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运输管道及燃料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20676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料运输管道及燃料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运输管道及燃料运输系统,涉及管道技术领域,解决了燃料运输管道与地之间的电位差较大,从而导致燃料运输管道的使用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该燃料运输管道包括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内的多个导电衬管,且多个所述导电衬管沿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燃料运输管道用于燃料运输。
【专利说明】
一种燃料运输管道及燃料运输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运输管道及燃料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直流输电系统和燃料运输系统都有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受制于有限的土地资源,许多地区的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接地极与燃料运输系统中的金属燃料运输管道之间的距离很小,这就使得接地极的入地电流会在金属燃料运输管道上产生感应电位,从而导致金属燃料运输管道与地之间存在较大的电位差。
[0003]而金属燃料运输管道与地之间的电位差过大,会对金属燃料运输管道的安全有较大的威胁,例如,对于气液联动球阀引压金属天然气运输管道,由于其绝缘卡套的一端的电位为金属天然气运输管道的电位,另一端的电位为地的电位,因此,当气液联动球阀引压金属天然气运输管道与地之间存在较大的电位差时,绝缘卡套会产生火花放电,进而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运输管道及燃料运输系统,通过减小燃料运输管道与地之间的电位差,来提高燃料运输管道的使用安全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运输管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燃料运输管道包括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内的多个导电衬管,且多个所述导电衬管沿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燃料运输管道,在将上述燃料运输管道应用于燃料运输管道系统时,由于上述多个导电衬管是沿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内部的,因此,各导电衬管相对于接地极的距离不同,从而使得各导电衬管受接地极的入地电流影响的程度不同,各导电衬管上会产生大小不同的感应电位,燃料运输管道周围的地的电位也是随着地与接地极的距离大小变化的,且各导电衬管上的感应电位的变化趋势与地的电位的变化趋势相同,从而使得各导电衬管的感应电位更接近其对应的地的电位,即各导电衬管与其所对应的地之间的电位差较小,而现有技术中,整个金属燃料运输管道的感应电位是一定的,因此,当金属燃料运输管道对应较大电位的地时,就会使得金属燃料运输管道与地之间的电位差较大。由此可知,与采用现有的金属燃料运输管道相比,采用上述燃料运输管道能够有效减小燃料运输管道与地之间的电位差,从而提高了燃料运输管道的使用安全性。此外,由于采用上述燃料运输管道能够有效减小燃料运输管道与地之间的电位差,因此,可以减小燃料运输管道的受损程度,延长燃料运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000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料运输系统,该燃料运输系统包括上述燃料运输管道。
[0009]由于该燃料运输系统包括的燃料运输管道具有上述结构,因此,使用该燃料运输系统时与将上述燃料运输管道应用于燃料运输系统中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故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料运输管道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真空放电管的燃料运输管道的剖面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二极管组的燃料运输管道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金属材料管体的燃料运输管道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料运输管道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料运输管道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001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内导电衬管与地电位差的变化示意图;
[0018]图8为现有技术中金属材料管体与地的电位差的变化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I—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2—导电衬管,
[0021]3—真空放电管,4 一双向导通二极管,
[0022]5—金属材料管体,6—接地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为解决金属燃料运输管道受接地极的入地电流影响的问题,可选用非金属复合材料燃料运输管道代替现有的金属燃料运输管道。不过,在燃料运输过程中,气体燃料或者液体燃料在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内流通时,会在非金属复合材料燃料运输管道表面产生静电,造成静电危害,从而使得使用该燃料运输管道运输燃料时的危险性较大。单纯解决非金属复合材料燃料运输管道表面的静电问题是相对简单的,在非金属复合材料燃料运输管道的内表面加一个金属衬管并多点接地,便可解决非金属复合材料燃料运输管道表面的静电问题。但当非金属复合材料燃料运输管道周围存在接地极的入地电流影响时,金属衬管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入地电流的影响,从而使得金属衬管对地的电位差较大,并且入地电流的流进、流出会使得金属衬管腐蚀加快,因此,加装金属衬管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燃料运输管道将面临与上述金属燃料运输管道相同的问题。
[0025]实施例一
[002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运输管道,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燃料运输管道包括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和设置在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内的多个导电衬管2,且多个导电衬管2沿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00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衬管2是贴在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内壁上的,且导电衬管2的轴线与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轴线重合。需要说明的是,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和导电衬管2的纵截面的形状可以均为圆形或者方形等几何形状,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可以呈直线形或者折线形等几何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0028]需要补充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材料可以为玻璃钢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复合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定。类似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电衬管2的材料可以为铜、铝等金属材料,也可以为其他导电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定。上述燃料运输管道可以用来运输天然气、石油等燃料。
