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44451发布日期:2019-04-09 20:04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是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pawliszyn教授的研究小组于1990年首次进行开发研究,属于非溶剂型选择性萃取法。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不需溶剂、萃取速度快、便于实现自动化以及易于与色谱、电泳等高效分离检测手段联用,并适用于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分析的新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等突出的优点。与固相萃取法(spe)相比,spme法具有萃取相用量更少、对待测物的选择性更高、溶质更易洗脱等特点,因此在短短的十多年间,spme法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迄今为止,spme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空气、水、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污染物的检测,包括有原位采样分析和实验室分析。

spme的选择性可以从其过程来考虑。第一步是样品从基体中萃取到固定相(涂层)上,其中分析物-固定相和分析物-溶剂的相互作用应适合选择性的要求;第二步是样品从固定相上解吸到仪器中,其中可通过认真选择解吸条件来增加选择性。此时必须考虑到涂层本身的性质(如耐热温度)及涂层与分析物的相互作用。

涂层的选择是主宰萃取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最重要的步骤。与其他的萃取方法一样,spme同样遵循“相似相溶”这一规则。在它的很多应用中,选择性和萃取性与gc很相似。像gc中的毛细管柱需要不同的类型一样,在spme应用中,没有一种单一的涂层可以萃取所有的化合物。涂层的性质(如涂层的厚度、极性等,如果使用聚合物颗粒,则应考虑其多孔性)必须与分析物的性质相匹配,极性较强的涂层将萃取极性较强的化合物,而非极性涂层则萃取非极性化合物。选用的固定相涂层首先要对有机分子有较强的萃取富集能力,即要有较大的分配系数;其次还需要有合适的分子结构,保证分析物在其中有较快的扩散速度,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分配平衡,并在热解析时能迅速脱离固定相涂层,而不会造成峰的扩宽。同时,由于分析物是在高温下被解吸,因此所选涂层还必须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此外,为了提高涂层的萃取选择性,可以分别对样品或涂层进行衍生化。

现有技术中的涂层如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甲基乙烯基硅氧烷等,以及它们的复合涂层等,存在富集能力弱,制备过程环境污染大,机械强度较低、热稳定性差、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涂层性能好。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离子液体水溶液,加入秸秆、生物酶搅拌加热,过滤,将过滤后得到的秸秆干燥,干燥后加入酸性离子液体和dmso的混合溶液,加热,冷却,制得秸秆溶液;

(2)向酸性离子液体中加入石墨粉,先进行超声波预处理,再加入硫酸和高锰酸钾,所述硫酸占酸性离子液体的1-5‰,v/w,所述高锰酸钾占酸性离子液体的0.1-0.5‰,w/w,再次进行超声波处理,接着通入氧气使离子液体吸收氧气,之后加热,加热后离心获得沉淀,用盐酸洗涤沉淀,洗涤后干燥至恒重获得氧化石墨烯,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酸性离子液体中,再加入1-乙基咪唑、1-甲基咪唑、n-甲基吡啶或者吡咯烷酮,加热后获得氧化石墨烯衍生物;

(3)将秸秆溶液和氧化石墨烯衍生物混合加热,获得溶胶溶液;

(4)取萃取纤维,对其进行打磨或者酸处理形成粗糙表面,再用有机溶剂洗涤,超声、干燥处理后浸入到溶胶溶液中静置,使溶胶溶液附着在表面,再浸入极性溶剂中,取出干燥;

(5)过滤回收离子液体溶液,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生物酶为纤维素酶和/或果胶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离子液体为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1-酰胺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1-酰胺基-3-甲基咪唑氯盐、1-甲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1-甲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甲基咪唑硫酸氢盐或1-丁基-3-甲基吡啶氯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萃取纤维是石英管、石英纤维、钢丝或钛丝。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极性溶剂为水、甲醇、或乙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加入秸秆和生物酶后先在37℃~50℃条件下反应2-12h,然后加热至60℃-160℃反应0.2-12h。

有益效果:本发明生物兼容性好,适用于富集生物来源的物质;使用的离子液体溶液可以回收重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涂层的机械强度高、萃取涂层稳定、富集能力强、寿命长,可用于食品、环境、药物及生化等样品中痕量组分的富集分析;涂层与基质之间结合牢固,不容易脱落,涂层本身具有抗菌的特性,使用寿命长;秸秆纤维与石墨烯通过离子液体融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耐有机溶剂性能和耐酸碱性能;本发明的萃取性能更好,检测的灵敏度更高;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重复性,较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工艺流程;

