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1223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传感器、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涉及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传感器、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

技术背景

现有的传感器,成本高昂,对加工精度要求很高、成本很高、结构复杂,越敏感的传感器,越容易感应微小的环境变化,检测系统越敏感越有利于设备的高速反应,现有的高敏感度的传感器价格非常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能够提供一种传感器设计新思路。

1、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壳体(S1)、弹簧(S7)、电路、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激光器(S9)、反光镜(S8);

电路(S3)安装在封装壳体(S1)内;

透明窗口(S2)作为透光窗口安装在封装壳体(S1)上;

当光斑移动时,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所受的光线增量相反,一个为正一个为负,起到放大光斑移动信息的功能;

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中一个为正向电阻一个为反向电阻;

反向电阻的阻值变化与电路的输出变化相反,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向电阻的阻值增大时,电路的输出变小,反向电阻的阻值减小时,电路的输出增大;

正向电阻的阻值的变化与电路的输出变化相同,正向电阻的阻值减小时,电路的输出减小,正向电阻的阻值增大时,电路的输出增大;

反光镜(S8)受封装壳体(S1)的限制只能垂直于透明窗口(S2)运动;

弹簧(S7)的一端与反光镜(S8)接触,弹簧(S7)的另一端与封装壳体(S1)接触;当反光镜(S8)靠近透明窗口(S2)时会受到弹簧(S7)的弹力抵触;

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的实体并列设置;

激光器(S9)的实体与封装壳体(S1)固定相连;

激光器(S9)发射的激光经由反光镜(S8)反射后同一光斑同时照射在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上;

当反光镜(S8)受外力(M)的作用克服弹簧(S7)的弹力靠近透明窗口(S2)时光斑移动,电路输出信号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用于压力检测。

进一步地,用于重量称量。

进一步地,用于震动检测。

进一步地,封装壳体(S1)为塑料材质。

进一步地,透明窗口(S2)为石英材质。

进一步地,弹簧(S7)为气体弹簧。

进一步地,弹簧(S7)为螺旋塑料弹簧。

智能设备、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具有前述的传感器。

技术内容说明,及其有益效果。

由于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接受同一光斑,光斑移动时,所以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的变化方向相反,加上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的在电路中的不同参考方式;使得第一光敏电阻(R1)阻值变化趋势与输出变化趋势的关联、第二光敏电阻(R2)阻值变化趋势与输出变化趋势的关联,二者相反,一个正相关一个负相关;本发明能够起到急剧放大的作用,能够很明显的测量到光斑的移动,可以检测影响光斑移动的物理量,比如折射率、反射镜的运动,光源的运动。

本发明能够通过激光器(S9)发出的光斑的位置移动产生较大的电学变化差,本发明的设计架构使得本发明能够放大变化差,提高感光敏感度,降低制造成本,还可以用于检测震动。

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敏感度高、容易加工、提供了一条传感器设计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路采用PROTUES软件仿真示意图。图中电压表用于显示电路输出的强度值-电压值。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路采用PROTUES软件仿真示意图。图中电压表用于显示电路输出的强度值-电压值。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路采用PROTUES软件仿真示意图。图中电压表用于显示电路输出的强度值-电压值。

图2-4中表述了光斑移动导致第一光敏电阻、第二光敏电阻光照情况变化导致电路输出的值的变化的情况。

附图标号说明:附图标号说明: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第一号运算放大器(U1:A)。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3传感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壳体(S1)、弹簧(S7)、电路、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激光器(S9)、反光镜(S8);

电路(S3)安装在封装壳体(S1)内;

透明窗口(S2)作为透光窗口安装在封装壳体(S1)上;

当光斑移动时,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所受的光线增量相反,一个为正一个为负,起到放大光斑移动信息的功能;

反光镜(S8)受封装壳体(S1)的限制只能垂直于透明窗口(S2)运动;

弹簧(S7)的一端与反光镜(S8)接触,弹簧(S7)的另一端与封装壳体(S1)接触;当反光镜(S8)靠近透明窗口(S2)时会受到弹簧(S7)的弹力抵触;

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的实体并列设置;

激光器(S9)的实体与封装壳体(S1)固定相连;

激光器(S9)发射的激光经由反光镜(S8)反射后同一光斑同时

照射在第一光敏电阻(R1)、第二光敏电阻(R2)上;

当反光镜(S8)受外力作用克服弹簧(S7)的弹力靠近透明窗口(S2)时光斑移动,电路输出信号发生变化。

还包括第三号电阻、第四号电阻、运算放大器、第一号三极管;

运算放大器的型号为LM358;

运算放大器的OP脚与第一号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一号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气节点OUT1相连,第二光敏电阻的第二脚与电气节点OUT1相连,电气节点OUT1与电气节点OUT1相连,第四号电阻的第一脚与电气节点VREF相连,第三号电阻的第二脚与电气节点VREF相连,运算放大器的+IP脚与电气节点VREF相连,第二光敏电阻的第一脚与电气节点VCC相连,运算放大器的V+脚与电气节点VCC相连,第三号电阻的第一脚与电气节点VCC相连,

R1、R2、运算放大器U1A、三极管Q1构成一个电流源电路,电阻R5、R6为电流源电路提供参考电压,R1、R2上的电流相等(忽略掉三极管Q1的基极电流,则该电路可以放大可变电阻的差。R5、R6为电流源提供参考电压,参考电压Vref=(VCC-VEE)*R6/(R5+R6)–VEE=-2.5v。电流源的电流为Iref=(Vref–VEE)/R1=2.5/R1。则三极管基极电压为Vc=VCC–Iref*R2=VCC-R2*(Vref–VEE)/R1=5–2.5*R2/R1。

不详处为现有技术,故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