装置,其优点是,一个转矩传递装置是如此设置力传递路程的,即,转矩链(流)是,从发动机看,由第一飞轮质量通过一个在腔中嵌置的并对力储存器施加载荷的法兰构件,传递到力储存器上,再从此传到腔壁上,然后传到转矩限定装置的摩擦表面上,该表面径向上位于力储存器的外边并安置在摩擦离合器的摩擦区域的径向延伸范围内,从此再传到第二飞轮质量上。
可以有的特别优点是,转矩传递装置与摩擦离合器和离合器盘构成一个可予装配的结构单元,它可以作为一个单元借助固定螺栓从背离发动机的那个侧边被拧紧在内燃机的驱动输出轴上,同时又可以符合要求的是,该固定螺栓包含在结构单元中,而且,这(些)固定螺栓可以是防丢地保持在结构单元中。
一个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按有利方式不仅可以将一个摩擦离合器设置成所谓的压缩式离合器,而且还可以将其设置成所谓的拉伸式离合器。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


图1是通过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的简化截面图。
图2是图1的放大视图。
图3是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的一个变型方案。
图4至9是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个变型实施方案。
图1中描绘了一个分开的飞轮1,它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的变型在德国专利申请P4320381和P4311908中已有描述,所以此处将它们作为明确的参考而且它们的内容视为下面描述的组成部分。这种飞轮1具有一个在未示出内燃机曲轴上可固定的第一或主飞轮质量2以及一个第二或辅助飞轮质量3。在第二飞轮质量3上,通过中间安置一个离合器盘5而固定一个摩擦离合器4,通过离合器盘5可与一个同样未描绘的变速箱实现分离和接合。此处,这个离合器盘5是刚性设置的,并仅仅用于实施例的说明。这个离合器盘5还可以包括其他的结构形式,它含有摩擦和/或组尼元件或者也可以设有垫簧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飞轮质量2和3是通过与它们固定连接的构件的中间连接和一个支承装置6而相互可转动安置的,该支承装置6在这个实施例中径向位于通孔7的里边,而通孔7用于贯穿固定螺栓8以将第一飞轮质量2换句话说将整个的转矩传递装置1安装在内燃机的驱动轴上。此处描述的单列球轴承6具有一个带润滑剂贮存腔的密封罩6a,同时,它用作热隔离件,其中,它(6a)将从第二飞轮质量3至支承6的热流减小,或者说,其中它阻断了一个热桥。在两个飞轮质量2和3之间作用着一个阻尼装置9,它在此情况下具有一个螺旋弹簧10,它安置在一个环形腔11中,其构成一个大致环面形区域12。此处应用的和表示的螺旋压力弹簧10还可以通过另外适当设置的力储存元件来替换,例如碟形弹簧。同时该环形腔11至少部分区域填有干式介质,例如石墨粉或类似物以及充有膏状的粘性介质,例如油或油脂。
该主飞轮质量2具有一个构件13,它最好由板料制成或者可以拉制而成,同时,这个构件13用于将第一飞轮质量2或整个分开的飞轮1固定到内燃机驱动轴1或一个与这个轴相连接的轴上。这个构件13构成一个基本径向延伸的法兰形区域14,它径向往里支承一个法兰15,它的径向延伸的区域15a具有与通孔7对准的通孔或贯穿开口用于固定螺栓8。该单列滚动轴承6以其内环16安装在法兰15的轴向端部区15b的外圆周面上或支承凸肩上。在该滚动轴承6的外环17上支承着第二飞轮质量3。
该基本径向延伸的区域14是径向往外过渡到一个轴向往内燃机侧变形的区域18,其又径向往外延伸和形成起动齿轮19。为了构成起动齿轮19,在板体13的径向外边区域中,其材料是变形和被弯折,为的是,形成一个又径向往里指向的腿件20,该腿20用它壁部又靠置在板体13的径向往外的部分上。而起动齿轮19的成型或齿加工可以在板料折弯成上述板形构件以后实施。这个成型结构可以通过切削的加工,例如铣销或拉削制成。但是,起动齿轮19的成型结构还可以通过滚压,亦即通过一个材料的蠕变过程来制成。此外,这个成型结构还可通过一个冲制来加工而成。这个成型结构的另一种制造方式是,借助足够能量的射线,例如激光射线将其切割而成。可以有的优点是,至少在启动齿轮的成型部分或齿结构区域中,相应的板材成形部分具有一个比另外区域较高的硬度。这样一种局部的或按位置方式的硬度提高,例如可以通过一种高频淬火或表面硬化来实现。
为了提高该围绕其转轴转动的两质量飞轮1的质量惯矩,该与内燃机可连接的主飞轮质量2具有一个质量环21。该质量环21由一个板体构成,该板体具有一个轴向延伸的腿部22和两个径向延伸的腿部23和24,因此,质量环21具有一个大约L-型的横截面。该质量环21是通过相应地将一个原始平坦的板坯进行弯折而制成的板折件,这正如在德国专利申请P4315209中已描述的那样,此处,明确地说,该起动齿轮19就是参考上述申请的,至少就其内容而言是本申请的组成部分。
该轴向延伸的腿件22以一个接触区25靠置在起动齿轮19的轴向延伸部20上。在制成这种形式的质量环21情况下,它的轮廓,可以例如与容纳两质量飞轮的壳体如特别为变速箱壳体的内壳壁轮廓相适当,这样,可以不发生接触。
该轴向延伸的腿件22,以其自由端作运离内燃机指向,并在起动齿轮19的轴向区域内通过形成一个弯曲或折弯22a而过渡到质量环21径向延伸的腿部24。该质量环21以这个弯曲部22a和径向延伸的腿部24靠置在第一飞轮质量2的盆凹形区域18之背离内燃机的侧面上。在径向上位于这个靠置区域的内部,该腿部24具有一个轴向朝辅助飞轮质量3移位的区段24a,它以其壁靠置在第二径向延伸的腿部23的壁上。该腿部23径向往外超出该区段24a并以与轴向延伸的腿部22有径向间距的方式终止。在弯曲部22a的区域中,该质量环21通过多个沿圆周分布的并在开槽26中安置的焊接结构27处与主飞轮质量2固定连接。