[00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将上述燃料运输管道应用于燃料运输管道系统时,由于上述多个导电衬管2是沿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内部的,因此,各导电衬管2相对于接地极的距离不同,从而使得各导电衬管2受接地极的入地电流影响的程度不同,各导电衬管2上会产生大小不同的感应电位,燃料运输管道周围的地的电位也是随着地与接地极的距离大小变化的,且各导电衬管2上的感应电位的变化趋势与地的电位的变化趋势相同,从而使得各导电衬管2的感应电位更接近其对应的地的电位,即各导电衬管2与其所对应的地之间的电位差较小,而现有技术中,整个金属燃料运输管道的感应电位是一定的,因此,当金属燃料运输管道对应较大电位的地时,就会使得金属燃料运输管道与地之间的电位差较大。由此可知,与采用现有的金属燃料运输管道相比,采用上述燃料运输管道能够有效减小燃料运输管道与地之间的电位差,从而提高了燃料运输管道的使用安全性。此外,由于采用上述燃料运输管道能够有效减小燃料运输管道与地之间的电位差,因此,可以减小燃料运输管道的受损程度,延长燃料运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0030]另外,与单独使用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燃料运输管道相比,由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燃料运输管道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内部设置了多个导电衬管2,则使得在使用该燃料运输管道运输燃料时,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上积聚的静电电荷能够通过多个导电衬管2得到释放,从而保证了该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使用安全性。
[0031]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因静电电荷在导电衬管2的表面积聚而引发安全问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采用如下两种释放静电电荷的方式来防止静电电荷在导电衬管2的表面积聚,具体如下:
[0032]第一种,如图2所示,在上述燃料运输管道中设置与多个导电衬管2—一对应的多个真空放电管3来释放导电衬管2表面积聚的静电电荷,每个导电衬管2通过对应的一个真空放电管3接地。其中,对于真空放电管3的击穿电压的大小的选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为了将导电衬管2上积聚的静电电荷产生的静电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真空放电管3的击穿电压需小于1000V;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导电衬管2与地之间的电位差击穿真空放电管3,进而导致接地极的入地电流通过真空放电管3进入导电衬管2中,真空放电管3的击穿电压也不能过小。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真空放电管3的击穿电压的取值范围为300V?1000V。
[0033]第二种,如图3所示,在上述燃料运输管道中设置与多个导电衬管2—一对应的多个二极管组来释放导电衬管2表面积聚的静电电荷,其中,每个二极管组包括多个串联的双向导通二极管4,每个导电衬管2通过对应的一个二极管组接地。由于二极管组是由多个双向导通二极管4串联形成,因此,二极管组也是双向导通的,从而使得无论导电衬管2表面积聚的静电电荷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均能得到释放。类似地,对于二极管组的击穿电压的大小的选择,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为了将导电衬管2上积聚的静电电荷产生的静电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二极管组的击穿电压需小于1000V;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导电衬管2与地之间的电位差击穿二极管组,进而导致接地极的入地电流通过二级管组进入导电衬管2中,二极管组的击穿电压也不能过小,之所以选择多个双向导通二极管4串联正是为了满足此方面的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二极管组的击穿电压的取值范围为300V?1000V。
[0034]目前受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和燃料运输管道的铺设位置限制,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接地极的入地电流一般为3200A,接地极与燃料运输管道的铺设位置的最短距离一般为7km,因此,与之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燃料运输管道可以包括至少10个导电衬管2,从而能够有效减小导电衬管2与地之间的电位差。
[0035]需要补充的是,如图4所示,上述燃料运输管道还可以包括多个金属材料管体5,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两端各与一个金属材料管体5连通,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与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极对应,即在燃料运输系统中,只需将燃料运输管道中受到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极的入地电流影响的部分采用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燃料运输管道的其他部分仍可采用现有的金属材料管体5,从而节省了燃料运输管道的生产成本,简化了燃料运输管道的加工工艺。目前受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和燃料运输管道的铺设位置限制,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接地极的入地电流一般为3200A,接地极与燃料运输管道的铺设位置的最短距离一般为7km,与之对应地,上述燃料运输管道中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有效长度为65km,即可减小接地极的入地电流地影响,保证燃料运输管道的安全运输。需要说明的是,若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为直线形,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有效长度”指的是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实际长度,若如图5所示,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具有弯折,S卩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包括具有不同延伸方向的多个部分,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有效长度”指的是在与接地极6之间距离最短的一个部分的延伸方向上,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长度。
