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3536发布日期:2018-11-02 20:3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封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瓶体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封盖(瓶盖)部分进行封装后的检测,以发现瓶体是否有缺陷、破损等情况。现有的检测方式一般是在瓶体产品的输送线上间隔设置从多个角度对封盖部分进行图像采集的装置以采集图像后进行检测,均不能实现一次性对瓶体封盖的全方位进行图像采集和的操作。因此导致现有的封盖检测装置需要由多台设备组成,设备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在安装、调试和实际检测过程中会导致工作量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封盖检测装置存在设备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在安装、调试和实际检测过程中会导致工作量增加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封盖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架,在安装架上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设置于正中位置的中心图像采集装置和设置于中心图像采集装置四周的至少三个间隔分布的外周图像采集装置;在位于中心图像采集装置的正下方预留有图像采集位;其中中心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光路对应覆盖图像采集位的顶部区域,外周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光路对应覆盖图像采集位的外周区域;所述图像采集位对应于待检测封盖的输送路径上。

进一步的是:中心图像采集装置和外周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采集方向均为竖直朝下方向;在每个外周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光路上设置有反光镜,各反光镜可将对应的外周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光路反射后汇集至所述图像采集位的外周区域。

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为安装腔,所述的中心图像采集装置和外周图像采集装置均安装于安装腔内,在安装腔的外周包裹有遮板;在下框架上设置有分别与中心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光路和与外周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光路对应的通光孔。

进一步的是:在安装腔内竖向地设置有调节滑架,中心图像采集装置和外周图像采集装置分别可升降调节地安装在对应的调节滑架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架还包括立柱、横杆和安装板,所述横杆的一端可转动调节地安装在立柱上,所述安装板可转动调节地安装在横杆的另一端上,所述上框架可升降调节地安装在安装板上。

进一步的是:在图像采集位的上方设置有上光源,并且上光源的光照方向朝向其下方的图像采集位;其中所述上光源为环形光源,同时上光源的中部具有镂空区域,该镂空区域与中心图像采集装置对应。

进一步的是:在图像采集位的下方设置有下光源,并且下光源的光照方向朝向其上方的图像采集位;所述下光源安装在一支杆上,所述支杆可转动地安装在立柱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横杆的一端套设在立柱上,在立柱和横杆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在横杆的另一端固定地设置有一转轴,所述安装板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在转轴和安装板之间也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锁紧箍圈,在立柱和转轴上分别套设有锁紧箍圈,在锁紧箍圈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在横杆上和在安装板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对应的第二限位块可通过螺栓锁紧连接。

进一步的是:在安装板上设置有导向杆和丝杆,在上框架上设置有与导向杆导向配合的导向套,在导向套上设置有可夹持导向杆的夹钳;在上框架上设置有与丝杆螺纹配合的丝杆套,在丝杆的端部设置有可驱动丝杆转动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设置相应的中心图像采集装置和外周图像采集装置,可以实现一次性将封盖所对应的整个外表面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因此对于封盖的检测可仅需要一台检测装置即可完成,减少了检测设备的数量;而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测装置,其安装、调试过程均非常方便。另外,通过采用相应结构的安装架,可非常方便地根据实际的产品输送线位置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盖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盖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其中将遮板隐藏了后的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盖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像采集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2中A-A所示部分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中心图像采集装置1、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图像采集位3、采集光路4、封盖5、反光镜6、上框架7、下框架8、安装腔9、遮板10、通光孔11、调节滑架12、立柱13、横杆14、安装板15、上光源16、下光源17、支杆18、锁紧结构19、转轴20、锁紧箍圈21、第一限位块22、第二限位块23、导向杆24、丝杆25、导向套26、丝杆套27、夹钳28、手柄29、垫圈30、瓶体产品31、产品输送设备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盖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架,在安装架上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是用于采集封盖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送给相应的控制系统以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判断封盖是否合格。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图像采集装置包括设置于正中位置的中心图像采集装置1和设置于中心图像采集装置1四周的至少三个间隔分布的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在位于中心图像采集装置1的正下方预留有图像采集位3;其中中心图像采集装置1的采集光路4对应覆盖图像采集位3的顶部区域,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的采集光路4对应覆盖图像采集位3的外周区域;所述图像采集位3对应于待检测封盖5的输送路径上。图像采集位3对应的是一个图像采集的区域,当待检测的封盖5进入到该图像采集为3时,则看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实现对该封盖5的图像采集。而通过中心图像采集装置1和多个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则可实现同时对整个封盖5的外周部位进行图像采集。

其中,待检测封盖5一般为装配到相应的瓶体产品31上以后,并通过产品输送设备32进行输送;本实用新型中的封盖检测装置可对在输送设备32上输送的产品进行在线检测。

本实用新型中之所以需要采用至少三个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是为了由多个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实现对封盖5的整个外周区域的全面覆盖,进而通过配合中心图像采集装置1以实现一次性将整个封盖5的外周区域以及其顶部区域进行同时取像的目的。具体的,如参照附图5中所示,其设置有三个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并且将三个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设置成等角度分布的结构,以此实现对封盖5外周的全覆盖之目的。

