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多酚含量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31728阅读:20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多酚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在我国广泛种植,猕猴桃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多酚等,长期食用猕猴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巨大帮助。

多酚拥有抗氧化效果,适当摄取可以预防疾病,增强身体抗御能力。但过量摄取会引起肝脏和肠道不适,严重的更会造成肝脏损伤。因此应该严格控制摄入量,人每次的安全口服剂量不超过0.25g。找到一种方法准确测出猕猴桃中的多酚含量,即可知道每次食用多少猕猴桃比较合适。现有技术中有较多的猕猴桃多酚含量测定方法,但测定时采用一步浸提,不能将猕猴桃汁中搜有多酚提取出来,测得的含量差别较大,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猕猴桃多酚含量测定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猕猴桃多酚含量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1)浸提:取一定量榨好的猕猴桃汁和体积分数为50%的醇溶液放于20ml容量瓶中,在61~64℃条件下浸提45min;

(2)测定吸光度数值:浸提完成后,取10ml浸提液,在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min;离心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在特征吸收波长715nm处测其吸光度数值;

(3)重复浸提:取离心后的上清液,重复步骤(1)、(2)5次;

(4)计算多酚当量:将5次测得的吸光度数值带入预先拟合出的标准曲线方程y=2.8758x+0.4960中,计算出没食子酸当量值,即多酚含量;所述标准曲线中y代表多酚质量浓度,x代表吸光度数值;

(5)计算多酚含量:多酚含量的计算公式为:w=c×v/m;其中,w为多酚的含量,c为没食子酸当量,即依据标准曲线计算出的多酚含量,v为浸提液的体积,m为取液量;将5次测得的多酚含量相加即得总多酚含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醇溶液进行浸提,对人员和环境友好,不会造成人员受伤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浸提温度和时间适中,多酚类物质不会分解或氧化,保证了多酚含量测定的准确度。浸提完成后,浸提液在离心机的作用下离心15min,浸提液中的多酚类物质和杂质充分分离后进入上层清液,测定结果更加准确。特征吸收波长提前由没食子酸标准溶液测出,在测定多酚含量时将上清液放入紫外分光光度计后,直接在715nm处测量吸光度即可,方便省时。测出吸光度数值后,带入预先拟合好的标准曲线方程,经过计算即可得出多酚的质量浓度,方便快捷。多次重复对上层清液中的多酚进行浸提,可以最大限度的将上层清液中的多酚提取干净,将每次浸提得到的多酚含量进行相加后,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猕猴桃多酚含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2)中特征吸收波长的确定方法为:取1ml没食子酸标准溶液、1ml福林酚试剂和14ml水放入20ml容量瓶内,均匀混合后在1~5min内加入3ml20wt%的碳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后定容;在25℃条件下放置1h,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800nm之间进行全波长扫描,测定最大吸收时的波长;测出的特征吸收波长为715nm。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前确定出没食子酸的特征吸收波长,在测定猕猴桃多酚含量时可直接使用,节约大量时间。配置好溶液后放置在25~30℃条件下,猕猴桃成熟期内的室温正好处于该范围,即将配置好的溶液放置在室内即可,不用额外的升温或降温处理,操作简单,节约能源。在确定特征吸收波长时,在200~800nm范围内全波长扫描,扫描波长范围覆盖了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能够准确确定没食子酸的特征吸收波长。

进一步,步骤(3)中标准曲线拟合的具体步骤为:

(1)配制梯度浓度溶液:将100mg没食子酸放到20ml容量瓶中,用2ml乙醇溶解后定容至20ml;移取上述溶液0ml、0.2ml、0.4ml、0.6ml、1ml和2ml到2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20ml,得一系列梯度浓度溶液;各取上述梯度浓度溶液0.2ml、福林酚试剂1ml和14ml水放入20ml容量瓶中,均匀混合后在1~5min内加入3ml20wt%的碳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后定容;在25℃条件下放置1h;

(2)绘制标准曲线:各取上述配置好的梯度浓度溶液2ml于分光光度计的石英皿中,在715nm处,测这些梯度浓度溶液的吸光度;在坐标系中以吸光度为横坐标,质量浓度为纵坐标进行拟合,得标准曲线;所述标准曲线的方程为:y=2.8758x+0.4960,标准曲线的回归系数为:r2=0.9991。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前拟合好标准曲线,测定猕猴桃多酚含量时,得到上清液吸光度后,带入标准曲线即可得到相应的多酚质量浓度,省时省力。

进一步,步骤(1)中醇溶液为甲醇溶液。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甲醇在实验室内比较常见,容易获取,而且对人员和环境友好,不会造成人员受伤和环境污染。另外,50%的甲醇溶液具有良好的浸提效果,多酚提取率可达30%以上。

进一步,步骤(1)中浸提温度为63℃。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温度,多酚不会分解和氧化,保证了后面多酚含量计算的准确度。而且在该温度西夏,多酚溶解度较大,便于多酚的浸提,多酚提取率在30%以上。