[0036]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燃料运输系统,该燃料运输系统包括上述的燃料运输管道。
[0037]由于该燃料运输系统包括的燃料运输管道具有上述结构,因此,使用该燃料运输系统时与将上述燃料运输管道应用于燃料运输管道系统中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故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0038]实施例二
[00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燃料运输管道的施工方法,如图6所示,该施工方法包括:
[0040]步骤一、确认燃料运输管道的预定铺设位置与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极之间的最短距离,确认接地极的入地电流的大小。示例性地,可根据规划好的燃料运输管道的预定铺设位置,人工测量得到该预定铺设位置与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极之间的最短距离;根据直流输电系统的实际输送的电压大小,获得接地极的入地电流的大小。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确认燃料运输管道的预定铺设位置与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极之间的最短距离和确认接地极的入地电流的大小的先后顺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0041]步骤二、根据燃料运输管道的预定铺设位置与接地极之间的最短距离、入地电流的大小和安全电压,获得燃料运输管道中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第一目标长度,以及获得位于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内的导电衬管的第二目标长度和目标个数。
[0042]需要补充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全电压”指的是人体安全电压和管道安全电压中的最小值,从而保证燃料运输管道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燃料运输管道的运输安全。
[0043]步骤三、制作出上述燃料运输管道,该燃料运输管道包括具有第一目标长度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和设置在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内的具有第二目标长度的导电衬管,导电衬管的数量与目标个数相等,且各导电衬管沿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0044]需要说明的是,制作该燃料运输管道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方式一,先制作数量与目标个数相等且具有第二目标长度的导电衬管,再将各导电衬管间隔设置在具有第一目标长度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内;方式二,先制作具有第一目标长度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再在该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内间隔设置具有第二目标长度的导电衬管,该导电衬管的数量等于目标个数,需要补充的是,在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内间隔设置具有第二目标长度的导电衬管时,可以在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内间隔涂覆具有第二目标长度的导电材料,此时,间隔涂覆在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内、且具有第二目标长度的导电材料层,即相当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电衬管。上述两种方式,均可用于制作上述燃料运输管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0045]步骤四、将燃料运输管道铺设在预定铺设位置。
[0046]示例性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步骤二中获得燃料运输管道中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目标长度和获得导电衬管的第二目标长度和目标个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0047]S1、根据燃料运输管道的预定铺设位置与接地极之间的最短距离、入地电流的大小和安全电压,获得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第一目标长度。示例性地,可根据燃料运输管道的预定铺设位置与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极之间的最短距离和接地极的入地电流的大小,获得受接地极的入地电流影响较大的燃料运输管道的长度,即所需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长度,燃料运输管道的其他部分可采用现有的金属材料管体,从而节省燃料运输管道的生产成本、简化燃料运输管道的加工工艺。
[0048]S2、根据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第一目标长度,将导电衬管的长度预设为L、将导电衬管的个数预设为n,根据预设的导电衬管的长度L、预设的导电衬管的个数n、燃料运输管道的预定铺设位置与接地极之间的最短距离和接地极的入地电流的大小,获得各导电衬管与地的电位差,其中,η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示例性地,根据预设的导电衬管的长度L、预设的导电衬管的个数η、燃料运输管道的预定铺设位置与接地极之间的最短距离和接地极的入地电流的大小,获得各导电衬管处的入地电流的大小,其中,定义第i个导电衬管处的入地电流的大小为I1,需要补充的是,对于获得各导电衬管处的入地电流的大小I1,还需要综合考虑预定施工地区的土壤的导电率、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具体的材料以及尺寸等因素;根据各导电衬管处的入地电流I 1、导电衬管的电阻Rni和该导电衬管所对应的地的电阻Rdi,获得地的电位Udi以及导电衬管的电位Uni,其中,Udi = I i X Rni,Uni = I i X Rdi,进而得到各导电衬管与地的电位差U = Un1-Udi。
[0049]S3、将各导电衬管与地的电位差与安全电压进行比较,示例性地,综合考虑人体安全电压,以及管道安全电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安全电压取30V,以保证燃料运输管道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燃料运输管道的运输安全。
