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064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星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行星减速器。
行星减速器传统上多以内外两只中心轮与行星轮啮合,有体积随着速比的增大而增大的问题,中国专利96221880.4提供的一种内外中心轮合为差齿变位齿轮组的行星减速器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这种行星减速器具有高速运行的行星齿轮,随之产生了较大的噪声和零件磨损。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既保持高速比、小体积的优势,又消除了大噪声、高磨损的行星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星减速器,具有一对差齿变位齿轮组,其中一只是定齿轮安装在机架上,另一只是动齿轮安装在转动输出轴上,还有一只与差齿变位齿轮组偏心啮合的内齿轮,和一只与转动输出轴同心的转动输入环,转动输人环与内齿轮偏心连接。这一结构是将内齿轮与行星齿轮合为差齿变位齿轮组并将行星齿轮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当转动输入环由工作母机驱动时,转动输入环通过连接内齿轮的偏心轴使内齿轮作偏心运动。在内齿轮与差齿变位齿轮组的啮合运动中,内齿轮与差齿变位齿轮组的啮合点绕差齿变位齿轮组一周,差齿变位齿轮组中的两个齿轮就相对转动一个差齿数所确定的角度。由于定齿轮安装在机架上,动齿轮就将这一角度的转动通过转动输出轴输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行星减速器,其速比与中国9622180.4专利所介绍行星减速器一样为动齿轮齿数与差齿数之比,内齿轮的齿数与速比无关,保留了大速比、小体积的优点。同时没有高速运转的小行星齿轮,达到了低噪声、低磨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星减速器,其转动输入环通过一与内齿轮同心的轴承与内齿轮连接,而转动输入环以轴承安装在转动输出轴上,这进一步降低了磨擦和缩小了体积。内齿轮同时可作为减速器的壳体。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
实施例如
图1、2所示,有一对差齿数为3的差齿变位齿轮,由定齿轮1和动齿轮2组成,动齿轮与转动输出轴一体结构。有一只内齿轮3与差齿变位齿轮组偏心啮合。有一皮带轮其轴向延伸部分以与内齿轮同心的轴承5和与转动输出轴同心的轴承4分别连接内齿轮和转动输出轴而构成转动输入环6。其中定齿轮用螺丝固定在机架上。
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减速器,具有一对差齿变位齿轮组,其中一只是定齿轮安装在机架上,另一只是动齿轮安装在转动输出轴上,其特征是有一只与差齿变位齿轮组偏心啮合的内齿轮,和一只与转动输出轴同心的转动输入环,转动输入环与内齿轮偏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减速器,其特征是转动输入环通过一与内齿轮同心的轴承与内齿轮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星减速器,其特征是转动输入环安装在转动输出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星减速器,将行星齿轮和中心轮合为差齿变位齿轮组,其中一只是定齿轮1,另一只是动齿2,他们在与内齿轮3的啮合运转中定齿轮每相对内齿轮自转一周动齿轮便转动一个差齿数所确定的角度。内齿轮通过与动齿轮同心的转动输入环6的偏心轴驱动。减去了高速运转的小行星齿轮,从而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高噪声、高磨损的缺陷。
文档编号F16H1/32GK2336136SQ98208799
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8日
发明者何世钧 申请人:何世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