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设备燕尾槽平行度检测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4211发布日期:2019-05-17 20:18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设备燕尾槽平行度检测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数控设备燕尾槽平行度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数控机床的燕尾槽在进行加工时,为了保证燕尾槽之间能够达到预期的平行度,以提高设备的运作可靠性,通常需要在加工时,对燕尾槽的平行度进行多次测量或采用高精密度的设备进行加工,其中,采用高精密度的设备进行加工的成本高昂,而多次测量费时费力,尤其是现有的工具中,测量平行度的工具操作不便且通常检测反馈存在一定滞后,导致操作工人工作效率得到制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实施可靠且成本低的数控设备燕尾槽平行度检测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数控设备燕尾槽平行度检测工具,用于一对平行燕尾槽的平行度检测,其包括支撑轴、一对探测机构、复位弹簧、限位座、千分表,所述的一对探测机构套设在支撑轴上,所述的限位座固定在支撑轴的其中一端部,与限位座相近的探测机构为滑动套设在支撑轴上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该探测机构和限位座连接,远离限位座的探测机构为约束固定在支撑轴上,所述的千分表约束固定在支撑轴上且千分表的测量头与滑动套设在支撑轴上的探测机构一侧相抵,由千分表来测量该探测机构的滑动距离。

进一步,所述的一对探测机构包括第一探测机构和第二探测机构,所述的第一探测机构包括第一滑动座、检测块和第一检测棒,所述的第一滑动座滑动套设在千分表与限位座之间且与复位弹簧远离限位座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检测块固定在第一滑动座的上端且与千分表的测量头相抵,所述第一滑动座的下端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的第一检测棒固定在第一延伸部远离限位座的一侧上且用于与其中一待检测燕尾槽的一斜槽面相贴;所述的第二探测机构包括第二滑动座、限位螺栓和第二检测棒,所述的第二滑动座滑动套设在支撑轴上且位于第一检测机构远离限位座的一侧,所述的限位螺栓螺纹穿置在第二滑动座内并锁紧,将第二滑动座相对固定在支撑轴上,第二滑动座下端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的第二检测棒固定在第二延伸部与第一检测机构相近的一侧上且用于与另一待检测燕尾槽的一斜槽面相贴。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棒和第二检测棒的表面均为光滑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凸起部且凸起部与第一延伸部或第二延伸部的下部之间形成截面呈倒L形结构,所述的第一检测棒和第二检测棒分别固定在凸起部与第一延伸部或第二延伸部形成的倒L形结构的叉开部内。

进一步,所述的限位座上还连接有手柄。

进一步,所述的限位座通过一螺钉与支撑轴固定连接,螺钉穿过限位座后,与支撑轴的一端末螺纹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千分表通过一千分表座约束固定在支撑轴上,所述的千分表座约束套接在支撑轴上,所述的千分表与千分表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进行使用时,只需预先将一对探测机构的探测端置于一对预设平行的燕尾槽中,令探测机构的探测端分别与一对燕尾槽相近的两侧面相贴,然后将千分表约束固定好,继而只需移动支撑轴沿着燕尾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由于其中一探测机构为固定在支撑轴上,因此若是一对燕尾槽的侧面若现不平行情况,则另一探测机构会沿支撑轴发生移动,从而改变千分表的示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使用灵活,能够快速 指示出一对燕尾槽之间的平行度差异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具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切简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向的剖切简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具的简要实施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之一所示,本实用新型工具用于一对平行燕尾槽15的平行度检测,其包括支撑轴1、一对探测机构、复位弹簧11、限位座7、千分表13,所述的一对探测机构套设在支撑轴1上,所述的限位座7固定在支撑轴1的其中一端部,与限位座7相近的探测机构为滑动套设在支撑轴1上且复位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该探测机构和限位座7连接,远离限位座7的探测机构为约束固定在支撑轴1上,所述的千分表13约束固定在支撑轴1上且千分表13的测量头131与滑动套设在支撑轴1上的探测机构一侧相抵,由千分表13来测量该探测机构的滑动距离。

其中,所述的一对探测机构包括第一探测机构和第二探测机构,所述的第一探测机构包括第一滑动座5、检测块12和第一检测棒6,所述的第一滑动座5滑动套设在千分表13与限位座7之间且与复位弹簧11远离限位座7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检测块12固定在第一滑动座5的上端且与千分表13的测量头131相抵,所述第一滑动座5的下端设有第一延伸部51,所述的第一检测棒6固定在第一延伸部51远离限位座7的一侧上且用于与其中一待检测燕尾槽15的一斜槽面相贴;所述的第二探测机构包括第二滑动座2、限位螺栓和第二检测棒3(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检测棒3-1、3-2),所述的第二滑动座2滑动套设在支撑轴1上且位于第一检测机构远离限位座7的一侧,所述的限位螺栓螺纹穿置在第二滑动座2内并锁紧,将第二滑动座2相对固定在支撑轴1上,第二滑动座2下端设有第二延伸部21,所述的第二检测棒3固定在第二延伸部21与第一检测机构相近的一侧上且用于与数控设备14的另一待检测燕尾槽15的一斜槽面相贴;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棒6和第二检测棒的3表面均为光滑表面;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凸起部52、22且凸起部52、22与第一延伸部51或第二延伸部21的下部之间形成截面呈倒L形结构,所述的第一检测棒和第二检测棒分别固定在凸起部与第一延伸部51或第二延伸部52形成的倒L形结构的叉开部内。

另外,所述的限位座7上还连接有手柄8;进一步,所述的限位座7通过一螺钉9与支撑轴1固定连接,螺钉9穿过限位座7后,与支撑轴1的一端末螺纹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千分表13通过一千分表座4约束固定在支撑轴1上,所述的千分表座4约束套接在支撑轴1上,所述的千分表13与千分表座4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进行使用时,只需预先将一对探测机构的探测端置于一对预设平行的燕尾槽中,令探测机构的探测端分别与一对燕尾槽相近的两侧面相贴,然后将千分表约束固定好,继而只需移动支撑轴1沿着燕尾槽15的长度方向移动,由于其中一探测机构为固定在支撑轴1上,因此若是一对燕尾槽的侧面若现不平行情况,则另一探测机构会沿支撑轴1发生移动,从而改变千分表的示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使用灵活,能够快速 指示出一对燕尾槽之间的平行度差异情况。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