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805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张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力的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张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钢索张力测试仪又叫航空电缆张力计,一个操作简单的精密仪器,可以精确控制电缆操纵设计,是该行业在许多国家标准,并已证明可以提供长期和持续的耐久性服务,每个仪器适合在紧张的测量和不同尺寸的电缆广泛使用,并可以在极端高温或低温条件下使用,不影响读数的准确性。钢索张力是钢索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施工过程中,钢索张力控制是关系到整个结构内力和结构状态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使用阶段的钢索张力大小更会对结构的寿命产生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钢索张力测试仪器一般是V型支架的两端设有凹形滚轮,用于顶住钢索而形成钢索的两支点,然后两支点中间施加压力是钢索产生形变,再通过传感器将产生的位移信号和压力信号传送到处理终端,在施加压力时压力的方向一般是平行于滚轮的径向,这样的施力方式稍有偏心受压即会造成压力的测量不准确,从而导致张力的测量产生误差,这种仪器测试仪器结构复杂,加工不便,成本较高,传统的设备体积较大,不易携带。

以上这些问题就要对传统设备进行改进,需要提出一种新张力测试装置,易于对钢索张力进行测量,操作简便,并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张力测试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张力测试装置,包括外壳板和提手,所述提手的底部连接所述外壳板,所述外壳板的内部设有电池和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和传感器,传感器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外壳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定位轮,所述外壳板的正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外壳板中间位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推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索轮、丝杠、手轮和机架,所述手轮的顶部穿过机架连接丝杠,所述丝杠的顶部连接推索轮。

优选的,所述推索轮和所述定位轮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空隙之间设有测试钢索。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设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从整体设计改变了传统思维,通过设计出一种简单易于携带的设备,可以将测试钢索卡在推索轮和定位轮之间进行卡主,然后通过内部的传感器检测张力,并通过显示屏直接显示张力,测试方式简单,且设备成本较低,易于操作。

2、本实用新型整体测试准确,在在操作过程中,仅需推动装置进行卡主测试钢索,利用设备内部的控制结构进行测算,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屏进行显示数据,整体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力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张力测试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板,2-提手,3-电池,4-电路板,5-传感器,6-定位轮,7-控制面板,8-推动装置,9-测试钢索,71-显示屏,72-控制按钮,81-推索轮,82-丝杠,83-手轮,84-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张力测试装置,包括外壳板1和提手2,所述提手2的底部连接外壳板1,所述外壳板1的内部设有电池3和电路板4,电路板4上设置有控制电路和传感器5,所述电池3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传感器5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控制电路将传感器5采集的模拟量数据处理为数字量数据,以便于直观查看。所述外壳板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定位轮6,所述外壳板1的正面设有控制面板7,所述控制面板7上设有显示屏71和控制按钮72,所述外壳板1中间位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推动装置8。

所述推动装置8包括推索轮81、丝杠82、手轮83和机架84,所述手轮83的顶部穿过机架84连接丝杠82,所述丝杠82的顶部连接推索轮81。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手轮83带动丝杠82,丝杠82传输压力给推索轮81,利用推索轮81紧紧卡住测试钢索9,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所述推索轮81和所述定位轮6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空隙之间设有测试钢索9。通过这样的设计更加合理,利用推索轮81和定位轮6之间的间隙,夹住测试钢索9,操作简单方便。

所述传感器7设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将测试钢索9的变形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可以测量力、压力、扭矩、位移、加速度和温度等多种物理量,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工作原理:首先将测试钢索9卡在两个定位轮6之间,然后利用推动装置8进行推动卡主测试钢索9,具体是利用手轮83进行带动丝杠82,丝杠82传输压力给推索轮81,利用推索轮81紧紧卡主测试钢索9,然后控制结构开始进行测算张力,数据通过控制面板7上的显示屏71进行显示,整体操作简单,且设备成本较低,具备较强的推广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