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装置以及起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1761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减震装置以及起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减震装置(10)具有包括质量体(21)以及将该质量体(21)与中间部件(12)连结的吸震用弹簧SP3的动态减震器(20),吸震用弹簧SP3与外侧弹簧SP1在周向上并列,质量体(21)具有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的弹簧抵接部21a,中间部件(12)具有:与外侧弹簧SP1的端部抵接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和在比弹簧抵接部21a更靠径向内侧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的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比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更向径向外侧伸出。
【专利说明】
减震装置以及起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至少包括输入元件以及输出元件的多个旋转元件、在该多个旋转元件之间传递扭矩的扭矩传递弹性体、以及与多个旋转元件的任一个连结的动态减震器的减震装置、以及具备该减震装置的起动装置。【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这种减震装置,公知有具备:在输入元件与输出元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弹性体;配置于第一弹性体的内侧并且在输入元件与输出元件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二弹性体;以及具有与构成该减震装置的任一个旋转元件连结的吸震用弹性体和与该吸震用弹性体连结的质量体的动态减震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减震装置中,构成动态减震器的吸震用弹性体在第一弹性体以及第二弹性体的径向上的外侧或者内侧、或者径向上的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之间配置。
[0003]另外,以往,公知有具备:连接于输入部件的栗轮;能够与栗轮同轴旋转的转轮;连接于输出部件的减震机构;使输入部件与减震机构的输入元件卡合的锁止离合器;在转轮与构成减震机构的多个元件的任一个亦即第一元件之间以与两者抵接的方式配置的弹性体;以及在转轮与构成减震机构的元件中的第一元件以外的第二元件之间配置并使转轮与第二元件以一体旋转的方式卡合的卡合机构的流体传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对于该流体传动装置而言,在通过锁止离合器使输入部件与减震机构的输入元件卡合时,上述弹性体与成为未有助于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之间的扭矩传递的块体(mass)的转轮共同构成动态减震器。另外,若通过卡合机构使转轮与第二元件卡合而一体旋转,则转轮与第一元件之间的弹性体作为在输入部件与输出部件之间吸收扭矩的减震器发挥功能。由此,对于该流体传动装置而言,也能够使转轮与第一元件之间的弹性体兼作为动态减震器用的弹性体以及对输入至输入部件的过大的扭矩进行吸收的弹性体。
[000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76168号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14635号公报发明的概要
[0006]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例那样,在构成减震装置的任一个的旋转元件连结动态减震器的情况下,需要在动态减震器的质量体侧设置与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抵接部,并且需要在该任一个旋转元件设置与扭矩传递用的第一或者第二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与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部。然而,若这三种抵接部未以相互不干涉的方式适当地配置,则无法良好地确保扭矩传递用的弹性体、动态减震器的吸震用弹性体的行程,导致扭矩传递用的弹性体的滞后、即在减荷时作用于该弹性体的摩擦力变大。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没有发现任何有关良好地确保动态减震器的吸震用弹性体的行程、扭矩传递用的弹性体的滞后的记载。
【发明内容】

[0007]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具备动态减震器的减震装置中,良好地确保扭矩传递弹性体、动态减震器的吸震用弹性体的行程,并且使扭矩传递弹性体的滞后减少。
[0008]本发明的减震装置具备:多个旋转元件,上述多个旋转元件至少包括输入元件以及输出元件;扭矩传递弹性体,其在上述多个旋转元件间传递扭矩;动态减震器,其包括质量体以及将上述质量体与上述多个旋转元件的任一个连结的吸震用弹性体,并且相对于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赋予逆相位的震动而使震动衰减,
[0009]上述吸震用弹性体以与上述扭矩传递弹性体在周向上并列的方式配置,
[0010]上述质量体具有与上述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弹性体抵接部,
[0011]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具有:与上述扭矩传递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在相对于上述质量体的上述弹性体抵接部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与上述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部,
[0012]上述第一抵接部比上述第二抵接部更向径向外侧伸出。
[0013]如该减震装置那样,通过使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的第二抵接部在相对于质量体的弹性体抵接部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与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可不使第二抵接部与弹性体抵接部产生干涉,从而能够良好地确保在周向上并列的扭矩传递弹性体以及吸震用弹性体的行程。另外,通过使与扭矩传递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的第一抵接部比与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部更向径向外侧伸出,能够以扭矩传递弹性体的端部的中心与第一抵接部重叠的方式使该端部与第一抵接部抵接,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抵接部按压扭矩传递弹性体的端部的中心附近。由此,能够使与第一抵接部抵接的扭矩传递弹性体沿着轴心更适当地伸缩而减少滞后、即在减荷时作用于该扭矩传递弹性体的摩擦力。【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起动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0015]图2是表示图1的起动装置所包括的减震装置的剖视图。
[0016]图3是表示图1的起动装置所包括的减震装置的主视图。
[0017]图4是表示图1的起动装置所包括的减震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5是用于对图1的起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0019]图6是用于对图1的起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0020]图7是表示图1的起动装置所包括的减震装置的扭转特性的图表。[〇〇21]图8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起动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〇〇22]图9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起动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0023]图10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起动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0024]图1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起动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0025]图12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的起动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0027]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10的起动装置1的简要结构图。该图所示的起动装置1搭载于具备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内燃机)的车辆,该起动装置1除了减震装置10之外还包括以下构件等:作为与发动机的曲轴连结的输入部件的前盖3、固定于前盖3的栗轮(输入侧流体传动元件)4、能够与栗轮4同轴旋转的转轮(输出侧流体传动元件) 5、与减震装置10连结并且固定在自动变速器(AT)或无级变速机(CVT)亦即变速机的输入轴 IS上的作为输出部件的减震器毂7、作为单板液压式离合器的锁止离合器8、以及与减震装置10连结的动态减震器20等。
[0028]栗轮4具有:紧密固定于前盖3的未图示的栗轮壳、和多个配设于栗轮壳的内表面的栗轮叶片(省略图示)。转轮5具有:未图示的转轮壳、和多个配设于转轮壳的内表面的转轮叶片(省略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转轮5的转轮壳的内周部经由多个铆钉固定于减震器毂7。栗轮4与转轮5相互对置,在两者之间,对工作油(工作流体)从转轮5朝栗轮4的流动进行整流的导轮6同轴地配置。导轮6具有多个导轮叶片,导轮6的旋转方向通过单向离合器60 仅被设定为一个方向。这些栗轮4、转轮5以及导轮6形成使工作油循环的环路(环状流路), 作为具备扭矩放大功能的液力变矩器(流体传动装置)发挥功能。但是,在起动装置1中,也可以省略导轮6、单向离合器60,使栗轮4以及转轮5作为液力耦合器发挥功能。[〇〇29]锁止离合器8是执行经由减震装置10将前盖3与减震器毂7连结的锁止并且将该锁止解除的部件。锁止离合器8具有锁止活塞80,该锁止活塞80配置在前盖3的内部并且该前盖3的发动机侧的内壁面附近,并且相对于减震器毂7以能够沿轴向移动并且旋转的方式嵌合。如图2所示,在锁止活塞80的外周侧且前盖3侧的表面粘贴有摩擦件81。而且,在锁止活塞80与前盖3之间,划分形成经由工作油供给孔、形成于输入轴IS的油路与未图示的液压控制装置连接的未图示的锁止室。
[0030]从液压控制装置朝栗轮4以及转轮5(环路)供给的工作油能够流入锁止室内。因此,若被前盖3与栗轮4的栗轮壳划分而成的流体传动室9内与锁止室内保持等压,则锁止活塞80不向前盖3侧移动,锁止活塞80不会与前盖3摩擦卡合。与此相对,若通过未图示的液压控制装置使锁止室内减压,则锁止活塞80由于压力差而朝向前盖3移动与前盖3摩擦卡合。 由此,前盖3经由减震装置10与减震器毂7连结。此外,锁止离合器8也可以作为多板液压式离合器构成。[〇〇31]如图1以及图2所示,对于减震装置10而言,作为旋转元件而包括驱动部件(输入元件)11、中间部件(中间元件)12、从动部件(输出元件)15,并且作为扭矩传递元件(扭矩传递弹性体)而包括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靠近减震装置10的外周配置的外侧弹簧(夕卜侦叭第一)弹性体)SP1、以及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六个)配置于比外侧弹簧SP1更靠内侧的内侧弹簧(内侧(第二)弹性体)SP2。
[0032]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弹簧SP1是以在未施加负载时具有以圆弧状延伸的轴心的方式卷绕的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弧形螺旋弹簧。由此,能够使外侧弹簧SP1低刚性化(降低弹性常数),能够使减震装置10进一步低刚性化(长行程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弹簧 SP2是以在未施加负载时具有笔直地延伸的轴心的方式卷绕为螺旋状的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直线型螺旋弹簧,并具有比外侧弹簧SP1更高的刚性(较大的弹性常数)。但是,作为外侧弹簧SP1,也可以采用直线型螺旋弹簧,作为内侧弹簧SP2,也可以采用弧形螺旋弹簧,也可以采用比外侧弹簧SP1刚性(较小的弹性常数)低的构件。