法兰15与第一飞轮质量2是对中连接的。同时,这种对中作用例如是通过一个对中支座28完成的,它与板件13中的一个相应的对中凹孔配合作用。同样,法兰15在第一飞轮质量2上的对中作用和必要时的固定可以通过单独的凸物来实现,这些凸物例如可以从背离内燃机的侧边起通过利用法兰15的材料贯穿设置而成。此外,该法兰15径向向里具有一个对中支座29,它用于将两质量飞轮1例如对中在一个发动机曲轴上。
在径向上位于其径向延伸区域15a的外边,该法兰15首先适宜径向往外从内燃机侧离开延伸,为的是其上连接的径向外边的区域又可以径向延伸。在这个径向外边的区域,该法兰15与一个第二法兰30固定相连接。此外这种固定连接又可以通过法兰15材料的拉制形成连接凸物来完成。在径向位于这个连接结构的内部,该法兰30基本径向往里延伸,同时它在背离内燃机的一侧上具有一个稍微弯曲的盆部31。在径向上位于盆部31的内部,该法兰30过渡到一个轴向朝内燃机延伸的区域32,该区域又过渡到一个径向往里延伸的区域33。该径向区域33靠置在法兰15的径向部分15a上和同样具有让固定螺栓8贯穿的通槽,同时,该径向区域33上背离内燃机侧的侧边可以构成一个用于固定螺栓8头部的安装结构。
在其径向外边的区域或者在盆部31的区域内,该法兰15和30构成结构用于为螺旋弹簧10的力储存器的施载区域34和35。该施载区34和35是通过径向延伸的托架15c和31c构成,它们伸入在圆周方向起作用的力储存器10的中间腔内。该托架15c、31c或其施载区34、35是这样结构设置的,即,它们是与那些和其协同作用的力储存器10的弹簧端部相适应的。
该与施载区34和35协同作用的弹簧端部可以仅仅具有一个展开位置,并既不靠置在前面的弹簧绕圈上,又不是在其端部进行相对弹簧中央轴线垂直地磨削,这就意味着,力储存器10的弹簧绕圈基本上与力储存器10内部的每个其他绕圈相一致,亦即实际上例如和一个螺纹相类似具有相同的螺距。依此就能实现,这些弹簧端部绕圈作为弹性的绕圈应用,因此,不是弹性的绕圈就省略了,这样就可以实现更多的弹性能力或者一个较小的弹簧块长度。此外,在这样一种弹簧端部结构设置情况下的优点是,该弹簧金属丝,仅仅必须是完全展开的和因此那种否则所必需的加工过程,如将最后的弹簧圈靠置在前面的绕圈上以及将弹簧端部进行磨削以实现一个平坦的靠置平面,现在就可省去了。
这种与相应匹配的施载区结合的弹簧结构设置是不局限在已述的两质量飞轮的实施例上的,而是,可以应用在任何其他的结构配置例如阻尼器中。此外还可能的是,该两个法兰15和30通过一个构件例如一个烧结构件或一个锻件来代替,同时,该施载区域34和35同样可以相应地与力储器10相匹配。
这两个法兰15和30,或者,一个代替它们的烧结构件或锻件,还可以如此结构设置,即它们在其与力储存器10相配合的施载区域34和35的范围内还形成一个附加的用于力储存器10的防转结构。这样一个防转装置用于,使力储存器精确地保持在其原始规定的位置上和作相应运行,并且这样例如就不会相对其绕圈轴线转动。这样具有优点是,自由的弹簧端部绕圈总是处于靠置在施载区域34和35的相同位置上和因此确保,端部绕圈以其完全的弹性能力或弹性容易为接收惯性能而服务。
该力储存器10另一方面支承在施载区36和37上。该力储存器施载区域36是安置在一个第一盖板38上时,该盖板38径向里边是支承在支承6上的或者此处支承在单列滚动轴承6的轴承外环17上的,并该径向外边支承着辅助飞轮质量3。
为此,该盖板38在其径向里边区域具有一个轴向朝发动机延伸的肩部39,它具有一个适于安装带密封罩6a的轴承环17的内直径。在其远离内燃机的侧边,这个肩部3a具有一个直径收缩部40,它用于盖板38和滚动轴承之间的轴向限位或轴向的固定。从这个横截面收缩部40开动,该盖件38适于径向向外并远离内燃机方向延伸,同时这个部分41基本直线延伸的。
该直线段41含有通口42,它适于安装固定螺栓的头部并因此,该固定螺栓8在转矩传递装置1未装配或未安装的状态,就被固定在一个相对两质量飞轮1的转轴基本同心的位置上。该直线盖板段41径向往外过渡到一个横截面为圆弧形的区域43,它至少基本上与力储存器10的外轮廓相适应,并至少以局部的方式将这个力储存器在轴向和径向围住。在朝内燃机指向的区域43的端部连接一个径向往外延伸的径向段44,它与第二盖板46的径向段45固定相连接,该盖板46在轴向上安置在盖板38和板件13之间。这两个盖板38和46的连接部位是借助一个O环47作径向向外密封的。
该盖板46以局部的方式在径向上并在径向部分45里边包住O形环47以及用一个轴向从内燃机侧离开延伸的区域局部轴向嵌入由盖板38围成的空腔中。依此,该环形腔11或空间12的密封得到保证,同时,盖板38和46相互对中。从此开始,盖板46基本上径向往里延伸,同时,基本与力储存器10的外轮廓相一致并延伸在第一飞轮质量2的盖板13和法兰15之间轴向结构空间内。
径向在施载区域37里边,该盖板46具有一个轴向朝内燃机位移的区域48,其上靠置一个碟簧49,它的径向里边和法兰15构成接触,并因此形成一个腔11径向往里的密封作用。同时,碟簧49可以不仅在盖板46的区域而且在法兰15上都是对中的。另一个碟簧50用于在法兰30和盖板38之间对腔室11径向向里的密封。为此,碟簧50以其外直径靠置在法兰30的外弯部分31上和用其内径靠置在盖板38上并在法兰30轴向延伸段32的范围内。为了使碟簧50对中,盖板38置有多个在圆圈上分布的对中突件51,其通过盖板38部分材料的变形构成的。可以不用多个在圆周上分布的对中突件51,还可以设置一个圆环形的闭合凸肩或者另一方面使碟簧50相应地在法兰30对中。
在其外直径范围内,盖板46支承着第二飞轮质量3。为此,该盖板46具有一个延长的径向区域45,其在径向上覆盖住辅助飞轮质量3,并在其径向较外边的端部过渡到一个作远离内燃机延伸的轴向段45a。用这个轴向段45a,该盖板46至少在轴向部分地覆盖住第二飞轮质量3,并在其背离内燃机的侧边构成一个连接区域,这以后还要描述。在第二飞轮质量3的径向里边区域,该盖板46通过至少在轴向从内燃机离开延伸的舌部46a与盖板38形成固定连接,该舌部46a轴向穿过盖板38的径向区域44并且在这些构件组装以后该舌部如此塑性变形,即它在对着第二飞轮质量3的那侧边径向往里延伸。这些舌部46a是直接由盖板46的材料制成的,因此,就可以省去一个附加的折弯板。可以看出,这种结构另一个优点是,从第二飞轮质量3到两个盖板38和46上的热传递是减小的和因此对润滑介质的直接作用也减小了。此外,在盖板46的径向区域45中以及盖板46上锥形布置的区域中附加的通口45D用于特别的冷却作用。同时,径向区域44和45,是安置在第二飞轮质量3远离摩擦表面侧的,因此,在可能出现不密封性或在O形环47失效情况下,在腔11中含有的介质或润滑介质就被导向朝第二飞轮质量2(背侧)的方向。依此,不可能影响离合器盘5摩擦垫上的摩擦作用,这样,摩擦离合器还仍然可以传递完全的转矩。
