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管材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4766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管材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管、汽管的塑料管材联接装置。
已有技术的塑料管接头,其关键零件锁紧环都是用普通热塑性塑料做的,其硬度和抗拉、抗压强度与要联接的管材相差不大甚至完全一样,它们的工作原理是靠塑料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联接的,但是塑料之间的摩擦系数是比较小的,所以夹持力不大。有的锁紧环内壁采用了“环形槽”,以期增大摩擦力,但因塑料的硬度小,故作用不大,在高温条件下,塑料“环形槽”将因软化面失去夹持力。
已有塑料管接头,其螺母的外圆周上做有条状突起,似乎用手即可旋紧,事实证明,这样产生的力是不够的,这类塑料管子若并入城市水网就可能发生漏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紧密、联接牢固、耐高温、高压的塑料管材联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如下1、塑料管材联接装置包括管件1、锁紧螺母2、密封圈3、压力圈4、膨胀圈5、套管6、过渡型接头8。
A管件1端部设有外螺纹9,其内部第一个台阶为凹型槽10,槽口两边有大小不同的倒角;第二个台阶为密封槽11,其轴向长度大于密封圈3的轴向长度。
B锁紧螺母2由耐高温塑料制成,剖面呈直角形、端部有内螺纹13的螺母。
C密封圈和膨胀圈5为用耐高温橡胶制成的圆环,剖面为矩形。
D压力圈4由用耐高温塑料制成的圆环,其剖面呈直角形。
E套管6为用耐高温塑料制成的,两极圆柱环组成套筒,直径较大的环底面有带倒角的环形凹槽14,直径较小的环端部有外螺纹15。
F过渡型接头8一端有外螺纹16,另一端有一圈不锈蚀剖面为矩形的金属环19,
G膨胀圈5先放入管件1的凹形槽10内,接着放进套管6,使膨胀圈5的另一端伸进套管6的凹槽14中,然后依次放进密封圈3、压力圈4,旋紧锁紧螺母2,套管6的外螺纹15与过渡型接头8的内螺纹17相联接,过渡型接头8也可以与其它塑料管材相联接。
2、塑料管材联接装置,包括管件21、锁紧螺母22、密封圈23、压力圈24、锁紧环25。
A管件21外表面有六角螺母帽平面,内部有第一台阶,待接管材18插进后限位于第一台阶28处,第二台阶为密封槽29。
B锁紧螺母22为由耐高温塑料制的螺母,端部有内螺纹31,另一端为锥台,剖面是梯形,梯形的斜面与中心轴成夹角咯大于锁紧环25的相应角度。
C密封圈23用耐高温橡胶制成的圆环,剖面为矩形。
D压力圈24为用耐高温塑料制成的圆台环剖面为直角形,它的轴向臂可伸进密封槽,将密封圈23压缩。
E锁紧环25由不锈蚀金属或增强型热固性塑料制成的圆环台,剖面为梯形,有内螺纹26它的小径与被联接的管材18外径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它的大头旁有一道环形槽30,环身有一条轴向通缝20,从环形槽30至小头轴向开有多个长缝27。
F待连接管材18一端先伸入锁紧螺母22,依次放进锁紧环25、压力圈24、密封圈23、锁紧螺母22与管件21旋合,锁紧环25的内螺纹26在耐高温塑料管材18处表面攻塑料外螺纹并与塑料处螺纹形成联接。
3、过渡型接头8的一端有外螺纹16,锁紧螺母22将过渡型接头8与塑料管材18相接,过渡型接头8带有内螺纹17,外圆周上有一圈不锈蚀金属环19,内螺纹17与导管6的外螺纹15密封联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可靠性高由于锁紧环25是用不锈蚀金属或增强型热固性塑料制成,它的硬度和抗拉、抗压强度都远大于普通塑料(包括耐高温塑料),锁紧环25的内螺纹很容易在耐高温塑料管材18外壁上攻出的塑料外螺纹,于是形成特殊的螺纹联接即锁紧环25的内螺纹26对攻出的塑料管材18的外螺纹保持有压力的螺纹联接。在高温条件下,锁紧环25的内螺纹不会软化,耐高温塑料管材18的表面硬度可能稍有下降,于是管壁上的螺纹卡得更深,使联接更牢固有力。经实验证明,其夹持力大于已在使用的塑料接头联接装置。
当过渡接头8的内螺纹17与金属套管的外螺纹15联接时,由于塑料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金属,端部外圆周上安一道非锈蚀金属环19,把这部分塑管的径向膨胀约束在极小的范围内,使水压仍能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环25与所要联接的管材18之间是有一定的间隙的,它能保证密封圈23在规定的压缩比的范围内被压缩后,锁紧环25才将所要联接的管材18夹住。
2、使用范圈广本实用新型的管件1和21、管材18、压力圈4和24,螺母2和22均为耐高温塑料制成,密封圈3和23是用耐高温橡胶制成的,在0~100℃的范围内都可以使用,它们的机械强度尤其是在高温时优于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塑料。(后者温度不超过45℃)3、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所有类型的管件1和21,以及锁紧螺母2和锁紧螺母22的外表面都有六角螺帽平面7,用普通扳手就能操作,可以保证达到锁紧所需的压力。