[0033]驱动部件11形成为环状,并具备:环状的固定部111,其经由多个铆钉固定于锁止离合器8的锁止活塞80;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弹簧支承部112,上述弹簧支承部112 从固定部111的外周部朝向栗轮4、转轮5沿轴向延伸并且对多个外侧弹簧SP1的内周部进行支承(引导);以及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弹簧抵接部(输入抵接部)113,上述弹簧抵接部113包括从固定部111的外周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并且向径向外侧伸出,并且在相对于弹簧支承部112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朝向栗轮4、转轮5沿轴向延伸的爪部113a。驱动部件11固定于锁止活塞80而配置于流体传动室9内的外周侧区域。[〇〇3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锁止活塞80具有对多个外侧弹簧SP1的外周部、转轮5侧 (变速机侧)的侧部(图2的左侧的侧部)进行支承(引导)的环状的弹簧支承部80a。而且,多个外侧弹簧SP1被上述的驱动部件11的弹簧支承部112、和锁止活塞80的弹簧支承部80a支承,并以靠近减震装置10的外周的方式配置于流体传动室9内的外周侧区域。另外,在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驱动部件11的各弹簧抵接部113如图3所示,分别与对应的外侧弹簧 SP1的端部抵接。即,相互成对的两个弹簧抵接部113例如隔开与外侧弹簧SP1的自然长度对应的间隔而对置,在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各外侧弹簧SP1的两端部与驱动部件11的对应的弹簧抵接部113抵接。[〇〇35]中间部件12包括:配置于栗轮4以及转轮5侧的环状的第一中间板部件13、和配置于锁止活塞80(前盖3)侧并且经由铆钉与第一中间板部件13连结(固定)的环状的第二中间板部件14。
[0036]构成中间部件12的第一中间板部件13如图2以及图3所示,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弹簧支承部131,上述弹簧支承部131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并列并且从外侧分另IJ对对应的内侧弹簧SP2的栗轮4以及转轮5侧的侧部进行支承(引导);和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弹簧支承部132,上述弹簧支承部132在比多个弹簧支承部131更靠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内周侧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并列并且从内侧分别对对应的内侧弹簧SP2的栗轮4 以及转轮5侧的侧部进行支承(引导)。另外,第一中间板部件13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第一抵接部)133,上述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包括爪部 133a,该爪部133a以从弹簧支承部131离开的方式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并向径向外侧伸出,并且朝向锁止活塞80沿轴向延伸;和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内侧弹簧抵接部134,上述内侧弹簧抵接部134沿着周向设置于相互邻接的弹簧支承部131、132之间。
[0037]构成中间部件12的第二中间板部件14如图2以及图3所示,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弹簧支承部141,上述弹簧支承部141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并列并且从外侧分别对对应的内侧弹簧SP2的锁止活塞80侧的侧部进行支承(引导);和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弹簧支承部142,上述弹簧支承部142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并列并且从内侧分别对对应的内侧弹簧SP2的锁止活塞80侧的侧部进行支承(引导)。另外,第二中间板部件14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内侧弹簧抵接部144,上述内侧弹簧抵接部144设置于沿着周向相互邻接的弹簧支承部141、142之间。[〇〇38]在第一以及第二中间板部件13、14相互连结时,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各弹簧支承部131与第二中间板部件14的对应的弹簧支承部141对置,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各弹簧支承部132与第二中间板部件14的对应的弹簧支承部142对置。而且,对于多个内侧弹簧SP2而言,被分别相互对置的弹簧支承部131、141以及弹簧支承部132、142支承,与多个外侧弹簧SP1在径向上并列(从径向观察重叠)并且以靠近输入轴IS的方式配设为比该多个外侧弹簧 SP1更靠内侧。
[0039]另外,在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 133如图3所示与对应的外侧弹簧SP1的端部抵接。即,相互成对的两个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 133例如以隔开与外侧弹簧SP1的自然长度对应的间隔的方式对置,在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各外侧弹簧SP1的两端部与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对应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的爪部133a、与驱动部件11的弹簧抵接部113的爪部113a如图示那样,沿径向并列,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的爪部133a在比弹簧抵接部113的爪部113a更靠径向内侧与对应的外侧弹簧SP1的端部抵接。另夕卜,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各内侧弹簧抵接部134在相互邻接的内侧弹簧SP2之间与两者的端部抵接,第二中间板部件14的各内侧弹簧抵接部144在相互邻接的内侧弹簧SP2之间与两者的端部抵接(参照图2)。即,在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各内侧弹簧SP2的两端部与第一以及第二中间板部件13、14的对应的内侧弹簧抵接部134、144抵接。
[0040]从动部件15如图2所示,配置于中间部件12的第一中间板部件13与第二中间板部件14之间并且经由多个铆钉固定于减震器毂7。另外,从动部件15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弹簧抵接部154,上述弹簧抵接部154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而向径向外侧延伸,并且分别配置于相互邻接的内侧弹簧SP2之间而与两者的端部抵接。即,在减震装置10 的安装状态下,各内侧弹簧SP2的两端部与从动部件15的对应的弹簧抵接部154抵接。由此, 从动部件15经由多个外侧弹簧SP1、中间部件12以及多个内侧弹簧SP2与驱动部件11连结。
[0041]另外,减震装置10作为对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的旋转限制止挡部,包括对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的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 和对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的第二元件间止挡部(弹性体止挡部) 17。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如图2所示,由使弹簧支承部112的一部分朝向栗轮4、转轮5进一步沿轴向伸出由此形成于驱动部件11的止挡部114和隔着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外侧弹簧SP1 而对置的一对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部件11的各弹簧支承部112形成有止挡部114,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设置于两个位置。
[0042]在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驱动部件11的各止挡部114如图2所示,在隔着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外侧弹簧SP1而对置的一对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之间,以不与各第一外侦卿簧抵接部133的侧面抵接的方式配置。而且,伴随着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相对旋转,若驱动部件11的各止挡部114与两侧的一方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的侧面抵接,则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伸缩)以及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的相对旋转被限制。
[0043]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由从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内周部沿轴向伸出的止挡部135、 和形成于从动部件15的圆弧状的开口部155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中间板部件13设有多个止挡部135,并且在从动部件15设有与止挡部135数目相同的开口部155,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设置于多个位置。在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各止挡部135 如图3所示,插入于从动部件15的对应的开口部155内而不与对该开口部155进行划分的两侧的内壁面抵接。而且,如图4所示,伴随着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5相对旋转,若中间部件 12侧的止挡部135与位于两侧的开口部155的一方的内壁面抵接,则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 (伸缩)以及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被限制。
[0044]由此,若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以及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的相对旋转被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并且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以及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被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则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驱动部件11、中间部件12以及外侧弹簧SP1的各元件)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中间部件12从动部件15以及内侧弹簧SP2的各元件)构成(设定) 为:在伴随着输入扭矩的增加而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以及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的相对旋转被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之前,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以及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被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
