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式控制臂总成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187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式控制臂总成检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总成检具,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式控制臂总成检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控制臂往往根据经验来判断,或者是另外复杂的结构,前者人为误判值大,后者使用成本较高,无法满足正常使用。

中国专利201520502189.4,公开一种钢结构弯扭构件成型精度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横向放置的样线梁,所述四根样线梁在与之垂直的竖直平面上的连线呈矩形,该样线梁与需制作的弯扭构件对应位置的弧度相同,二者对应位置的棱线重合,所述样线梁用于在检测时与待检测弯扭构件贴合;相邻两样线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梁,该支撑梁用于固定所述的样线梁的空间位置,样线梁和支撑梁构成检测用样线架,检测用样线架由所述的样线梁两两构成上、下、前、后四个检测面。此结构的使用性能无法满足现有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结构紧凑度高,检测速度快,同时检测精度相对较高,使用成本较低的一种快速式控制臂总成检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快速式控制臂总成检具,包括检测底板,所述的检测底板的左下端设有B支撑座,所述的检测底板的左上端设有A支撑座,所述的B支撑座的右上方设有C支撑座,所述的C支撑座设在A支撑座与B支撑座间;

所述的A支撑座与检测底板的倾斜角度为97度,所述的B支撑座与检测底板的倾斜角度为83度;

所述的A支撑座与B支撑座的结构相等;

所述的A支撑座的上部设有A检测槽,所述的A检测槽的底部呈倾斜分布,所述的A支撑座中设有与A检测槽相连通的A连通孔,所述的A连通孔的倾斜角度为88度,所述的A支撑座的底部设有A插端;

所述的C支撑座中设有C检测槽,所述的C检测槽的右端呈开口状,所述的C支撑座中设有与C检测槽相连通的C连通孔,所述的C支撑座的底部设有C插端;

所述的A插端的宽度小于C插端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C支撑座的右侧端呈半圆状分布,所述的B支撑座与A支撑座间的水平间距为159mm。

此结构与以往的结构不同,此结构具有装配精度高,同时使用更加的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式控制臂总成检具,结构紧凑,定位便捷,同时使用性能出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A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B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C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快速式控制臂总成检具,包括检测底板1,所述的检测底板1的左下端设有B支撑座2,所述的检测底板1的左上端设有A支撑座3,所述的B支撑座2的右上方设有C支撑座4,所述的C支撑座4设在A支撑座3与B支撑座2间;

所述的A支撑座3与检测底板1的倾斜角度为97度,所述的B支撑座2与检测底板1的倾斜角度为83度;

所述的A支撑座3与B支撑座2的结构相等;

所述的A支撑座3的上部设有A检测槽5,所述的A检测槽5的底部呈倾斜分布,所述的A支撑座3中设有与A检测槽5相连通的A连通孔6,所述的A连通孔6的倾斜角度为88度,所述的A支撑座3的底部设有A插端7;

所述的C支撑座4中设有C检测槽8,所述的C检测槽8的右端呈开口状,所述的C支撑座4中设有与C检测槽8相连通的C连通孔9,所述的C支撑座4的底部设有C插端10;

所述的A插端7的宽度小于C插端10的宽度。

所述的C支撑座4的右侧端呈半圆状分布,所述的B支撑座2与A支撑座3间的水平间距为159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