[0050]S4、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导电衬管的第二目标长度和目标个数,其中,若至少一个导电衬管与地的电位差大于安全电压,则将导电衬管的个数预设为n+1、将导电衬管的长度预设为I/,示例性地,可以在不改变各导电衬管之间的距离的前提下,结合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第一目标长度和预设的导电衬管的个数n+1,获得预设的导电衬管的长度I/,重复执行步骤SI和S2,直到各导电衬管与地的电位差均小于或等于安全电压为止,此时,预设的导电衬管的长度即为导电衬管的第二目标长度、预设的导电衬管的个数即为导电衬管的目标个数;若各导电衬管与地的电位差均小于或等于安全电压,则预设的导电衬管的长度L即为导电衬管的第二目标长度、预设的导电衬管的个数η即为导电衬管的目标个数。需要说明的是,若各导电衬管与地的电位差远远小于安全电压,则可适当减小导电衬管的长度或减少导电衬管的个数,从而在保证各导电衬管与地的电位差小于安全电压的情况下,降低燃料运输管道的生产成本。
[0051]此外,通过上述施工方法将燃料运输管道铺设好之后,还可以将各导电衬管通过真空放电管接地,或者,将各导电衬管通过二极管组接地,每个二极管组包括串联的多个双向导通二极管,从而可以释放各导电衬管表面积聚的静电电荷。
[00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燃料运输管道的施工方法,由于使用该施工方法铺设出的燃料运输管道具有如上所述的燃料运输管道的结构,因此,在将上述燃料运输管道应用于燃料运输系统时,由于多个导电衬管是沿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内部的,因此,各导电衬管相对于接地极的距离不同,从而使得各导电衬管受接地极的入地电流影响的程度不同,各导电衬管上会产生大小不同的感应电位,燃料运输管道周围的地的电位也是随着地与接地极的距离大小变化的,且各导电衬管上的感应电位的变化趋势与地的电位的变化趋势相同,从而使得各导电衬管的感应电位更接近其对应的地的电位,即各导电衬管与其所对应的地之间的电位差较小,而现有技术中,整个金属燃料运输管道的感应电位是一定的,因此,当金属燃料运输管道对应较大电位的地时,就会使得金属燃料运输管道与地之间的电位差较大。由此可知,与采用现有的金属燃料运输管道相比,采用上述燃料运输管道能够有效减小燃料运输管道与地之间的电位差,从而提高了燃料运输管道的使用安全性。此外,由于采用上述燃料运输管道能够有效减小燃料运输管道与地之间的电位差,因此,可以减小燃料运输管道的受损程度,延长燃料运输管道的使用寿命。
[005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下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最具体的施工方法:
[0054]如图5所示,燃料运输管道的预定铺设位置与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极6之间的最短距离h为7km,接地极6的入地电流为3200A,安全电压设定为30V。
[0055]根据燃料运输管道的预定铺设位置与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极6之间的最短距离h、接地极6的入地电流和安全电压,获得所需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目标长度L1SeSkm,需要说明的是,“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目标长度”指的是:为了减小接地极6的入地电流对燃料运输管道的影响所需的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有效长度的最小值,燃料运输管道的其余部分可以为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或现有的金属材料管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0056]根据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的长度将导电衬管2的长度预设为L、将导电衬管2的个数预设为n,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根据预设的导电衬管2的长度和个数、燃料运输管道的铺设位置与接地极6之间的最短距离h和接地极6的入地电流的大小,获得导电衬管2与地的电位差,此时,导电衬管2与地的电位差大于安全电压30V,重复执行上述步骤,通过多次重复之后,得到当导电衬管2的长度预设为3km、导电衬管2的个数预设为10时,如图7所示,可保证在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内,位于任何位置的导电衬管2与地的电位差均小于或等于安全电压30V,图中定义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I上与接地极6距离最短的点为零点,横坐标为各导电衬管2与零点之间的有效距离,纵坐标为各导电衬管2与地的电位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有效距离”的定义与之前所述的“有效长度”的定义类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0057]然而,若燃料运输管道全部采用现有的金属材料管体,则该金属材料管体的部分位置与地的电位差会远远大于安全电压,如图8所示,在金属材料管体与接地极6距离最短的部分,金属材料管体与地的电位差高达200V,远远大于安全电压30V,图中定义金属材料管体上与接地极6距离最短的点为零点,横坐标为金属材料管体各位置与零点之间的有效距离,纵坐标为金属材料管体各位置与地的电位差。
[0058]通过将图7与图8对比可知,使用上述施工方法铺设出的燃料运输管道能够有效减小燃料运输管道与地的电位差,从而提高燃料运输管道的使用安全性。
[005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燃料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内的多个导电衬管,且多个所述导电衬管沿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运输管道还包括与多个所述导电衬管一一对应的多个真空放电管,每个所述导电衬管通过对应的一个所述真空放电管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放电管的击穿电压的取值范围为300V?1000V。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运输管道还包括与多个所述导电衬管一一对应的多个二极管组,每个所述二极管组包括多个串联的双向导通二极管,每个所述导电衬管通过对应的一个所述二极管组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组的击穿电压的取值范围为300V?1000V。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运输管道包括至少10个所述导电衬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运输管道还包括多个金属材料管体,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两端各与一个所述金属材料管体连通,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与直流输电系统的接地极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运输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管体的有效长度为65km。9.一种燃料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燃料运输管道。
【文档编号】F16L25/01GK205504279SQ201620313062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3日
【发明人】廖永力, 孟晓波, 邹林, 李锐海, 陈晓, 张巍, 吴新桥, 张贵峰, 龚博, 张曦, 朱烨
【申请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