[0045]动态减震器20包括环状的质量体21、和配置于该质量体21与减震装置10的旋转元件亦即中间部件(第一旋转元件)12之间的成为直线型螺旋弹簧或者弧形螺旋弹簧的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直线型螺旋弹簧)吸震用弹簧(吸震用弹性体)SP3。此处,“动态减震器”是以与震动体的共震频率一致的频率(发动机转速)对该震动体附加反相位的震动并使震动衰减的机构,通过相对于震动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中间部件12)以不包含于扭矩的传递路径的方式将弹簧(弹性体)与质量体连结而构成。即,通过对吸震用弹簧SP3的刚性与质量体21的重量进行调整,能够通过动态减震器20使所希望的频率的震动衰减。
[0046]动态减震器20的质量体21具有从外周部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并沿轴向伸出的多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弹簧抵接部(弹性体抵接部)21a。多个弹簧抵接部21a以两个(一对) 两个地靠近的方式关于质量体21的轴心对称地形成,相互成对的两个弹簧抵接部21a例如隔开与吸震用弹簧SP3的自然长度对应的间隔而对置。另外,动态减震器20的连结对象亦即中间部件12的第一中间板部件13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 (第二抵接部)136,上述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包括爪部136a,该爪部136a以从弹簧支承部131离开的方式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并向径向外侧伸出,并且朝向锁止活塞80沿轴向延伸。 多个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不经由外侧弹簧SP1而在相互邻接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 之间,以两个(一对)两个地靠近的方式关于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轴心对称地形成,相互成对的两个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例如隔开与吸震用弹簧SP3的自然长对应的间隔而对置。 [〇〇47]在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各吸震用弹簧SP3被一对弹簧抵接部21a支承,并以与外侧弹簧SP1在周向上并列的方式在相互邻接的两个外侧弹簧SP1之间各配置一个。即, 各吸震用弹簧SP3的两端部与质量体21的对应的弹簧抵接部21a抵接,各吸震用弹簧SP3在起动装置1、减震装置10的轴向以及周向双方与外侧弹簧SP1交叠。这样,若使构成动态减震器20的吸震用弹簧SP3以与外侧弹簧SP1在周向上并列的方式靠近减震装置10的外周地配置,则与将吸震用弹簧SP3配置于外侧弹簧SP1、内侧弹簧SP2的径向的外侧或内侧、或者径向的外侧弹簧SP1与内侧弹簧SP2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减震装置10的外径的增加而进一步使装置整体小型化。[〇〇48]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外侧弹簧SP1与多个吸震用弹簧SP3配置在相同圆周上(参照图3),起动装置1、减震装置10的轴心(旋转轴)与各外侧弹簧SP1的轴心的距离同起动装置1、减震装置10的轴心与各吸震用弹簧SP3的轴心的距离相等。由此,能够进一步良好地抑制减震装置10的外径的增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外侧弹簧SP1与各吸震用弹簧SP3以各自的轴心包含于与起动装置1、减震装置10的轴心正交的相同的平面内的方式配置。由此,也能够抑制减震装置10的轴长的增加。但是,减震装置10的轴心与外侧弹簧SP1的轴心的距离同减震装置10的轴心与吸震用弹簧SP3的轴心的距离也可以不需要完全一致,而是根据设计公差等而稍有不同。同样,外侧弹簧SP1的轴心与吸震用弹簧SP3的轴心也可以不完全包含于相同的平面内,而是根据设计公差等而在轴向上稍微错开。
[0049]另外,在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各吸震用弹簧SP3的两端部与第一中间板部件 13的对应的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各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的爪部136a与质量体21的弹簧抵接部21a如图3所示,在径向上并列,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的爪部136a在比质量体21的弹簧抵接部21a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由此,各吸震用弹簧SP3即动态减震器20连结于减震装置 10的中间部件12。[〇〇5〇]另外,动态减震器20(减震装置10)包括对质量体21与第一中间板部件13(中间部件12)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的第三元件间止挡部18。第三元件间止挡部18由从第一中间板部件13朝向质量体21延伸的止挡部137、和形成于质量体21的例如圆弧状的开口部21〇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中间板部件13设有多个止挡部137,并且在质量体21设有与止挡部137数目相同的开口部21〇,第三元件间止挡部18设置于多个位置。在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各止挡部137插入于质量体21的对应的开口部21〇内,而不与对该开口部21〇进行划分的两侧的内壁面抵接。而且,伴随着第一中间板部件13(中间部件12)与质量体21相对旋转,若中间部件12的止挡部137与位于两侧的开口部21〇的一方的内壁面抵接,则各吸震用弹簧SP3的扭转以及质量体21与第一中间板部件13(中间部件12) 的相对旋转被限制。[〇〇51]另外,对于包括上述那样的动态减震器20的减震装置10而言,在未连结有动态减震器20的旋转元件亦即驱动部件11(第二旋转元件)设置有附加抵接部(附加连结部)113x, 该附加抵接部113x设置为:在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被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限制之前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即,对于减震装置10的驱动部件11而言,在该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与该驱动部件11由于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而旋转时(驱动时)的旋转方向(图3的箭头方向。以下,称为“正转方向”)中的下游侧(行进方向侧)的外侧弹簧SP1的端部(图3的左侧的端部)抵接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弹簧抵接部113(包括爪部113a)朝向正转方向下游侧(行进方向侧)沿周向延长,以具有比根据强度方面等要求的周长更长的周长。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沿周向延长的弹簧抵接部113的正转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作为附加抵接部113x使用。
[0052]在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各附加抵接部113x如图3所示,未与动态减震器20的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而是通过驱动部件11相对于中间部件12向上述正转方向旋转而能够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附加抵接部 113x以在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以及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的相对旋转被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之前且在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以及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被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同时,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的方式(参照图4),决定上述两个弹簧抵接部113的周长(绕规定该周长的减震装置10的轴心的角度)。即,各附加抵接部113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驱动部件11相对于中间部件12的旋转角度小于被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驱动部件11相对于从动部件15的旋转角度。
[0053]另外,在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包含于附加抵接部113x的爪部113a如图3所示,在质量体21的弹簧抵接部21a的径向外侧局部地与该弹簧抵接部21a在径向上并列(重叠)。由此,在减震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的爪部136a、质量体21的弹簧抵接部21a、以及附加抵接部113x所包含的爪部113a(其端部)依次从内侧朝向外侧并列。此外,对于减震装置10而言,如上述那样,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的爪部133a与驱动部件11的弹簧抵接部113的爪部113a在径向上并列, 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的爪部133a在比弹簧抵接部113的爪部113a更靠径向内侧与对应的外侧弹簧SP1的端部抵接。由此,能够消除弹簧抵接部113即附加抵接部113x的爪部113a、 质量体21的弹簧抵接部21a、以及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的爪部136a 彼此的干涉,并且能够消除驱动部件11的弹簧抵接部113的爪部113a与第一中间板部件13 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的爪部133a的干涉。其结果,能够良好地确保在周向上并列的外侧弹簧SP1以及吸震用弹簧SP3的行程。[〇〇54]另外,减震装置10配置为:相对于构成中间部件12的第一中间板部件13,与外侧弹簧SP1的端部抵接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和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的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在周向上邻接。而且,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比质量体21的弹簧抵接部21a更靠径向内侧且相对于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的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更向径向外侧伸出。即,如图3所示,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的爪部133a相对于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 136的爪部136a更靠径向外侧。由此,以外侧弹簧SP1的端部的中心与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 133的爪部133a重叠的方式使该外侧弹簧SP1的端部与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爪部133a) 抵接,能够通过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按压外侧弹簧SP1的端部的中心附近。
