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溉自动压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43330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溉自动压盖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溉自动压盖装置,属于工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不完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连杆、摇杆凸轮、压盖连杆、压盖机构、送盖轨道、装盖筒、压盖座;压盖座固定在机架上,传动齿轮组安装在机架上,不完全齿轮安装在机架上与传动齿轮组啮合,摇杆凸轮安装在机架上,连杆一端与摇杆凸轮连接,另一端与传动齿轮组连接,压盖机构安装在压盖座上,压盖连杆一端安装在摇杆凸轮上,另一端安装在压盖机构上,装盖筒同轴安装在不完全齿轮组上,送盖轨道安装在装盖筒上。本实用新型送盖与压盖自动进行,能实现自动化控制;单电机控制送盖与压盖动作,能有效节能;定位准确,速度可调,工作效率高。
【专利说明】
一种灌溉自动压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溉自动压盖装置,属于工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灌装机广泛使用于食品加工工业的自动生产线,可完成饮料等灌装食品的自动灌装及装箱工作,压盖装置作为封瓶工序的主要机构,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线的工作效率。而单瓶装盖装置由于特殊的动作需要,多用两只机械手配合工作完成送盖与压盖动作,设备成本较高,消耗电能较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溉自动压盖装置,以解决压盖装置不能在单一动力下实现自动送盖与压盖动作从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成本较高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灌溉自动压盖装置,包括机架1、不完全齿轮组2、传动齿轮组3、连杆4、摇杆凸轮5、压盖连杆6、压盖机构7、送盖轨道8、装盖筒9、压盖座10;压盖座10固定在机架I上,传动齿轮组3安装在机架I上,不完全齿轮2安装在机架I上与传动齿轮组3嗤合,摇杆凸轮5安装在机架I上,连杆4一端与摇杆凸轮5连接,另一端与传动齿轮组3连接,压盖机构7安装在压盖座10上,压盖连杆6—端安装在摇杆凸轮5上,另一端安装在压盖机构7上,装盖筒9同轴安装在不完全齿轮组2上,送盖轨道8安装在装盖筒9上。
[0005]所述传动齿轮组3包括传动轴111、传动轴Π12、主动轴13、曲柄圆柱齿轮14、圆柱齿轮15、锥形齿轮116、锥形齿轮Π 17;传动轴111、传动轴Π 12、主动轴13均安装在机架I上,曲柄圆柱齿轮14安装在主动轴13上,圆柱齿轮15安装在传动轴Π 12上与曲柄圆柱齿轮14啮合,锥形齿轮116安装在传动轴Π 12上,锥形齿轮Π 17安装在传动轴Ill上与锥形齿轮116啮入口 ο
[0006]所述不完全齿轮组2包括不完全齿轮118、不完全齿轮Π 19、不完全齿轮ΙΠ20、传动轴11121、传动轴1¥22;传动轴11121、传动轴1¥22安装在机架1上,不完全齿轮118安装在传动轴111上,不完全齿轮1119安装在传动轴1¥22上,不完全齿轮11120安装在传动轴11121上,不完全齿轮118、不完全齿轮Π 19、不完全齿轮ΙΠ20相互啮合,装盖筒9安装在传动轴ΙΠ21上。
[0007]所述压盖机构7包括保护弹簧23、压盖杆24、护罩25、减速弹簧26;压盖杆24安装在压盖座10上,保护弹簧23安装在压盖杆24上,护罩25安装在压盖杆24下部,减速弹簧26安装在压盖杆24下部,压盖连杆6另一端安装在压盖机构7的压盖杆24上。
[0008]所述装盖筒9上开设有固定孔27。
[0009]—种灌溉自动压盖装置的工作原理为:主动轴13与控制电机连接,通过连杆4使曲柄圆柱齿轮14与摇杆凸轮5构成曲柄摇杆机构,从而带动压盖连杆6控制压盖机构7工作完成压盖动作;同时,动力通过传动齿轮组3传输到不完全齿轮组2上,通过三个不完全齿轮的配合工作使得安装在传动轴ΙΠ21上的装盖筒9带动送盖轨道8实现正反双向转动,将送盖轨道8运来的瓶盖准确的输送到压盖位置,完成压盖动作。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 ] 1、送盖与压盖自动进行,能实现自动化控制;
[0012]2、单电机控制送盖与压盖动作,能有效节能;
[0013]3、定位准确,速度可调,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完全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盖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盖筒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各标号为:1:机架、2:不完全齿轮组、3:传动齿轮组、4:连杆、5:摇杆凸轮、6:压盖连杆、7:压盖机构、8:送盖轨道、9:装盖筒、10:压盖座、11:传动轴1、12:传动轴Π、13:主动轴、14:曲柄圆柱齿轮、15:圆柱齿轮、16:锥形齿轮1、17:锥形齿轮Π、18:不完全齿轮1、19:不完全齿轮Π、20:不完全齿轮ΙΠ、21:传动轴ΙΠ、22:传动轴IV、23:保护弹簧、24:压盖杆、25:护罩、26:减速弹簧、27: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
