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箔取样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4356阅读:9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箔取样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型型涉及一种取样模具,尤其是一种压延铜箔取样模具。



背景技术:

在铜箔轧制过程时,利用在线测厚仪来检测铜箔厚度,其缺点在于无法检测到箔材边缘的厚度,范围具有局限性,因此需要在轧制过的箔材上随机取样,通过称量标样的质重,来计算箔材的厚度,多个标样的质重误差范围要求不超过0.01g。裁取试样时常用的方法是直尺划线,在箔材上作100mm×10mm的正方形,用美工刀沿所画的直线裁取正方形试样。这种做法缺点在于:工作效率低且不能完全保证画出的正方形的标准性;在裁取试样时,需要一手固定直尺,一手用美工刀沿着直尺裁取试样。首先直尺比较薄,裁取试样时美工刀经常会滑动到直尺上,损坏直尺,甚至对操作人员的手指造成伤害。其次是由于箔材表面比较光滑,在裁取过程中直尺容易与箔材的接触面发生滑动,影响裁取的正方形试样的标准性。

裁取试样也可以采用模具冲压,虽方便快捷,但其缺点在于:

1.模具冲压成本高;

2.频繁裁取试样,刀具磨损快,裁剪的试样周边带有毛刺,影响质重的称量,且刀具更换不方便;

3.对于软态压延铜箔,模具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延铜箔取样模具,可以保证在取样过程中不损伤铜箔试样,同时可以保证试样的直线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箔取样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下部为长方体,模具本体底部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圆心与模具本体底面的中心重合,模具本体的上部为正棱台,正棱台的底面与长方体的上表面相重合,正棱台的上表面面积小于底面面积,正棱台上部连接有把手,把手位于正棱台的中心位置,把手的上部形状为圆弧形突起,把手与正棱台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优选:长方体的尺寸为100×100×25mm。

作为优选:正棱台的高度为35mm。

作为优选:凹槽的直径为86mm,深度为4mm。

作为优选:正棱台与把手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有益效果:

模具的下部为长方体结构,同时底部开有凹槽,保证了取样过程中试样不发生滑动,提高了试样的平整度,同时模具的上部采用正棱台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刀具在取样过程中与模具侧面发生干涉,保证了试样的直线度,方便操作者使用刀具进行取样,模具上部把手采用半球型结构,增加了手部舒适感,取样过程更加顺利。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型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一种压延铜箔取样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把手2,模具本体的下部为长方体1,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长方体1的尺寸为100×100×25(mm),长方体1结构的底面中心位置开有凹槽4,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凹槽4为圆形,凹槽4的直径为86mm,凹槽4的深度为4mm,这种结构可以保证的模具本体底面的平面度并且保证了与箔材的接触面积,不损伤箔材试样,模具本体的上部为正棱台2,正棱台2的底面与长方体1的上表面相重合,正棱台2上表面的面积小于底面的面积,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正棱台2的高度为35mm,模具的总体高度为60㎜,增加了模具的重量,操作者取样时只需轻轻按压模具即可,模具高度过低的情况下,模具重量偏轻,裁取50um以上的铜箔试样时,操作者需手部向下施加相对大的压力,才足以保证模具与箔材不发生相对滑动,正棱台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连接有把手3,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正棱台2与把手3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把手3的上部为弧形突起结构,这种结构符合手掌掌心的弧度,增加手部的舒适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