[0055]接下来,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起动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0056]在通过起动装置1的锁止离合器8将锁止解除时,如从图1可知的那样,从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传递之前盖3的扭矩(动力)经由栗轮4、转轮5、减震器毂7这样的路径朝变速机的输入轴IS传递。与此相对,若通过起动装置1的锁止离合器8执行锁止,则如图5所示,来自发动机的扭矩经由前盖3、锁止离合器8、驱动部件11、外侧弹簧SP1、中间部件12、内侧弹簧 SP2、从动部件15、减震器毂7这样的路径朝变速装置的输入轴IS传递。此时,输入至前盖3的扭矩的变动主要提供以串联的方式作用的减震装置10的外侧弹簧SP1与内侧弹簧SP2而衰减(吸收)。因此,对于起动装置1而言,在通过锁止离合器8执行锁止时,利用减震装置10能够使输入至前盖3的扭矩的变动良好地衰减(吸收)。
[0057]另外,在锁止的执行时,若伴随着发动机的旋转,通过来自该发动机的扭矩使中间部件12旋转,则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的何一个(任两个)按压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一端,各吸震用弹簧SP3的另一端按压质量体21的对应的一对弹簧抵接部21a的一方。其结果,包括质量体21以及多个吸震用弹簧SP3的动态减震器20连结于减震装置10的中间部件12。由此,对于起动装置1而言,通过动态减震器20,也可使来自发动机的震动衰减(吸收),进一步详细而言,能够使震动的峰值分为两个并且使整体的震动等级降低。[〇〇58]另外,对于减震装置10而言,在锁止的执行时,根据从发动机传递至前盖3的扭矩、 即朝驱动部件11的输入扭矩的大小,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相对旋转,并且中间部件12 与从动部件15相对旋转。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朝驱动部件11的输入扭矩达到比与减震装置10的最大扭转角9max对应的扭矩T2(第二值)小的规定值(第一值)T1,则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来限制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以及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几乎与此同时,驱动部件11的各附加抵接部113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上述正转方向的上游侧(与行进方向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抵接(参照图4)。此外,若将各附加抵接部113x 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驱动部件11相对于中间部件12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角设为“0d”,将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中间部件 12相对于从动部件15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角设为“02”,将在驱动部件 11与中间部件12之间以并联的方式作用的多个外侧弹簧SP1的合成弹性系数设为“kl”,将在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5之间以并联的方式作用的多个内侧弹簧SP2的合成弹性系数设为“k2”,则 1^1父0(1 = 1^2\02,8卩9(1 = 92\1^2/^1这样的关系成立。
[0059]若这样驱动部件11的各附加抵接部113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则各吸震用弹簧SP3作为与对应的外侧弹簧SP1以并联的方式作用而在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由此,在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了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以及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后,来自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的扭矩如图6所示,经由前盖3、锁止离合器8、驱动部件11、以并联的方式作用的外侧弹簧SP1以及吸震用弹簧SP3、中间部件12、扭转被限制的内侧弹簧SP2以及与其以并联的方式并列的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止挡部135以及开口部155)、从动部件15、减震器毂7这样的路径朝变速装置的输入轴IS传递。而且,此时,输入至前盖3的扭矩的变动通过以并联的方式作用的减震装置10的外侧弹簧SP1以及吸震用弹簧SP3而衰减(吸收)。
[0060]其结果,减震装置10具有图7所示那样的扭转特性。即,来自发动机的扭矩开始向前盖3传递后,直至朝驱动部件11的输入扭矩达到规定值T1而减震装置10的扭转角(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合计的扭转角)成为规定角度(阈值)0ref并且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期间(第一阶段),减震装置10整体的合成弹性常数K成为K = Kf = kl ? k2/(kl+k2)。另外,在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了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后,直至朝驱动部件11的输入扭矩达到值T2而减震装置10的扭转角(外侧弹簧SP1、内侧弹簧SP2以并联的方式作用的外侧弹簧SP1以及吸震用弹簧SP3 的合计的扭转角)成为预先决定的最大扭转角0max并且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来限制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的相对旋转期间(第二阶段),若将在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之间以并联的方式作用的多个吸震用弹簧SP3的合成弹性常数设为“k3”,则减震装置10整体的合成弹性常数K成为K=Ks = kl+k3>Kf。
[0061]如上述那样,在包括连结于作为第一旋转元件的中间部件12的动态减震器20的减震装置10中,若作为第二旋转元件的驱动部件11的各附加抵接部113x与动态减震器20的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则吸震用弹簧SP3作为在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由此,对于减震装置10而言,使附加抵接部113x连结于吸震用弹簧SP3以后不传递扭矩的内侧弹簧SP2进一步低刚性化,并且使与吸震用弹簧SP3以并联的方式作用的外侧弹簧SP1应该负责的扭矩(分担扭矩)减少,从而能够使该外侧弹簧SP1的刚性进一步降低。因此,能够使具有动态减震器20的减震装置10进一步低刚性化。
[0062]另外,减震装置10包括对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的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驱动部件11的各附加抵接部113x在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的相对旋转之前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由此,能够使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之间的外侧弹簧SP1和吸震用弹簧SP3以并联的方式作用,因此实现减震装置10整体的低刚性化,并且在各附加抵接部113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后, 能够允许相对于驱动部件11的更高的扭矩的输入。
[0063]另外,在减震装置10中,将各附加抵接部113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驱动部件11相对于中间部件12的旋转角度设定为小于通过旋转限制止挡部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驱动部件11相对于从动部件15的旋转角度。由此,在通过作为旋转限制止挡部的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限制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之前,能够使驱动部件11的各附加抵接部113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
[0064]另外,若朝驱动部件11的输入扭矩成为比减震装置10的最大扭转角0max所对应的扭矩T2小的规定值T1以上,则各附加抵接部113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这样,在朝驱动部件11的输入扭矩变高的阶段,将吸震用弹簧SP3作为在中间部件12与驱动部件11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从而至少能够使内侧弹簧SP2进一步低刚性化。
[0065]另外,对于减震装置10而言,作为旋转限制止挡部,包括对中间部件12与经由内侧弹簧SP2连结于该中间部件12的从动部件(第三旋转元件)15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的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各附加抵接部113x在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 15的相对旋转同时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由此,能够实现减震装置10整体的低刚性化,并且使减震装置10具备两个阶段的扭转特性。但是,附加抵接部113x、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也可以构成为,在各附加抵接部113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后,限制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由此,通过对外侧弹簧SP1、内侧弹簧SP2以及吸震用弹簧SP3的刚性(弹性常数)进行调整,能够使减震装置10具备三个阶段的扭转特性。 [〇〇66]另外,对于减震装置10而言,如上述那样,能够消除附加抵接部113x的爪部113a、 质量体21的弹簧抵接部21a、以及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的爪部136a 彼此的干涉,并且消除驱动部件11的弹簧抵接部113的爪部113a与第一中间板部件13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的爪部133a的干涉。因此,能够进一步良好地确保在周向上并列的外侧弹簧SP1以及吸震用弹簧SP3的行程。另外,如减震装置10那样,若使与外侧弹簧SP1的端部抵接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相比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的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更向径向外侧伸出,则以外侧弹簧SP1的端部的中心与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爪部 133a)重叠的方式使该外侧弹簧SP1的端部与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爪部133a)抵接,从而能够通过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按压外侧弹簧SP1的端部的中心附近。由此,能够使与中间部件12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抵接的外侧弹簧SP1沿着轴心更适当地伸缩,而能够减小滞后、即在减荷时作用于该外侧弹簧SP1的摩擦力。此外,对于减震装置10而言,能够使驱动部件11(输入元件)与中间部件12(任一个旋转元件)之间的外侧弹簧SP1的分担扭矩降低,因此使与外侧弹簧SP1抵接的中间部件12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爪部133a)、驱动部件11的弹簧抵接部113(爪部113a)的厚度变薄,从而能够使沿径向并列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爪部133a)、弹簧抵接部113(爪部113a)的配置的自由度提高。[〇〇67]此外,对于上述减震装置10而言,与外侧弹簧SP1的端部抵接的驱动部件11的弹簧抵接部113和附加抵接部113x—体地形成,但也可以使附加抵接部113x从弹簧抵接部113离开,使两者在周向上并列地形成。另外,也可以根据外侧弹簧SP1、内侧弹簧SP2以及吸震用弹簧SP3的刚性(弹性系数),在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了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以及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的相对旋转后,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以及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在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的工作后并且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的工作前使内侧弹簧SP2与作为传递扭矩的弹性体的吸震用弹簧SP3以串联的方式作用。另外,对于减震装置10而言,与外侧弹簧SP1的端部抵接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相比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的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更向径向外侧伸出, 但也可以在驱动部件11、中间部件12向上述正转方向旋转时仅使接受来自外侧弹簧SP1的扭矩的第一外侧弹簧抵接部133比第二外侧弹簧抵接部136更向径向外侧伸出。
