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蓄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0320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整流蓄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充电电池,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整流器及充电电池功能的整流蓄放电装置。
技术背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今时代中,电脑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笔记型电脑的诞生,其轻薄短小且携带性高的特性,更受到现代人的喜爱。
传统的笔记型电脑的容置室中设有一充电电池,充电电池可以与笔记型电脑的容置室分离。当笔记型电脑不外接一外部电源时,具有电量的充电电池将成为一内部电源,以提供笔记型电脑所需要的电力,但充电电池的供电时间有限。所以,当充电电池没有电而需要充电时,充电电池必须在笔记型电脑的容置室中通过一外接式整流器(current adapting unit)与外部电源耦接。此时,充电电池将可以被充电。
然而,由于外接式整流器并非与充电电池固接在一起,且充电电池的供电时间有限,当使用者携带笔记型电脑外出或出差时,使用者必须额外携带外接式整流器,相当不便。另外,若使用者忘记携带外接式整流器时,则充电电池将无法被充电,导致使用者只能在充电电池的供电时间内使用笔记型电脑,造成工作上的不便。甚至,其他外接式整流器并非与充电电池固接在一起,且充电电池的供电时间有限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如个人数字助理及移动电话,也是会让使用者面临上述的种种困扰。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整流蓄放电装置。其具有整流器及充电电池功能的设计,可以让使用者易于携带及使用,省去传统上使用者携带可携式电子装置时还要携带外接式整流器的麻烦。如此一来,可以避免产生如传统上使用者因忘记携带外接式整流器而无法对充电电池充电的困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蓄放电装置,系可以通过普遍可见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耦接,且可以在不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情况下单独地与外部电源耦接而被充电,相当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整流蓄放电装置,包括一蓄放电单元、一整流单元及一充电电路。整流单元用以接收一外部电源所提供的一第一电流,并据以输出一第二电流。充电电路分别与蓄放电单元及整流单元电性连接,用以接收第二电流,并于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未饱满时,以第二电流对蓄放电单元充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整流蓄放电装置及一电源连接模块。整流蓄放电装置,包括一蓄放电单元、一整流单元及一充电电路。整流单元用以接收一外部电源所提供的一第一电流,并据以输出一第二电流。充电电路分别与蓄放电单元及整流单元电性连接,用以接收第二电流,并于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未饱满时,以第二电流对蓄放电单元充电。电源连接模块系与蓄放电单元耦接,并通过整流蓄放电装置与外部电源耦接。
此外,当充电电路接收第二电流时,充电电路系判断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是否饱满。当充电电路判断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未饱满时,充电电路系以第二电流对蓄放电单元充电。
当充电电路判断蓄放电单元的电量饱满时,充电电路系不对蓄放电单元充电。此时,充电电路系以绕过蓄放电单元的方式传送第二电流给电源连接模块。或者是,整流单元系以绕过充电电路及蓄放电单元的方式传送第二电流给电源连接模块。
在整流蓄放电装置与外部电源耦接的情况下,无论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是否饱满,充电电路系以通过蓄放电单元的方式传送第二电流给电源连接模块。
当整流单元不接收第一电流,且蓄放电单元具有电量时,蓄放电单元系供电给电源连接模块。
其中,第一电流及第二电流分别为一交流电流及一直流电流。并且,外部电源为一市电。
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蓄放电装置可以是一具有整流器功能的充电电池、或一具有充电电池功能的整流器、或是一兼具整流器及充电电池功能的可携式装置。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绘示乃依照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整流蓄放电装置的方块图。
图2绘示乃图1的与外部电源分离的整流蓄放电装置设置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中时的状态的方块图。
图3绘示乃图2的整流蓄放电装置与外部电源耦接时的状态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其绘示乃依照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整流蓄放电装置的方块图。在图1中,整流蓄放电装置11包括一蓄放电单元16、一整流单元14及一充电电路15。整流单元14用以接收一外部电源12所提供的一第一电流A,并据以输出一第二电流B。此外,整流单元14系可通过一电源线21接收第一电流A,而第一电流A及第二电流B例如分别为一交流电流及一直流电流,且外部电源12例如为一市电。另外,电源线21系可与整流蓄放电装置11的整流单元14固接,使得电源线21成为整流蓄放电装置11的一部分。
充电电路15分别与整流单元14及蓄放电单元16电性连接,用以接收第二电流B,并判断蓄放电单元16的电量是否饱满或到达一预设值,以决定是否要对蓄放电单元16充电。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电路15系以判断蓄放电单元16的电量是否饱满为例做说明。当充电电路14判断蓄放电单元16的电量未饱满时,充电电路15系以第二电流B对蓄放电单元16充电。当充电电路14判断蓄放电单元16的电量饱满时,充电电路15系不需要对蓄放电单元16充电。
然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亦可以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并不局限在此,例如,整流蓄放电装置11更包括一电量显示单元17,与蓄放电单元16耦接,其用以显示蓄放电单元16的电量的多寡,让使用者一目了然。此外,整流蓄放电装置11更包括一饱充指示单元18,与蓄放电单元16耦接,其用以于充电电路15充饱蓄放电单元16的电量时发出一光线或一声音,让使用者知道蓄放电单元16已经被充电完毕。另外,充饱指示单元18例如为一灯泡、一发光二极管、一蜂鸣器或一扬声器。上述的蓄放电单元16为充电电池。
请参照图2,其绘示乃图1的与外部电源分离的整流蓄放电装置设置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中时的状态的方块图。在图2中,整流蓄放电装置11系以可插拔或内嵌的方式设置在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容置室中,则电源线21亦可被卷藏在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容置室中。或者是,整流蓄放电装置11系可通过另一电源线与可携式电子装置10耦接。其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例如是笔记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及移动电话。
可携式电子装置10具有一电源连接模块13,电源连接模块13系与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内部其他零件耦接,电源连接模块13系与蓄放电单元16耦接。此外,蓄放电单元16具有一第一电性端子,而电源连接模块13具有一第二电性端子,当整流蓄放电装置11设置在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容置室中时,蓄放电单元16的第一电性端子系与电源连接模块13的第二电性端子电性连接。
由于整流蓄放电装置11没有外接任何电源,所以,整流蓄放电装置11就成为电源连接模块13的电源。当蓄放电单元16具有电量时,蓄放电单元16系供电给电源连接模块13,如蓄放电单元16输出一第三电流C给电源连接模块13,使得可携式电子装置10可以运作。