进一步,浸提时猕猴桃汁和醇溶液的体积为1:3。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猕猴桃汁和醇溶液的比例为1:3时,多酚提取率较高,在3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猕猴桃多酚含量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包括浸提、测定吸光度数值、重复浸提、计算多酚当量、计算多酚含量等步骤。浸提过程是将一定量榨好的猕猴桃汁和体积分数为50%的醇溶液放于20ml容量瓶中,在61~64℃条件下浸提45min。醇溶液为甲醇或乙醇溶液。在体积分数为50%时,甲醇和乙醇的提取率分别为35%和28%,甲醇具有更高的提取率,因此本发明优先采用甲醇溶液进行浸提。在61~64℃的范围内,多酚不仅不会分解和氧化,还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多酚在该温度范围内能够被快速、完全的提取出来,而且在63℃时多酚提取率最高。浸提时,为了实现最大提取率,猕猴桃汁与醇溶液的体积比设置为1:2~1:4,本发明中优先采用1:3的比例。浸提完成后,取10ml浸提液,在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min;离心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在特征吸收波长715nm处测其吸光度数值。特征吸收波长在测定猕猴桃多酚含量之前就已经被确定,特征吸收波长确定的具体方法是:取1ml没食子酸标准溶液、1ml福林酚试剂和14ml水放入20ml容量瓶内,均匀混合后在1~5min内加入3ml20wt%的碳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后定容;在25~30℃条件下放置1h,用分光光度计在200~800nm之间进行全波长扫描,测定最大吸收时的波长。测出的最大吸收波长即为没食子酸特征吸收波长,在扫描过程中发现在715nm处有最大吸收值,则,特征吸收波长为715nm。测出上清液的吸光度后,将上清液与50%的醇溶液混合,在61~64℃条件下浸提45min后,取浸提液10ml,在5000r/min条件下离线15min,取上层清液测其吸光度;重复上诉步骤4次,将浸提液中的多酚完全提取出来。将总共5次测得的吸光度数值带入预先拟合出的标准曲线方程y=2.8758x+0.4960中,计算出没食子酸当量值,即多酚含量;所述标准曲线中y代表多酚质量浓度,x代表吸光度数值。多酚含量的计算公式为:w=c×v/m;其中,w为多酚的含量,c为没食子酸当量,即依据标准曲线计算出的多酚含量,v为浸提液的体积,m为取液量;将5次测得的多酚含量相加即得总多酚含量。标准曲线的拟合步骤为:(1)配制梯度浓度溶液:将100mg没食子酸放到20ml容量瓶中,用2ml乙醇溶解后定容至20ml;移取上述溶液0ml、0.2ml、0.4ml、0.6ml、1ml和2ml到2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20ml,得一系列梯度浓度溶液;各取上述梯度浓度溶液0.2ml、福林酚试剂1ml和14ml水放入20ml容量瓶中,均匀混合后在1~5min内加入3ml20wt%的碳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后定容;在25℃条件下放置1h;(2)绘制标准曲线:各取上述配置好的梯度浓度溶液2ml于分光光度计的石英皿中,在715nm处,测这些梯度浓度溶液的吸光度;在坐标系中以吸光度为横坐标,质量浓度为纵坐标进行拟合,得标准曲线;所述标准曲线的方程为:y=2.8758x+0.4960,标准曲线的回归系数为:r2=0.9991。

下面的实施例只是用于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发明的范围。

(1)实施例一:

将5ml猕猴桃果汁和15ml体积分数为50%的甲醇溶液放入20ml容量瓶中,在63℃条件下浸提45min。浸提完成后,取10ml浸提液,在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min;离心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在特征吸收波长715nm处测其吸光度数值。重复浸提和离心步骤4次,每次离心后取上层清液测其吸光度数值。将总共5次测得的吸光度数值带入预先拟合出的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出没食子酸当量值,即多酚含量,再通过公式w=c×v/m计算出每次浸提后多酚含量,将5次含量相加即的猕猴桃多酚总含量。

(2)实施例二:

将5ml猕猴桃果汁和15ml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放入20ml容量瓶中,在63℃条件下浸提45min。浸提完成后,取10ml浸提液,在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min;离心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在特征吸收波长715nm处测其吸光度数值。重复浸提和离心步骤4次,每次离心后取上层清液测其吸光度数值。将总共5次测得的吸光度数值带入预先拟合出的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出没食子酸当量值,即多酚含量,再通过公式w=c×v/m计算出每次浸提后多酚含量,将5次含量相加即的猕猴桃多酚总含量。

(3)实施例三:

将5ml猕猴桃果汁和20ml体积分数为50%的甲醇溶液放入20ml容量瓶中,在63℃条件下浸提45min。浸提完成后,取10ml浸提液,在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min;离心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在特征吸收波长715nm处测其吸光度数值。重复浸提和离心步骤4次,每次离心后取上层清液测其吸光度数值。将总共5次测得的吸光度数值带入预先拟合出的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出没食子酸当量值,即多酚含量,再通过公式w=c×v/m计算出每次浸提后多酚含量,将5次含量相加即的猕猴桃多酚总含量。

(4)实施例四:

将5ml猕猴桃果汁和15ml体积分数为50%的甲醇溶液放入20ml容量瓶中,在61℃条件下浸提45min。浸提完成后,取10ml浸提液,在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min;离心完成后,取上层清液,在特征吸收波长715nm处测其吸光度数值。重复浸提和离心步骤4次,每次离心后取上层清液测其吸光度数值。将总共5次测得的吸光度数值带入预先拟合出的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出没食子酸当量值,即多酚含量,再通过公式w=c×v/m计算出每次浸提后多酚含量,将5次含量相加即的猕猴桃多酚总含量。

结果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一中提取率最大,提取出的多酚最多。因此猕猴桃多酚含量最佳测定条件为:猕猴桃汁与醇溶液的料液比为1:3、醇溶液为甲醇、浸提温度为63℃。而且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结果差别最小,实施例二与施例一结果差别最大,实施例二、三、四与实施例的区别分别为:醇溶液种类不同、料液比不用、浸提温度不同,因此可以判断醇溶液种类、料液比不用和浸提温度对浸提结果影响程度依次为:醇溶液种类>浸提温度>料液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