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保险杠开口综合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1947发布日期:2019-06-22 00:1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保险杠开口综合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开口综合检具。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身钢架在生产加工完成后,为了保证后期与汽车前保险杠的装配精度,需要对汽车车身前部的前保险杠开口处进行综合检测。

现有的前保险杠开口检具大多采用铝制框架,整体较为笨重,使用时会消耗较多的人力劳动强度,并且铝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同时检具对车身钢架的检测较为单一,不能同时进行包括多种检测的综合检测,从而导致检测效率低下,无法保证检测的全面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开口综合检具,框架采用碳纤维,可降低重量,保证结构强度,可对车身钢架进行综合检测,保证检测的全面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开口综合检具,包括碳纤维框架、拧紧螺丝、第一检测块、第二检测块、第三检测块、定位销以及旋转检测销;所述碳纤维框架呈横置的目字形,所述碳纤维框架的两侧上部设置有侧支撑架,所述碳纤维框架的两侧下部设置有侧折弯部,所述拧紧螺丝竖向贯穿螺丝架,所述螺丝架通过支架与侧支撑部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块与碳纤维框架两端上部的基准块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块通过另一支架与碳纤维框架连接,所述第三检测块通过又一支架与侧折弯部上端连接,所述定位销水平贯穿定位块,所述旋转检测销位于定位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与碳纤维框架的下端上部连接,所述旋转检测销的手柄位于定位块上的L形滑槽内,所述旋转检测销的检测端与定位销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侧支撑架和侧折弯部均朝向碳纤维框架所在平面的同一侧倾斜设置,所述侧支撑架上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检测块分别位于碳纤维框架的顶部和侧面,位于碳纤维框架顶部的第二检测块呈直线阵列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基准块分别位于碳纤维框架的两端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基准块上设置有基准孔。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框架上还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碳纤维框架的横杆与竖杆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开口综合检具,框架采用碳纤维材质,可降低重量,有利于降低人力劳动强度,保证结构强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避免发生变形;通过拧紧螺丝、第一检测块、第二检测块、第三检测块、定位销以及旋转检测销的配合使用,可对车身钢架同时进行进行包括特殊部位的位置度、孔径以及孔位在内的综合检测,检测效率高,保证检测的全面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保险杠开口综合检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保险杠开口综合检具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碳纤维框架;2、侧支撑架;3、侧折弯部;4、拧紧螺丝;5、螺丝架;6、第一检测块;7、第二检测块;8、第三检测块;9、基准块;10、基准孔;11、定位块;12、定位销;13、旋转检测销;14、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以及图2,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开口综合检具,包括碳纤维框架1、拧紧螺丝4、第一检测块6、第二检测块7、第三检测块8、定位销12以及旋转检测销13;所述碳纤维框架1呈横置的目字形,所述碳纤维框架1的两侧上部设置有侧支撑架2,所述碳纤维框架1的两侧下部设置有侧折弯部3,所述拧紧螺丝4竖向贯穿螺丝架5,所述螺丝架5通过支架与侧支撑部2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块6与碳纤维框架1两端上部的基准块9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块7通过另一支架与碳纤维框架1连接,所述第三检测块8通过又一支架与侧折弯部3上端连接,所述定位销12水平贯穿定位块11,所述旋转检测销13位于定位块11上。

所述碳纤维框架1的材质为碳纤维,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好等特点,有效降低检具整体的重量,同时可避免在检具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形变。

所述定位块11与碳纤维框架1的下端上部连接,所述旋转检测销13的手柄位于定位块11上的L形滑槽内,所述旋转检测销13的检测端与定位销12相平行。

所述侧支撑架2和侧折弯部3均朝向碳纤维框架1所在平面的同一侧倾斜设置,所述侧支撑架2上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第二检测块7分别位于碳纤维框架1的顶部和侧面,位于碳纤维框架1顶部的第二检测块7呈直线阵列状布置。

所述基准块9分别位于碳纤维框架1的两端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基准块9上设置有基准孔10,所述基准孔10用于在对碳纤维框架1本身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用作基准,为检测操作提供便利。

所述碳纤维框架1上还设置有加强板14,所述加强板14位于碳纤维框架1的横杆与竖杆的连接处,所述加强板14用于加强碳纤维框架1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汽车车身钢架生产加工完成后,首先通过基准孔10对检具本身进行检测,当确认碳纤维框架1没有发生形变后,工作人员手持碳纤维框架1,将检具整体放置在汽车车身前部,使拧紧螺丝4对准车身钢架上的螺孔,同时定位销12插入车身钢架上的定位孔内,随后人工锁紧两个拧紧螺丝4,即实现检具的安装,然后依次观测全部的第一检测块6、第二检测块7以及第三检测块8,看有无贴紧车身钢架的指定部位,最后手动驱动旋转检测销13的手柄,使旋转检测销13的手柄沿定位块11上L形的滑槽滑动,从而使旋转检测销13的检测端插入车身钢架上的孔内,实现对孔径与孔位的检测。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