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轧辊磨削探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2531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轧辊磨削探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加工设备,确切地讲更属于轧钢设备中有伤轧辊的修复装置。 背录技术目前,探测轧辊表面情况主要釆用涡流探伤技术,这主要是因为其对轧辊浅表层的裂纹 非常敏感。探伤一般是在将轧辊完成所有磨削加工过程后(粗磨、精磨和光磨),才在磨床的 配合下进行轧辊表面缺陷扫査并作出报告。但在实践中,对轧辊表面的缺陷严重程度需要在 第一时间,即磨削的初期得到清楚的反映与判断以便及时对磨削工艺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避 免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现有技术在常规探伤存在如下不足-1、 有伤轧辊的磨削与探伤为分步进行,即在磨削完成后,才能进行探伤,往复进行直至 修复好为止,导致修复时间长,并时有漏探现象,易产生安全事故;2、 探伤扫査速度与轧辊旋转速度不一致,又无法改变,从而使磨床的使用效率降低;3、 为保证不漏检,探头相对轧辊表面的进给速度, 一定要小于等于探头覆盖有效长度x 轧辊转速。4、 由于采用的涡流式探伤设备,其为增量式坐标系统,故只能沿一个方向扫查探伤,如 要保证缺陷定位的准确,则缺陷扫査只能由确定的一个端部开始,而不能往复进行;5、 只能得到一次探伤结果,而无法反映缺陷在磨削过程中的动态变换过程。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有伤轧辊的磨削和探伤同步进行、探测轧辊 缺陷无遗漏、修复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的新型轧辊磨削探伤装置。。 其还在于能实现使探测轧辊表面缺陷定位准确的目的。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措施为了使有伤轧辊的磨削与探伤同步进行、探测轧辊缺陷无遗漏,修复时间短,工作效率 高,新型轧辊磨削探伤装置,包括磨床体、连接于磨床体上的测量臂及砂轮、冷却器、拖板、 油槽、头架皮带轮、头架箱体、连接于头架箱体上的头架面板、拖板上的识别传感器、连接 于测量臂上的同位安装的由测辊形仪及探伤探头组成的探头,其特征在于探头与砂轮设置 为同一工作平面相对安装,伺服器通过螺杆与探头连接;测距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伺服器连 接;探头上的探伤探头通过信号线与计算机连接;在头架皮带轮上安装至少3个凸块;凸块 识别传感器安装在头架箱体上的与凸块相对应的位置;在头架箱体的头架面板上设置与凸块 相同数的标示牌;在油槽内安装孔条;在拖板上再并列增设一个识别传感器,凸块识别传感器 及识别传感器均通过信号线与计算机。为实现使探溯轧辊表面缺陷定位准确、并进一步保证探测轧辊缺陷无遗漏之目的,还在 于在其还在于在探头或测量臂上安装有清洁器。其清洁器由管道和喷嘴组成;淸洁剂为压縮气体。其还在于在油槽内再增设一个传感器,通过传输线将传感器及计算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有伤轧辊的磨削与探伤同步进行、探测轧辊缺陷无遗漏,修复 时间短,工作效率髙,探測轧辊表面缺陷定位准确。

图1为新型轧辊磨削探伤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轧辊磨削探伤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中探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砂轮与轧辊及探伤探头之间的位置关系布局示意图图5为图1中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凸块在头架皮带轮上布局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标示牌在头架面板上布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为新型轧辊磨削探伤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l、图3 7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包括磨床体l、连接于磨床体1上的测量臂2 及砂轮3、冷却器4、拖板5、油槽6、拖板5上并列安装两个用于识别孔条上孔的识别传感 器7、连接于测量臂2上的同位安装的由测辊形仪8及探伤探头9组成的探头10;探头IO 与砂轮3为同一工作平面相对设置;伺服器11通过螺杆12与探头10连接;探头10上的探伤 探头9通过信号线14与计算机15连接;测距传感器13通过信号线14与伺服器11连接;轧 辊截面模拟划分10个区域,在头架箱体19的头架面板20上焊接或螺栓连接标示牌21十个; 在头架皮带轮16上焊接或嫘栓连接凸块17十个;凸块识别传感器18焊接或嫘栓连接在头架 箱体19上的与凸块17相对应的位置,凸块识别传感器18通过信号线14与计算机15连接; 轧辊轴向模拟划分20个区域,在拖板5下面的油槽6内采用螺栓连接的孔条22,其孔条22 上的孔数同样为20个;用于识别孔条上孔的识别传感器7,其安装位置与孔条22相对应安 装,并通过信号线M与计算机15连接。