与由离合器4和离合器盘5组成的离合器组件一起,使该两质量飞轮1构成一个结构单元,它作为这样的单元被予装配,运输,储存和可以特别简单和合理的方式安装在一个内燃机的曲轴上,因为,通过这一结构设置,可以省去各样的工作过程,例如,否则必需的离合器盘的对中过程,离合器盘的安装工作过程,离合器的安装工作过程,离合器的安装工作过程,置入对中芯轴,离合器盘本身的对中,以及必要时螺栓的插置,还有离合器的拧紧和取出对中芯轴。
在法兰区14和法兰15的通孔中,固定螺栓8可以已经予装上或包含其中,同时,按照目的要求它们要保持在一个防丢失的位置上,例如通过柔性的材料,它是如此确定的,即,它的保持力在将螺栓8拧紧时是可克服的。
该离合器盘5是在一个与单元转动轴对中的位置上和在压盘52与第二飞轮质量3的摩擦表面之间夹紧的,此外,其位置还要使,在离合器盘5中设置的开孔53处在这种装配位置,即在将该组件或结构单元固定到内燃机从动轴上时,可以允许螺纹工具贯穿运动。另外,如已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描述过的,该开口53是可以小于螺栓8头部的,这样,就可以确保螺栓8在组件内部毫无疑问地和防丢失的固定。
还有在碟簧54中,并在其舌部54a的区域内设置的开口或通孔用于通过螺纹工具,但该工具在图中是未详细描述的。同时这些开口可以形成隙缝的展宽或扩口,它们设置在舌部54a之间。在碟簧54中的开口和在离合器盘5中的开孔53,同时在轴向是相互重叠的和通过它们轴向对准的配置以便能让通过一个安装工具来拧紧螺栓8和依此将组件固定到内燃机的曲轴上。
该通过碟簧54可操作的摩擦离合器4在离合器壳罩57上,并一方面在壳罩侧具有一个回转支件55,和在背离壳罩57的那侧具有一个回转支件56。这种由金属环构成的回转支件55和56通过在圆周上分布安置的鱼尾板58所保持。该鱼尾板58是与壳罩57设置成一体的和通过其材料相应的变形构成的。在背离壳罩57的侧边上,该鱼尾板58至少部分地在轴向和径向握住回转支件56。而回转支件55的固定是通过一个径向在该支件55外边的并在壳罩57中冲制的凹槽59保证的。若不用环绕和闭合的凹槽59,还可以设置多个在圆周上分布的单个凹槽。该压盘52,如从图中看出的,至少在鱼尾板58的区域是与其轮廓匹配的,而在另外的区域是与回转支件56的轮廓相适应的。但是,还可以与描述的实施例不同,而按照目的要求,使在整个的圆周范围内不变地与鱼尾板58相一致。
为了转矩传递和对于压盘52的离开运动,设置片簧元件60,它一方面通过此处未示出的铆钉与壳体或壳罩57相连接,另一方面通过铆钉61与压盘52相连接。同时与压盘52的铆接结构是在压盘凸轮62的范围内实现的,该凸轮62在本实施例中是径向往里伸出的并径向安置在离合器盘5的摩擦垫内部。该压盘凸轮62,在轴向穿过碟簧54的开槽区域,为的是片簧60可安置在壳罩57背离压盘52的侧边。这样一种叶片簧装置的应用并不局限于分开式飞轮上,而是还可以完全一般地应用在另外结构的离合器系统中并结合例如一个传统的飞轮的情况。在碟簧中必需的开槽可以通过去除碟簧舌部54a处的部分或者通过去除全部的碟簧舌54a来形成。该碟簧舌部54a是与离合器盘5的支承板轮廓匹配的,并且在此处描绘的压缩式离合器形式中和在摩擦离合器4的分离位置中,该舌部54a至少与上述支承板轮廓近似平行布置的。
除了在离合器盘5中的盖板38和53内的开口42,还可以设置用于整个组件冷却的开孔或通道,它们位于离合器壳罩57以及离合器盘5内的5a的区域内;也在第二飞轮质量3范围内和在第一飞轮质量2的板件13中的63的区域内。通过对整个组件足够的冷却作用,还可以避免在环面形区域12中含有的膏状介质如油脂承受不允许的加热,依此,介质的粘度就可以不致于降低到液体状。此外,提高的热载荷对于结构单元的总的寿命是不利的。为了进一步改善热排放,可以在第二飞轮质量3和/或在压盘52中设置扩大的表面积,同时,这些表面扩大结构,除了如已述的通道一样,还可以为鼓风叶轮式的。
这种与第二飞轮质量3至少间接相连的离合器壳罩57,基本包括轴向区域64,它为空筒形结构,还包括至少基本径向延伸的区段65,在此区域内,碟簧54可以回转地安置。该轴向区域64在朝内燃机的自由端部具有一个以后还描述的连接段。
在图2中表示取自图1的一个放大局部图,该可拆卸的连接装置66位于离合器壳罩57的轴向区64和盖板46的轴向区45a之间。这个连接结构66完成两个任务。一个是,借助这个连接结构66可以将包括分开的飞轮1和其上固定的离合器4的整个组件,完全无损地拆卸下来以例如用于替换离合器盘5,而且更换了磨损的构件以后又可以简单方式装配上。另一个任务是,这个连接结构66用于离合器滑动以保护整个组件和后接的驱动支路不承受过高的转矩冲击或不允许的过高转矩,不然的话就会导致整个驱动支路承受一个提高的载荷,或者至少是部分构件,甚至严重时会导致损坏。
该壳罩57轴向延伸的区域64在其朝内燃机指向的端部过渡到一个基本径向延伸的裙带67,它具有两个相反方向延续的弯曲部分68和69。该盖板46的轴向部分45a(该板46还用作第二质量3的支承板)在其从内燃机离开指向的区域(在轴向与质量环21的腿部22相连接)是直径扩大的,并用轴向段70围住径向裙带67和在轴向覆盖住外周边。在这个轴向段70上连接一个舌部区71,它设有一个弯曲部和它的端部72又径向往内延伸。从盖板或支承板46的圆周观察,这些舌部71和开口73是交错的。该离合器盖64的裙带67是类似结构并在其径向外边的区域具有向外伸出的齿部74,它与开槽75在圆周上看是交错的,同时开槽75径向往里是限定的,这如用虚线76所示一样。同时舌部71在圆周方向上的延展小于开槽75的宽度的,并且齿部74沿圆周的展宽是小于开口73的。此外,舌部区71在其径向往里指向的端部72处的直径设置成大于裙带67在开槽75的基本区域76处的外直径的。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就确保,离合器壳罩57和支承板46在连接结构66的范围内可以轴向穿插和如此拼接起来。
