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分析和检测内生真菌中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含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1887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分析和检测内生真菌中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含量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hplc)和质谱(massspectrum,ms)是分析和检测小分子物质的常用手段和方法。目前,对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分析和含量测定主要是分别建立分离和分析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hplc法,以及基于此基础上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利用该方法,对上述3种物质分别进行分析检测和含量分析,其特点是操作繁琐,工作量大,化学试剂消耗量及花费较大。此外,研究工作中,需要对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合成代谢途径中的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进行分析和检测,特别是在筛选产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内生真菌,也需要对上述3种物质进行分析和检测。目前,尚未建立一种通过一步操作,能对上述3种物质进行分析和检测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同时分析和检测紫杉醇、巴卡亭和巴卡亭ⅲ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快速分析和检测内生真菌中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含量的方法,步骤为:

(1)首先制备内生真菌提取液;

(2)经高分辨质谱分析,证实提取液中是否含有紫杉醇和/或巴卡亭ⅲ和/或10-去乙酰巴卡亭ⅲ;

(3)含有紫杉醇和/或巴卡亭ⅲ和/或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提取液用hplc分离和分析,得到提取液中紫杉醇和/或巴卡亭ⅲ和/或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内生真菌提取液的提取方法为:将纯化的内生真菌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以活化菌株;活化后接种于装有250ml的yes液体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中,置于aw-211c大容量恒温培养震荡器中,于28℃、150r/min下培养7d;过滤收集菌丝体,置于-18℃冰箱中冷冻;将解冻后的菌丝体置于研钵中研磨成匀浆,加入适量水和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3次上清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经80℃减压蒸发浓缩得提取液。

进一步的,hplc梯度洗脱分离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梯度洗脱条件是,在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27nm,柱温为45℃,进样量为10µl的条件下,甲醇∶水的梯度洗脱条件为:0~2min,35∶65;2~5min,55∶45;6~23min,65∶35;24~35min,100∶0;35~37min,100∶35~35∶65;37~40min,35∶65。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高分辨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简化了分析和检测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程序,有望成为筛选产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内生真菌的标准方法。

2、高分辨质谱检测样品提取物中的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节约了时间,简化了过程,减少的试剂消耗,可靠性强。

3、建立梯度洗脱分离和分析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hplc法,可实现对真菌提取物和红豆杉细胞提取物中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进行分析和含量测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内生真菌sj17菌株提取物高分辩质谱分析图。

图2为内生真菌ja13菌株提取物高分辩质谱分析图。

图3为内生真菌ja5菌株提取物高分辩质谱分析图。

图4为10-去乙酰巴卡亭ⅲ、巴卡亭ⅲ和紫杉醇标样在梯度洗脱条件下的分离图谱。

图5为梯度洗脱条件下内生真菌ma4可检测到紫杉醇(a)和巴卡亭ⅲ(b)的高分辩质谱分析图。

图6为梯度洗脱条件下内生真菌ja5中可检测到紫杉醇(1),巴卡亭ⅲ(b)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高分辩质谱分析图。

图7为紫杉醇标样的回归曲线和回归方程。

图8为巴卡亭ⅲ标样的回归曲线和回归方程。

图9为10-去乙酰巴卡亭ⅲ标样的回归曲线和回归方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试验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试验中采用的内生真菌sj17为间座壳属的内生真菌,ja13为木霉属的内生真菌,ja5为也为木霉属的内生真菌。

一、试验方法

1、内生真菌提取物的制备和紫杉醇、巴卡这和巴卡亭ⅲ的鉴定。

将纯化的内生真菌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培养以活化菌株。活化后接种于装有250ml的yes(80g/l葡萄糖,10g/l酵母粉,5g/l蛋白胨,2.0g/l磷酸二氢钾,1.0g/l七水硫酸镁)液体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中,置于aw-211c大容量恒温培养震荡器中,于28℃、150r/min下培养7d。过滤收集菌丝体,置于-18℃冰箱中冷冻。将解冻后的菌丝体置于研钵中研磨成匀浆,加入适量水和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3次上清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经80℃减压蒸发浓缩得浓缩提取液。

浓缩提取液中紫杉醇、巴卡亭和巴卡亭ⅲ的鉴定通过高分辨质谱进行分析检测。采用德国brucker公司的maxisimpact超高分辨质谱仪,高分辨质谱条件为喷雾压力:0.3bar,干燥温度:180℃,干燥压力:4.0l/min,喷雾电压:3500v,离子源:esi。

、紫杉醇、巴卡亭和巴卡亭ⅲ的分离和含量测定。

经高分辨质谱分析证实具有紫杉醇和(或)巴卡亭ⅲ和(或)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样品提取液经调整体积至0.5ml以及通过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后用于hplc分离和分析。

