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减温减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0473发布日期:2018-07-27 21:1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蒸汽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中压减温减压系统。



背景技术:

减温减压装置是一种蒸汽热能转换和收集装置,广泛应用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轻工、电力、化工和纺织等现代工业生产中。

现代动力工程和热能技术要求高温-高压锅炉产生过热度极高的过热蒸汽,但不同工艺流程设备所需的蒸汽的温度和气压都是不同的,并且为了保证高饱和度输送,锅炉产生的温度和气压往往是远超一些工位设备所需,而若直接对饱和蒸汽进行降温,过热蒸汽会由于较低的热传系数降低效率,若高压的干饱和蒸汽减压至低压时,在下游出口会出现过热闪蒸,容易对管道和阀门造成汽蚀损伤,由此需要对高压过热的蒸汽同时进行减温和减压。

目前,减温减压系统中会运用到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用于调节蒸汽流量或减温水的流量,其中,传统的压力调节阀上一体设置有控制组件和执行组件,控制组件通过输出控制指令至执行组件以调节压力调节阀的开度。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压力调节阀连续多次出现无法电动操作的情况,经厂家多次检查设备现场情况,查明由于中压减温减压系统在低负荷运行情况下管道节流造成的管道振动而引起的调节阀内控制组件的电源模块损坏,造成压力调节阀使用的稳定性较低,因此存在一定的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压减温减压系统,具有使用稳定性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中压减温减压系统,包括进气管、减压阀、混合管和输送管,所述减压阀连接在进气管和混合管之间,所述输送管与混合管相连,所述混合管上连接有用于喷射减温水的减温机构,该中压减温减压系统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上电连接有供电电源,所述减压阀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减压阀开度的第一执行机构,所述第一执行机构与控制柜相连并受控于控制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高温高压蒸汽通过进气管进入减压阀,通过减压阀的减压作用,减压阀的出口气压小于进气压,经减压后的蒸汽通过混合管进入到输送管中,减温机构对混合管中的蒸汽进行降温,减小蒸汽因剧烈的降压而造成的闪蒸或空化,在降温的同时对减压阀及其后的管道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小了蒸汽对输送管的汽蚀,并且通过上述混合管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减温水直接冲刷减压阀内壁,造成减压阀内壁的腐蚀;

其中,集控制、执行于一体的减压阀改为分体设置,由先来的第一执行机构上的执行器面板,改变成通过控制柜输出控制指令对第一执行机构进行操作,用以调节减压阀的开度,从而改善了原先元件的工作条件,避免中压减温减压系统在低负荷运行情况下管道节流造成的管道振动造成减压阀上元件的损坏,提高减压阀及系统的使用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减温机构包括减温水管道,所述减温水管道按照减温水的流向依次设置有手动节流阀、调节阀、止回阀、第一电控截止阀和喷雾机构,所述喷雾机构与混合管相连,所述第一电控截止阀与控制柜相连,所述调节阀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调节阀开度的第二执行机构,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与控制柜相连并受控于控制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执行机构用于控制调节阀开度,第一电控截止阀受控于控制柜用于控制减温水管道的导通,其中,减温水从减温水管道中流入,经过喷雾机构将减温水喷入到混合管中,降低了减压阀的出口蒸汽的温度,通过喷雾机构喷出的减温水有效提高了减温水与蒸汽的混合效果,提高减温水对蒸汽的降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喷雾机构包括与减温水管道相连的若干喷雾管道,若干喷雾管道分别通过喷雾头设置在混合管的两侧和顶部,所述混合管两侧喷雾头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喷雾管道分别位于混合管的两侧和顶部,形成机械流心式结构,在减温水进入喷雾头所对应的区域时,与输送的蒸汽流束垂直冲击形成高强度的紊流冲击,从而保证蒸汽和水能够快速充分混合。

优选的,若干喷雾管道与减温水管道之间连接有液体流量分配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体流量分配器用于分配每个喷雾管道之间的减温水开度大小,由此,达到控制每个喷雾管道喷出减温水量的目的,其中,通过关闭混合管一侧或者顶部的喷雾管道,从而能使得蒸汽流束形成涡流状进行输送,提高蒸汽流束的冷却降温效果;

并且通过输送管中蒸汽温度的反馈,通过关闭其中一个喷雾管道或降低若干喷雾管道的流量,从而达到对蒸汽降温的速度进行调节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输送管之间连接有预减温管,所述预减温管上安装有第二电控截止阀,所述减温水管道于第一电控截止阀与止回阀之间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通过喷头与预减温管相连,所述连通管上安装有第三电控截止阀,所述第二电控截止阀和第三电控截止阀连接于控制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打开第一电控截止阀、第二电控截止阀和第三电控截止阀,进气管中一小股蒸汽进入预减温管,该股蒸汽与连通管中喷出的水雾进行混合降温形成汽水混合物进入到输送管中进行输送,由此,及时对进气管的蒸汽进行分流,由此,降低了混合管中蒸汽降温速度的压力,提高蒸汽降温的效率,由此,预减温管可作为旁路管道对蒸汽流量小于额定流量的10%的工况进行调节;

其中,控制第一电控截止阀关闭,第二电控截止阀和第三电控截止阀开启,减温管道不对混合管中的高压蒸汽进行大幅降温,进口管中一小股蒸汽进入预减温管,该股蒸汽与连通管通过喷头喷出的水务进行初步混合降温形成汽水混合物进入到混合管中,然后与经过降压处理的高温蒸汽进行二次降温混合后从输送管中排出,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减温机构的减温可调比,即可雾化的减温水流量范围为0.5%~100%达到对降温的精确控制。