用其径向里边的弯曲区域68,该裙带67部分地围住一个波弹簧77,它在此处具有一个圆环形的横截面。这个波弹簧77或者波环77另一方面支承在第二飞轮质量3的一个槽78中。借助其径向外边的弯曲区域69,该裙带67以它的另一侧部分地围住一个金属丝环79,它另一方面支承在支承板46的舌部71上。沿其圆周看,该金属丝环79是开口的,同时,它的原始的相对指向的端部80是如此弯曲的,即,它们(端部80)相对金属丝环79的平面弯曲大约90°角从而成为沿离开内燃机的轴向指向。此外,这些弯曲的端部80穿过支承板46的位于舌部71之间的开口73区域,为的是,防止金属丝环79相对支承板46转动。
在组装时,这第二飞轮质量3被安装在由轴向段45a形成的盆部中,同时,该盖板46已经与阻尼装置9一起装配在第一飞轮质量上。在将离合器盘5和波簧77安装上以后,此时,离合器壳罩57与装好的压盘52和碟簧54,在舌部71的范围内或者在齿部74的区域内被轴向地朝内燃机方向推动,因此,在轴向上看,裙带67就被带到比舌部71更靠近内燃机安置。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波簧77而且碟簧54都被予张紧并施加一个轴向力,这个力在安装金属丝环79和因此形成连接结构66以后,就被金属丝环79承受了,因为,第二飞轮质量3在朝着内燃机的侧边是支承在盖板46的径向段45上。
在这个实施例中并在接合状态时,碟簧54和波簧77的轴向力是叠加的,与此相反在分离状态时,仅仅波簧77的轴向力是起作用的。此外,波簧77可以施加一个必要时较小的径向作用力,因此,就能实现一个第二飞轮质量3的对中作用,并同时还避免了它从由轴向段45a构成的盆部中掉落出来。为简化装配过程,该碟簧54可以是张紧的,亦即保持在“分离位置”,这样,在装配时,只需克服波簧或波环77的弹簧力。
为了拆卸该结构单元,也仅仅必需的是,再施加一个轴向力,以便克服碟簧54和波簧77的弹性力和因此将连接装置66卸载,在此基础上,然后将仅仅是将金属丝环79拆去。为此,例如已经足够的是用一个钳子或类似物使折弯作相对运动,这样,金属丝环79的直径就变小了,从而就可以被拆下来了。此后,再通过开口73,使齿部74通过退出。
在此处表明的结构中,第二飞轮质量3、离合器4和离合器盘5的构件与支承板46根本不作结构闭合连接。此处表示的摩擦接合的连接构成一个滑动离合器,其具有位于第二飞轮质量3和支板46之间的摩擦表面81和位于裙带67和金属丝环79之间的摩擦表面82。在这种配置中,这整个摩擦离合器4包括第二飞轮质量3相对于其余的两质量飞轮1是可以沿圆周方向运动的,因此,就可避免过大的转矩脉动进一步传导到另外的驱动支路上。这个滑动离合器的传递能力,除了由碟簧54和波簧77的弹簧比率还通过在摩擦表面81和82上的摩擦对的选择来确定的,因此,摩擦垫可以安置在这些位置上。
在图3中,凡是与至今已述的构件类似或相同的构件都注有类似的参考编号,但是都加上100来标注。
该分开的飞轮101,基本上与至今已述的两质量飞轮1的结构相一致,但是,该可拆的连接结构66具有一个另外的结构。这样,此处的支板146在它轴向区域145a的自由端部构成一个径向往外指向的裙带145c,它又(在圆周上看)具有齿部171和开槽173。这个径向的裙带145c被离合器壳罩157的区段164径向围住和轴向超过,然后该区段164又向里构成舌部174,它们在圆周上看与开槽175交错安置。在连接结构166的区域内的组装和闩接以与至今描述的相类似方式实现,同时,在轴向上观察,波簧177安置在裙带145c和离合器壳罩157之间,而金属丝环179安置在法兰145c和向里指向的舌部174之间。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该金属丝环179的转弯的端部180指向内燃机。
为了在由轴向段145a构成的支承板146的盆部中定位第二飞轮质量103,设置一个另外的波簧183,它基本上是径向张紧的。此处,该滑动离合器具有摩擦表面181、182a和182b,其中在摩擦表面181上产生一个摩擦力,它与碟簧154的挤压力成比例,并且在摩擦表面182a和182b上也产生这样一个与波簧177的轴向力成比例的摩擦力。同时,按照设置的摩擦比例,既可以将摩擦表面182a,也可以将摩擦表面182b或者将这两个表面都可以用作摩擦表面。
若不用波环或波簧183来固定第二飞轮质量103,还可以例如应用片簧元件,其在圆周方向安置,并位于第二飞轮质量103和轴向段145a之间,且在此施加一个径向的张紧力。此外还可能的是,将支承板146在其轴向段145a的区域内如此作大约多角形的变形,即它的最小的内径应小于第二飞轮质量103外径,因此,这种摩擦闭合结构就可以防止掉出。
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另外的结构方案在图4中表示,其中,对于相同编号的类似构件还应用类似编号,但再加上100。
关于和至今描述的分开式飞轮之不同,在此处表明的两质量飞轮201情况下,是第一飞轮质量202为铸件结构。另外,此处描述了一个滞后装置284,它安置在两质量飞轮20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并起一个摩擦阻尼器的作用。这个摩擦阻尼器不仅可以在全部的转动角范围内而且可以仅仅在部分转动角内也起作用,同时,还能够使此处仅仅用符号描述的摩擦装置284在推入和拉开方向有不同的设置。
为了对磨损补偿,此处描述一个调节装置285,它其中包含一个传感器弹簧286,而它的功能和结构例如已在DE-OS4239291,DE-OS4239289和德专利申请P4322677中描述过,此处明确地将其作为参考,其内容至少就此是本发明的组成部分。
该第二飞轮质量203,如已结合图3描述的一样,借助波簧或波环283以摩擦闭合方式保持在由轴向段245a构成的盆部中。作为优选的固定方案,与至今已述的相类似方式同样可以应用。在支承板246和离合器壳罩247之间的可拆连接结构266是设置成与至今已述的实施方案相类似并通过敞口的金属丝环279来闩锁住,该环279通过其折弯的端部280可防止相对支承板246的转动。