紫杉醇、巴卡亭和巴卡亭ⅲ标准样品的配制的标准曲线的制作:紫杉醇标准品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纯度为99.6%,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标准样品购自上海同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两者纯度均为98.0%。先将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配制成10μg/ml的母液,然后将母液分别稀释成1μg/ml,2μg/ml,3μg/ml,4μg/ml和6μg/ml用于hplc分析和检测。将3个标样混合后通过hplc进行分离和分析,探索3个标样分离的适宜条件,包括检测波长、柱温、流速、进样量、洗脱剂配比和梯度洗脱条件。探索得到3个标样的适宜条件后,在该条件下对经高分辨质谱检测证实具有紫杉醇和(或)巴卡亭ⅲ和(或)10-去乙酰巴卡亭ⅲ真菌提取物进行hplc分析。由于真菌样品提取物中组分多且复杂,因此,还需调整hplc的分析条件。获得最佳3个标样和真菌样品中紫杉醇、巴卡亭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最佳分离分析条件。在该最佳分离分析条件下,获得到3个标样的保留时间,同时,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作为判断样品提取物中是否有紫杉醇或巴卡亭ⅲ或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依据。根据3个标样的保留时间和3个标样浓度所对应的峰面积获得回归曲线和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同时参照标样的浓度,计算样品提取物中的紫杉醇、巴卡亭ⅲ或10-去乙酰巴卡亭ⅲ含量和浓度。

hplc分析采用agilent122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zorbaxeclipseplusc18(4.6mm×250mm,5μm)。检测条件为流动相为不同配比和不同梯度的甲醇∶水,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27nm,柱温为45℃,进样量为10µl。设置甲醇∶水梯度洗脱以分离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经过大量实验,得到了最佳的梯度洗脱时间和洗脱剂分别为::0~2min,35∶65;2~5min,55∶45;6~23min,65∶35;24~35min,100∶0;35~37min,100∶35~35∶65;37~40min,35∶65。

二、试验结果

图1~3为几个菌株的提取物经高分辨质谱仪检测所检测到的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质谱图。

图1内生真菌sj17提取物中经高分辩质谱分析证明存在紫杉醇。上:样品的离子特征峰为[m+na]+=876.3204。下:在质谱数据库中分子式为c47h51no14的分子离子特征峰为[m+na]+=876.3202,两者质量仅相差0.0002。因此,可判断样品中存在分子式为c47h51no14的分子,即紫杉醇分子。

图2内生真菌ja13提取物中经高分辩质谱分析证明存在巴卡亭ⅲ。上:样品的离子特征峰为[m+na]+=609.2306。下:在质谱数据库中分子式为c31h38o11的分子离子特征峰为[m+na]+=,两者无差异[赵瑾1]。因此,可判断样品中存在分子式为c31h38o11的分子,即巴卡亭ⅲ。

图3内生真菌ja5菌株提取物中经高分辩质谱分析证明存在10-去乙酰巴卡亭ⅲ。上:标品的离子特征峰为[m+na]+=567.2197。下:在质谱数据库中分子式为c29h36o10的分子离子特征峰为[m+na]+=567.2201,两者质量仅有0.0004的微小无差异。因此,可判断样品中存在分子式为c29h36o10的分子,即10-去乙酰巴卡亭ⅲ分子。

因此,高分辨质谱检测可用于内生真菌中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检测,即可用于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产巴卡亭ⅲ的内生真菌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的内生真菌的筛选。其灵敏度高,可靠性比hplc用保留时时判断的可靠性好。

经过高分高分辨质谱筛选的菌株,可以通过hplc分析测定内生真菌提取物中的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含量。通过反复探索,建立了hplc梯度洗脱分离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梯度洗条件,即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27nm,柱温为45℃,进样量为10µl的条件下,甲醇∶水的梯度洗脱条件为:0~2min,35∶65;2~5min,55∶45;6~23min,65∶35;24~35min,100∶0;35~37min,100∶35~35∶65;37~40min,35∶65。在该条件下能较好分离10-去乙酰巴卡亭ⅲ、巴卡亭ⅲ和紫杉醇,其保留时间(retentiontime)分别为8.165min,9.582min和21.946min。

参见图4~6,这种梯度洗脱条件能够对经高分辨质谱获得的产紫杉醇、巴卡亭ⅲ和(或)10-去乙酰巴卡亭ⅲ菌株进行hplc分析,以测定菌株中的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含量。按照上述试验方法所述,得到了3个标样回归曲线和回归方程,如图7,图8,图9所示。

根据以上3个标样的回归方程以及标样的纯度,计算得到ma4菌株中的紫杉醇和巴卡亭ⅲ的含量分别为0.83μg/l和1.04μg/l,ja4菌株中的紫杉醇,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巴卡亭ⅲ的含量分别为2.00μg/l,3.42μg/l,1.00μg/l,和609.2306差异较大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