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加料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9977阅读:9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原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恒温加料漏斗。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以及使用化石能源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全球能源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当今占能源消费主导地位的石油消费量将逐渐减少直至资源枯竭;煤炭的利用也将受到限制并逐渐下降;核能利用因核安全和核废料处理技术尚未完全解决,若无技术上新的突破,在今后50年内核能利用还将受到制约。与此相反,太阳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将逐渐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的主角。据预测,到2050年各种一次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将为:天然气13%,煤20%,核能10%,水电5%,可再生能源(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50%,其它2%,目前占有重要位置的石油消费所占比重将急剧下降。太阳能光伏产品由于其绿色以及高效的特性,成为了目前能源利用行业的最前沿技术,而其中需要用到的导电银浆则催生了大量相关产业。

银浆由导电相银粉、无机粘结剂玻璃料、有机载体及改善电池性能的微量添加剂组成,它通过丝网印刷或其他喷涂技术将其承印在基底表面,干燥成膜后形成电极。从化学组成上看,银浆主要由高纯度(99.9%)的金属银微粒、粘合剂、溶剂、助剂所组成的一种机械混和物的粘稠状的浆料。导电银浆对其组成物质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其品质的高低、含量的多少,以及形状、大小对银浆性能都有着密切关系。

银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银浆进行研磨,使用最多的是一种三辊研磨机,由于三辊研磨机使用的时候需要将待研磨的银浆倒在后侧两根辊轮相接处的上部,研磨后通过前侧的辊轮转移到导流槽中,实际操作的时候银浆添加量不大,影响研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对银浆起到限制作用又不会造成银浆成份沉集的恒温加料漏斗。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恒温加料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挡片、阻隔片、把手、横杆、恒温水浴锅、回水管、出水管、软管,其特征在于漏斗本体为倒梯形台状,其侧壁为夹层式设计,所述夹层式侧壁四周联通,漏斗本体的倒梯形台状空间内设置有多根横杆,漏斗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把手,漏斗本体下部前后设置有挡片,漏斗本体下部左右设置有阻隔片,阻隔片下方为两个相切的90度同径弧,所述同径弧的半径与待安装的三辊研磨机辊轮半径相等,恒温水浴锅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回水端设置有回水管,出水管、回水管均为保温管,出水管通过软管与漏斗本体下部的侧壁夹层相通,回水管通过软管与漏斗本体上部的侧壁夹层相通。漏斗本体、挡片、阻隔片、横杆由不锈钢制成。横杆在漏斗本体内设置有多层。横杆在漏斗本体内纵横交错。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要放在三辊研磨机后侧两根辊轮相接处的上部,启动三辊研磨机后,朝漏斗本体内加入银浆,由于漏斗本体内设置有多根横杆,银浆在朝下流至辊轮上时不会因为上层银浆处于静止状态而出现沉集,在连续加料过程中,还可以防止直接的冲击,同时,银浆在本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不会溢出至挡片与阻隔片之外,而且由于引入了恒温水浴系统,因此,使漏斗本体内的银浆处于恒温状态,保证了同批次银浆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漏斗本体,2—挡片,3—阻隔片,4—把手,5—横杆,6—恒温水浴锅,7—回水管,8—出水管,9—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恒温加料漏斗,包括漏斗本体1、挡片2、阻隔片3、把手4、横杆5、恒温水浴锅6、回水管7、出水管8、软管9,其特征在于漏斗本体1为倒梯形台状,其侧壁为夹层式设计,所述夹层式侧壁四周联通,漏斗本体1的倒梯形台状空间内设置有多根横杆5,漏斗本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把手4,漏斗本体1下部前后设置有挡片2,漏斗本体1下部左右设置有阻隔片3,阻隔片3下方为两个相切的90度同径弧,所述同径弧的半径与待安装的三辊研磨机辊轮半径相等,恒温水浴锅6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8,回水端设置有回水管7,出水管8、回水管7均为保温管,出水管8通过软管9与漏斗本体1下部的侧壁夹层相通,回水管7通过软管9与漏斗本体1上部的侧壁夹层相通。漏斗本体1、挡片2、阻隔片3、横杆5由不锈钢制成。横杆5在漏斗本体1内设置有多层。横杆5在漏斗本体1内纵横交错。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要放在三辊研磨机后侧两根辊轮相接处的上部,启动三辊研磨机后,朝漏斗本体1内加入银浆,由于漏斗本体1内设置有多根横杆5,银浆在朝下流至辊轮上时不会因为上层银浆处于静止状态而出现沉集,在连续加料过程中,还可以防止直接的冲击,同时,银浆在本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不会溢出至挡片2与阻隔片3之外,而且由于引入了恒温水浴系统,因此,使漏斗本体1内的银浆处于恒温状态,保证了同批次银浆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