该传感器弹簧286以其径向里边的区域靠置在碟簧254上,这样,就构成回转支件256,其中,它(256)对碟簧254在其回转点上并朝离合器壳罩257的方向施加弹簧载荷。并用其径向外边的区域,该传感器弹簧286支承在支承板246的接触区288上并因此以其轴向的予紧力挤压支承板246和离合器壳257以使它们在轴向相互分开,同时,这个力并由因此力而被夹紧的金属丝环279所承受。因此在接合状态,在支承板246和第二飞轮质量203之间的接触区域或摩擦区域281上作用着一个轴向力,它与碟簧254的挤压力和传感器弹簧286予紧力之间的差值相一致。
通过这一结构配置,就又构成一个滑动离合器,因为,第二飞轮质量203,离合器壳257的构件与压盘252,碟簧254和传感器弹簧286以及离合器盘205可以相对支承板246在圆周方向上转动,这是由于它们仅仅是摩擦传递连接的。因为,传感器弹簧286同样是抗扭地通过开槽与离合器壳257相连接的,所以在接触区域288的区域中安置了一个滑动离合器的摩擦表面,而另一个接触区是在与壳体257轴向相反对置的侧面上并位于该壳罩257的这个区段和其与支承板246抗扭连接的金属丝环279之间。在对置压盘203和支承板246之间的另外的摩擦区域281又可以传递一个转矩,它与作用在该表面上的轴向力成比例。摩擦区域可以如已说明的,也没有摩擦垫或覆盖层。
图5表明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个结构方案,其中,对于相同的或类似的构件也应用相类似的编号,但是再加上100。
该分开的飞轮301基本上与最先描述的两质量飞轮1的结构相一致,但是,该可拆的连接结构366具有一个大致另外的结构。在金属丝环379的配置基本与图2的金属丝环79的配置相一致的同时,该波环377也安置在离合器壳罩364的外部径向区387和盖板346之间。以此方式,该离合器壳罩364和盖板346就通过波弹簧377直接相互间张紧并用金属丝环379在轴向闭锁。为了防止第二飞轮质量303从由盖板346构成的盆部掉落出来,在盖板346的轴向区域345中设有固定舌部345c。这些固定舌部345c通过在盖板346中置入的开槽制成并在装入第二飞轮质量303之前径向向内产生变形。通过将第二质量303挤入由盖板346形成的盆部中,这些固定舌部345c是弹性地径向往外变形,这样就将第二飞轮质量303以摩擦接合方式固定住,因此,这种连接结构又可以用作滑动离合器的组成部分。通过固定舌部345c的弹性结构,一方面可以影响滑动离合器的摩擦力矩,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一个基本的磨损补偿作用。为了使第二质量303在摩擦离合器304的分离状态能对中和轴向固定,至少必需三个固定舌部345c,但是,还可以按目的要求的是,设置较多数量的固定舌部345c。
在本描述的实施例方案中,摩擦离合器304的壳罩364在其基本径向延伸的区域是分开式设置的。该壳盖364的外边径向段387是在径向外边区域通过可拆卸的连接结构366与支承板346相连接的和在径向里边具有径向突部387b,它们在圆周方向看被径向开槽387a所限定。这意味着,在圆周方向的径向突部387b和径向开槽381a是交错布置的。
该盖壳364的里边径向段389,在其径向外部区域同样置有径向突部389b,它由此向开槽389a所限定,因此,这里的径向突部389b和径向开槽389a在圆周上看是交错布置的。同时,该盖壳364的外边径向段387和里边径向段389,最好由一个板材制成,这样,盖板364的外边径向段387的径向开槽387a可如此构成,即正好在盖壳364的里边径向段389上制成突部389b和反之亦可。这就是换句话说,外边的径向段387和里边的径向段389在其分离以后仍可以交插安置,例如类似一个在轴轮毂连接中的多楔形波纹齿结构。
为了构成摩擦离合器304的盖壳364,此时,外边的径向段387和里边的径向段389被相互错位一个“齿宽”进行安置,这样,相应的径向突部387b和389b就相互靠置了。壳盖364中这样相互靠置的径向段387和389,在其突部387b和389b的区域内借助连接螺栓390而组装在一起。这个螺栓连接,例如在由于磨损而导致修理时,就可进行无损坏的分离工作,而且在修理完成之后再可以装好。此处图5a和5c中描绘的是螺栓拧紧的状态或运行状态,同时图5b描述的是盖壳364拆开的情况。
该两质量飞轮301的支承法兰315具有一个裙带315c,它径向往里延伸并构成一个朝内燃机的表面,在此表面上,可以配置一个拆卸工具,该工具可以从远离内燃机侧的那侧边置入的。这样一种拆卸工具可以是轴向支承在这个裙带315c上和能够将碟簧张紧并因此将离合器304带至分离位置。依此,例如使该螺栓连接卸载,进而就可简单地将连接螺栓390拆去。此外,这种拆卸工具还可以用于,例如在不是分开式盖罩的实施方案中,将离合器304再置入分离的位置,因此,离合器盘305就可以转动。然而另外还可能的是,在具有滑动离合器的两质量飞轮中,如前面已述的,通过张紧碟簧354以使滑动离合器卸载,因此,构成滑动离合器的构件就可相对支承板346或第一质量302转动。这样的结果是,那些用于让螺纹工具通过的开槽,它们设置在离合器盘和碟簧上,如结合图1已经描述的一样,就可又被置于在轴向上与固定螺栓的头部对准的位置,该固定螺栓用于将两质量飞轮固定在一个内燃机的曲轴上。这个裙带或轮毂附加物315c(同样如可分式盖壳364一样)不是局限于图5描述的实施形式上,而是还可以设置在所有另外的实施结构上,因此,例如,还可用在德专利申请P4320381的实施方案中。特别在具有滑动离合器的两质量飞轮实施结构中,这个裙带315c是特别有利的,因为用于拆卸曲轴螺栓的开槽或通口在结构单元进行运转以后或者在滑动离合器第一次工作以后就不再对准的。
图6中表示那些与至今已述的构件相类似或相同的部件,仍用类似的编号标注,但是又加以100号数。
在图6中描述的两质量飞轮401表明一个可拆的连接结构466,它为了使安装和拆卸容易而设置一个张紧环491。而金属丝环479的配置是未改变的,同时波环或波弹簧477一方面支承在壳罩464上,另一方面通过中间安置张紧环491而支承在盖板446上。该张紧环491是如图6所示的,在轴向上安置在波簧477和盖板464之间。
