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2012发布日期:2019-01-02 22:3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



背景技术:

车辆生产测试过程中,发动机噪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减少震动,需要保证车辆发动机噪声在一定范围内。现有的发动机噪声测试过程中,通常将麦克风固定在车身上,增加了固定的难度,所以现有的发动机噪声测试过程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以解决现有的发动机噪声测试较为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麦克风夹具,所述第一支撑杆具有第一端和远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杆能够绕所述底座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能够绕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轴向转动,所述麦克风夹具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第一容纳槽,所述连接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内壁和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阻尼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或第二支撑杆为伸缩杆。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杆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内壁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阻尼件。

可选的,所述阻尼件为橡胶圈。

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内形成有减重空腔。

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

可选的,所述底座背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件。

可选的,所述底座背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件可拆卸的收容于所述固定槽内,且所述固定件收容于所述固定槽内时,所述固定件凸出所述固定槽。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为橡胶圈或磁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可转动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麦克风夹具,能够将测试发动机噪声的麦克风夹持在不同的位置,便于固定和安装,提高了发动机噪声测试过程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麦克风夹具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和底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链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包括底座110、第一支撑杆120、第二支撑杆130和麦克风夹具220。

其中,底座110主要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第一支撑杆120和第二支撑杆130用于相配合调节麦克风夹具220的位置,麦克风夹具220则用于夹持和固定采集噪声的麦克风210。

如图2所示,该麦克风夹具220可以是第二支撑杆130的一部分,例如由第二支撑杆130的端部形成一用于夹持和固定麦克风210的结构;此外,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夹具,只要能实现固定麦克风210即可。由于该麦克风夹具220本身的结构并非本申请的发明点所在,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20具有第一端和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其中,第一支撑杆120的第一端与底座110转动连接,这样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支撑杆120能够以第一支撑杆120和底座110相连的部位为转动中心绕底座110转动,从而实现调节第一支撑杆120第二端的位置。

第二支撑杆130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2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二支撑杆130能够绕第二支撑杆130的轴向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20和第二支撑杆130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而第二支撑杆130的角度是可变的,从而能够实现调节固定于第二支撑杆130另一端的麦克风夹具220的角度。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可转动的第一支撑杆120和第二支撑杆130,且第二支撑杆130上设置有麦克风夹具220,能够将测试发动机噪声的麦克风210夹持在不同的位置,便于固定和安装,提高了发动机噪声测试过程的便利性。

此外,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在拆解状态下,占用的空间小,便于使用和搬运。进一步的,由于发动机测试过程中,还可能涉及到其他各种测试设备,这些测试设备也可能占用发动机周围的空间,这也对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的设置位置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支撑杆120与底座110之间的相对角度是可以调节的,所以能适应更多的工况,提高了使用的便利程度。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杆120和/或第二支撑杆130为伸缩杆,其中伸缩杆包括内杆和套设于内杆上的外杆,内杆外表面设置有沿内杆轴向分布的刻度标识。

应当理解的是,在多次测试发动机的噪声时,应当确保测试麦克风210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这样,测得的数据才有可比性,而多次测试可能并非连续进行的,其中可能涉及到对车辆的进一步调整,这样,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刻度调节支撑杆的内杆和外杆的相对位置,能够将麦克风210固定在同一位置,从而在多次测试过程中,能够确保测试的是同一位置的噪声大小。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杆120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部121,连接部121向远离第一支撑杆120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在一个优选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连接部121是垂直于第一支撑杆120的,显然,如果该连接部121不垂直于第一支撑杆120,例如该连接部121的轴线与第一支撑杆120的轴线的夹角为一不为90度的夹角,也是可行的。

如图5所示,底座110上设置有与连接部121相匹配的第一容纳槽11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容纳槽111为圆环状,这样,第一支撑杆120能够连接部121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容纳槽111内,第一容纳槽111的内壁和连接部121之间设置有阻尼件140B。该阻尼件140B可以是橡胶圈等增加连接部121与第一容纳槽111的内壁之间摩擦力的元件,以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将第一支撑杆120以任意角度固定,从而以不同角度支撑麦克风210。

在其他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显然第一支撑杆120和底座110还也可以其他方式相连,例如在底座110上设置一柱状的连接杆,在第一支撑杆120上设置一与该连接杆相匹配的环形槽,同样能够实现第一支撑杆120绕底座110转动。

进一步的,连接部121和第一容纳槽111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刻度线,另一个上设置有刻度盘,刻度盘与刻度线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以连接部121上设置有刻度线,第一容纳槽111上设置有刻度盘为例说明,该刻度线和刻度盘可以是利用油漆等涂料在连接部121上绘制出来的,也可以是利用铣刀铣出的槽等在零件表面加工出的刻度线或刻度盘,此处不作进一步限定。

本实施例中,刻度线设置于连接部121的端面上,刻度盘刻画在第一容纳槽111与连接部121位于同侧的断面上,这样,在旋转第一支撑杆120的过程中,刻度线总是与刻度盘向对应的,从而能够根据刻度线于刻度盘的对应位置关系确定第一支撑杆120所需旋转的角度。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杆120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二容纳槽122,第二支撑杆130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二容纳槽122内,第二容纳槽122的内壁和第二支撑杆130之间设置有阻尼件140A。

类似的,本实施例中同样可以在第二容纳槽122和第二支撑杆130上设置刻度线及刻度盘来确定第二支撑杆130所需旋转的角度。

如图2所示,为了降低结构重量,提高携带的便利程度,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杆130内形成有减重空腔(未标识)。同时,底座110包括内圈(未标识)和外圈(未标识),内圈和外圈之间通过连接杆(未标识)相连,这样,能够保证底座110具有足够的重量不会再使用过程中倾倒,也降低了底座的用料和重量。

为了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固定底座110,防止该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移动,还设置了固定件112,底座110背向第一支撑杆120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113,固定件112收容于固定槽113内,且在固定件112收容于固定槽113内时,固定件112凸出固定槽113。该固定件112可以是橡胶圈或磁铁。在使用时,如果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放置在地面上,则可以选用橡胶圈作为固定件112,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如果将该发动机噪声测试支架固定在其他位置,例如固定在引擎盖的内侧表面,则可以选用磁铁作为固定件112,提高了使用的便利程度。固定件112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固定槽113内,也可以卡接在固定槽113内,本实施例中对其固定方式不作进一步限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