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5484阅读:2633来源:国知局
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尤指轴座的轴孔中为穿入有旋动元件头部向下延伸的轴柱,并于头部相邻于轴柱处形成有凸肩部后再向上形成有导斜面,且轴柱下方穿出轴孔处的铆接部为扣持于轴孔底部的容置槽内形成活动枢接,使整体作动更为稳定且顺畅。
【背景技术】
[0002]按,一般转轴是提供二个构件之间作相互连接,并使其中一构件可相对于另一构件旋动而具有转动的功能,而许多产品都会使用到转轴结构,例如门、窗、电信用机柜、工业电脑、工作母机等,便可利用转轴作为门板、窗板、架板、背板、外盖与另一门板、外框、机架或底座活动枢接,辅以进行稳定的开启或盖合,随着转轴的大量使用,其不同型式的转轴亦会有不同的结构与组装方式。
[0003]然而目前应用于二个板件间的转轴,其中一部份转轴是利用焊接、螺丝锁固、铆接固定等以附加的方式设置在二个板件之间,不过此种转轴受限于转动角度的限制而容易影响到二个板件之间可供活动掀翻或旋转的空间与范围,亦有些转轴穿设在二个平行板件的轴孔内,以供其中一板件可相对于另一板件进行旋转,请参阅如图8所示,其中该转轴A为装设于二个平行第一板材B的通孔B1与第二板材C的穿孔C1内,并由转轴A—侧处所凸出的止挡体A1抵靠于第一板材B的通孔B1周围表面上,而转轴A另一侧处所凸出的扣持端A2则扣持于第二板材C的穿孔C1周围表面上形成活动枢接后,即可通过转轴A提供二个平行的第一板材B或第二板材C进行旋动而具有转动的功能。
[0004]然而该转轴A为单一式构件并穿设于第一板材B的通孔B1与第二板材C的穿孔C1内,当第一板材B与第二板材C以转轴A为轴心作相对旋转时,便会造成通孔B1、穿孔C1处很容易与转轴A的止挡体A1、扣持端A2产生大面积的接触与磨擦,导致第一板材B与第二板材C相对旋转时便会受到很大阻力而相当的不顺畅,若是用力扳动于第一板材B或第二板材C旋动时,亦会导致使转轴A上容易生成毛边、碎肩而形成卡制的现象,并于过度磨擦后便会形成有较大缝隙,进而使转轴A与第一板材B、第二板材C之间产生有松动,甚至是偏摆或翘起的情况发生,整体结构稳定性也较差,难以符合实用性的要求,即为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0005]因此,本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的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转轴结构诞生。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其包括有轴座及旋动元件,该轴座内部具有纵向贯通的轴孔,并于轴孔底部设有孔径大于轴孔孔径的容置槽,且轴座周边处设有定位于预设第一板材的孔洞处结合成为一体的对接部;
[0007]该旋动元件具有位于轴座上方处的头部,并于头部底面中央处向下延伸有穿入于轴孔中的轴柱,且头部相邻于轴柱处形成有抵持于轴孔周围表面上而可供预设第二板材的通孔结合于其上的阶面状凸肩部,再朝头部外周缘处向上形成有外径渐扩而可供预设第二板材通孔内壁面处的接合面抵靠于其上的导斜面,又轴柱下方处形成有外径大于轴柱外径并穿出于轴孔处的铆接部,且铆接部底面处设有可供冲压加工时铆接部产生型变而部分扣持于容置槽内形成活动枢接的凹部。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该轴座内部所具的轴孔底部为设有容置槽,其轴孔中穿入有旋动元件头部底面中央处所向下延伸的轴柱,并于头部相邻于轴柱处形成有阶面状的凸肩部后,再朝头部外周缘处向上形成有导斜面,且轴柱下方处所形成的铆接部为穿出于轴孔处,当铆接部底面处的凹部于冲压时,可使铆接部产生型变而部分扣持于容置槽内形成活动枢接,且因旋动元件的凸肩部与轴座顶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可降低轴座与旋动元件相对旋转时所产生的摩擦力,使整体作动更为稳定且顺畅,进而达到结构稳定、组装牢靠且定位确实的效用。
[0009]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该轴座为穿过第二板材的通孔,并使轴座周边处的对接部以冲压方式定位于第一板材的孔洞处,而旋动元件头部相邻于轴柱处的阶面状凸肩部则可配合以冲压方式结合于第二板材的通孔处,且因通孔内壁面处的接合面与头部的导斜面形成互补状设计,使旋动元件的头部在既定高度下可通过导斜面来增加与第二板材的通孔相互嵌合抵靠的面积,以有效提升其结构强度,当旋动元件受到外力不当的拉拔或摇晃时,可使头部与第二板材不易产生有脱落或分离的情况发生,并提高整体所能承受的抗剪力强度。