在压盘452中沿圆周分布安置有螺纹孔452a,它们与离合器壳罩464中的通孔465a相对准。通过这些通孔465a,可以导入张紧螺栓491a,其拧入螺纹孔452a中。在张紧螺栓491a的螺栓头部靠置在离合器壳罩464上以后,并再进一步将张紧螺栓491a往螺纹孔452a中拧入时,该压盘452就克服碟簧454的力沿轴向朝离合器壳罩464运动,如此,就是分离方向的操作。在压盘452沿轴向移动一个基本行程(但是它肯定比正规的离开行程要大)以后,则在压盘452上径向外边安置的突件452b就与和张紧环491的径向里边区域相靠置。当此时压盘452的轴向移动,通过操作张紧螺栓491a而继续进行时,则因此,使张紧环491也朝离合器壳罩464的方向移动,并依此使波簧477张紧,因此,可拆的连接结构466就逐渐地被卸载了。在可拆的连接结构466被波簧477的轴向力完全卸载以后,该金属丝环479就可明显简单地拆除了。但是,也可能足够的是,该可拆的连接结构466只是部分地被作用其上的轴向力卸载。图6a表明已组装的组件,图6b表示张紧过程和图6c表示分开的组件。图6a原则上表明了相同的结构,只是此处,通过452a和465a径向上位于碟簧454的范围内,同时,这些通孔在图6a至6c中却位于碟簧454的直径外边。
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另一实施方案描述在图7a和7b中,同时,对于相同的或类似的构件也应用类似的编号,但是又加上100号数。
在图7中描述的实施结构中,该摩擦离合器504的盖罩564包住第二质量503,并在第二质量503的轴向区域内与它并通过可拆式连接566相接合。在图7a描述的实施方案中,该第二飞轮质量503在内燃机侧支承在盖板546上,盖板546又通过金属丝环579支承在壳罩546上。同时,盖壳564,盖板546和第二飞轮质量503具有径向开槽和径向突部,如已经描述的一样,因此,它们在轴向是可以组装一起的。在其背离内燃机的侧边上,该第二飞轮质量503被波簧577用轴向力朝内燃机方向施加载荷。因此,波簧577一方面支承在第二飞轮质量503上,另一方面支承在离合器壳罩564上。但是,这个波簧577还可以用一个相应的盖板546的结构设置来代替,而这个盖板546通过相应安置的并由盖板平面轴向变形的舌部可以施加一个轴向的弹簧力。然而,在这种形式的实施结构中,第二飞轮质量503在其背离内燃机的侧边是直接支承在摩擦离合器504的壳罩564上的,并且通过盖板546的弹簧舌部(其又通过金属丝环579,如图7a所示支承在壳罩564上),被挤到离合器壳罩564上。
在图7b的实施方案中,第二飞轮质量503,不用中间安置盖板546而弹性地夹紧在壳罩564中。在这种实施结构中,第二飞轮质量503借助螺栓503a拧紧在盖板546的径向外边区域中,该螺栓503a通过在第一飞轮质量502中的通孔563(它还可用于通风作用)是可接近的。
图8表示本发明转矩传递装置的另一个结构方案,其为两质量飞轮的结构,同时,对于相同的和类似的构件也应用相类似的编号,但是,再加上100号数。
在至今描述的实施例方案中,设置一个支承构件,例如在图1中描述的结构为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的支承6,它安置在支承法兰15和盖板38(编号同图1)之间,该盖板38将分开式飞轮1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质量)相互可转动地安置和对中。这样一种支承位置在图8中的实施方案中是不设置的,因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分开式飞轮601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直接通过力储存器610而相互安置的。为此,这个基本与力储存器610的轮廓相适应的盖板638和646在径向外边安置在力储存器610上,和因此被力储存器610支承。该力储存器10又在径向里边通过一个导引壳692(它可以分割成多个扇形件)而保持对中。这个导引壳692用作支承壳和还可以作为磨损防护。该导引壳692在径向里边通过与第一飞轮质量602相连接的法兰615和630而被固定。这个由法兰615和630以及由盖板638和646构成的内腔是通过密封装置649和650进行密封,在内腔中安置了力储存器610和导引壳692,密封装置649和650此处描述的是类似碟簧结构的构件;上述内腔至少部分用一种润滑介质填充。在此处描述的实施结构中,该力储存器610,除了其真正的能量储存的功能,还承担第一飞轮质量602和第二飞轮质量603以及其上固定的摩擦离合器604相互间支承和对中的任务。
在图9中描述的和至今已述构件相类似或相同的构件仍用类似编号表示,但再加100号数。
该分开式飞轮701具有一个如同分开式飞轮601相类似的结构,但是此处力储存器不用于第一飞轮质量702和第二飞轮质量703的相互支承。在这个实施结构中,两质量飞轮701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是通过法兰793和盖板738相互支承的。这至少在轴向分开的法兰793,在功能上是代替例如图8中的法兰615和630并在此情况中作为烧结构件制造的。在法兰793的径向外边区域和盖板738中与法兰793相邻的和基本轴向延伸的区域之间安置了滑靴794,它一方面用于构件相互间一个精确的对中,另一方面通过其滑动特性至少可减小磨损。这些滑动表面或滑动靴794最好是固定安置在法兰793的至少三个径向延伸架上,例如通过一个结构闭合方式和最好由塑料例如PE,PA或PEEK(必要时通过纤维强化)来制造。该密封件749和750,除了其密封功能外,还可附加地用于防止在第一飞轮质量702和第二飞轮质量703之间的摆动运动,这样还有利于滑靴794的对中功能。为此,例如在图9a中,密封件750设有一个用于盖板738的滑行表面,同时,该盖板738通过弹性密封件749轴向被挤到密封件750的这个滑行面上。密封件750在此情况下是制成塑料构件的。图9b表示一个两件式密封件750,其具有一个板形件和一个碟簧形构件,它又安置在盖板738和法兰793之间。另外的结构与结合图9a描述的相一致。