[0068]图8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10B的起动装置1B的简要结构图。此外,对与起动装置1B的构成元件中的与上述的起动装置1相同的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〇〇69]对于图8所示的减震装置10B而言,动态减震器20B连结于中间部件12B(第一旋转元件),并且在从动部件15B(第二旋转元件)设置有与吸震用弹簧SP3抵接的附加抵接部 15x。另外,在减震装置10B中,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构成为,在伴随着输入扭矩的增加而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以及中间部件12B与从动部件15B的相对旋转之前,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以及驱动部件 11与中间部件12B的相对旋转。
[0070]另外,从动部件15B的附加抵接部15x构成为,在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以及中间部件12B与从动部件15B的相对旋转之前,且在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以及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B的相对旋转同时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因此,若将附加抵接部15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中间部件12B相对于从动部件15B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角设为“0 d”,将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驱动部件11相对于中间部件12B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角设为“91”,则kl X 01 = k2 X 0d即0d = 01 X kl/k2这样的关系成立。
[0071]由此,在包括与作为第一旋转元件的中间部件12B连结的动态减震器20B的减震装置10B中,若作为第二旋转元件的从动部件15B的附加抵接部15x与动态减震器20B的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则吸震用弹簧SP3作为在中间部件12B与从动部件15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其结果,对于减震装置10B而言,能够使附加抵接部15x连结于吸震用弹簧SP3以后不传递扭矩的外侧弹簧SP1进一步低刚性化,并且使与吸震用弹簧SP3以并联的方式作用的内侧弹簧SP2应该负责的扭矩(分担扭矩)减少,从而使该内侧弹簧SP2的刚性进一步降低。因此,能够使具有动态减震器20B的减震装置10B进一步低刚性化。
[0072]另外,从动部件15B的附加抵接部15x在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中间部件 12B与从动部件15B的相对旋转之前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由此,能够使中间部件 12B与从动部件15B之间的内侧弹簧SP2与吸震用弹簧SP3以并联的方式作用,因此实现减震装置10B整体的低刚性化,并且在附加抵接部15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后,能够允许相对于驱动部件11的更高的扭矩的输入。
[0073]另外,在减震装置10B中,将附加抵接部15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中间部件12B相对于从动部件15B的旋转角度设定为小于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驱动部件11相对于从动部件15B的旋转角度。由此,在通过作为旋转限制止挡部的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限制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5B的相对旋转之前,能够使从动部件15B的附加抵接部15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
[0074]另外,若朝驱动部件11的输入扭矩成为比与减震装置10B的最大扭转角对应的扭矩小的规定值(第一值)以上,则从动部件15B的附加抵接部15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这样,在朝驱动部件11的输入扭矩变高的阶段,使吸震用弹簧SP3作为在中间部件12B与从动部件15B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从而能够使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至少一方进一步低刚性化。[〇〇75]另外,从动部件15B的附加抵接部15x在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驱动部件11 与中间部件12B的相对旋转同时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由此,实现减震装置 10B整体的低刚性化,并且能够使减震装置10B具备两个阶段的扭转特性。但是,附加抵接部 15x、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也可以构成为,在附加抵接部15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后,限制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B的相对旋转。由此,通过对外侧弹簧SP1、内侧弹簧 SP2以及吸震用弹簧SP3的刚性(弹性常数)进行调整,能够使减震装置10B具有三个阶段的扭转特性。[〇〇76]另外,减震装置10B也可以配置为,内侧弹簧SP2与吸震用弹簧SP3在周向上并列。 由此,能够通过连结部件容易地将吸震用弹簧SP3与作为质量体的转轮5连结,并且能够减少用于配置该连结部件的空间。因此,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在减震装置10B除了动态减震器 20B之外还连结离心摆式减震装置的情况。另外,减震装置10B也可以构成为,在吸震用弹簧 SP3作为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时,外侧弹簧SP1、或者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 的双方以串联的方式作用。[〇〇77]图9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10C的起动装置1C的简要结构图。此外,对起动装置1C的构成元件中的与上述的起动装置1等相同的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0078]对于图9所示的减震装置10C而言,在从动部件15C(第一旋转元件)连结有动态减震器20C,并且在中间部件12C(第二旋转元件)设置有与吸震用弹簧SP3抵接的附加抵接部 12x。另外,在减震装置10C中,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构成为,在伴随着输入扭矩的增加而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以及中间部件12C与从动部件15C的相对旋转之前,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以及驱动部件 11与中间部件12C的相对旋转。
[0079]另外,中间部件12C的附加抵接部12x构成为,在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以及中间部件12C与从动部件15C的相对旋转之前,且在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以及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C的相对旋转同时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因此,若将附加抵接部12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中间部件12C相对于从动部件15C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角设为“0 d”,将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驱动部件11相对于中间部件12C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角设为“91”,则kl X 01 = k2 X 0d即0d = 01 X kl/k2这样的关系成立。
[0080]由此,在包括连结于作为第一旋转元件的从动部件15C的动态减震器20C的减震装置10C中,若作为第二旋转元件的中间部件12C的附加抵接部12x与动态减震器20C的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则吸震用弹簧SP3作为在中间部件12C与从动部件15C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其结果,对于减震装置10C而言,使附加抵接部12x连结于吸震用弹簧SP3以后不传递扭矩的外侧弹簧SP1进一步低刚性化,并且使与吸震用弹簧SP3以并联的方式作用的内侧弹簧SP2应该负责的扭矩(分担扭矩)减少,能够使该内侧弹簧SP2的刚性进一步降低。因此,能够使具有动态减震器20C的减震装置10C进一步低刚性化。[0081 ]另外,中间部件12C的附加抵接部12x在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中间部件 12C与从动部件15C的相对旋转之前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由此,能够使中间部件 12C与从动部件15C之间的内侧弹簧SP2、和吸震用弹簧SP3以并联的方式作用,因此实现减震装置10C整体的低刚性化,并且在附加抵接部12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后, 能够允许相对于驱动部件11的更高的扭矩的输入。
[0082]另外,在减震装置10C中,将附加抵接部12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中间部件12C相对于从动部件15C的旋转角度设定为小于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 17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驱动部件11相对于从动部件15C的旋转角度。由此,在通过作为旋转限制止挡部的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限制驱动部件11与从动部件15C的相对旋转限制之前,能够使中间部件12C的附加抵接部12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