[0022]实施例1:如图1-6所示,一种灌溉自动压盖装置,包括机架1、不完全齿轮组2、传动齿轮组3、连杆4、摇杆凸轮5、压盖连杆6、压盖机构7、送盖轨道8、装盖筒9、压盖座1 ;压盖座10固定在机架I上,传动齿轮组3安装在机架I上,不完全齿轮2安装在机架I上与传动齿轮组3啮合,摇杆凸轮5安装在机架I上,连杆4一端与摇杆凸轮5连接,另一端与传动齿轮组3连接,压盖机构7安装在压盖座10上,压盖连杆6—端安装在摇杆凸轮5上,另一端安装在压盖机构7上,装盖筒9同轴安装在不完全齿轮组2上,送盖轨道8安装在装盖筒9上。
[0023]传动齿轮组3包括传动轴111、传动轴Π12、主动轴13、曲柄圆柱齿轮14、圆柱齿轮
15、锥形齿轮116、锥形齿轮Π 17;传动轴111、传动轴Π 12、主动轴13均安装在机架I上,曲柄圆柱齿轮14安装在主动轴13上,圆柱齿轮15安装在传动轴Π 12上与曲柄圆柱齿轮14啮合,锥形齿轮116安装在传动轴Π 12上,锥形齿轮Π 17安装在传动轴Ill上与锥形齿轮116啮合。
[0024]不完全齿轮组2包括不完全齿轮118、不完全齿轮Π 19、不完全齿轮ΙΠ20、传动轴ΙΠ21、传动轴IV22;传动轴ΙΠ21、传动轴IV22安装在机架I上,不完全齿轮118安装在传动轴Ill上,不完全齿轮Π 19安装在传动轴IV22上,不完全齿轮ΙΠ20安装在传动轴ΙΠ21上,不完全齿轮118、不完全齿轮Π 19、不完全齿轮ΙΠ20相互啮合,装盖筒9安装在传动轴ΙΠ21上。
[0025]压盖机构7包括保护弹簧23、压盖杆24、护罩25、减速弹簧26;压盖杆24安装在压盖座10上,保护弹簧23安装在压盖杆24上,护罩25安装在压盖杆24下部,减速弹簧26安装在压盖杆24下部,压盖连杆6另一端安装在压盖机构7的压盖杆24上。
[0026]装盖筒9上开设有固定孔27。
【主权项】
1.一种灌溉自动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I)、不完全齿轮组(2)、传动齿轮组(3)、连杆(4)、摇杆凸轮(5)、压盖连杆(6)、压盖机构(7)、送盖轨道(8)、装盖筒(9)、压盖座(10);压盖座(10)固定在机架(I)上,传动齿轮组(3)安装在机架(I)上,不完全齿轮(2)安装在机架(I)上与传动齿轮组(3)啮合,摇杆凸轮(5)安装在机架(I)上,连杆(4) 一端与摇杆凸轮(5)连接,另一端与传动齿轮组(3)连接,压盖机构(7)安装在压盖座(10)上,压盖连杆(6)一端安装在摇杆凸轮(5)上,另一端安装在压盖机构(7)上,装盖筒(9)同轴安装在不完全齿轮组(2)上,送盖轨道(8)安装在装盖筒(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自动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3)包括传动轴I(Il)、传动轴Π (12)、主动轴(13)、曲柄圆柱齿轮(14)、圆柱齿轮(15)、锥形齿轮I(16)、锥形齿轮Π (17);传动轴1(11)、传动轴Π (12)、主动轴(13)均安装在机架(I)上,曲柄圆柱齿轮(14)安装在主动轴(13)上,圆柱齿轮(15)安装在传动轴Π( 12)上与曲柄圆柱齿轮(14)啮合,锥形齿轮1(16)安装在传动轴Π (12)上,锥形齿轮Π (17)安装在传动轴I(Il)上与锥形齿轮1(16)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自动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完全齿轮组(2)包括不完全齿轮1(18)、不完全齿轮11(19)、不完全齿轮111(20)、传动轴111(21)、传动轴1¥(22);传动轴ΠΚ21)、传动轴IV(22)安装在机架(I)上,不完全齿轮1(18)安装在传动轴I(Il)上,不完全齿轮Π(19)安装在传动轴IV(22)上,不完全齿轮ΙΠ(20)安装在传动轴ΠΚ21)上,不完全齿轮1(18)、不完全齿轮Π( 19)、不完全齿轮ΠΚ20)相互啮合,装盖筒(9)安装在传动轴ΙΠ(2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自动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机构(7)包括保护弹簧(23)、压盖杆(24)、护罩(25)、减速弹簧(26);压盖杆(24)安装在压盖座(10)上,保护弹簧(23)安装在压盖杆(24)上,护罩(25)安装在压盖杆(24)下部,减速弹簧(26)安装在压盖杆(24)下部,压盖连杆(6)另一端安装在压盖机构(7)的压盖杆(24)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溉自动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盖筒(9)上开设有固定孔(27)。
【文档编号】B67B3/00GK205527634SQ201620057919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1日
【发明人】王森, 王娟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