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8146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是由凝胶因子1-萘-3,4,5-三(十六烷氧基)苯甲酰腙与Ca2+、Cu2+溶于有机溶剂中,冷却至室温后形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当向该有机双金属凝胶中加入阴离子时,只有CN-的加入使有机双金属凝胶的颜色由墨绿色变为黄褐色,同时产生很强的绿色荧光;而其阴离子水溶液的加入,有机双金属凝胶的颜色变化不发生变化,也无荧光产生,因次,该有机双金属凝胶能单一选择性荧光比色识别水溶液中的CN-,因此可方便快捷的“裸眼”检测水中的CN-。
【专利说明】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阴离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尤其涉及一种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本发明同时还涉及该有机双金属凝胶在检测氰根离子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氰化物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制革、电镀等化学工艺过程中,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氰化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并且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可经口、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氰化物进入胃内,在胃酸的解离下,能立即水解为氢氰酸而被吸收。此种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血液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与CN_结合,生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丧失传递电子的能力,使呼吸链中断,细胞窒息死亡。由于氰化物在类脂中的溶解度比较大,所以中枢神经系统首先受到危害,尤其是呼吸中枢更为敏感。呼吸衰竭乃是氰化物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CN_的检测在生命科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到目前为止,虽然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检测氰根离子的方法,但是其中许多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和复杂的操作,这严重限制了这些方法的应用。近年来,在离子检测领域,比色法或荧光法由于操作简便、仪器易得等原因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另外,离子响应型有机凝胶由于其易于制备,使用方法简便,而成为了离子识别领域的新的研究热点。基于以上分析,发明一种可利用荧光、比色识别Cf的有机凝胶是非常有意义和发展前景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
[000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有机双金属凝胶的制备方法。
[0005]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 的,就是提供所述有机双金属凝胶在荧光比色识别CN^中的应用。
[0006]一、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
本发明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是由凝胶因子1-萘_3,4,5-三(十六烷氧基)苯甲酰腙(记为LI)与Ca2+、Cu2+溶于有机溶剂中,冷却至室温后形成的有机金属凝胶(记为OMGl )。
[0007]其中Ca2+的摩尔量为有机凝胶因子的0.5~2倍;Cu2+的摩尔量为机凝胶因子的2~4倍。所述有机溶剂为N,N- 二甲基亚酰胺、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异戊醇、乙醇中的一种。
[0008]所述凝胶因子1-萘-3,4,5-三(十六烷氧基)苯甲酰腙(记为LI),其结构为:
【权利要求】
1.一种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是由凝胶因子1-萘-3,4,5-三(十六烷氧基)苯甲酰腙与Ca2+、Cu2+溶于有机溶剂中,冷却至室温后形成的有机金属凝胶;所述凝胶因子1-萘_3,4,5-三(十六烷氧基)苯甲酰腙的结构式为:
<im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其特征在于:Ca2+的摩尔量为有机凝胶因子摩尔量的0.5~2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其特征在于:Cu2+的摩尔量为机凝胶因子摩尔量的2~4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亚酰胺、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异戊醇、乙醇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因子1-萘_3,4,5-三(十六烷氧基)苯甲酰腙由以下方法制得:以乙醇为溶剂,冰乙酸为催化剂,使等摩尔量的3,4,5-三(十六烷氧基)苯甲酰肼与萘酚-1-甲醛回流搅拌3~8h,冷却后抽滤,得白色固体;用三氯甲烷-乙醇重结晶,得到凝胶因子;冰乙酸的用量为萘酚-1-甲醛摩尔量的I~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的制备方法,是将凝胶因子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加热使其充分溶解,得质量百分数0.5~2%的有机金属凝胶溶液;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形成有机凝胶;再向其中加入有机凝胶因子0.5~2倍摩尔量的Ca2+溶液和有机凝胶因子2~4倍摩尔量的Cu2+溶液,静置至有机凝胶完全变成墨绿色,即为有机双金属凝胶;或将凝胶因子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加热使其充分溶解,得质量百分数0.5~2%的有机金属凝胶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有机凝胶因子0.5~2倍摩尔量的Ca2+溶液和有机凝胶因子2~4倍摩尔量的Cu2+溶液,振荡摇匀,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形成稳定的墨绿色有机金属凝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亚酰胺、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异戊醇、乙醇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a2+溶液、Cu2+溶液均为其高氯酸盐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的溶液;其中有机溶剂为乙醇、N,N-二甲基亚酰胺、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异戊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的在检测氰根离子中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荧光比色识别氰根离子的有机双金属凝胶的在检测氰根离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有机双金属凝胶在遇到含氰根离子的水溶液时颜色由墨绿色变为黄褐色,同时产生绿色荧光;而遇到含其它离子的水溶液时,有机双金属凝胶的颜色变化不发生变化,也无荧光产生。
【文档编号】G01N21/64GK103613514SQ201310523449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林奇, 孙斌, 杨青平, 魏太保, 张有明 申请人:西北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