[0083]另外,若朝驱动部件11的输入扭矩成为比与减震装置10C的最大扭转角对应的扭矩小的规定值(第一值)以上,则中间部件12C的附加抵接部12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这样,在朝驱动部件11的输入扭矩变高的阶段使吸震用弹簧SP3作为在中间部件 12与从动部件15C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从而能够使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 SP2的至少一方进一步低刚性化。[〇〇84]另外,中间部件12C的附加抵接部12x在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驱动部件11 与中间部件12C的相对旋转的同时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由此,实现减震装置10C整体的低刚性化,能够使减震装置10C具有两个阶段的扭转特性。但是,附加抵接部 12x、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也可以构成为,在附加抵接部12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后限制驱动部件11与中间部件12C的相对旋转。由此,通过对外侧弹簧SP1、内侧弹簧 SP2以及吸震用弹簧SP3的刚性(弹性常数)进行调整,能够使减震装置10C具有三个阶段的扭转特性。[〇〇85]另外,在减震装置10C中,也可以内侧弹簧SP2与吸震用弹簧SP3以在周向上并列的方式配置。由此,通过连结部件容易地将吸震用弹簧SP3与作为质量体的转轮5连结,并且能够减少用于配置该连结部件的空间。因此,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在减震装置10C除了动态减震器20C之外还连结离心摆式减震装置的情况。另外,减震装置10C也可以构成为,在吸震用弹簧SP3作为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时外侧弹簧SP或者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双方以串联的方式发挥作用。
[0086]图10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10D的起动装置1D的简要结构图。此外,对起动装置1D的构成元件中的与上述的起动装置1等相同的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
[0087]对于图10所示的减震装置10D而言,在从动部件15D(第一旋转元件)连结有动态减震器20D,并且在驱动部件11D(第二旋转元件)设置有与吸震用弹簧SP3抵接的附加抵接部llx。另外,在减震装置10D中,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构成为,一方先行于另一方而限制对应的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另外,驱动部件11D的附加抵接部1 lx构成为,在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的另一方限制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之前,且在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的一方限制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同时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
[0088]在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先行而限制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的情况下,若将附加抵接部ll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驱动部件11D相对于从动部件15D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扭转角设为“0d”,将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驱动部件 11D相对于中间部件12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角设为“01”,则0d = 01+01 Xkl/k2,即0d=01X(kl+k2)/k2这样的关系成立。另外,在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先行而限制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的情况下,若将附加抵接部ll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驱动部件11D相对于从动部件1?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扭转角设为“0d”,将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中间部件12相对于从动部件1?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角设为“02”,则0d=02+02Xk2/klS卩0d = 02X(kl+k2)/kl这样的关系成立。
[0089]由此,在包括连结于作为第一旋转元件的从动部件15D的动态减震器20D的减震装置10D中,若作为第二旋转元件的驱动部件11D的附加抵接部llx与动态减震器20D的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则吸震用弹簧SP3作为在驱动部件11D与从动部件15D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其结果,对于减震装置10D而言,使附加抵接部llx连结于吸震用弹簧SP3以后不传递扭矩的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一方进一步低刚性化,并且使与吸震用弹簧SP3以并联的方式作用的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另一方应该负责的扭矩(分担扭矩)减少,从而能够使该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另一方的刚性进一步降低。因此,能够使具有动态减震器20D的减震装置10D进一步低刚性化。
[0090]另外,驱动部件11D的附加抵接部llx在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驱动部件 11D与中间部件12的相对旋转之前,或者在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lf5D的相对旋转之前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由此,能够使吸震用弹簧SP3与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任一方以并联的方式作用,因此实现减震装置10D整体的低刚性化,并且在附加抵接部ll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后,能够允许相对于驱动部件11D的更高的扭矩的输入。
[0091]另外,在减震装置10D中,将附加抵接部ll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驱动部件11D相对于从动部件1?的旋转角度设定为小于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 17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驱动部件11D相对于从动部件15D的旋转角度。由此,在通过作为旋转限制止挡部的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限制驱动部件11D与从动部件1?的相对旋转之前,能够使驱动部件11D的附加抵接部ll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
[0092]另外,若朝驱动部件11D的输入扭矩成为比与减震装置10D的最大扭转角对应的扭矩小的规定值(第一值)以上,则驱动部件11D的附加抵接部11 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这样,在朝驱动部件11D的输入扭矩变高的阶段,使吸震用弹簧SP3作为在驱动部件11D与从动部件15D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从而能够使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至少一方进一步低刚性化。
[0093]另外,驱动部件11D的附加抵接部llx在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中的先行工作的一方限制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的同时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由此,能够实现减震装置10D整体的低刚性化,并且使减震装置10D具备两个阶段的扭转特性。但是,附加抵接部llx、第一或者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也可以构成为,在附加抵接部ll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后,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中的先行工作的一方限制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由此,通过对外侧弹簧SP1、内侧弹簧SP2以及吸震用弹簧SP3的刚性(弹性常数)进行调整,能够使减震装置10D具备三个阶段的扭转特性。另外,在减震装置10D中,吸震用弹簧SP3也可以配置为与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 的任一方在周向上并列。
[0094]图1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进一步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10E的起动装置1E的简要结构图。此外,对起动装置1E的构成元件中的与上述的起动装置1等相同的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
[0095]对于图11所示的减震装置10E而言,在驱动器部件11E(第一旋转元件)连结有动态减震器20E,并且在中间部件12E(第二旋转元件)设置有与吸震用弹簧SP3抵接的附加抵接部12x。另外,在减震装置10E中,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构成为,在伴随着输入扭矩的增加而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以及驱动器部件11E与中间部件12E的相对旋转之前,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以及中间部件12E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
[0096]另外,中间部件12E的附加抵接部12x构成为,在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以及驱动部件11E与中间部件12E的相对旋转之前,且在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以及中间部件12E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同时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因此,若将附加抵接部12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驱动部件11E相对于中间部件12E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角设为“0 d”,将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中间部件12E相对于从动部件15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角设为“02”,则kl X 0d = k2 X 02,即0d = 02 X k2/k 1这样的关系成立。[〇〇97]由此,在包括连结于作为第一旋转元件的驱动部件11E的动态减震器20E的减震装置10E中,若作为第二旋转元件的中间部件12E的附加抵接部12x与动态减震器20E的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则吸震用弹簧SP3作为在驱动部件11E与中间部件12E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其结果,对于减震装置10E而言,使附加抵接部12x连结于吸震用弹簧SP3以后不传递扭矩的内侧弹簧SP2进一步低刚性化,并且使与吸震用弹簧SP3以并联的方式作用的外侧弹簧SP1应该负责的扭矩(分担扭矩)减少,从而能够使该外侧弹簧SP1的刚性进一步降低。因此,能够使具有动态减震器20E的减震装置10E进一步低刚性化。[〇〇98]另外,中间部件12E的附加抵接部12x在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驱动部件 11E与中间部件12E的相对旋转之前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由此,能够使驱动部件 11E与中间部件12E之间的内侧弹簧SP2与吸震用弹簧SP3以并联的方式作用,因此实现减震装置10E整体的低刚性化,并且在附加抵接部12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后,能够允许相对于驱动部件11的更高的扭矩的输入。[〇〇99]另外,在减震装置10E中,将附加抵接部12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驱动部件11E相对于中间部件12E的旋转角度设定为小于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 17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驱动部件11E相对于从动部件15的旋转角度。由此,在通过作为旋转限制止挡部的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限制驱动部件11E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之前,能够使中间部件12E的附加抵接部12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
