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压铸造升液管的气密性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6350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压铸造升液管的气密性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压铸造升液管的气密性检测辅助装置,属于差压铸造升液管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

差压铸造是铸造铝转向节的最新工艺设备,差压铸造巧妙的利用坩埚内气压,将金属液由下而上充填铸型,始终维持铸型温度梯度与压力梯度的一致性,从而解决了充型平稳性与补缩的矛盾,使铸件品质大幅提高。

而升液管是指在差压铸造时将密封坩埚内的液态金属导入铸型的管道,主要作用是导流和补缩。作为浇注系统中的重要组元,它应保证液态金属在上升过程中流动平稳,不致引起液态金属的氧化和吸气,从而保证铸件质量,因此升液管在低压铸造工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保证升液管的气密性合格,对于维持生产过程中稳定性与产品质量十分关键。

目前对升液管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时,仅仅在升液管下端垫上石棉垫等用于密封,密封效果不好。并且由于升液管为陶瓷材料,升液管的底部容易出现轻微破损,某些情况下升液管的底部轻微破损并不影响升液管整体在差压铸造设备中的使用,但在气密性检测时,却因底部的这些破损无法通过气密性检测,造成大量升液管的浪费。

因此,设计一款适合于差压铸造用升液管的气密性检测辅助装置,是解决升液管气密性检测手段不足的关键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现有差压铸造用升液管的气密性检测手段不足,提供一种差压铸造升液管的气密性检测辅助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差压铸造升液管的气密性检测辅助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套环、密封圈以及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向下设置有一个容纳升液管下端部的圆柱形凹台,所述圆柱形凹台的上边缘向外设置有用于容纳密封圈的凹槽,所述套环和密封圈套在升液管的下端部,所述套环和底座通过旋紧装置旋紧连接并使密封圈变形紧箍在升液管上。

优选的,上述圆柱形凹台的底部放置有石棉垫和/或胶皮垫。

具体的,上述旋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套环上的至少两个圆孔、设置在底座上平面的至少两个螺纹孔以及螺丝,所述螺丝依次穿过套环上的圆孔和底座上平面的螺纹孔。

优选的,上述套环呈圆环形,所述套环的内边缘的直径与腔体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差压铸造升液管的气密性检测辅助装置还包括升液管的固定装置,所述升液管的固定装置包括与底座垂直固定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用于固定升液管上部的夹体,所述夹体的内壁设置有弹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能对升液管底部进行有效的密封,其结构设计简捷合理,在保证不会损害升液管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提升升液管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准确性,也避免了气密性不良的升液管应用于生产,从而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2)该辅助装置尤其对于底部轻微破损但不影响使用的升液管气密性测试十分有效,从而减少升液管异常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剖面图。

其中:1-底座;2-套环;3-密封圈;4-螺纹孔;5-凹槽;6-升液管;7-胶皮垫;8-石棉垫;9-支架;10-夹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

一种差压铸造升液管的气密性检测辅助装置,安装于升液管6底部,从而使升液管6底部处于密封状态。

如图1和图2,差压铸造升液管的气密性检测辅助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套环2、密封圈3以及底座1。

具体的,所述底座1整体呈圆柱形,底座1的中间位置向下设置有一个容纳升液管6下端部的圆柱形凹台,所述圆柱形凹台的上边缘向外设置有用于容纳密封圈3的凹槽5,也即圆柱形凹台与底座1上平面之间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小台阶,所述套环2和密封圈3套在升液管6的下端部,所述套环2和底座1 通过旋紧装置旋紧连接并使密封圈3变形紧箍在升液管6上。

具体的,上述套环2呈圆环形,尺寸与底座1对应,所述套环2的内边缘的直径与腔体的直径相同。

具体的,上述旋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套环2上的三个圆孔、设置在底座1上平面的三个螺纹孔4以及螺丝,所述螺丝依次穿过套环2上的圆孔和底座1上平面的螺纹孔4。

优选的,上述圆柱形凹台的底部放置有石棉垫8和/或胶皮垫7,起缓冲与密封作用。石棉垫8和胶皮垫7的上下位置不做严格限定,优选的,胶皮垫7位于石棉垫8之上,石棉垫8蓬松柔软,有一定的压缩空间,防止升液管6底部破碎,胶皮垫7具有一定弹性,也起到防止升液管6底部破碎的作用,升液管6底端插入底座1的凹台中,并压在胶皮垫7之上。同时,通过在底座1凹台内添加石棉垫8与胶皮垫7,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升液管6底部密封的高度,满足不同标准的需求。

更优选的,为了防止升液管6较长,升液管6整体倾斜难以固定,所述差压铸造升液管6的气密性检测辅助装置还包括升液管6的固定装置,所述升液管6的固定装置包括与底座1垂直固定的支架9,所述支架9上固定有用于固定升液管6上部的夹体10,所述夹体10的内壁设置有弹性材料,防止夹体损伤升液管。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先将所述底座1放置于气密检测装置上,在底座1的凹槽5上放上密封圈3,将套环2放置于底座1之上,并调整方向使套环2上圆孔与底座1螺纹孔4对应起来。在圆孔和螺纹孔4中插入尺寸合适的螺丝,暂时不要旋紧,使其保持松弛状态。在底座1凹台中放入数个尺寸合适的石棉垫8与胶皮垫7,然后选取一根需要测试的升液管6,插入凹台中,并保持其垂直于地面,升液管上端通过夹体10固定。旋紧螺丝,使底座1与套环2压紧,此时密封圈3在压力作用下变形,从而填补了密封圈3与升液管6之间的空隙,使升液管6底部密封圈3以下的部分进入密封状态,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气密性测试时因升液管6底部未压紧导致的气密性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发生,且不会对升液管6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捷合理,能对升液管6底部进行有效密封,增加升液管6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密封程度,在保证不会损害升液管6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提升升液管6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准确性,避免了气密性不良的升液管6应用于生产,从而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有效的规避生产风险。该辅助装置尤其对于底部轻微破损但不影响使用的升液管6气密性测试十分有效,从而减少升液管6 异常损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