结合图8和图9描述的通过力储存器610或滑靴794实现的支承结构并不局限在已述的实施方案上,而是还可以例如应用在结合德专利申请P4320381中描述的实施结构上。
本发明不限制在已表明的和描述的实施例上,而是还包括许多变型,它们通过将已述的不同实施方案的技术特征或元件进行相互组合而构成。本申请人还有权利要求保护,另外的至今只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具有发明实质意义的特征内容。特别再次指出德专利申请P4320381,P4311908,P4315209,P4322677以及DE-OS4239289和DE-OS4239291中公开的内容,它们明确地被参考和是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组成部分。
权利要求
1.转矩传递装置(1)具有至少两个与一带圆周方向起作用的力储存器(10)的阻尼装置(9)相反作用的并通过一个支承装置而相互转动的飞轮质量(2、3),其中,一个第一飞轮质量(2)可与一个内燃机的驱动输出轴相连接,而另一个第二飞轮质量(3)通过一个摩擦离合器(4)可与一个变速箱的驱动输入轴相连接,同时,该转矩传递装置(1)在第二飞轮质量侧的构件(3,46,52,57)内,不仅具有一个可拆的连接装置(66)(除了摩擦离合器(4)本身),还具有一个滑动离合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拆的连接装置(66)是滑动离合器的组成构件。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离合器挤压弹簧(54)至少可产生滑动离合器必需力的一个主要部分。
4.按权利要求1或3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离合器(4)设置成碟簧离合器的结构。
5.按权利要求1或4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滑动离合器的摩擦表面(81)是安置在摩擦离合器(4)的对置压盘(3)上的,并且位于这个在对置压盘上设置的用于摩擦离合器(4)的摩擦表面的径向延伸区域。
6.按权利要求1或5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置压盘(3)上至少设置一个沿圆周方向仅用摩擦闭合的固定结构。
7.按权利要求1或6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离合器(4)具有一个沿圆周方向只用摩擦闭合的固定装置。
8.按权利要求1或7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摩擦离合器(4)的壳罩(57)和一个支承对置压盘(3)的支承板(46)之间设有一个可拆的连接装置(66)。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承板(46)用一个径向段(71)在后边卡住壳罩(57)的一个裙带(67)。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壳罩(157)用一个径向段(174、175)从后边卡住支承板(146)的裙带(145)。
11.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径向段(71、174、175)和裙带(67、145c)分别是这样设置和相互协调的,即支承板(46、146)和壳罩(57、157)在轴向是可以重叠移动的,同时,该径向段(71、174、175)的最小内径(在72处)小于裙带(67、145c)的最大外径。
12.按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一个开口的金属丝环(79)作为可拆的连接装置(66)的闩锁装置。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丝环(79)用于防止转动。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金属丝环(79)折弯的端部(80)构成一个防转装置。
15.按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丝环(79)一方面靠置在径向段(71、174)的舌部(71、174)上另一方面靠置在裙带(67、145c)的齿部(74、171)上。
16.按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除了离合器挤压簧(54)的轴向力,在滑动离合器上还可施加一个另外的轴向力。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波簧或一个波环(77)安置在摩擦离合器(4)的壳罩(57)和对置压盘(3)之间。
18.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调节装置(285)使用的一个传感器弹簧(286)。
19.按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裙带(145c)和摩擦离合器(4)的支承板(246)或壳罩(157)之间并在裙带(145c)背离金属丝环(179、279)的侧边上设置一个力储存器(177、286)。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力储存器(177、286)施加一个作用在金属丝环(179、279)上的轴向力。
21.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板(46)具有施载区域(37),其用于沿圆周方向作用的力储存器(10)。