优选的,所述混合管和输送管之间设置有减压孔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压孔板上有许多小孔,当蒸汽流经小孔时,当蒸汽流经小孔时,由于通道面积缩小,使流过的蒸汽压力降低,同时也能起到消音、稳流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用于泄压的安全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输送管一般较长,在相同材料下,管道的长度越长其承压能力越差,而蒸汽的气流往往是不稳定的,也就是不同时段输送管内的蒸汽的气压会出现波动,若不进行调整,在长期过压冲击下,输送管将加速损坏产生漏气等情况,使用安全阀可以将输送管内的蒸汽保证在额定气压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压力检测机构和温度检测机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和温度检测机构与控制柜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检测机构和温度检测机构可以即时监测管道内蒸汽的压力值和温度值,可以及时根据反馈进行调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集控制、执行于一体的减压阀改为分体设置,由先来的第一执行机构上的执行器面板,改变成通过控制柜输出控制指令对第一执行机构进行操作,用以调节减压阀的开度,从而改善了原先元件的工作条件,避免中压减温减压系统在低负荷运行情况下管道节流造成的管道振动造成减压阀上元件的损坏,提高减压阀及系统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喷雾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控制柜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气管;2、减压阀;3、混合管;4、输送管;5、减压孔板;6、减温机构;61、减温水管道;62、手动节流阀;63、调节阀;64、止回阀;65、第一电控截止阀;66、喷雾机构;661、喷雾管道;662、喷雾头;663、液体流量分配器;7、第一执行机构;8、第二执行机构;9、安全阀;101、压力表;102、压力变送器;111、双金属温度计;112、温感电阻;12、预减温管;13、第二电控截止阀;14、连通管;15、喷头;16、第三电控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中压减温减压系统,包括进气管1、减压阀2、混合管3和输送管4,减压阀2通过法兰盘连接在进气管1和混合管3之间,输送管4与混合管3相连,其中,混合管3和输送管4之间设置有减压孔板5,混合管3上连接有用于喷射减温水的减温机构6。

中压减温减压系统还包括控制柜,控制柜上电连接有供电电源,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采用380V交流电源,减压阀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减压阀2开度的第一执行机构7,第一执行机构7与控制柜相连并受控于控制柜。减温机构6包括减温水管道61,减温水管道61按照减温水的流向依次设置有手动节流阀62、调节阀63、止回阀64、第一电控截止阀65和喷雾机构66,喷雾机构66与混合管3相连,第一电控截止阀65与控制柜相连,调节阀6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调节阀63开度的第二执行机构8,所述第二执行机构8与控制柜相连并受控于控制柜。

输送管4上设置有用于泄压的安全阀9,输送管4上设置有压力检测机构和温度检测机构,压力检测机构和温度检测机构与控制柜相连。具体地,压力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管4上的压力表101和压力变送器102;温度检测机构包括双金属温度计111和温感电阻112。压力变速器和温感电阻112可以将温度和气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反馈给控制柜。

需要说明的是,蒸汽的减压过程是由减压阀2和减压孔板5来实现的。减压阀2的压力调节是通过压力变送器102反馈压力值至控制柜,控制柜输出控制指令至第一执行机构7操作带动与减压阀2阀瓣相连的阀杆,使阀瓣在阀座内上下运动,以改变通道面积的大小来达到减压的目的。调节阀63的控制方式与减压阀2相同,本实施例不做重复赘述。

具体地,第一执行机构7和第二执行机构8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控制柜与第一执行机构7和第二执行机构8的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喷雾机构66包括与减温水管道61相连的若干喷雾管道661,若干喷雾管道661分别通过喷雾头662设置在混合管3的两侧和顶部,混合管3两侧喷雾头662的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且顶部的喷雾头662与两侧的喷雾头662呈垂直分布。其中,若干喷雾管道661与减温水管道61之间连接有液体流量分配器663。

需要说明的是,输送管4内的蒸汽在传输的时候,由于重力的作用下大部分会处于靠下的部分,也就是蒸汽流的大量热量蓄积在输送管4内腔的下方,由此,通过液体流量分配器663的作用能将两侧喷出的减温水比顶部喷出的减温水多,以迅速吸收大量的蓄积热量,并且通过液体流量分配器663可以使得顶部和两侧喷出的水压相同,这样两侧喷出的水的端部就可以发生相互撞击从而产生强力的紊流冲击,提高减温水与蒸汽的混合效果。

如图1所示,进气管1与输送管4之间连接有预减温管12,预减温管12上安装有第二电控截止阀13,减温水管道61于第一电控截止阀65与止回阀64之间连接有连通管14,连通管14通过喷头15与预减温管12相连,连通管14上安装有第三电控截止阀16,第二电控截止阀13和第三电控截止阀16连接于控制柜。

由此,通过打开第一电控截止阀65、第二电控截止阀13和第三电控截止阀16,进气管1中一小股蒸汽进入预减温管12,该股蒸汽与连通管14中喷出的水雾进行混合降温形成汽水混合物进入到输送管4中进行输送,由此,及时对进气管1的蒸汽进行分流,由此,降低了混合管3中蒸汽降温速度的压力,提高蒸汽降温的效率,由此,预减温管12可作为旁路管道对蒸汽流量小于额定流量的10%的工况进行调节;

其中,控制第一电控截止阀65关闭,第二电控截止阀13和第三电控截止阀16开启,减温管道不对混合管3中的高压蒸汽进行大幅降温,进口管中一小股蒸汽进入预减温管12,该股蒸汽与连通管14通过喷头15喷出的水务进行初步混合降温形成汽水混合物进入到混合管3中,然后与经过降压处理的高温蒸汽进行二次降温混合后从输送管4中排出,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减温机构6的减温可调比,即可雾化的减温水流量范围为0.5%~100%达到对降温的精确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