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头直线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0684发布日期:2019-06-19 01:40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头直线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性药物分装,特别涉及一种针头直线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放射性药物分装领域,工作人员一般要在蠕动软管两端装上针头,同时蠕动软管连接至蠕动泵,使用时将一个针头插入源液瓶,另一个针头插入收集瓶,开启蠕动泵在蠕动作用下将源液瓶中的放射性药物以定量的形式分装至各个收集瓶中。

现有技术中,分装药物是持续的,同时分装药物也是由人手把持针头并将其插入收集瓶中的,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放射性药物,给身体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头直线进给装置,它具有能减少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放射性药物的时间,进而减少身体所受危害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针头直线进给装置,包括底座、垂直固接于底座上的侧板、竖直固定于底座上的滑杆、套射于滑杆上且能沿滑杆上下滑动的滑座、竖直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的螺杆、固定于侧板上且输出端连接螺杆上端的驱动件、轴线垂直于底座且固定于滑座上的导向筒以及设置于导向筒中具有竖直向下通孔的弹性夹紧件,滑座上开设有螺纹孔且与螺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针头上端连接蠕动软管,针头下端以竖直向下的角度穿入弹性夹紧件中,且下端穿出弹性夹紧件;收集瓶摆放在针头的下方;开启驱动件,驱动件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滑座沿着滑杆上下滑动,进而完成针头进出收集瓶的动作。当针头进入收集瓶中时,蠕动泵开始工作,放射性药物从蠕动软管进入针头再进入收集瓶中;当收集瓶中收集到定量的药液时,蠕动泵停止工作,针头在驱动件作用下退回待用位置。

相比现有技术,工作过程中人手无需直接把持针头,更换完收集瓶之后可以直接远离分装区域,也无需后续扶持针头和收集瓶,整个工作过程接触放射性药物时间少,受到危害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头直线进给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导向筒下端用于从外壁向内壁方向挤压弹性夹紧件的压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针头插入次数较多后,弹性夹紧件对针头的夹紧力度不够,压紧件可以辅助弹性夹紧件来夹紧针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件为顶丝,所述导向筒上开设有配合所述顶丝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紧顶丝时,能使顶丝推动弹性夹紧件夹紧;反之,使弹性夹紧件放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夹紧件为橡胶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的弹性作用较好,同时静摩擦系数较高,两方面的优势使得其对针头具有较好的夹紧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杆共有两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座的滑动更为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较为通用,选型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上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工作时会向滑杆传递颤动,进而使得针头发生微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侧板上固定设置两个连接板,连接板与滑杆固定连接,这样设置使得滑杆上下两端都得到了固定,降低了针头的颤动幅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筒的内孔包括位于上方的锥形部和位于下方的直通部,锥形部的截面呈倒锥形,直通部的截面呈矩形,直通部连接于锥形部最小截面处且两部分平滑过渡,弹性夹持件的外壁与导向筒的内孔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下按压弹性夹紧件可以在导向筒内孔引导作用下缩小其内孔的直径,进而更便于夹紧针头;正常使用时,随着针头的向下运动就能完成上述夹紧过程,使得针头夹紧更为有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夹紧件的上端高于导向筒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针头时,除了针头自身向下运动时完成夹紧过程,同时人手也可以辅助按压弹性夹持件上端进行夹紧,最终使得针头的夹紧作用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比现有技术,工作过程中人手无需直接把持针头,更换完收集瓶之后可以直接远离分装区域,也无需后续扶持针头和收集瓶,整个工作过程接触放射性药物时间少,受到危害少。

附图说明

图1是针头直线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针头直线进给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侧板;3、滑杆;30、连接板;4、滑座;5、螺杆;6、驱动件;7、导向筒;70、弹性夹紧件;71、压紧件;72、锥形部;73、直通部;74、弧形夹板;8、收集瓶;9、针头;90、蠕动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针头直线进给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板状底座1、垂直固接于底座1一边上的侧板2、竖直固定于底座1上的两根滑杆3、套设于两根滑杆3上且能沿滑杆3上下滑动的滑座4、竖直转动连接于底座1上且位于两根滑杆3之间的螺杆5、固定于侧板2上且输出端连接螺杆5上端的驱动件6、轴线垂直于底座1且固定于滑座4上的导向筒7以及设置于导向筒7中具有竖直向下通孔的弹性夹紧件70,滑座4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且与螺杆5螺纹连接 。

使用时,针头9上端连接蠕动软管90,针头9下端以竖直向下的角度穿入弹性夹紧件70 中,且下端穿出弹性夹紧件70;收集瓶8摆放在针头9的下方;开启驱动件6,驱动件6带动螺杆5转动,螺杆5带动滑座4沿着滑杆3上下滑动,进而完成针头9进出收集瓶8的动作。当针头9进入收集瓶8中时,蠕动泵开始工作,放射性药物从蠕动软管90进入针头9再进入收集瓶8中;当收集瓶8中收集到定量的药液时,蠕动泵停止工作,针头9在驱动件6作用下退回待用位置。

驱动件6选为电机,驱动件6工作时会向滑杆3传递颤动,进而使得针头9发生微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侧板2上固定设置两个连接板30,连接板30与滑杆3固定连接,这样设置使得滑杆3上下两端都得到了固定,降低了针头9的颤动幅度。

导向筒7整体呈筒状,为了方便其与滑座4的固定,我们设置弧形夹板74。弧形夹板74的截面呈弓形,其内弯与导向筒7外壁适配且具有较好的弹性,安装时将弧形夹板74扣在导向筒7外壁上,并将其两端用螺钉固定于滑座4上,进而使得弧形夹板74将导向筒7夹持在滑座4上,安装较为方便。

参照图2,弹性夹紧件70用弹性材料制成呈筒状结构,当前选为橡胶筒。弹性夹紧件70的中部开设有竖直向下的通孔。通孔的截面略微小于针头9的直径,针头9穿入时最终会被弹性夹持件70夹紧,完成安装。

为了避免针头9插入次数较多后或者橡胶老化后,弹性夹紧件70对针头9的夹紧力度不够,我们在导向筒7的下端又设置了从外壁向内挤压弹性夹紧件70的压紧件71。当前压紧件71选为顶丝,在导向筒7上开设有从外壁至内壁的螺纹孔,顶丝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调整压紧件71拧入的深度,可以调整对弹性夹紧件70的挤压力度,进而调整对针头9的夹紧力度。

导向筒7的内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位于上方的锥形部72,一部分是位于下方的直通部73。锥形部72的截面呈倒锥形,直通部73的截面呈矩形,直通部73连接于锥形部73最小截面处且两部分平滑过渡。弹性夹紧件70的外壁与导向筒7的内孔相适配且弹性夹紧件70的上端高于导向筒7的上表面。这样设置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向下按压弹性夹紧件70可以在导向筒7内孔引导作用下缩小其内孔的直径,进而更便于夹紧针头9。正常使用时,随着针头9的向下运动就能完成上述夹紧过程,使得针头9夹紧更为有效。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