[0100]另外,若朝驱动部件11E的输入扭矩成为比与减震装置10E的最大扭转角对应的扭矩小的规定值(第一值)以上,则中间部件12E的附加抵接部12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这样,在朝驱动部件11E的输入扭矩变高的阶段,使吸震用弹簧SP3作为在驱动部件11E与中间部件12E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从而能够使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至少一方进一步低刚性化。[0101 ]另外,中间部件12E的附加抵接部12x在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中间部件 12E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的同时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由此,实现减震装置10E整体的低刚性化,并且能够使减震装置10E具备两个阶段的扭转特性。但是,附加抵接部12x、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也可以构成为,在附加抵接部12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后,限制中间部件12E与从动部件15的相对旋转。由此,通过调整外侧弹簧SP1、内侧弹簧SP2以及吸震用弹簧SP3的刚性(弹性常数),能够使减震装置10E具备三个阶段的扭转特性。另外,在减震装置10E中,也可以配置为外侧弹簧SP1与吸震用弹簧SP3以在周向上并列的方式配置。另外,减震装置10E也可以构成为,在吸震用弹簧SP3作为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时,外侧弹簧SP1、或者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双方以串联的方式发挥作用。[〇1〇2]图12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进一步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减震装置10F的起动装置1F的简要结构图。此外,对起动装置1F的构成元件中的与上述的起动装置1等相同的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
[0103]对于图12所示的减震装置10F而言,在驱动部件11F(第一旋转元件)连结有动态减震器20F,并且在从动部件15F(第二旋转元件)设置与吸震用弹簧SP3抵接的附加抵接部 15x。另外,在减震装置10F中,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构成为,一方先行于另一方而限制对应的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另外,从动部件15F的附加抵接部15x在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的另一方限制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之前,且在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的一方限制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同时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
[0104]在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先行而限制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的情况下,若将附加抵接部15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驱动部件11F相对于从动部件15F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扭转角设为“0d”,将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驱动部件 11F相对于中间部件12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外侧弹簧SP1的扭转角设为“01”,则0d = 01+01 Xkl/k2,即0d=01X(kl+k2)/k2这样的关系成立。另外,在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先行而限制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的情况下,若将附加抵接部15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驱动部件11F相对于从动部件15F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扭转角设为“0d”,将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中间部件12相对于从动部件15F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内侧弹簧SP2的扭转角设为“02”,则0d = 02+02Xk2/kl,即0d = 02X(kl+k2)/kl这样的关系成立。
[0105]由此,在包括连结于作为第一旋转元件的驱动部件11F的动态减震器20F的减震装置10F中,若作为第二旋转元件的从动部件15F的附加抵接部15x与动态减震器20F的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则吸震用弹簧SP3作为在驱动部件11F与从动部件15F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其结果,对于减震装置10F而言,使附加抵接部15x连结于吸震用弹簧SP3以后不传递扭矩的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一方进一步低刚性化,并且使与吸震用弹簧SP3以并联的方式作用的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另一方应该负责的扭矩(分担扭矩)减少,从而能够使该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另一方的刚性进一步降低。因此,能够使具有动态减震器20F的减震装置10F进一步低刚性化。
[0106]另外,从动部件15F的附加抵接部15x在通过第一元件间止挡部16限制驱动部件 11F与中间部件12的相对旋转之前,或者在通过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7限制中间部件12与从动部件15F的相对旋转之前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由此,能够使吸震用弹簧SP3与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任一方以并联的方式作用,因此实现减震装置10F整体的低刚性化,并且在附加抵接部15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后,能够允许相对于驱动部件11F的更高的扭矩的输入。
[0107]另外,在减震装置10F中,将附加抵接部15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之前的驱动部件11F相对于从动部件15F的旋转角度设定为小于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 17限制相对旋转之前的驱动部件11F相对于从动部件15F的旋转角度。由此,在通过作为旋转限制止挡部的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限制驱动部件11F与从动部件15F的相对旋转之前,能够使从动部件15F的附加抵接部15x与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
[0108]另外,若朝驱动部件11F的输入扭矩成为比与减震装置10F的最大扭转角对应的扭矩小的规定值(第一值)以上,则从动部件15F的附加抵接部15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这样,在朝驱动部件11F的输入扭矩变高的阶段,使吸震用弹簧SP3作为驱动部件 11F与从动部件15F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从而能够使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至少一方进一步低刚性化。
[0109]另外,从动部件15F的附加抵接部15x在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中的先行工作的一方限制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同时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由此,实现减震装置10F整体的低刚性化,并且能够使减震装置10F具备两个阶段的扭转特性。但是,附加抵接部15x、第一或者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也可以构成为,在附加抵接部15x与对应的吸震用弹簧SP3的端部抵接后,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元件间止挡部16、17中的先行工作的一方限制两个旋转元件的相对旋转。由此,通过调整外侧弹簧SP1、内侧弹簧SP2 以及吸震用弹簧SP3的刚性(弹性常数),能够使减震装置10F具备三个阶段的扭转特性。另夕卜,在减震装置10F中,吸震用弹簧SP3也可以配置为,与外侧弹簧SP1以及内侧弹簧SP2的任一方在周向上并列。
[0110]此外,减震装置10?10F的动态减震器20?20F也可以构成为,包括转轮5来作为质量体。该情况下,也可以改变为将上述的质量体21作为连结吸震用弹簧SP3与转轮5的连结部件发挥功能。另外,减震装置10?10F也可以构成为,包括多个中间部件(中间元件)、配置于驱动器部件与多个中间部件的任一个之间的扭矩传递弹性体、以及具有与该扭矩传递弹性体相同或者不同的刚性并且配置于多个中间部件之间的扭矩传递弹性体。另外,减震装置10?10F也可以构成为不包括中间部件12等。另外,在减震装置10?10F中,附加抵接部113^11^12^154勾成为任一个均与吸震用弹簧3?3的对应的端部直接抵接,但不局限于此。即,附加抵接部1131、1]^、121、151也可以构成为,经由其他弹簧抵接部(爪部,例如连结部件210的弹簧抵接部215)等(间接地)与吸震用弹簧SP3的对应的端部连结。另外,起步装置1?1F也可以构成为不包括流体传动装置。[〇111]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减震装置具备:多个旋转元件,上述多个旋转元件至少包括输入元件以及输出元件;扭矩传递弹性体,其在上述多个旋转元件间传递扭矩;动态减震器,其包括质量体以及将上述质量体与上述多个旋转元件的任一个连结的吸震用弹性体,并且相对于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赋予逆相位的震动而使震动衰减,该减震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吸震用弹性体以与上述扭矩传递弹性体在周向上并列的方式配置,上述质量体具有与上述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弹性体抵接部,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具有:与上述扭矩传递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在相对于上述质量体的上述弹性体抵接部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与上述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部,上述第一抵接部比上述第二抵接部更向径向外侧延伸突出。
