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性双孔试件快速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289发布日期:2018-07-11 03:2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验件制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穿透性双孔试件快速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孔口问题是力学里的基础性问题,在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孔口会形成应力集中,对材料构件的强度以及寿命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圆孔周围应力集中问题以及在单双轴压力作用下裂纹扩展规律,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但是,对于试验试件的制作却比较繁琐,对于研究双孔不同间距以及不同角度的试验来说,试件的制作比较繁琐,采用人工划线钻孔,精度偏差大,劳动强度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透性双孔试件快速成型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固定座固定试件,转角器夹持并旋转转盘,滑动机构滑动进退,双钻头对试件钻孔,试件穿透性双孔制作快捷,精度高,效率高,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透性双孔试件快速成型装置,它包括固定座、滑动机构、转角器和钻进机构;所述的固定座包括与固定槽两侧配合的锁紧把手;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与滑动座配合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所述的转角器包括与转台连接的转轴;所述的钻进机构包括与第一转盘连接的钻机、与钻机连接的钻头、与钻头配合的第二转盘;固定座和滑动机构相互连接,转角器位于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上夹紧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试件位于固定槽内与钻头对应。

所述的固定槽为U型结构,槽体两侧设有螺纹孔;所述的锁紧把手为螺纹杆体,两端分别连接有把柄和夹紧板;锁紧把手的螺纹杆体与固定槽上的螺纹孔配合,夹紧板位于槽体内夹持试件。

所述滑动座为水平板状体,其上设有滑槽;所述的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为垂直板状体,底部设有滑轨,上端设有弧形槽口和定位孔;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上的滑轨与滑动座上的滑槽配合。

所述的转台为块状结构体,边缘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夹持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转轴与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上的定位孔配合。

所述的第一转盘为圆形结构,其上设有滑槽,两个钻机位于滑槽内滑动;所述的第二转盘为圆形结构,其上设有穿透的槽孔;两个钻机上的钻头穿过槽孔。

所述的第二转盘上设有角度刻度盘与第二滑板上的角度指示针对应。

一种穿透性双孔试件快速成型装置,它包括固定座、滑动机构、转角器和钻进机构;固定座包括与固定槽两侧配合的锁紧把手;滑动机构包括与滑动座配合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转角器包括与转台连接的转轴;钻进机构包括与第一转盘连接的钻机、与钻机连接的钻头、与钻头配合的第二转盘;固定座和滑动机构相互连接,转角器位于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上夹紧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试件位于固定槽内与钻头对应。结构简单,通过固定座两侧的锁紧把手夹持位于固定槽内的试件,通过旋转转角器调整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水平角度,通过旋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调整钻头的倾斜角度,通过滑动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调整钻进深度,通过钻机驱动双钻头旋转对试件进行贯穿性钻孔,试件穿透性双孔制作快捷,精度高,效率高,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在优选的方案中,固定槽为U型结构,槽体两侧设有螺纹孔;锁紧把手为螺纹杆体,两端分别连接有把柄和夹紧板;锁紧把手的螺纹杆体与固定槽上的螺纹孔配合,夹紧板位于槽体内夹持试件。结构简单,夹持方便可靠,钻孔时更稳定,精度更高。

在优选的方案中,滑动座为水平板状体,其上设有滑槽;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为垂直板状体,底部设有滑轨,上端设有弧形槽口和定位孔;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上的滑轨与滑动座上的滑槽配合。结构简单,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在滑槽上滑动,更加稳定;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适应不同长度的钻头,第二滑板上的第二转盘具有稳定钻头旋转时弹跳的作用,钻孔时更稳定,精度更高;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可以绕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旋转调整两个钻机和钻头的倾斜角度。

在优选的方案中,转台为块状结构体,边缘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夹持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转轴与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上的定位孔配合。结构简单,转台可以绕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上的定位孔旋转,被夹持的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做相应的旋转动作调整水平方向的角度。

在优选的方案中,第一转盘为圆形结构,其上设有滑槽,两个钻机位于滑槽内滑动;第二转盘为圆形结构,其上设有穿透的槽孔;两个钻机上的钻头穿过槽孔。结构简单,两个钻机在滑槽滑动调节相互之间的距离后锁紧,两个钻头也相应的调整了距离,从而调整对试件上贯穿性的钻孔距离,操作方便。