更具体的,为了缩小整个图像采集装置部分的外轮廓尺寸,参照附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将中心图像采集装置1和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的图像采集方向均为竖直朝下方向,即从中心图像采集装置1和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直接传出的采集光路4为竖直朝向下方;同时在每个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的采集光路4上设置有反光镜6,各反光镜6可将对应的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的采集光路4反射后汇集至所述图像采集位3的外周区域。具体的,反光镜6优选为倾斜45°角度的设置,这样可将竖向的采集光路4反射为水平的采集光路4后对应到封盖5的外周上。其中,采集光路4指的是相应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图像的方向所对应的路径。

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架可具体包括上框架7和下框架8,在上框架7和下框架8之间为安装腔9,所述的中心图像采集装置1和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均安装于安装腔9内,在安装腔9的外周包裹有遮板10;通过遮板10可遮盖安装腔9内的光照强度,进而降低外部环境光线对图像采集装置的影响。另外,为了运行相应的采集光路4通过下框架8,因此需要在下框架8上设置有分别与中心图像采集装置1的采集光路4和与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的采集光路4对应的通光孔11。当然,相应的当设置有反光镜6时,则可将反光镜6设置在下框架8的下部。

更具体的,在所述的安装腔9内可进一步竖向地设置有调节滑架12,中心图像采集装置1和外周图像采集装置2分别可升降调节地安装在对应的调节滑架12上。这样,可根据需要调节相应图像采集装置2的高度位置,以此实现调节图像采集装置2的图像采集范围。

更具体的,所述安装架还可进一步包括立柱13、横杆14和安装板15,所述横杆14的一端可转动调节地安装在立柱13上,所述安装板15可转动调节地安装在横杆14的另一端上,所述上框架7可升降调节地安装在安装板15上。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实现对整个上框架7、下框架8连同其内部的图像采集装置等一起进行升降、转动等位置调节,以此方便根据产品输送线的位置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产品在输送过程中,其封盖5能准确的通过图像采集位3。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还可在图像采集位3的上方设置有上光源16,并且上光源16的光照方向朝向其下方的图像采集位3;其中所述上光源16为环形光源,同时上光源16的中部具有镂空区域,该镂空区域与中心图像采集装置1对应。上光源16的作用是实现从上方为封盖5的表面提供光照,以此提高图像采集后的光照效果。更具体的,上光源16可相应的安装在安装腔9以内,如附图中所示。相应的,本实用新型中也可进一步在图像采集位3的下方设置有下光源17,并且下光源17的光照方向朝向其上方的图像采集位3;所述下光源17安装在一支杆18上,所述支杆18可转动地安装在立柱13上。下光源17的作用则是从下方为封盖5提供背光,以此降低外部光线的干扰。当然,不失一般性,当封盖5为配套安装在相应的瓶体产品31上时,下光源17则可设置在于整个瓶体产品31的下方。而其中设置的支杆18则是为了便于根据上方图像采集装置的位置调整后随之进行下光源17的位置调整。更具体的,下光源也可优选采用环形光源。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横杆14实现绕立柱13转动的具体结构以及安装板15可安装在横杆14上的转动结构,分别可采用如下具体结构设置:所述横杆14的一端套设在立柱13上,在立柱13和横杆14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19;在横杆14的另一端固定地设置有一转轴20,所述安装板15套设在所述转轴20上,在转轴20和安装板15之间也设置有锁紧结构19;所述锁紧结构19包括锁紧箍圈21,在立柱13和转轴20上分别套设有锁紧箍圈21,在锁紧箍圈2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2,在横杆14上和在安装板15上对应的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3,所述第一限位块22和对应的第二限位块23可通过螺栓锁紧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即可实现横杆14绕立柱13转动以及安装板15绕着转轴20转动;并且二者的转动轴线均设置为竖向方向。当需要转动调节时,相应的松开锁紧箍圈21,然后进行转动调节,当调节到所需位置时,在箍紧锁紧箍圈21。而设置第一限位块22和第二限位块23,然后在通过二者的连接实现将锁紧箍圈21与对应的横杆14或者安装板15的可拆卸连接。当然,更优选的还可在锁紧箍圈21内套设相应的垫圈30。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上框架7等部分的升降调节结构优选采用如下具体设置:在安装板15上设置有导向杆24和丝杆25,在上框架7上设置有与导向杆24导向配合的导向套26,在导向套26上设置有可夹持导向杆24的夹钳28;在上框架7上设置有与丝杆25螺纹配合的丝杆套27,在丝杆25的端部设置有可驱动丝杆25转动的手柄29。这样,通过转动手柄29即可带动驱动丝杆25转动,进而带动安装板15连同上框架7、下框架8以及图像采集装置等进行升降移动。具体的,导向杆24可设置有至少三根,且将三个导向杆42在安装板5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分布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