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5447发布日期:2019-03-02 03:02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食品生产流通销售体系中,食品接触材料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称之为食品的“外衣”,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食品接触材料塑料制品,因其质轻、美观、成本低廉、绝缘、耐摔、耐腐蚀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如果汁机、咖啡机、塑料碗、一次性餐具等在生活中可随处可见,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人们在注重生活品质的同时却往往会忽视与食品相接触材料的安全性。总迁移量是国外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高度关注的指标,随着我国出口的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包装及制品数量日益增加,总迁移量成为食品接触材料实验室日常的检测项目。目前,总迁移量的试验方法有全浸没法、袋装法、填充法等,其中,全浸没法适用于大多数可切割成适当大小试件的容器或制品,应用十分广泛。现有的检测设备需要在中途手动加料,需要人时刻关注机器的状态和运行时间并及时加料,耗费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精确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成浸泡腔和蒸发腔,所述浸泡腔内设有转盘支撑板、水平移动机构和蒸发皿,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浸泡腔侧壁上的水平导向条和传送轮,所述转盘支撑板两侧设有与所述导向条相匹配的滑动轮,转盘支撑板底部设有与传送轮匹配的传送条,所述传送轮由第二电机驱动;所述转盘支撑板架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转盘支撑板上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开设有若干个存放孔,所述蒸发皿放置在存放孔上,蒸发皿的上方对应设有加料筒和进料管,加料筒处于浸泡腔上方,通过进料管延伸至浸泡腔内部为蒸发皿加料,进料管上还设有进料阀门;隔板上设有可自由升降旋转的移取臂,且隔板的底部略高于蒸发皿的顶端;蒸发腔顶部设有热循环回路,包括第一电机和叶片,蒸发腔内安装有加热块和温度传感器,蒸发腔内存放孔的底部设有发热元件和重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均连接数据采集服务中心,数据采集服务器与云计算中心连接,云计算中心包括报告自动生成系统模块,该模块从数据采集服务中心获取检测的数据并按照从远程检测实验室系统接收到的报告需求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制作成检测报告/分析报告,供客户下载。

优选的,所述发热元件的功率为100~500W。

优选的,所述移取臂下方设有回收罐。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服务器包括:数据解析单元,将接收到的原编码格式数据解析为可读数据;二级数据存储单元,将解析完毕的可读数据进行存储;数据整理与上报单元,将解析完毕的可读数据发送至云计算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将浸泡过程和蒸发过程设置在一个装置中,实现食品接触材料浸泡以及模拟物蒸发的一体化过程,避免了以往人工操作中的繁琐和低效率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自动加料,实现整个浸泡蒸发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浸泡蒸发操作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浸泡腔,2.进料阀门,3.加料筒,4.第一电机,5.叶片,6.蒸发腔,7.存放孔,8.转盘,9.转盘支撑板,10.发热元件,11.重量传感器,12.第二电机,13.传送轮,14.传送条,15.移取臂,16.隔板,17.进料管,18.加热块,19.数据采集服务中心,20.云计算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食品包装材料的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将壳体内部分成浸泡腔1和蒸发腔6,所述浸泡腔1内设有转盘支撑板9、水平移动机构和蒸发皿,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浸泡腔1侧壁上的水平导向条和传送轮13,所述转盘支撑板9两侧设有与所述导向条相匹配的滑动轮,转盘支撑板9底部设有与传送轮13匹配的传送条14,所述传送轮13由第二电机12驱动;所述转盘支撑板9架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转盘支撑板9上有转盘8,所述转盘8上开设有若干个存放孔7,所述蒸发皿放置在存放孔7上,蒸发皿的上方对应设有加料筒3和进料管17,加料筒3处于浸泡腔1上方,通过进料管17延伸至浸泡腔1内部为蒸发皿加料,进料管17上还设有进料阀门2;隔板16上设有可自由升降旋转的移取臂15,且隔板16的底部略高于蒸发皿的顶端;蒸发腔6顶部设有热循环回路,包括第一电机4和叶片5,蒸发腔6内安装有加热块18和温度传感器,蒸发腔6内存放孔7的底部设有发热元件10和重量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11均连接数据采集服务中心19,数据采集服务器19与云计算中心20连接,云计算中心20包括报告自动生成系统模块,该模块从数据采集服务中心获取检测的数据并按照从远程检测实验室系统接收到的报告需求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制作成检测报告/分析报告,供客户下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发热元件10的功率为100~500W。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移取臂15下方设有回收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数据采集服务器19包括:数据解析单元,将接收到的原编码格式数据解析为可读数据;二级数据存储单元,将解析完毕的可读数据进行存储;数据整理与上报单元,将解析完毕的可读数据发送至云计算中心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