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181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试验,特别涉及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碰撞安全性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国对汽车驾驶员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已经非常重视,国家标准号GB11552,已经实施多年,并不断更新。标准中多处要求在车辆内部按照一定位置确定仪表台及前排座椅靠背进行划线以确定头型冲击测试区域,虽然标准对这些线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没有提供任何工具来辅助划线,如果只用165mm直径头型和直尺来操作是很难完成的,而且偏差会很大,为解决此问题,设计辅助划线装置,既方便、 又快捷还能保证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确划出冲击区域的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包括第一滑移机构上设有第二滑移机构,长度可调的球体杆的一端设置球头,另一端通过万向节固定在第二滑移机构上。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调节万向节的位置,使万向节的旋转中心点与汽车座椅的H点重合,转动球体杆,标记出球头与仪表台的接触线;调整第一、第二滑移机构达到调节万向节的旋转中心点位置的目的,调节球体杆的长度后转动球体杆并标记出球头与仪表台的接触线,两条接触线之间的区域即为冲击区,快捷方便的划出冲击区域,而且精确度
尚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包括第一滑移机构上设有第二滑移机构,长度可调的球体杆30的一端设置球头31,另一端通过万向节40固定在第二滑移机构上。国家标准号GB11552中的H点是指二维或三维人体模型样板中人体躯干与大腿的连接点即胯点(HipPoint),在确定驾驶室布置工具在车身中的位置时常以此点作为定位基准点。首先利用H测量装置找到座椅H点位置,把该装置放置到汽车座椅上面并安放牢靠,调节万向节40的位置,使万向节40的旋转中心点与座椅的H点重合,调整球体杆30的长度使球头31顶部距万向节40的旋转中心的长度为736mm,使球头31与车辆的仪表台表面相接触,转动球体杆30,标记出球头31与仪表台的接触线;调整第一、第二滑移机构使万向节40的旋转中心点位于座椅的H点的竖直上方19mm,水平前方127mm处,调整球体杆30 的长度使球头31的顶部距万向节20的旋转中心的长度为840mm,转动球体杆30并标记出球头31与仪表台的接触线,两条接触线之间的区域即为冲击区,由于转动中心与球体杆30 均为定值,因此划出的冲击区非常精确,该装置操作较为简单方便。如图2,所述的第一滑移机构为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直线导轨10和设置在其上的第一滑块11,第二滑移机构为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直线导轨20和设置在其上的第二滑块21,其中第二直线导轨20固定在第一滑块11上,万向节40固定在第二滑块21上。滑块沿直线导轨滑动,保证万向节40旋转中心位置的精确,第二滑块21带动万向节40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可调,第一滑块11带动第二直线导轨20滑动,因此调节第一滑块11便可实现调节万向节40水平位置的目的,操作简单方便,满足使用要求。所述的第一、第二滑移机构均固定在座椅状的底座50上,底座50为弯折呈垂直夹角的板体,便于固定在汽车座椅上,使用时将底座50放置在汽车座椅上,使用水平仪将底座50的水平板面51在车辆的横向方向调节至水平位置,之后再第一、第二滑移机构使万向节40的旋转中心与汽车座椅的H点重合。所述的球体杆30包括固接有球头31的第一杆32套设在第二杆33的一端,构成伸缩式插接配合,第二杆33的另一端铰接在万向节40上,所述的第一杆32与第二杆33之间设有锁紧机构。所述的第一滑块11上设有与第一直线导轨10抵触配合的第一螺栓60a,第二滑块 21上设有与第二直线导轨20抵触配合的第二螺栓60b,构成锁止机构,可靠的固定滑块与对应直线导轨的相对位置,有效避免万向节40的旋转中心位置在使用时发生移动,提高测试的精确度。所述的第一直线导轨10上设有用于连接底座50的孔12,该孔12沿第一直线导轨20至少间隔设置两个,使用螺栓连接将第一直线导轨10可靠的固定在底座50上,使用时只需要调节底座50的水平位置便可保证第一直线导轨10的位于水平位置及第二直线导轨20位于垂直位置。所述的第一杆32上开设有螺纹孔,与螺纹孔配合的螺栓34端头部抵接于第二杆 33,该结构简单,调节灵活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滑移机构上设有第二滑移机构,长度可调的球体杆(30)的一端设置球头(31),另一端通过万向节00)固定在第二滑移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移机构为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直线导轨(10)和设置在其上的第一滑块(11),第二滑移机构为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直线导轨00)和设置在其上的第二滑块(21),其中第二直线导轨00)固定在第一滑块(11)上,万向节GO)固定在第二滑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第二滑移机构均固定在座椅状的底座(5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球体杆(30)包括固接有球头(31)的第一杆(3 套设在第二杆(3 的一端,构成伸缩式插接配合,第二杆(3 的另一端铰接在万向节GO)上,所述的第一杆(3 与第二杆(33)之间设有锁紧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块(11)上设有与第一直线导轨(10)抵触配合的第一螺栓(60a),第二滑块上设有与第二直线导轨00)抵触配合的第二螺栓(60b),构成锁止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线导轨(10)上设有用于连接底座(50)的孔(12),该孔(12)沿第一直线导轨00) 至少间隔设置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杆(3 上开设有螺纹孔,与螺纹孔配合的螺栓(34)端头部抵接于第二杆(3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试验,特别涉及乘用车内部凸出物冲击区域的划分装置,包括第一滑移机构上设有第二滑移机构,长度可调的球体杆的一端设置球头,另一端通过万向节固定在第二滑移机构上,调节万向节的位置,使万向节的旋转中心点与汽车座椅的H点重合,转动球体杆,标记出球头与仪表台的接触线;调整第一、第二滑移机构达到调节万向节的旋转中心点位置的目的,调节球体杆的长度后转动球体杆并标记出球头与仪表台的接触线,两条接触线之间的区域即为冲击区,快捷方便的划出冲击区域,而且精确度高。
文档编号G01M7/08GK202229901SQ20112030027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
发明者吴特, 沈光勇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