实施例2:图2为新型轧辊磨削探伤装置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2 8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包括磨床体1、连接于磨床体1上的测量臂2及砂轮 3、冷却器4、拖板5、油槽6、拖板5上并列安装两个用于识别孔条上孔的识别传感器7、连 接于测量臂2上的同位安装的由测辊形仪8及探伤探头9组成的探头10;探头10与砂轮3 为同一工作平面相对设置:伺服器11通过螺杆12与探头IO连接;探头10上的探伤探头9 通过信号线14与计算机15连接;测距传感器13通过信号线14与伺服器11连接;轧辊截面 模拟划分10个区域,在头架箱体19的头架面板20上焊接或螺栓连接标示牌21十六个;在 头架皮带轮16上焊接或蟝栓连接凸块17十六个;凸块识别传感器18焊接或螺栓连接在头架 箱体19上的与凸块17相对应的位置,凸块识别传感器18通过信号线14与计算机15连接; 轧辊轴向模拟划分40个区域,在拖板5下面的油槽6内采用螺栓连接的孔条22,其孔条22 上的孔数同样为40个;用于识别孔条上孔的识别传感器7,其安装位置与孔条22相对应安 装,其孔条识别传感器7通过信号线14与计算机15连接;在探头10或测量臂2上通过螺栓 安装由管道24和喷嘴25组成的清洁器23,清洁剂为压縮空气/氮气,其压力为1. 1 1. 3Pa
工作原理将轧辊辊面周向模拟匀分成10/16个区域、将其轴向模拟匀分成20/40等份,这样可以 理解为将一个轧辊分成20/40个小轧辊。探头10中的测辊形仪8及探伤探头9可依次对20/40 个小轧辊从头至尾同时进行测形和探伤。探伤时轧辊的转速与磨床的拖动速度依磨削工艺而 定,当在精磨时砂轮3的转速与轧辊的平移速度形成配合关系以求探头100%覆兼辊面。在进 入下一个小轧辊探伤时由计算机15通过图形报告前一小轧辊检测结果。在砂轮3回磨时,探 头10中的测辊形仪8及探伤探头9也进入回探。在轧辊磨削时,探伤探头9对轧辊的表面进行缺陷探测如存在缺陷,则通过安装在拖 板5上的孔条识别传感器23及与之连接的信号线14,在计算机15上确定出当前探伤探头9 在孔条22上的相应位置,即为轧辊轴向20/40的某个区域;同时,探伤探头9通过安装在头 架箱体19上的凸块识别传感器18及与之连接的信号线14,在计算机15上确定出由凸块17 和标示牌21来确定缺陷所在轧辊的周向位置,也即为轧辊周向8/16的某个确定区域。操作 人员根据计算机15所给出的缺陷位置及缺陷的程度,选择轧辊磨削的各种参数进行磨削。在 下一次磨削和探伤探头9经过此缺陷时,经过再次探伤,在计算机15的缺陷图上就又形成一 个新个缺陷图像,依次往复,直到把缺陷磨削消除为止。在磨削过程中,当探头10与轧辊辊 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 Oram时,则测距传感器13通过信号线14传输给伺服器11,伺服器11 通过螺杆12将探头10和轧辊表面之间的距离调节在设定值范围内。由于探头10与砂轮3 为同一工作平面相对设置,在精磨时,又由于砂轮3的转速与轧辊的平移速度形成配合关系, 使探头10全部覆麁辊面,所以不会产生漏探现象。当砂轮3移动很快即粗磨时,由于砂轮3与探头10的速度不同步,该时期主要是对轧辊 的疲劳层进行粗的磨削,对探伤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检测面不是闭合的,存在漏检。但可以 观察轧辊到表面是否存在较大的裂纹。
权利要求1、新型轧辊磨削探伤装置,包括磨床体、连接于磨床体上的测量臂及砂轮、冷却器、拖板、油槽、头架皮带轮、头架箱体、连接于头架箱体上的头架面板、拖板上的识别传感器、连接于测量臂上的同位安装的由测辊形仪及探伤探头组成的探头,其特征在于探头(10)与砂轮(3)设置为同一工作平面相对安装,伺服器(11)通过螺杆(12)与探头(10)连接;测距传感器(13)通过信号线(14)与伺服器(11)连接;探头(10)上的探伤探头(9)通过信号线(14)与计算机(15)连接;在头架皮带轮(16)上安装至少3个凸块(17);凸块识别传感器(18)安装在头架箱体(19)上的与凸块(17)相对应的位置;在头架箱体(19)的头架面板(20)上设置与凸块(17)相同数的标示牌(21);在油槽(6)内安装孔条(22);在拖板(5)上再并列增设一个识别传感器(7),凸块识别传感器(18)及识别传感器(7)均通过信号线(14)与计算机(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轧辊磨削探伤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在探头(10)或测量 臂(2)上安装有淸洁器(2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轧辊磨削探伤装置,其特征清洁器(23)由管道(24) 和喷嘴(25)组成;清洁剂为压縮气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轧辊磨削探伤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在油槽(6)内再增设 一个传感器(7),通过信号线(14)将传感器(7)及计算机(15)连接。
专利摘要新型轧辊磨削探伤装置涉及零部件加工设备。其解决目前有伤轧辊的磨削与探伤为分步进行、缺陷扫查不能往复进行等不足。技术措施本装置包括磨床体、测量臂、砂轮、拖板、油槽、头架皮带轮、头架箱体、识别传感器、探头。其探头(10)与砂轮(3)设置为同一工作平面相对安装,探头(10)及测距传感器(13)分别通过螺杆(12)和信号线(14)与伺服器(11)连接;头架皮带轮(16)上安装至少3个凸块(17);凸块识别传感器(18)安装在头架箱体(19)上的与凸块(17)相对应的位置;头架面板(20)上设置与凸块(17)相同数的标示牌(21);在油槽(6)内安装孔条(22);在拖板(5)上再并列增设一个识别传感器(7),凸块识别传感器(18)、识别传感器(7)及探伤探头(9)。
文档编号G01N19/00GK201051068SQ20072008562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
发明者杰 党, 吴一清, 唐顺保, 尹晓青, 方治勇, 汪磊川, 聪 王, 王昌建, 艾汉祥, 范庆国, 谭仁伟, 辛卫升, 雷泽红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