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4598发布日期:2018-07-07 04:5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控制器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近几年的发展迅速,其生产产量也逐渐增加,而作为整车中最重要的控制器部分,其产品质量十分重要;电动车成为高效率、低排放的绿色交通工具,但目前国内对电动汽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业计算机仿真模拟和道路实车实验等,计算机仿真速度快、效果明显,但对于实际运行中的故障等不能确定,道路试验可真实反应电动汽车的真实工作状况,但是需要等整车装配完成后才能进行试验,其周期长、试验量大,而且如果遇到质量缺陷的控制器,还需要进行重复拆装,增加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在控制装配前,而且在汽车工作模拟的状况下进行性能测定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测试系统,有效地对汽车控制器进行模拟测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测试平台和夹持装置,所述控制器测试平台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控制器测试组件,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操作台和与所述控制操作台相邻间距设置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测试组件上方设置有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所述第一护罩与第二护罩通过交接件铰接设置,且所述第二护罩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护罩的外侧设置有油门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均为透明材质,所述第一护罩相对于第二护罩转动角度为0~270°,且所述第一护罩可翻转至第二护罩的上方,所述第一护罩朝向夹持装置的一侧开设有豁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罩上设置有第一散热扇,所述第一散热扇朝向控制器测试组件吹风设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散热扇,所述第二散热扇设置在第二护罩所在的空间区域内,且所述第二散热扇由下至上吹风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测试组件包括发动机、飞轮盘、轴承座和电机,两个所述轴承座间距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飞轮盘通过转轴架设在两个轴承座之间,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发动机连接设置,且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设置有同轴度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同轴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座、导向座和调节组件,所述导向座平行间距设置在调节座的上方,至少三组所述调节组件阵列设置在调节座上,且所述调节组件贯穿导向座延伸向上并支撑调节电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测试组件可有效地对汽车控制器进行模拟测试,并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待测试的控制器,进行快速的更换;并通过护罩和散热装置确保安全的测试坏境。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同轴度调节装置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器2a、控制器测试平台和夹持装置1a,所述控制器测试平台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控制器测试组件,通过控制器测试组件可有效地对汽车控制器进行模拟测试,并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待测试的控制器,进行快速的更换;底座内设置有电气柜及控制系统,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操作台13和与所述控制操作台相邻间距设置的夹持装置1a,所述夹持装置1a夹持控制器2a,所述控制器测试组件上方设置有第一护罩14和第二护罩16,所述第一护罩14与第二护罩16通过交接件15铰接设置,所述铰接件15为合页件,且所述第二护罩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护罩可相对第二护罩进行转动,使电机拆卸及安装较为方便,所述第二护罩16的外侧设置有油门控制器17,通过油门控制器17控制控制器测试组件中的转速调节。

所述第一护罩14和第二护罩16均为透明材质,通过护罩保护测试环境,避免发生意外,在测验中可从外部观察护罩内的情况,所述第一护罩14相对于第二护罩16转动角度为0~270°,且所述第一护罩14可翻转至第二护罩的上方,所述第一护罩14朝向夹持装置1a的一侧开设有豁口18,豁口18用于外部与待测控制器进行连接的线束通过。

所述第一护罩上设置有第一散热扇20,所述第一散热扇20朝向控制器测试组件吹风设置,即第一散热扇朝向电机9吹风设置,避免其温度过高影响测量结果,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散热扇19,所述第二散热扇19设置在第二护罩所在的空间区域内,且所述第二散热扇19由下至上吹风设置,所述第二散热扇19向第二护罩所在的空间吹风,降低护罩内的整体温度,使达到适宜的测试环境,同时第一护罩20与第二护罩19相连通,即护罩的底部开口和两护罩相对的一侧开口。

所述控制器测试组件包括发动机5、飞轮盘7、轴承座2和电机9,两个所述轴承座2间距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飞轮盘7通过转轴11架设在两个轴承座2之间,所述转轴11的一端通过联轴器6与发动机5连接设置,且所述转轴11的另一端连接设置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底部设置有同轴度调节装置10。通过飞轮盘7转动,模拟汽车在运转过程中的转动惯性量,并通过电机9与发动机5之间的转速差调节,增加飞轮盘7的扭矩,同时实现对电机的负载模拟;在该模拟环境下,接入待测的整车控制器,实验该控制器的质量是否存在缺陷,其整个试验过程快速、方便、操作简单。通过同轴度调节装置10进行电机9的同轴度调节,使其接入,在转动时可保持与发动机5同轴,以利于对两者之间的转速差进行调节,避免其扭力扭矩与转速的关系存在较大偏差,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如附图4所示,所述同轴度调节装置10包括调节座105、导向座106和调节组件100,所述导向座106平行间距设置在调节座105的上方,至少三组所述调节组件100阵列设置在调节座105上,且所述调节组件100贯穿导向座106延伸向上并支撑调节电机9。至少三组调节组件100呈三角形分布,同轴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简单,调节方式简单,微调的性能稳定。

如附图4所示,所述调节组件100包括丝杆104、调节套103、支撑杆102和顶板101,所述丝杆104垂直设置在调节座105上,所述丝杆104上套设有调节套103,所述调节套为螺母,所述调节套103转动设置,所述调节套103上设置有支撑杆102,所述支撑杆102为筒状,且支撑杆102同轴设置在丝杆104的外侧,所述支撑杆102贯穿导向座106设置,所述支撑座102的顶端设置有顶板101,所述顶板通过固定件与电机9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套103上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与支撑杆的底端对应设置。通过调节套转动使支撑杆进行微动上下调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