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架进给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751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试管架进给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试管架进给装置,包括电机1、与电机1通过同步带相连接的转动拨杆2、与所述转动拨杆2平行布置且通过同步带相连的转动拨杆3、连接在转动拨杆3的转动轴上的具有相隔180度的两处凹陷的感应轮5和位于所述感应轮5下方用于通过所述凹陷识别所述感应轮5的旋转位置的微动开关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拨杆2与转动拨杆3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进给装置实现了一次进给使试管架准确移动一个试管间距的目的,从机械上保障进给精度,避免程序错误引起的定位不准确情况。
【专利说明】
一种试管架进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医学样本分析仪的试管架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的试管架进给装置存在进给距离不够准确的缺点。有些机构将进给距离设置成纯粹靠程序调整的方式,纯粹靠程序设置电机运行的距离来确定进给距离,虽然可以解决进给距离准确性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程序错误导致试管定位不准确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成本较低且能实现一次进给使试管架正确移动一个试管间距的试管架进给装置。
[0004]—种试管架进给装置,包括电机1、与电机I通过同步带相连接的转动拨杆2、与所述转动拨杆2平行布置且通过同步带相连的转动拨杆3、连接在转动拨杆3的转动轴上的具有相隔180度的两处凹陷的感应轮5和位于所述感应轮5下方用于通过所述凹陷识别所述感应轮5的旋转位置的微动开关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拨杆2与转动拨杆3同步转动。
[0005]优选的,该试管架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拨杆2和转动拨杆3,每转动180度,推动试管架移动一个试管间距的距离。
[0006]优选的,该试管架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拨杆2和转动拨杆3其转动轴之间的距离为试管间距的3-10倍。
[000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进给装置实现了一次进给使试管架准确移动一个试管间距的目的,从机械上保障进给精度,避免程序错误引起的定位不准确情况。
【附图说明】
一种试管架进给装置的制造方法附图
[0008]附图1是试管架进给装置结构图。
[0009]附图2是试管架进给装置的进给距离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能实现准确移动一个试管间距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如附图1所示,一种试管架进给装置,包括电机1、与电机I通过同步带相连接的转动拨杆2、与所述转动拨杆2平行布置且通过同步带相连的转动拨杆3、连接在转动拨杆3的转动轴上的具有相隔180度的两处凹陷的感应轮5和位于所述感应轮5下方用于通过所述凹陷识别所述感应轮5的旋转位置的微动开关4组成,转动拨杆2与转动拨杆3同步转动。
[0012]设计该试管架进给装置时,应当将设计目标与结构相结合。为能实现准确移动一个试管间距的目的,将转动拨杆2和转动拨杆3设计成每转动180度,推动试管架移动一步,而这一步的距离恰好是一个试管间距的距离。
[0013]为了能够连续的对一个试管架进行运送,转动拨杆2和转动拨杆3其转动轴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大,如果大于一个试管架的长度(通常一个试管架可以放10个试管),则会出现试管架停留在中间,无法进给的情况;距离也不应过小,否则会出现转动拨杆2和转动拨杆3相互碰撞的情况;因此,选取合适的距离很重要。因为进给机构要与试管架配合运行,因此转动拨杆2和转动拨杆3其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应为试管间距的整数倍。这个倍数通常在β-?Ο 倍之间 。如附图 2 所示,本实施例中 ,试管之间的距离为 20mm,两个转动轴之间的距离为 7倍试管间距140mm。
[0014]应当说明的是,对于只能放置5个试管的短的试管架,转动拨杆2和转动拨杆3其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5倍试管间距及以内。
【主权项】
1.一种试管架进给装置,包括电机(I)、与电机(I)通过同步带相连接的第一转动拨杆(2)、与所述第一转动拨杆(2)平行布置且通过同步带相连的第二转动拨杆(3)、连接在第二转动拨杆(3)的转动轴上的具有相隔180度的两处凹陷的感应轮(5)和位于所述感应轮(5)下方用于通过所述凹陷识别所述感应轮(5)的旋转位置的微动开关(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拨杆(2)与第二转动拨杆(3)同步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架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拨杆(2)和第二转动拨杆(3),每转动180度,推动试管架移动一个试管间距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架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拨杆(2)和第二转动拨杆(3),其转动轴之间的距离为试管间距的3-10倍。
【文档编号】G01N35/10GK205720270SQ20162026404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日
【发明人】王立坚, 王晓明
【申请人】长春万成生物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