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尘超低排放测试滤膜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5168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尘超低排放测试滤膜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对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验收测试中对于滤膜进行有效保护的独立封闭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为控制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总量,我国对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日益提高。新颁布的《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环发[2015]164号)规定,燃煤锅炉烟尘排放浓度要小于10mg/m3,局部重点地区电厂要求小于5mg/m3。当前,超低排放改造正在全国燃煤电厂中开展。

伴随着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浓度标准要求的日趋严格,对应的控制设施和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从工艺路线上来看,为达到烟尘的超低排放,燃煤电厂通过对低温除尘器的改造、对高频电源的改造、脱硫除尘一体化以及在湿法脱硫后配置湿式电除尘器等手段,使烟尘排放在线数据显示低于10mg/m3,更有甚者低于1mg/m3。因此,对于烟尘超低排放的测试技术也相应提高了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超低烟尘浓度的测试方法主要是将烟尘集中沉降下来后,将过滤器取样前后的重量差除以取样体积来计算的称重法,测试仪器如DURAG D-RC 120杜拉格烟尘采样仪、SHC502西克麦哈克粉尘采样器和3012H-D崂应便携式大流量低浓度烟尘自动测试仪等。通过选用大流量采样泵、增加采样体积、预留空白样、选用优质滤膜等措施,做到烟尘最低测量浓度0.1mg/m3。但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一张滤膜的质量约为0.09g,尤其是采集样品后在携带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碰撞,使滤膜表面细纤维和收集的烟尘掉落,造成不可避免的误差从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计算结果为负值的不正确的测量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烟尘超低排放测试滤膜存放装置,以便很好地保护捕集超低排放烟尘的滤膜,实现精准称重,提高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测试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烟尘超低排放测试滤膜存放装置的结构特点是:设置可提携的存放箱,在所述存放箱的中部设置一道水平隔板,在所述水平隔板上分布有各通孔;放置在所述存放箱中的各称量桶一一对应卡嵌在各通孔中,使所述称量桶在水平隔板上呈悬挂;所述称量桶是由桶体和桶盖构成,盖在桶体上的桶盖使桶体呈封闭,单片滤膜独立放置在所述桶体中得到封闭,使单片滤膜与称量桶实现整体称重。

本实用新型烟尘超低排放测试滤膜存放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设置所述桶体为下底小上底大的圆台体的结构形式,圆台体的桶体利用圆台的锥度悬挂在所述通孔中,可随意取放。

设置所述通孔的孔壁具有与所述桶体相同的锥度。

设置所述存放箱的平面形状是便于手提的弧形。

设置所述桶体和桶盖是以金属铝为材质,使称量桶的重量不大于8g。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是以单个滤膜独立封闭保存,避免了在携带运输过程中因滤膜纤维碰撞造成的脱落损失,通过对单个滤膜与称量桶在测试前后的整体称重,对误差采取了闭环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超低排放烟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尤其适于现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平隔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称量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称量桶放置在水平隔板上示意图;

图中标号:1桶盖,2扣合圈,3桶体,4背带,5存放箱,6通孔,7水平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烟尘超低排放测试滤膜存放装置的结构形式是:设置可提携的存放箱5,在存放箱5的中部设置一道水平隔板7,在水平隔板7上分布有各通孔6;放置在存放箱5中的各称量桶一一对应卡嵌在各通孔6中,使称量桶在水平隔板7上呈悬挂;称量桶是由桶体3和桶盖1构成,盖在桶体3上的桶盖1使桶体3呈封闭,单片滤膜独立放置在桶体3中得到封闭,使单片滤膜与称量桶实现整体称重。单片滤膜独立放置避免滤膜纤维因碰撞造成的脱落损失,单片滤膜与称量桶整体称重是对误差采取的闭环措施,以此可以有效提高测试精度。

具体实施中,如图3所示,设置桶体3为下底小上底大的圆台体的结构形式,圆台体的桶体3利用圆台的锥度悬挂在通孔6中,可随意取放;也可以设置通孔6的孔壁具有与桶体3相同的锥度,并将水平隔板7设置为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使通孔6在桶体3的外周形成围护,这一形式既便于称量桶的取或放,又能使称量桶在通孔6中得到稳定;设置存放箱5的平面形状是便于手提的弧形,尽量避免在提携过程中与提携者碰撞,图1中所示的背带4用于肩背;设置桶体3和桶盖1是以金属铝为材质,使称量桶的重量不大于8g,使其符合测试要求,并可重复使用。

可以在桶盖1与桶体3之间相互扣合位置处,即扣合圈2的位置处喷涂纳米特氟龙涂层,一方面可以使桶盖1和桶体3的配合更加紧密,同时也能便于打开;存放箱5是带有箱盖、并且能够以箱盖进行封闭的箱体结构。

现场取样:将存放箱连同称量桶携带至测试现场,将滤膜放入DURAG D-RC 120杜拉格烟尘采样仪的采样枪内,等速抽取烟气,取样结束后将滤膜放入称量桶,记录采样体积V。

取样称重:将取样滤膜平整地放入桶体3的底部,在桶盖1上标记编号;将称量桶连同滤膜整体放入烘箱中,在105℃的温度下干燥2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在精度为万分之一的天平上进行称重。

烟气中含尘浓度C按(1)计算:

C=m/V (1)

式中:C为烟气的含尘浓度,mg/m3

m为所采得的烟尘量,mg;

V为采集的烟气体积,m3

m=m2-m1 (2)

式中:m1为采样前滤膜和称量桶的整体重量,mg;

m2为采样后滤膜和称量桶的整体重量,mg。

实验1:

安徽省某电厂#3机组,容量为630MW,除尘超低排放改造方案是:低低温除尘器改造和SPC—3D脱硫除尘一体化。在机组630MW下,测试烟囱入口处烟尘含量,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表1中,测试值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装置保存测试的滤膜,测试值2为未用本实用新型装置保存测试的滤膜。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测试值2中5组烟尘浓度均小于测试值,两者绝对误差为-0.61mg/m3,绝对误差=测试值2-测试值1。可能的误差原因是携带运输过程中造成滤膜和吸附的烟尘碰撞损失造成的。测试结果对比发现,应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能明显提高烟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2:

安徽省某新建电厂#1机组,容量为1000MW,烟尘实现超低排放方案是:高频电源和三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效率99.89%;脱硫吸收塔后加装湿式电除尘,除尘效率分别为50%和70%。在机组999MW下,测试湿式电除尘出口处烟尘含量、氧量,同时将烟尘进行标准氧条件下折算,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表2中测试值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装置保存测试的滤膜,测试值2为未用本实用新型装置保存测试的滤膜。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测试值2中5组烟尘浓度均小于测试值,两者绝对误差为-0.71mg/m3,绝对误差=测试值2-测试值1。可能的误差原因是携带运输过程中造成滤膜和吸附的烟尘碰撞损失造成的。在测试值2的第4组数据中,计算出来的烟尘浓度竟为-0.10mg/m3,表明滤膜拦截下来的烟尘重量小于滤膜损失的重量。测试结果对比发现,应用本实用新型装置使滤膜在单个独立封闭环境中保存,提高了烟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