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组合灯检具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86763发布日期:2018-12-22 09:57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组合灯检具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组合灯检具及检测方法,用于检测ab式后尾灯,属于汽车检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企业对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尤其体现在灯具的间隙和面差方面,现有的轿车后灯常见的是双后灯结构,称之为ab灯。ab灯是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a灯和b灯,a灯指装在车身上的保险杠上方的固定车灯,b灯是指装在行李箱盖上的车灯,可以随着行李箱盖开启移动。a灯和b灯互配套使用,在装配后紧密贴合形成一体,由于车灯是整车上一个主要的外观件,匹配不好会影响整车效果,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出现了检具替代原有的卡尺,千分尺等测量技术,用于检测灯具总成的尺寸。常规的ab灯检具采用三套检具,即分别用于检测a灯的检具、用来检测b灯的检具以及ab灯一起模拟实车互检的检具,三种检测方式单独配备检具,因此造成检具成本高,而且在检测工序繁琐,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后组合灯检具及检测方法,通过一套组合的检具完成对ab灯的全部检测,降低了检具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组合灯检具,包括底板、a灯检测部和b灯检测部,所述b灯检测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a灯检测部设置在用于使a灯检测部与b灯检测部贴合或分开的滑动底板上,所述滑动底板通过下部的横向滑轨固定在底板上,所述a灯检测部与b灯检测部贴合处两侧的底板上分别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分别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分别设有子检测块,所述子检测块沿a灯检测部和b灯检测部之间的贴合线方向布置,位于所述a灯检测部和b灯检测部的下方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检测块的安装架,所述a灯检测部和b灯检测部的四周按灯具基准孔位置固定设有多个卡扣和定位块,用于定位、检测a灯和b灯上孔的位置。

设置于所述a灯检测部和b灯检测部贴合线方向的两个子检测块分别与a灯检测部和b灯检测部相配合。

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把手。

多个所述卡扣通过拉线装置控制,单个所述拉线装置控制的卡扣数量小于等于4个。

所述底板上设有通止规和面差规。

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多个把手。

一种后组合灯检具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a灯、检测b灯和检测a灯和b灯匹配度;

所述检测a灯的方法:将a灯检测部沿滑轨推向外侧,使得a灯检测部与b灯检测部分开,拧松位于a灯检测部上连接板底部的销钉,手握第一把手将连接板和与连接的子检测块取走,把a灯安装于a灯检测部中,然后将a灯检测部沿滑轨推向内侧使a灯与b灯检测部上的子检测块贴合,对a灯进行检测;

所述检测b灯的方法:将a灯检测部沿滑轨推向外侧,使得a灯检测部与b灯检测部分开,拧松位于b灯检测部上连接板底部的销钉,手握第一把手将连接板和与之连接的子检测块取走;把b灯安装于b灯检测部中,然后将a灯检测部沿滑轨推向内侧使b灯与a灯检测部上的子检测块贴合,对b灯进行检测;

对于检测合格的a灯和b灯,还需要检测a灯与b灯的匹配度,具体操作步骤为:

将a灯检测部沿滑轨推向外侧与b灯检测部分开,拧松位于a灯检测部和b灯检测部上连接板底部的销钉,将各自连接板及与之连接的子检测块拿走,把a灯和b灯分别放入对应的检测部位置,然后将a灯检测部沿滑轨推向内侧与b灯检测部贴合,对a灯和b灯进行模拟实车互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种后组合灯检具及检测方法,通过一套组合的检具完成对ab灯的全部检测,降低了检具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后组合灯检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后组合灯检具的a灯检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后组合灯检具的b灯检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后组合灯检具的ab灯模拟实车互检示意图;

图中1卡扣、2定位块、3a灯检测部、4第一把手、5连接板、6支架、7子检测块、8b灯检测部、9面差规、10通止规、11安装架、12检测块、13第二把手、14拉线装置、15底板、16滑动底板、17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后组合灯检具,包括底板15、a灯检测部3、b灯检测部8、子检测块7和安装有滑轨17的滑动底板16,a灯检测部3设置在底板15上的左部,a灯检测部3固定在滑动底板16上,b灯检测部8设置在a灯检测部3横向的右侧,b灯检测部8固定在底板15上,滑动底板16通过下部的横向滑轨17固定在底板15上,滑动底板16用于使a灯检测部3与b灯检测部8沿滑轨17贴合或分开,所述a灯检测部3与b灯检测部8贴合处两侧的底板15上固定连接2个支架6,2个支架6上通过销钉分别固定有连接板5,连接板5外侧设有第一把手4,便于提拎;连接板5上端分别设有子检测块7,位于b灯检测部8的子检测块7的形状与a灯检测部3相匹配,位于a灯检测部3的子检测块7的形状与b灯检测部8相匹配,2个子检测块7沿a灯检测部3和b灯检测部8之间的贴合线方向布置,通过安装在底板15上的通止规10检测a灯、b灯的轮廓形状。

位于所述a灯检测部3和b灯检测部8下方的底板115上设有6个用于固定检测块12的安装架11,通过面差规9检测a灯和b灯的型面技术指标,所述a灯检测部3和b灯检测部8的四周按灯具基准孔位置固定设有5个卡扣1和3个定位块2,用于定位、检测a灯和b灯上孔的位置。

进一步地,卡扣1通过拉线装置14来控制夹紧和松开,拉线装置14最多可以控制4个卡扣1,所以只需要使用2个拉线装置14即可控制5个卡扣1,这样能够快速的检测出灯具上的孔是否合格。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5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4个第二把手13,方便检具的搬运。

一种后组合灯检具检测方法包括检测a灯、检测b灯和检测a灯和b灯匹配度,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检测a灯时

步骤一:如图1所示,将a灯检测部3沿滑轨17推向外侧,使得a灯检测部3与b灯检测部8分开

步骤二:拧松位于a灯检测部3上连接板5底部的销钉,手握第一把手4将连接板5和与连接板5连接的子检测块7取走;

步骤三:将a灯安装于a灯检测部3相应位置上;

步骤四:然后将a灯检测部3沿滑轨17推向内侧使a灯与b灯检测部8上的子检测块7贴合,对a灯进行检测,如图2所示;

检测b灯时

步骤一:如图1所示,将a灯检测部3沿滑轨17推向外侧,使得a灯检测部3与b灯检测部8分开

步骤二:拧松位于b灯检测部8上连接板5底部的销钉,手握第一把手4将连接板5和与连接板5连接的子检测块7取走;

步骤三:将b灯安装于b灯检测部8相应位置上;

步骤四:然后将a灯检测部3沿滑轨17推向内侧使b灯与a灯检测部3上的子检测块7贴合,对b灯进行检测,如图3所示;

对于检测合格的a灯和b灯,还需要检测a灯与b灯的匹配度,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图1所示,将a灯检测部3沿滑轨17推向外侧,使得a灯检测部3与b灯检测部8分开;

步骤二:拧松位于a灯检测部3和b灯检测8上各自连接板5底部的销钉,将2块连接板5及连接的子检测块7拿走;

步骤三:将检测合格的a灯和b灯分别放入对应的检测部位置上;

步骤四:然后将a灯检测部3沿滑轨17推向内侧与b灯检测部8贴合,对a灯和b灯进行模拟实车互检,如图4所示。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