图2是涂层的sem图;

图3是g-石墨烯,go-氧化石墨烯的红外光谱。在3456cm-1,1635cm-1,1390cm-1,1226cm-1分别出现o-h,c=o,c-o,c-oh的特征吸收峰。这些含氧基团的存在说明石墨已经被氧化,且这些极性基团特别是表面羟基的存在,使氧化石墨很容易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进而解释了氧化石墨烯具有良好亲水性的原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秸秆粉末的制备:玉米秸秆剪切成0.5cm左右的小段,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子;

(2)离子液体水溶液配制:30%(w/v%)离子液体水溶液:取30g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加入100ml去离子水;

(3)制备秸秆溶液:取30%离子液体水溶液100g,加入秸秆1g,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各0.01g,50℃搅拌30min,过滤获得秸秆,干燥,加入80%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和20%dmso的混合溶液100g,150℃加热1h,冷却备用,获得秸秆溶液;

(4)制备氧化石墨烯衍生物:在100g酸性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中加入1g石墨粉,加入到500ml三口烧瓶,并用超声波预处理1min,再加入0.2ml硫酸和0.02g高锰酸钾,50℃加热,用超声波震荡处理30min,通入纯氧使离子液体吸收氧气,加热搅拌后12000r/min离心3min获得沉淀,并对沉淀进行用0.5mol/l的盐酸洗涤60℃真空干燥至恒重获得氧化石墨烯,取0.5g氧化石墨烯加入到50g酸性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中,再加入0.1mol的1-甲基咪唑100℃加热处理20min,获得氧化石墨烯衍生物;

(5)涂层溶液的制备:取0.5g秸秆溶液和0.5g氧化石墨烯衍生物,加入到酸性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中、混合120℃加热超声波搅拌处理10min,冷却,50℃保温备用。

(6)涂层的制备:

取10cm的不锈钢丝,打磨形成粗糙表面,用10ml丙酮洗涤、10ml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5min,放入100℃烘箱中干燥30min,将不锈钢丝一端(2.0cm)浸渍在涂层溶液中10s,处理过的纤维浸入到溶胶溶液中静置1min,缓慢移出,在甲醇中浸渍1min,在60℃的烘箱中干燥2min后,反复旋进或旋出注射器针头套管(o.d.350μm),去除表面多余的涂层材料,110℃的烘箱中干燥20min,使得材料完全聚合于纤维表面。该涂层操作重复三次,得到所需的涂层厚度为70μm。最后,涂层纤维组装于5μl的微量注射器中,依次在100℃下活化1h、160℃下的活化1h。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秸秆粉末的制备:桑枝秸秆剪切成0.5cm左右的小段,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子;

(2)离子液体水溶液配制:30%(w/v%)离子液体水溶液:取30g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加入100ml去离子水;

(3)制备秸秆溶液:取30%离子液体水溶液100g,加入秸秆1g,加入纤维素酶0.01g,50℃搅拌30min,过滤获得秸秆,干燥,加入90%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和10%dmso的混合溶液100g,160℃加热30min,冷却备用,获得秸秆溶液;

(4)制备氧化石墨烯衍生物:在100g酸性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乙酯盐中加入1g石墨粉,加入到500ml三口烧瓶,并用超声波预处理1min,再加入0.2ml硫酸和0.02g高锰酸钾,60℃加热,用超声波震荡处理30min,通入纯氧使离子液体吸收氧气,加热搅拌后12000r/min离心3min获得沉淀,并对沉淀进行用0.5mol/l的盐酸洗涤60℃真空干燥至恒重获得氧化石墨烯,取0.5g氧化石墨烯加入到50g酸性离子液体1-酰胺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中,再加入0.1mol的1-乙基咪唑100℃加热处理20min,获得氧化石墨烯衍生物;

(5)涂层溶液的制备:取0.5g秸秆溶液和0.5g氧化石墨烯衍生物,加入到酸性离子液体1-酰胺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中、混合120℃加热超声波搅拌处理10min,冷却,50℃保温备用。

(6)涂层的制备:

取10cm的石英丝,打磨形成粗糙表面,用10ml丙酮洗涤、10ml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5min,放入100℃烘箱中干燥30min,将石英丝一端(2.0cm)浸渍在涂层溶液中10s,处理过的纤维浸入到溶胶溶液中静置1min,缓慢移出,在甲醇中浸渍1min,在60℃的烘箱中干燥2min后,反复旋进或旋出注射器针头套管(o.d.350μm),去除表面多余的涂层材料,110℃的烘箱中干燥20min,使得材料完全聚合于纤维表面。该涂层操作重复三次,得到所需的涂层厚度为70μm。最后,涂层纤维组装于50μl的微量注射器中,依次在100℃下活化1h、160℃下的活化1h。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秸秆粉末的制备:小麦秸秆剪切成0.5cm左右的小段,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子;

(2)离子液体水溶液配制:30%(w/v%)离子液体水溶液:取30g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和1-丁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按照1∶1(w/w)混合的离子液体,加入100ml去离子水;

(3)制备秸秆溶液:取30%离子液体水溶液100g,加入秸秆1g,加入果胶酶0.01g,50℃搅拌30min,过滤获得秸秆,干燥,加入85%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和15%dmso的混合溶液100g,160℃加热30min,冷却备用,获得秸秆溶液;

(4)制备氧化石墨烯衍生物:在100g酸性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中加入1g石墨粉,加入到500ml三口烧瓶,并用超声波预处理1min,再加入0.2ml硫酸和0.02g高锰酸钾,60℃加热,用超声波震荡处理30min,通入纯氧使离子液体吸收氧气,加热搅拌后12000r/min离心3min获得沉淀,并对沉淀进行用0.5mol/l的盐酸洗涤60℃真空干燥至恒重获得氧化石墨烯,取0.5g氧化石墨烯加入到50g酸性离子液体1-酰胺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中,再加入0.1mol的1-乙基咪唑100℃加热处理20min,获得氧化石墨烯衍生物;

(5)涂层溶液的制备:取0.5g秸秆溶液和0.5g氧化石墨烯衍生物,加入到酸性离子液体1-酰胺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中、混合120℃加热超声波搅拌处理10min,冷却,50℃保温备用。

(6)涂层的制备:

取10cm的钛金属丝,打磨形成粗糙表面,用10ml丙酮洗涤、10ml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4min,放入100℃烘箱中干燥30min,将钛金属丝一端(2.0cm)浸渍在涂层溶液中10s,处理过的纤维浸入到溶胶溶液中静置1min,缓慢移出,在甲醇中浸渍1min,在60℃的烘箱中干燥2min后,反复旋进或旋出注射器针头套管(o.d.350μm),去除表面多余的涂层材料,110℃的烘箱中干燥20min,使得材料完全聚合于纤维表面。该涂层操作重复三次,得到所需的涂层厚度为70μm。最后,涂层纤维组装于5μl的微量注射器中,依次在100℃下活化1h、160℃下的活化1h。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秸秆粉末的制备:小麦秸秆剪切成0.5cm左右的小段,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子;

(2)离子液体水溶液配制:30%(w/v%)离子液体水溶液:取30g1-酰胺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1-酰胺基-3-甲基咪唑氯盐、1-甲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按照1∶1∶1(w/w)混合的离子液体,加入100ml去离子水;

(3)制备秸秆溶液:取30%离子液体水溶液100g,加入秸秆1g,加入果胶酶0.01g,50℃搅拌30min,过滤获得秸秆,干燥,加入75%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和25%dmso的混合溶液100g,160℃加热30min,冷却备用,获得秸秆溶液;

(4)制备氧化石墨烯衍生物:在100g酸性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中加入1g石墨粉,加入到500ml三口烧瓶,并用超声波预处理1min,再加入0.2ml硫酸和0.02g高锰酸钾,60℃加热,用超声波震荡处理30min,通入纯氧使离子液体吸收氧气,加热搅拌后12000r/min离心3min获得沉淀,并对沉淀进行用0.5mol/l的盐酸洗涤60℃真空干燥至恒重获得氧化石墨烯,取0.5g氧化石墨烯加入到50g酸性离子液体1-酰胺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中,再加入0.1mol的1-乙基咪唑100℃加热处理20min,获得氧化石墨烯衍生物;

(5)涂层溶液的制备:取0.5g秸秆溶液和0.5g氧化石墨烯衍生物,加入到酸性离子液体1-酰胺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中、混合120℃加热超声波搅拌处理10min,冷却,50℃保温备用。

(6)涂层的制备:

取8cm的石英管,打磨形成粗糙表面,用10ml丙酮洗涤、10ml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4min,放入100℃烘箱中干燥30min,将石英管一端(2.0cm)浸渍在涂层溶液中10s,处理过的纤维浸入到溶胶溶液中静置1min,缓慢移出,在甲醇中浸渍1min,在60℃的烘箱中干燥2min后,反复旋进或旋出注射器针头套管(o.d.350μm),去除表面多余的涂层材料,110℃的烘箱中干燥20min,使得材料完全聚合于纤维表面。该涂层操作重复三次,得到所需的涂层厚度为70μm。最后,涂层纤维组装于50μl的微量注射器中,依次在100℃下活化1h、160℃下的活化1h。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固相微萃取涂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秸秆粉末的制备:甘蔗秸秆,洗涤除去糖分,干燥,剪切成0.5cm左右的小段,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子;

(2)离子液体水溶液配制:30%(w/v%)离子液体水溶液:取30g1-酰胺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1-酰胺基-3-甲基咪唑氯盐、1-甲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按照1∶1∶1(w/w)混合的离子液体,加入100ml去离子水;

(3)制备秸秆溶液:取30%离子液体水溶液100g,加入秸秆1g,加入果胶酶0.01g,50℃搅拌30min,过滤获得秸秆,干燥,加入75%1-酰胺基-3-甲基咪唑氯盐和25%dmso的混合溶液100g,160℃加热30min,冷却备用,获得秸秆溶液;

(4)制备氧化石墨烯衍生物:在100g酸性甲基咪唑硫酸氢盐中加入1g石墨粉,加入到500ml三口烧瓶,并用超声波预处理1min,再加入0.2ml硫酸和0.02g高锰酸钾,60℃加热,用超声波震荡处理30min,通入纯氧使离子液体吸收氧气,加热搅拌后12000r/min离心3min获得沉淀,并对沉淀进行用0.5mol/l的盐酸洗涤60℃真空干燥至恒重获得氧化石墨烯,取0.5g氧化石墨烯加入到50g酸性离子液体1-酰胺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中,再加入0.1mol的1-乙基咪唑100℃加热处理20min,获得氧化石墨烯衍生物;

(5)涂层溶液的制备:取0.5g秸秆溶液和0.5g氧化石墨烯衍生物,加入到酸性离子液体1-酰胺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中、混合120℃加热超声波搅拌处理10min,冷却,50℃保温备用。

(6)涂层的制备:

取8cm的不锈钢,打磨形成粗糙表面,用10ml丙酮洗涤、10ml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6min,放入100℃烘箱中干燥30min,将不锈钢一端(2.0cm)浸渍在涂层溶液中10s,处理过的纤维浸入到溶胶溶液中静置1min,缓慢移出,在甲醇中浸渍1min,在60℃的烘箱中干燥2min后,反复旋进或旋出注射器针头套管(o.d.350μm),去除表面多余的涂层材料,110℃的烘箱中干燥20min,使得材料完全聚合于纤维表面。该涂层操作重复三次,得到所需的涂层厚度为70μm。最后,涂层纤维组装于5μl的微量注射器中,依次在100℃下活化1h、160℃下的活化1h。

实施例6

固相微萃取涂层材料的性能测试:

线性范围、重现性和检出限衍生化:取10μl粗提的生物碱1-脱氧野尻霉素(dnj)样品溶液置2ml离心管中,加10μl硼酸钾缓冲液(ph=8.5),再加入5mmol/l的fmoc-cl的乙腈溶液20μl,混匀,20℃水浴反应20min,再加入0.1mol/l的甘氨酸10μl,混匀,加950μl0.1%(v/v)的醋酸水溶液,混匀,0.45μm微孔滤膜滤过滤,转移到有磁性转子的2ml样品瓶中。将萃取头穿过橡胶帽,将萃取头推出针头并直接浸入到本发明的涂层样品溶液中萃取45min,之后拔出针头,进样分析。

然后可以采用气相色谱分析:色谱柱ov-275,30m×0.25mm×0.25μm;汽化室温度:200℃,检测器(det)温度:210℃,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柱温:120℃,保持3min,每分钟20℃升温到180℃,保持4min;氮气流量:30ml/min,氢气流量:50ml/min,空气流量:400ml/min;进样量:1μl。

表1dnj加标回收率

回收率实验,每个加标浓度平行测定5次取平均值,结果见表1,dnj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8%~100%之间,满足常规分析的要求。本发明制备的萃取头与商品的萃取头比较,从蒸馏水和去离子水中萃取dnj的回收率比商品萃取头回收率高,相同萃取浓度下标准偏差均比商品萃取头57281-u(supelco)小,回收率高,说明回收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