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拾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4496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拾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拾振器。



背景技术:

拾振器是一种将振动信号变为化学的、机械的或(最常用的)电学的信号的一种检测仪器,按检测量的区别,一般分为加速度拾振器、速度拾振器和位移拾振器等几种。在桥梁结构中,常常需要使用拾振器对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检测,以检测桥梁结构的刚度等参数。现有的拾振器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桥梁结构上,且只能安装在板状的机构上,通过螺栓固定存在以下缺陷:当振动过频繁,螺栓与螺母之间容易松脱,导致拾振器与被检测结构之间具有相对运动,从而影响拾振器的检测结果;需要检测时需要在板状件上开固定用的螺纹孔,检测完成后螺纹孔会影响板状件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检测管状构件的,且固定效果更好,检测结果更加精确的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拾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拾振器,包括拾振器本体,拾振器本体固定在弹性架上,弹性架两端分别通过两个铰接轴与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的中部相连,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均设置为圆弧形且圆心相对设置,位于弹性架上端的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之间通过电动推杆连接以通过电动推杆控制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的间距,位于弹性架下端的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与弹性架形成有夹持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性板,弹性板一端设有卡扣,另一端设有与卡扣卡合的卡扣座;所述弹性架上设有通道,弹性板带卡扣座的一端穿过通道与弹性板另一端的卡扣卡合,所述拾振器本体被弹性板卷起并通过卡扣与卡扣座固定在弹性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铰接在弹性板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的端部还设有对称的两个钩状扣合部,对称的两个扣合部之间具有开口;卡扣座具有与卡扣扣合部相配合的凹槽,凹槽内面对扣合部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开口,卡扣的扣合部伸入凹槽时从凹槽的开口伸出并将卡扣卡在凹槽内,卡扣座上还设有将两个扣合部压入凹槽内的摁压部。

本实用新型中的拾振器在对桥梁中的管状件进行振动检测时,通过电动推杆控制左夹持臂、右夹持臂和弹性架之间的夹持腔适应需要检测的管件,由于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均为圆弧形,且弹性架具有弹性,因此可以适应各种直径的管件,夹持好后即可启动拾振器本体进行检测,使用方便,且能够保证拾振器与本检测结构之间的同步性,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同时不需要在被检测件上开设固定孔,不会影响被检测件的结构强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检测结果更加精确,不会影响被检测件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弹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和卡扣座的分离状态示意图。

在图中:1、拾振器本体;2、弹性架;3、左夹持臂;4、右夹持臂;5、铰接轴;6、电动推杆;7、管件;8、卡扣座;9、弹性板;10、卡扣;11、摁压部;12、卡槽突出部;13、扣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拾振器,包括拾振器本体1、弹性板9,拾振器本体1固定在弹性架2上,弹性架2两端分别通过两个铰接轴5与左夹持臂3和右夹持臂4的中部相连,左夹持臂3和右夹持臂4均设置为圆弧形且圆心相对设置,位于弹性架2上端的左夹持臂3和右夹持臂4之间通过电动推杆6连接以通过电动推杆6控制左夹持臂3和右夹持臂4的间距,位于弹性架2下端的左夹持臂3和右夹持臂4与弹性架2形成有夹持腔。

弹性板9一端设有卡扣10,另一端设有与卡扣10卡合的卡扣座8;所述弹性架2上设有通道,弹性板9带卡扣座8的一端穿过通道与弹性板9另一端的卡扣10卡合,所述拾振器本体1被弹性板9卷起并通过卡扣与卡扣座固定在弹性架2上。

所述卡扣10铰接在弹性板9的一端。

所述卡扣10的端部还设有对称的两个钩状扣合部13,对称的两个扣合部13之间具有开口;卡扣座8具有与卡扣扣合部13相配合的凹槽,凹槽内面对扣合部13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开口,卡扣的扣合部伸入凹槽时从凹槽的开口伸出并将卡扣卡在凹槽内,卡扣座8上还设有将两个扣合部13压入凹槽内的摁压部11。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