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油中转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9901发布日期:2019-05-15 22:5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鱼油中转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粉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油中转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捕捞的品质较差的鱼虾、不新鲜的鱼虾或鱼虾余料多制成鱼粉以作饲料使用,鱼粉是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等加工后形成的高蛋白质饲料原料,鱼粉是重要的动物性蛋白质添加饲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原料在生产成鱼粉的过程中,还会产生鱼汤、鱼油等副产物,鱼汤、鱼油也有其应用价值。

现有申请号为CN201510884900.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膜处理技术的鱼粉生产系统,鱼粉生产系统包括鱼溶浆处理系统、膜处理系统和后处理系统,鱼溶浆处理系统用于对鱼进行预处理,膜处理系统用于对鱼溶浆处理系统处理后得到的鱼溶浆进行脱盐处理,后处理系统用于对鱼溶浆处理系统处理后得到的沉积物和膜处理系统处理得到的脱盐产物分别进行后处理,从而得到鱼粉。鱼溶浆处理系统包括加热釜、压榨粉碎装置和卧式离心机;加热釜用于对鱼进行水煮,压榨粉碎装置用于将水煮后的鱼进行粉碎,卧式离心机用于对粉碎后的鱼进行离心分离。卧式离心机实现了原料中的固体、鱼溶浆及鱼油的分离。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卧式离心机产出的鱼油流量较小且不连续,若直接采用泵送的方式将鱼油运输至精炼油车间,泵经常处于空转状态,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油中转输送装置,泵不会进入空转状态,泵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鱼油中转输送装置,包括用于盛放鱼油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位于顶部的进油口、位于底部的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连通有泵,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高位浮球、低位浮球、由高位浮球驱动动作的高位开关、由低位浮球驱动动作的低位开关,所述高位开关用于控制泵的启动,所述低位开关用于控制泵停止工作;

所述高位浮球升高至一定高度时,所述高位浮球驱使高位开关动作启动泵,所述低位浮球降低至一定高度时,所述低位浮球驱使低位开关动作停止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鱼油经进油口进入箱体,经出油口输送至炼油车间。箱体内盛放有一定液位高度的鱼油,高位浮球、低位浮球均浮于油面上,泵正常情况下处于工作状态;当箱体内的油位高度下降至一定位置时,低位浮球驱使低位开关动作停止泵的运行,则箱体内的鱼油无法排出,箱体内的鱼油逐渐增多。当箱体内的油位高度升高至一定位置时,高位浮球驱使高位开关动作启动泵,重新进行鱼油的抽送,如上所述不断循环,使箱体内的鱼油液位处于一定范围内。综上,泵工作时箱体内始终存在一定量的鱼油,泵的腔体内不会混入空气,则泵不会进入空转状态,泵不易损坏。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位于进油口的正下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靠近进油口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进油口落入箱体的鱼油会落于横板上,继而落入箱体内;由于横板上的鱼油层较薄且处于流动状态,则人员能通过观察横板上的鱼油,方便地了解鱼油的性状、或对鱼油的状态进行把控。

优选的,所述横板上方设置有纵板,所述纵板沿竖直方向将进油口的口部分为两部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进油口落入箱体的鱼油会被纵板分割成两部分,并分别落于纵板两侧的横板上,设置的纵板能减少鱼油落至横板上产生的飞溅。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下板面固定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同时固定于箱体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起到了支撑横板的作用,横板不易承重损坏。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供人搅拌鱼油的操作口,所述操作口倾斜朝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员能通过操作口观察、搅拌箱体内的鱼油,倾斜朝上的操作口便于人员进行操作。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将操作口封闭的封板,所述封板能与箱体分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情况下,封板处于关闭操作口的状态,外部的灰尘不易进入箱体内污染鱼油。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加热鱼油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设有电热丝并与电源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管能够加热鱼油,降低鱼油的粘稠度以便于泵抽送鱼油。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弯折状,所述高位浮球、低位浮球的活动范围位于相邻的加热管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根呈弯折状的加热管对鱼油的加热效果更好,且高位浮球、低位浮球运动时不会与加热管产生干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泵工作时箱体内始终存在一定量的鱼油,泵的腔体内不会混入空气,则泵不会进入空转状态,泵不易损坏;

2、实现了鱼油输送的自动启停,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减少人工成本;