请参照图3,其绘示乃图2的整流蓄放电装置与外部电源耦接时的状态的方块图。在图3中,电源连接模块13系通过整流蓄放电装置11与外部电源12耦接。当充电电路15判断蓄放电单元16的电量未饱满时,充电电路15系以第二电流B对蓄放电单元16充电。
当充电电路15判断蓄放电单元16的电量饱满时,充电电路15系不对蓄放电单元16充电。此时,如第一绕道路径19所示,充电电路15系以绕过蓄放电单元16的方式,沿着第一绕道路竟19传送第二电流B给电源连接模块13。或者是,如第二绕道路径20所示,整流单元14系以绕过充电电路15及蓄放电单元16的方式,沿着第二绕道路径20传送第二电流B给电源连接模块13。
在电源连接模块13通过整流蓄放电装置11与外部电源12耦接的情况下,无论充电电路15判断蓄放电单元16的电量是否饱满,充电电路15系以通过蓄放电单元16的方式传送第二电流B给电源连接模块13。也就是说,当蓄放电单元16的电量饱满时,充电电路15系通过蓄放电单元16的方式传送第二电流B给电源连接模块13。
当蓄放电单元16的电量未饱满时,充电电路15系以第二电流B对蓄放电单元16充电,且通过蓄放电单元16的方式传送第二电流B给电源连接模块13。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蓄放电装置11可以是一具有整流器功能的充电电池、或一具有充电电池功能的整流器、或是一兼具整流器及充电电池功能的可携式装置。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整流蓄放电装置,其具有整流器及充电电池功能的设计,可以让使用者易于携带及使用,省去传统上使用者携带可携式电子装置时还要携带外接式整流器的麻烦。如此一来,可以避免产生如传统上使用者因忘记携带外接式整流器而无法对充电电池充电的困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整流蓄放电装置,系可以通过普遍可见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耦接,且可以在不通过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情况下单独地与外部电源耦接而被充电,相当方便。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整流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蓄放电单元;一整流单元,用以接收一外部电源所提供的一第一电流,并据以输出一第二电流;以及一充电电路,分别与该蓄放电单元及该整流单元电性连接,用以接收该第二电流,并于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未饱满时,以该第二电流对该蓄放电单元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电量显示单元,与该蓄放电单元耦接,用以显示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的多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饱充指示单元,与该蓄放电单元耦接,用以于该充电电路充饱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时发出一光线或一声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饱指示单元为一灯泡、一发光二极管、一蜂鸣器或一扬声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整流单元系通过一电源线接收该第一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充电电路接收该第二电流时,该充电电路系判断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是否饱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流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充电电路判断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未饱满时,该充电电路系以该第二电流对该蓄放电单元充电;以及当该充电电路判断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饱满时,该充电电路系不对该蓄放电单元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流及该第二电流分别为一交流电流及一直流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部电源为一市电。
10.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整流蓄放电装置,包括一蓄放电单元,系与该电源连接模块耦接;一整流单元,用以接收一外部电源所提供的一第一电流,并据以输出一第二电流;及一充电电路,分别与该蓄放电单元及该整流单元电性连接,用以接收该第二电流,并于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未饱满时,以该第二电流对该蓄放电单元充电;以及一电源连接模块,系与该蓄放电单元耦接,并通过该整流蓄放电装置与该外部电源耦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整流蓄放电装置更包括一电量显示单元,与该蓄放电单元耦接,用以显示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的多寡。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整流蓄放电装置更包括一饱充指示单元,与该蓄放电单元耦接,用以于该充电电路充饱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时发出一光线或一声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饱指示单元为一灯泡、一发光二极管、一蜂鸣器或一扬声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整流单元系通过一电源线接收该第一电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充电电路接收该第二电流时,该充电电路系判断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是否饱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充电电路判断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未饱满时,该充电电路系以该第二电流对该蓄放电单元充电;以及当该充电电路判断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饱满时,该充电电路系不对该蓄放电单元充电。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充电电路判断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饱满时,该充电电路系以绕过该蓄放电单元的方式传送该第二电流给该电源连接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充电电路判断该蓄放电单元的电量饱满时,该整流单元系以绕过该充电电路及该蓄放电单元的方式传送该第二电流给该电源连接模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电电路系以通过该蓄放电单元的方式传送该第二电流给该电源连接模块。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整流单元不接收该第一电流,且该蓄放电单元具有电量时,该蓄放电单元系供电给该电源连接模块。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流及该第二电流分别为一交流电流及一直流电流。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部电源为一市电。
专利摘要一种整流蓄放电装置,包括一蓄放电单元、一整流单元及一充电电路。整流单元用以接收一外部电源所提供的一第一电流,并据以输出一第二电流。充电电路分别与蓄放电单元及整流单元电性连接,用以接收第二电流,并于蓄放电单元的电量未饱满时,以第二电流对蓄放电单元充电。
文档编号G01R31/36GK2805179SQ200520003060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8日
发明者张荣文 申请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