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红外在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0711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红外在线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食品红外在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是目前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民以食为天,食品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甚至是生命,食品在使用之前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实验检测,确保食品食用时的安全性能。

食品检测目前已经成为一种热门的新兴产业,食品检测主要检测食品中的有毒有害无法是否超出相关标准,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在食品检测中,红外检测已经成为食品检测中的一种主要检测方式,红外检测由于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受到人们的大力欢迎。

但是现有食品红外在线检测设备在检测时当食品溶液中的颗粒物浓度大时,红外探测头容易受到污染,导致红外分析仪检测结果不够准确,因此在红外检测之前需要将食品溶液进行有效过滤,但是现有的红外在线检测装置在检测时过滤由于水力停留时间端,溶液中颗粒物浓度依然较高,检测设备使用检测结果不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红外在线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品红外在线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主要是有进口、缓冲区、驱动电机、旋转轴、搅拌轴以及检测区构成,所述装置本体内顶部设置有缓冲区,缓冲区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装置本体内位于缓冲区底部横向设置有旋转轴,且装置本体左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旋转轴相连,所述旋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缓冲区内上方通过连接管连接装置本体底部;所述装置本体底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红外探测头,且装置本体右侧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红外分析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本体顶部左侧设置有进口,进口与装置本体内连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装置主要是由伸缩杆以及弹簧构成;所述伸缩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且弹簧套设在伸缩杆外侧且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滑动板下表面以及底板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轴主要为连接杆和支杆构成,所述连接杆为中空结构,支杆位于连接杆内且支杆顶部延伸至连接杆外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红外分析仪与红外探测头连接且红外分析仪与装置本体外侧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大大延长了溶液在装置内的水力停留时间,提高了溶液中颗粒物的沉降效率,且该装置的搅拌法范围大,搅拌效率高,溶液的浓度分布均匀,检测的结果准确,大大提高了食品食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食品红外在线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进口;3-缓冲区;4-滑动板;5-升降装置;6-连接管;7-驱动电机;8-旋转轴;9-搅拌轴;10-检测区;11-红外探测头;12-红外光谱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食品红外在线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主要是有进口2、缓冲区3、驱动电机7、旋转轴8、搅拌轴9以及检测区10构成;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左侧设置有进口2,进口2与装置本体1内连通;所述装置本体1内顶部设置有缓冲区3,缓冲区3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5,所述升降装置5主要是由伸缩杆以及弹簧构成;所述伸缩杆5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4,且弹簧套设在伸缩杆5外侧且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滑动板5下表面以及底板上表面。

所述装置本体1内位于缓冲区底部横向设置有旋转轴8,且装置本体1左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与旋转轴8相连,所述旋转轴8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9主要为连接杆和支杆构成,所述连接杆为中空结构,支杆位于连接杆内且支杆顶部延伸至连接杆外侧;所述缓冲区3内上方通过连接管6连接装置本体1底部;所述装置本体1底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红外探测头11,且装置本体1右侧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红外分析仪12,红外分析仪12与红外探测头11连接且红外分析仪12与装置本体1外侧电源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溶液通过进口2进入装置本体1内部,当溶液在进入滑动板4上方时,滑动板4通过升降装置5向下移动,液面下降,溶液在缓冲区3内沉降,缓冲区3大大延长了溶液在装置本体1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溶液内悬浮物的沉降效率,当缓冲区3内的页面到达连接管6与缓冲区3的连接处时,溶液内的上清液通过连接管6进入装置本体1底部,旋转轴8通过驱动电机7作用转动,搅拌轴9对溶液进行搅拌,支杆在连接杆由于离心力作用向外侧滑动,搅拌轴9的长度伸长,扩大了搅拌范围提高了搅拌效率,使得溶液的浓度分布均匀,红外探测头11通过红外线探测,并将探测结果传送至红外分析仪12中,红外分析仪12通过计算得出溶液内的物质含量。

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