[0112]对于该减震装置而言,构成动态减震器的吸震用弹性体以与扭矩传递弹性体在周向上并列的方式配置。另外,质量体具有与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弹性体抵接部,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具有:与扭矩传递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与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部。而且,该第二抵接部在相对于质量体的弹性体抵接部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与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第一抵接部比第二抵接部更向径向外侧延伸突出。
[0113]这样,通过使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的第二抵接部在相对于质量体的弹性体抵接部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与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可不使第二抵接部与弹性体抵接部产生干涉,从而能够良好地确保在周向上并列的扭矩传递弹性体以及吸震用弹性体的行程。另夕卜,通过使与扭矩传递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的第一抵接部相对于与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部更向径向外侧延伸突出,能够以扭矩传递弹性体的端部的中心与第一抵接部重叠的方式使该端部与第一抵接部抵接,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抵接部按压扭矩传递弹性体的端部的中心附近。由此,能够使与第一抵接部抵接的扭矩传递弹性体沿着轴心更适当地伸缩而减少滞后、即在减荷时作用于该扭矩传递弹性体的摩擦力。
[0114]另外,也可以经由上述扭矩传递弹性体从上述输入元件将扭矩传递于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上述输入元件也可以具有:在相对于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的上述第一抵接部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与上述扭矩传递弹性体抵接的输入抵接部。
[0115]这样,通过使与扭矩传递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输入元件的输入抵接部在相对于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的第一抵接部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与扭矩传递弹性体抵接,可不使输入抵接部与第一抵接部产生干涉,从而能够良好地确保在周向上并列的扭矩传递弹性体以及吸震用弹性体的行程。
[0116]另外,上述减震装置也可以具备:对上述输入元件与上述输出元件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的旋转限制止挡部,在通过上述旋转限制止挡部限制上述输入元件与上述输出元件的相对旋转之前,上述输入抵接部在相对于上述质量体的上述弹性体抵接部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与上述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
[0117]由此,若输入元件的输入抵接部与动态减震器的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则吸震用弹性体作为在输入元件与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发挥功能。其结果,对于该减震装置而言,至少能够使输入元件与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之间的扭矩传递弹性体应该负责的扭矩(分担扭矩)减少,使该扭矩传递弹性体的刚性降低,从而能够使具有动态减震器的减震装置进一步低刚性化。另外,如该减震装置那样,通过将输入元件的输入侧抵接部、质量体的弹性体抵接部以及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的第二抵接部以在径向上并列的方式配置,能够消除这些抵接部彼此的干涉,并且能够进一步良好地确保在周向上并列的扭矩传递弹性体以及吸震用弹性体的行程。另外,通过使输入元件与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之间的扭矩传递弹性体的分担扭矩降低,能够使与该扭矩传递弹性体抵接的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的第一抵接部、输入元件的输入抵接部的厚度变薄,并能够提高在径向上并列的第一抵接部、输入抵接部的配置的自由度。
[0118]另外,上述多个旋转元件也可以包括经由上述扭矩传递弹性体而配置于上述输入元件与上述输出元件之间的中间元件,上述任一个旋转元件也可以是上述中间元件。
[0119]另外,从上述减震装置的旋转轴直至上述弹性体抵接部(的外周面)的距离也可以与从上述旋转轴直至上述第一抵接部(的外周面)的距离相同。
[0120]另外,上述扭矩传递弹性体也可以包括:在上述输入元件与上述输出元件之间传递扭矩的外侧弹性体、和配置于比上述外侧弹性体更靠内侧而在上述输入元件与上述输出元件之间传递扭矩的内侧弹性体,上述吸震用弹性体也可以配置为与上述外侧弹性体在周向上并列。由此,与将构成动态减震器的吸震用弹性体配置于外侧弹性体、内侧弹性体的径向的外侧或者内侧、或者径向的外侧弹性体与内侧弹性体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减震装置的外径的增加而使装置整体小型化。
[0121]本发明的起步装置是具备上述减震装置、栗轮、转轮、以及锁止离合器的起步装置,该起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质量体相比上述锁止离合器的活塞配置于上述转轮侧,上述输入元件具有支承部并且固定于上述锁止离合器的活塞,上述支承部朝向上述转轮与上述减震装置的旋转轴平行地延伸,以支承上述外侧弹性体的内周部,上述输入元件的上述输入抵接部具有朝向上述转轮与上述旋转轴平行地延伸的爪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抵接部、以及上述弹性体抵接部形成为:在径向上的上述输入元件的上述支承部与上述输入抵接部的上述爪部之间从上述转轮侧朝向上述活塞延伸。
[0122]另外,上述转轮也可以与上述质量体连结。
[0123]另外,上述活塞也可以具有从外周部朝向上述转轮与上述旋转轴平行地延伸而至少对上述多个外侧弹性体的外周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
[0124]另外,上述活塞也可以具有从外周部朝向上述转轮与上述旋转轴平行地延伸而至少对上述多个外侧弹性体的外周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
[0125]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外延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是自不必说的。另外,用于实施上述发明的方式毕竟只不过是发明的概要的栏所记载的发明的具体的一个方式,不限定发明的概要的栏所记载的发明的元件。
[0126]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127]本发明在减震装置的制造领域等中能够利用。
【主权项】
1.一种减震装置,其具备:多个旋转元件,所述多个旋转元件至少包括输入元件以及输 出元件;扭矩传递弹性体,其在所述多个旋转元件间传递扭矩;动态减震器,其包括质量体 以及将所述质量体与所述多个旋转元件中的任一个连结的吸震用弹性体,并且相对于所述 任一个旋转元件赋予逆相位的震动而使震动衰减,该减震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吸震用弹性体配置成与所述扭矩传递弹性体在周向上并列,所述质量体具有与所述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弹性体抵接部,所述任一个旋转元件具有:与所述扭矩传递弹性体的端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部、和在相 对于所述质量体的所述弹性体抵接部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与所述吸震用弹性体的端部抵 接的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比所述第二抵接部更向径向外侧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由所述扭矩传递弹性体从所述输入元件向所述任一个旋转元件传递扭矩,所述输入元件具有输入抵接部,该输入抵接部在相对于所述任一个旋转元件的所述第 一抵接部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与所述扭矩传递弹性体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还具备旋转限制止挡部,该旋转限制止挡部对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输出 元件的相对旋转进行限制,在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输出元件的相对旋转被所述旋转限制止挡部限制之前,所述输 入抵接部在相对于所述质量体的所述弹性体抵接部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与所述吸震用弹 性体的端部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旋转元件包括经由所述扭矩传递弹性体而配置于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输出 元件之间的中间元件,所述任一个旋转元件是所述中间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减震装置的旋转轴至所述弹性体抵接部的距离与从所述旋转轴至所述第一抵 接部的距离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递弹性体包括:在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输出元件之间传递扭矩的外侧弹性 体、和相对于所述外侧弹性体更靠内侧配置并在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输出元件之间传递扭 矩的内侧弹性体,所述吸震用弹性体配置为与所述外侧弹性体在周向上并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弹性体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外侧弹性体更靠内侧并与该外侧弹性体在径向上 并列。8.—种起动装置,具备栗轮、转轮、锁止离合器以及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减震装置,所述起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质量体相比所述锁止离合器的活塞配置于所述转轮侧,所述输入元件具有支承部并且固定于所述锁止离合器的活塞,所述支承部朝向所述转 轮与所述减震装置的旋转轴平行地延伸,以支承所述外侧弹性体的内周部,所述输入元件的所述输入抵接部具有朝向所述转轮与所述旋转轴平行地延伸的爪部, 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以及所述弹性体抵接部形成为:在径向上的所述输入 元件的所述支承部与所述输入抵接部的所述爪部之间从所述转轮侧朝向所述活塞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与所述质量体连结。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具有从外周部朝向所述转轮与所述旋转轴平行地延伸并且至少对所述多个 外侧弹性体的外周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
【文档编号】F16F15/14GK105980735SQ201580008199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9日
【发明人】伊藤能, 伊藤一能, 荒木敬造, 上野真, 平井悠郎, 平井悠一郎, 轮嶋雅树, 勘山裕司, 津田康太郎
【申请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