[0010]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在于该旋动元件的铆接部底缘处为朝轴柱方向形成有外径渐扩的斜切面,并于轴柱底面中央处的凹部上具有一半圆形孔,当冲压机构为由顶针模孔的凸部配合冲压于凹部上,可使半圆形孔受力产生均匀的型变,以利于铆接部受到挤压的作用后部分伸入且扣持于轴座位于轴孔的容置槽内,并于顶针的模孔推顶于铆接部的斜切面与模座的容室周围表面上后,便可将轴柱利用铆接部铆接于轴孔的容置槽处而使轴座与旋动元件形成活动枢接,同时使旋动元件的凸肩部与轴座顶部之间形成有一间隙。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前的立体分解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铆接前的侧视剖面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铆接后的侧视剖面图;
[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分解剖面图;
[0017]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0018]图8为现有转轴的侧视剖面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轴座;11、轴孔;111、容置槽;1111、止挡面;12、对接部;121、定位柱;1211、环状沟槽;2、旋动元件;21、头部;211、凸肩部;2111、抵持面;212、导斜面;22、轴柱;221、铆接部;222、凹部;2221、半圆形孔;223、斜切面;3、冲压机构;31、模座;311、容室;32、顶针;321、模孔;322、凸部;4、第一板材;41、孔洞;411、嵌扣部;5、第二板材;51、通孔;511、接合面;A、转轴;A1、止挡体;A2、扣持端;B、第一板材;B1、通孔;C、第二板材;C1、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0021]请参阅图1、2、3、4、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组装前的立体分解图、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铆接前的侧视剖面图及铆接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结构为包括有轴座1及旋动元件2,其中:
[0022]该轴座1内部为具有纵向贯通的轴孔11,并于轴孔11底部设有孔径大于轴孔11孔径的容置槽111,且容置槽111相邻于轴孔11处的横向表面形成有平整状的止挡面1111,而轴座1周边处为设有对接部12,并于对接部12下方相邻于容置槽111处形成有缩小外径的中空定位柱121,且定位柱121外表面上设有向内凹陷且缩小外径的环状沟槽1211。
[0023]该旋动元件2为具有一圆盘状的头部21,并于头部21底面中央处向下延伸有外径较小的轴柱22,且头部21相邻于轴柱22处形成有阶面状的凸肩部211,再于凸肩部211顶缘朝头部21外周缘处向上形成有外径渐扩的导斜面212,且凸肩部211下方相邻于轴柱22处的横向表面形成有平整状的抵持面2111,而轴柱22下方处为形成有外径大于轴柱22外径的锥体状铆接部221,并于铆接部221底面中央处设有一凹部222,且铆接部221底缘处朝轴柱22方向形成有外径渐扩的斜切面223 ;另,轴柱22的凹部222上较佳实施为具有一半圆形孔2221,但于实际应用时,凹部222亦可为一锥形孔,以利于铆接部221冲压时产生均匀的型变。
[0024]再者,旋动元件2可由不锈钢材质(如SUS300系列)所一体成型制成,并具有低、中强度及高抗腐蚀性等特性,而旋动元件2的头部21外径D1为大于凸肩部211的外径D2,并于头部21具有高度H1,且凸肩部211的高度H2为小于头部21的高度H1而介于0.2?
0.3mm之间,再于头部21顶面与导斜面212之间为形成有介于60?30度的夹角Θ ;又,轴座1的外径D3为大于定位柱121的外径D4,并使旋动元件2的凸肩部211外径D2为大于轴座1的外径D3。
[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