图1,本实用新型塑料管材联接装置实施例1轴向剖面图;图2,本实用新型塑料管材联接装置实施例2轴向剖面图;图3,本实用新型塑料管材联接装置实施例3轴向剖面图;图4,本实用新型塑料管材联接装置实施例2中锁紧环25结构图;实施例1见图1,此为高温专用型。
1、塑料管材联接装置管件1、锁紧螺母2、密封圈3、压力圈4、膨胀圈5、套管6、过渡型接头8。
A管件1端部没有外螺纹9,其内部第一个台阶为凹型槽10,槽口两边有大小不同的倒角;第二个台阶为密封槽11,其轴向长度大于密封圈3的轴向长度。
B锁紧螺母2由耐高温塑料制成,剖面呈直角形、端部有内螺纹13的螺母。
C密封圈和膨胀圈5为用耐高温橡胶制成的圆环,剖面为矩形。
D压力圈4由用耐高温塑料制成的圆环,其剖面呈直角形。
E套管6为用耐高温塑料制成的,两极圆柱环组成套筒,直径较大的环底面有带倒角的环形凹槽14,直径较小的环端部有外螺纹15。
F过渡型接头8一端有外螺纹16,另一端有一圈不锈蚀剖面为矩形的金属环19,G膨胀圈5先放入管件1的凹形槽10内,接着放进套管6,使膨胀圈5的另一端伸进套管6的凹槽14中,然后依次放进密封圈3、压力圈4,旋紧锁紧螺母2,套管6的外螺纹15与过渡型接头8的内螺纹17相联接,过渡型接头8也可以与其它塑料管材相联接。
管件1可以是直通、三通、四通,变径等各种类型,它们的外表面都有六角螺帽平面7。
实施例2见图2、图4,此为高温、常温通用型。
塑料管材联接装置,包括管件21、锁紧螺母22、密封圈23、压力圈24、锁紧环25。
A管件21外表面有六角螺母帽平面,内部有第一台阶,待接管材18插进后限位于第一台阶28处,第二台阶为密封槽29。
B锁紧螺母22为由耐高温塑料制的螺母,端部有内螺纹31,另一端为锥台,剖面是梯形,梯形的斜面与中心轴成夹角略大于锁紧环25的相应角度。
C密封圈23用耐高温橡胶制成的圆环,剖面为矩形。
D压力圈24为用耐高温塑料制成的圆台环剖面为直角形,它的轴向臂可伸进密封槽,将密封圈23压缩。
E锁紧环25由不锈蚀金属或增强型热固性塑料制成的圆环台,剖面为梯形,有内螺纹26它的小径与被联接的管材18外径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它的大头旁有一道环形槽30,环身有一条轴向通缝20,从环形槽30至小头轴向开有多个长缝27。
F待连接管材18一端先放入锁紧螺母22,依次放进锁紧环25、压力圈24、密封圈23、锁紧螺母22与管件21旋合,锁紧环25的内螺纹26在耐高温塑料管材18外表面攻塑料外螺纹并与塑料外螺纹形成联接。
实施例3为高温专用型。见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接上实施例2中的装置。
过渡型接头8的一端有外螺纹16,锁紧螺母22将过渡型接头8与塑料管材18相接,过渡型接头8带有内螺纹17,外圆周上有一圈不锈蚀金属环19,内螺纹17与导管6的外螺纹15密封联接。当工作在高温状态时,塑料管材18受热膨胀,由于这些管件是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其径向伸长不会影响其密封;而轴向伸长所产生的力经过渡型接头8和套管6的传递,使膨胀圈5发生形变,套管6和过渡型接头8作轴向位移,这样管件1和管道系统安装位置不会松动,同时密封也能得到保证。
权利要求1.塑料管材联接装置,包括管件(1)、密封圈(3)和压力圈(4),其特征包括锁紧螺母(2)一端有内螺纹(13),密封圈(3)和压力圈(4)置于管件(1)的密封槽(11)内,锁紧螺母(2)与管件(1)螺纹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塑料管材联接装置,其特征包括膨胀圈(5)的一端放入管件(1)的凹形槽(10)内,膨胀圈(5)的另一端伸进套管(6)的凹槽(14)中,套管(6)另一端有外螺纹(15),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塑料管材联接装置,其特征包括锁紧螺母(2)为另一端有锥台的锁紧螺母(22),其剖面是梯形,有内螺纹;锁紧环25为圆环台,剖面为梯形,有内螺纹26,它的大头旁有一道环形槽(30),环身有一道轴向通缝(20);待接管材(18)一端套上锁紧螺母(22),锁紧环(25)放于锁紧螺母(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塑料管材联结接装置,其特征包括过渡型接头(8)的一端有外螺纹(16),另一端有内螺纹(17),其外圆周上有金属环(19)内螺纹(17)与套管(6)的外螺纹(15)联接;锁紧螺母(2)为另一端有锥台的锁紧螺母(22),其剖面是梯形,有内螺纹;锁紧环25为圆环台,剖面为梯形,有内螺纹26,它的大头旁有一道环形槽(30),环身有一道轴向通缝(20);待接管材(18)一端套上锁紧螺母(22),锁紧环(25)放于锁紧螺母(22)内。
专利摘要塑料管材联接装置:高温专用型包括:管件1、锁紧螺母2、密封圈3、压力圈4、膨胀圈5、套管6、过渡型接头8。高温、常温通用型包括:管件21、锁紧螺母22、密封圈23、压力圈24、锁紧环25;其优点是密封紧密、联接牢固、耐高温高压,采用高温塑料耐高温塑料耐高温橡胶,不锈蚀金属和增强性塑料制作,适用于塑料上水管联接及水、汽管道联接。
文档编号F16L47/00GK2364315SQ9923100
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13日
发明者阮士杰 申请人:成都市金牛七星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