在优选的方案中,第二转盘上设有角度刻度盘与第二滑板上的角度指示针对应。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在绕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上的弧形槽口旋转时,第二转盘上的角度刻度盘的刻度与角度指示针对应,便于读取旋转的角度,调整两个钻头对试件上的钻孔角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穿透性双孔试件快速成型装置,它包括固定座、滑动机构、转角器和钻进机构,通过固定座两侧的锁紧把手夹持位于固定槽内的试件,通过旋转转角器调整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水平角度,通过旋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调整钻头的倾斜角度,通过滑动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板调整钻进深度,通过钻机驱动双钻头旋转对试件进行贯穿性钻孔。克服了原试件钻孔由人工划线钻孔,操作繁琐,精度低,劳动强度高,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试件穿透性双孔制作快捷,精度高,效率高,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转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座1,固定槽11,锁紧把手12,滑动机构2,滑动座21,滑槽211,第一滑动板22,第二滑板23,转角器3,转台31,弧形槽311,转轴32,钻进机构4,第一转盘41,钻机42,钻头43,第二转盘44,试件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中,一种穿透性双孔试件5快速成型装置,它包括固定座1、滑动机构2、转角器3和钻进机构4;所述的固定座1包括与固定槽11两侧配合的锁紧把手12;所述的滑动机构2包括与滑动座21配合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板23;所述的转角器3包括与转台31连接的转轴32;所述的钻进机构4包括与第一转盘41连接的钻机42、与钻机42连接的钻头43、与钻头43配合的第二转盘44;固定座1和滑动机构2相互连接,转角器3位于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板23上夹紧第一转盘41和第二转盘44,试件5位于固定槽11内与钻头43对应。结构简单,通过固定座1两侧的锁紧把手12夹持位于固定槽11内的试件5,通过旋转转角器3调整第一转盘41和第二转盘44的水平角度,通过旋转第一转盘41和第二转盘44调整钻头43的倾斜角度,通过滑动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板23调整钻进深度,通过钻机42驱动双钻头43旋转对试件5进行贯穿性钻孔,试件5穿透性双孔制作快捷,精度高,效率高,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槽11为U型结构,槽体两侧设有螺纹孔;所述的锁紧把手12为螺纹杆体,两端分别连接有把柄和夹紧板;锁紧把手12的螺纹杆体与固定槽11上的螺纹孔配合,夹紧板位于槽体内夹持试件5。结构简单,夹持方便可靠,钻孔时更稳定,精度更高。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滑动座21为水平板状体,其上设有滑槽211;所述的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板23为垂直板状体,底部设有滑轨,上端设有弧形槽311口和定位孔;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板23上的滑轨与滑动座21上的滑槽211配合。结构简单,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板23在滑槽211上滑动,更加稳定;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板23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以适应不同长度的钻头43,第二滑板23上的第二转盘44具有稳定钻头43旋转时弹跳的作用,钻孔时更稳定,精度更高;第一转盘41和第二转盘44可以绕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板23旋转调整两个钻机42和钻头43的倾斜角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转台31为块状结构体,边缘设有弧形槽311,弧形槽311夹持第一转盘41和第二转盘44,转轴32与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板23上的定位孔配合。结构简单,转台31可以绕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板23上的定位孔旋转,被夹持的第一转盘41和第二转盘44做相应的旋转动作调整水平方向的角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转盘41为圆形结构,其上设有滑槽211,两个钻机42位于滑槽211内滑动;所述的第二转盘44为圆形结构,其上设有穿透的槽孔;两个钻机42上的钻头43穿过槽孔。结构简单,两个钻机42在滑槽211滑动调节相互之间的距离后锁紧,两个钻头43也相应的调整了距离,从而调整对试件5上贯穿性的钻孔距离,操作方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转盘44上设有角度刻度盘与第二滑板23上的角度指示针对应。第一转盘41和第二转盘44在绕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板23上的弧形槽311口旋转时,第二转盘44上的角度刻度盘的刻度与角度指示针对应,便于读取旋转的角度,调整两个钻头43对试件5上的钻孔角度。

如上所述的穿透性双孔试件快速成型装置,操作时,试件5放置与固定槽11内,根据试件5的大小,槽底可以增加垫块垫高使试件5能够被锁紧把手12夹持,旋转转角器3调整第一转盘41和第二转盘44的水平角度,旋转第一转盘41和第二转盘44调整钻头43的倾斜角度,滑动第一滑动板22和第二滑板23调整钻进深度,开启钻机42驱动双钻头43旋转对试件5进行贯穿性钻孔,试件5穿透性双孔制作快捷,精度高,效率高,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