3、通过设置加热管,降低了鱼油的粘稠度以便于泵抽送鱼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鱼油中转输送装置的立体图,主要突出本输送装置的外部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一,主要突出横板和纵板的结构;

图3为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二,主要突出高位浮球、低位浮球和加热管的结构。

图中,1、箱体;11、进油口;12、出油口;2、泵;13、操作口;131、封板;31、横板;32、纵板;33、加强板;4、高位开关;5、低位开关;41、高位浮球;51、低位浮球;6、连接杆;7、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鱼油中转输送装置,包括用于盛放鱼油的箱体1,箱体1包括位于顶部的进油口11、位于底部的出油口12,出油口12连通有泵2,泵2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通至远处的炼油车间。

箱体1的一侧壁呈倾斜状,该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操作口13,两个操作口13位于靠近箱体1顶部的位置,两个操作口13的口部倾斜朝上。箱体1上设置有将操作口13封闭的封板131,封板131部分嵌入操作口13内与箱体1固定,封板131能够方便地与箱体1分离。正常情况下,封板131处于关闭操作口13的状态,外部的灰尘不易进入箱体1内污染鱼油;打开封板131后,人员能通过操作口13观察、搅拌箱体1内的鱼油,倾斜朝上的操作口13便于人员进行操作。

参照图2,箱体1内位于进油口11的正下方设置有横板31,横板31靠近进油口11处;横板31上方固定有垂直于横板31的纵板32,纵板32沿竖直方向将进油口11的口部下方均分为两部分。从进油口11落入箱体1的鱼油会被纵板32分割成两部分,并分别落于纵板32两侧的横板31上,继而落入箱体1内。由于横板31上的鱼油层较薄且处于流动状态,则人员能通过观察横板31上的鱼油,方便地了解鱼油的性状、或对鱼油的状态进行把控;设置的纵板32能减少鱼油落至横板31上产生的飞溅。横板31的下板面固定有加强板33,加强板33的长度两端固定于箱体1上,加强板33起到了支撑横板31的作用,横板31不易承重损坏。

参照图2和图3,箱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高位开关4和低位开关5,高位开关4、低位开关5分别位于两个操作口13下方。箱体1内对应于高位开关4设置有高位浮球41、对应于低位开关5设置有低位浮球51,高位浮球41与高位开关4之间、低位浮球51与低位开关5之间分别固定有连接杆6,连接杆6铰接于箱体1上并与对应的高位开关4或低位开关5的动触头相连;连接杆6绕铰接处转动时,能切换对应的高位开关4或低位开关5的通电状态。高位开关4、低位开关5均与泵2的电源线电连接,其中高位开关4用于控制泵2开始工作,低位开关5用于控制泵2停止工作。

箱体1内设置有四根用于加热鱼油的加热管7,四根加热管7位于同一水平上且呈弯折状,加热管7位于箱体1内靠近内底壁的位置,高位浮球41、低位浮球51的活动范围位于相邻的加热管7之间,高位浮球41、低位浮球51运动时不会与加热管7产生干涉。加热管7内设有电热丝并与电源连通,加热管7能够加热鱼油,降低鱼油的粘稠度以便于泵2抽送鱼油,且鱼油不易结块,鱼油制品的品质较好。

本鱼油中转输送装置的工况如下:箱体1内盛放有一定液位高度的鱼油,高位浮球41、低位浮球51均浮于油面上,泵2正常情况下处于工作状态。当箱体1内的油位高度下降至一定位置时,低位浮球51驱使对应的连接杆6转动,连接杆6切换低位开关5的通电状态从而停止泵2的运行,则箱体1内的鱼油无法排出,箱体1内的鱼油逐渐增多。当箱体1内的油位高度升高至一定位置时,高位浮球41驱使对应的连接杆6转动,连接杆6切换高位开关4的通电状态从而启动泵2,重新进行鱼油的抽送,如上所述不断循环工作,使箱体1内的鱼油液位处于一定范围内。

综上,泵2工作时箱体1内始终存在一定量的鱼油,泵2的腔体内不会混入空气,则泵2不会进入空转状态,泵2不易损坏。本鱼油中转输送装置还实现了鱼油输送的自动启停,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减少人工成本,泵2也无需频繁启停,利于延长泵2的寿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