22.按权利要求1至21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圆周方向起作用的力储存器(10)径向安置在摩擦离合器(4)的摩擦表面内部。
23.按权利要求1至22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圆周方向起作用的力储存器(10)安置在一个至少基本闭合的腔(11、12)内。
24.按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腔(11、12)至少部分充有粘性介质。
25.按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腔(11、12)是在圆周方向延伸的。
26.按权利要求23至25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板(46)同时构成腔(11、12)。
27.按权利要求1至26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一个和沿圆周方向作用的力储存器(10)平行安置的摩擦装置(284)。
28.按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摩擦装置(284)配置在第一飞轮质量(202)和支承板(246)之间。
29.按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装置(284)安置在腔(11、12)或力储存器(10)的径向区域内。
30.按权利要求27至29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摩擦元件靠置在支承板(246)上。
31.按权利要求30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摩擦元件和支承板(246)之间可产生摩擦作用。
32.按权利要求27至31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摩擦元件由塑料制成。
33.按权利要求27至32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装置(284)是在整个的转角范围内起作用的。
34.按权利要求27至33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摩擦装置(284)在一部分转角范围内起作用。
35.按权利要求27至34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摩擦元件是被一个轴向力朝支承板(246)的方向施加载荷的。
36.按权利要求35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向力是被一个碟簧形的构件施加的。
37.按权利要求36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碟簧形的构件是与支承板(246)相连接的。
38.按权利要求37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碟簧形的构件和支承板(246)之间设置一个闩锁连接装置。
39.按权利要求27至38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摩擦元件通过第一飞轮质量(202)对一个组成构件可间接进行控制的。
40.特别是按权利要求1-39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转矩限定装置如此设置力传递路程的,即转矩链(流)是(从发动机看),从第一飞轮质量(2),通过一个嵌入腔(11、12)中的对力储存器(10)施载的法兰构件(15、30),传到力储存器(10)上,从此再传到腔壁(36、37)上,由此再传到转矩限定装置的摩擦表面(81)上,该表面(81)径向上位于力储存器(10)的外边并安置在摩擦离合器(4)的摩擦区域的径向延伸范围内,从摩擦表面(81)再传到第二飞轮质量(3)。
41.按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矩传递装置与摩擦离合器(4)和离合器盘(5)构成一个可予装配的结构单元,它可以作为这个单元用固定螺栓(8)从背离发动机的那个侧边被拧紧在内燃机的驱动输出轴上。
42.按权利要求41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螺栓(8)包含在结构单元中。
43.按权利要求42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螺栓(8)防丢失地保持在结构单元中。
44.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离合器(4)是设置成所谓的压缩式离合器。
45.按权利要求1至43之一所述的转矩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离合器(4)是所谓的拉伸式离合器结构设置。
全文摘要
一种转矩传递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可克服一个阻尼装置的作用并通过一个支承装置而相互转动的飞轮质量,该阻尼装置具有在圆周方向起作用的力储存器,其中,一个第一飞轮质量可与内燃机的驱动输出轴相连接,另一个第二飞轮质量通过一个摩擦离合器可与一个变速箱的驱动输入轴相连接。
文档编号F16F1/32GK1098769SQ9410722
公开日1995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9日
发明者沃尔夫冈·雷克, 阿尔贝特·阿尔贝斯, 罗伯特·费尔格 申请人: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