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防缓冲取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2536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防缓冲取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水井口压力表取压装置,特别是防盗防冻与快速配接的双防测压表缓冲取压装置。
油田的油水井的压力资料大多是通过井口录取井中的压力,给油田地质分析研究提供可靠而关键的数据。但常用的压力表是通过活塞传递压力,而在压力表上显示出井口压力。可由于压力传递环节多,难以使录取到的数据与实际压力数据相符,误差较大,给实际生产状况造成假象而影响生产。况且现在常用的取压装置大多采用弹簧管式压力表,这种压力表在使用过程中打开的一瞬间,高压(一般都在15Mpa以上)对仪表有很大冲击力,每天仪表都要承受几十次冲击,表内弹簧管很容易变形,造成测压不准或损坏。给工人增加劳动强度,造成物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测压准确且表内弹簧不易变形的双防缓冲取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双防缓冲取压装置由压力表、传压套、传压管、活塞组成,压力表相连传压套,其特征在于传压管外壁有若干凸棱使得相临凸棱间有密封圈填充的凹槽,传压管内腔有活塞移动,在传压管外壁凸棱上部缠绕有弹簧后被内壁底端有固定螺丝的传压套固定。
上述的传压管外壁凸棱有3个。
本实用新型较之上述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由于该取压装置通过活塞可使被测介质直接从传压通管传递到压力表上,中途没有损失,被测数据准确;由于弹簧存在,可使该装置有缓冲功能,避免了高压对仪表的冲击,压力表内的弹簧不易变形;况且通过压帽与井口测压座连接,方便携带,杜绝被盗和被冻现象,适用性很强,便于推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图;附图2是在未测压时的常规状态结构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结合图2所示,该取压装置由压力表1、传压套2、传压管3、活塞8组成,压力表1相连传压套2,传压套2下部外壁有凸台,在于压帽5将传压套2罩固在开关套6上;如图2所示,开关套6外螺纹固定底座12,轴向有通孔11的开关活塞8用密封圈(9,10)密封开关套6与活塞8的间隙,其中开关套6的上轴间距离与下轴间距离差为正数,使得介质可从通孔11进入传压管3。传压管3外壁有3个凸棱使得相临凸棱间有凹槽被密封圈13填充,在顶部凸棱上缠绕有弹簧4,使弹簧4坐于凸棱上;在传压管3内腔有活塞7移动,为了密封严密,在活塞7与传压管3内壁加密封圈7,之后被内壁底端有固定螺丝14的传压套2罩固定。
常规情况下该取压装置通过开关套6的底座12焊接在井口管道上。当需要取压力时,装压力表1的传压套2内的传压管3下头对准活塞8的凹槽,然后用压帽5压住传压套2的凸台,同时螺纹旋进开关套6,此时逐渐缩小传压套2与开关套6的间隙。活塞8在压力的作用下暂时不动,而促使传压管3上行,弹簧4被逐步压缩,压力表1、传压套2和传压通杆3空腔内注有防冻机油。同时也被压缩,促使表内压力也缓慢上升,起到了缓冲目的,当“表内压力”+“弹簧压力”高于被测压力时,活塞8下行到一定位置后,井中介质通过通孔11进入传压管3直接到压力表1上,被测数据准确。
测压完毕后,将压帽4反方向旋转,进而脱离开头套6,活塞8在压力作用下回位,通孔11处于开关套6的上部,密封严密。传压管3在弹簧4作用下而回位,传压管3和传压套2内压力被释放,压力表1归零。压力表1可由人带回保管,彻底杜绝了压力表被盗被冻现象。可见该压力表取压及安装操作非常方便快捷,适合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涉及油田油水井口压力表取压的双防缓冲取压装置,由压力表(1)、传压套(2)、传压管(3)、活塞(8)组成,压力表(1)相连传压套(2),其特征在于传压管(3)外壁有若干凸棱使得相临凸棱间有密封圈(13)填充的凹槽,传压管(3)内腔有活塞(7)移动,在传压管(3)外壁凸棱上部缠绕有弹簧(4)后被内壁底端有固定螺丝(14)的传压套(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防缓冲取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压管(3)外壁凸棱有3个。
专利摘要一种涉及油田油水井口压力表取压的双防缓冲取压装置。解决了测压不准确且表内弹簧易变形的问题。其特征在于:传压管(3)外壁有若干凸棱使得相临凸棱间有密封圈(13)填充的凹槽,传压管(3)内腔有活塞(7)移动,在传压管(3)外壁凸棱上部缠绕有弹簧(4)后被内壁底端有固定螺丝(14)的传压套(2)固定。具有缓冲功能,避免了高压对仪表的冲击,被测数据准确。适合油田广泛使用。
文档编号G01L19/06GK2485641SQ01228478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8日
发明者刘兴家 申请人:刘兴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