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0980发布日期:2019-06-15 00:0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接触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触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触摸屏行业中,一块触摸屏的诞生需要经过很多段工艺制程,每个制程都有相应的加工和检测工艺。在加工和检测时,就会有损坏触摸屏的可能,因此每个制程都需要贴不同类型的绝缘保护膜来保护触摸屏屏体和导电线路,而在检测工艺过程中,尤其是在假压测试时,需要先把覆盖在触摸屏的压接区引脚上绝缘保护膜去掉,才能对触摸屏的压接区进行测试。目前检测触摸屏的压接区引脚上是否有绝缘保护膜的判断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非接触式检测,使用距离感应器或者激光光纤等,去对触摸屏的压接区进行检测,利用对射或者反射方法,判定触摸屏的压接区引脚上有无绝缘保护膜。但是这种检测方式在触摸屏的压接区引脚间距比较密的情况下,光纤的反射区很容易照射到引脚上,造成误判,即使在使用高精度的距离传感器的情况下,也很容易测量到引脚上,造成距离误判,导致判定失误,误判率高,并且这种检测方式对检测装置的精度要求非常高。

接触式检测,使用探针接触引脚,对被测试触摸屏的位置要求非常高,探针必须要接触相应触摸屏的压接区引脚才能实现检测效果。这种检测方式中探针和引脚接触的概率很低,存在误判率高和通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接触式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触摸屏的压接区引脚是否覆盖有绝缘保护膜的判断方式存在误判率高和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接触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触摸屏的压接区是否覆盖有绝缘保护膜,所述触摸屏的压接区设置有多个引脚,所述接触式检测装置包括机架、驱动装置、线路板以及导通测试件,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线路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线路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间隔布置,且第一导电线或第二导电线均与所述导通测试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线路板向所述触摸屏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均与所述引脚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均为多根,多根所述第一导电线间隔布置,多根所述第二导电线间隔布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线路板向所述触摸屏的方向移动,以使至少一根所述第一导电线和至少一根所述第二导电线均与所述引脚接触。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导电线之间布置有一根所述第二导电线,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二导电线之间布置有一根所述第一导电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多根所述第一导电线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导电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多根所述第二导电线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还包括两根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连接导电线,各所述第一导电线的连接端与其中一根所述连接导电线连接,各所述第二导电线的连接端与另一根连接导电线连接,所述连接导电线与所述导通测试件连接。

优选地,多根所述第一导电线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均匀布置,多根所述第二导电线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均匀布置。

优选地,各所述第一导电线和与其相邻的一根第二导电线之间的间隔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均凸出于所述基板。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和安装板,所述驱动气缸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线路板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线路板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弹性缓冲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线路板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接触式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当被测物触摸屏移动到线路板上方时,驱动装置开始工作,驱动线路板向上运动,使得线路板的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均与触摸屏的引脚接触。由于触摸屏的引脚具有导电性,而绝缘保护膜具有绝缘性,且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均与导通测试件连接,此时,若导通测试件检测到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导通,则判定引脚上没有覆盖绝缘保护膜,若导通测试件检测到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没有导通,则证明引脚上覆盖有绝缘保护膜。与现有的对触摸屏的压接区引脚是否覆盖有绝缘保护膜的判断方式相比,本发明接触式检测装置通过线路板上的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均与引脚接触来检验引脚上是否覆盖有绝缘保护膜,增加了接触的概率,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误判率低。另外,本发明接触式检测装置可通过简单地更换线路板,就能检测不同尺寸的触摸屏,通用性强。本发明接触式检测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接触式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接触式检测装置中线路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接触式检测装置与触摸屏接触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接触式检测装置与触摸屏接触时的布局平面示意图(图中填充部分仅用于将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与线路板的其他区域区分)。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中对“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的描述以图1和图2中所示的方位为为基准,仅用于解释在图1和图2所示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发明提出一种接触式检测装置。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接触式检测装置100用于检测触摸屏200的压接区201是否覆盖有绝缘保护膜,触摸屏200的压接区201设置有多个引脚202,接触式检测装置100包括机架1、驱动装置2、线路板3以及导通测试件(图未示),驱动装置2安装在机架1上,线路板3与驱动装置2连接。线路板3包括基板34以及设置在基板34上的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间隔布置,即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互不接触,且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与导通测试件连接。驱动装置2用于驱动线路板3向触摸屏200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与引脚202接触。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摸屏200位于线路板3上方,驱动装置2用于驱动线路板3向上移动,以使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与引脚202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线路板3与触摸屏200配合,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应不同尺寸的触摸屏200更换相应尺寸的线路板3,并且能够避免线路板3与触摸屏200上除压接区201以外的其他区域发生干涉。

本实施例接触式检测装置100在使用时,当被测物触摸屏200移动到线路板3上方时,驱动装置2开始工作,驱动线路板3向上运动,使得线路板3的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与触摸屏200的引脚202接触。由于触摸屏200的引脚202具有导电性,而绝缘保护膜具有绝缘性,且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与导通测试件连接,此时,若导通测试件检测到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导通,则判定引脚202上没有覆盖绝缘保护膜,若导通测试件检测到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没有导通,则证明引脚202上覆盖有绝缘保护膜。与现有的对触摸屏的引脚是否覆盖有绝缘保护膜的判断方式相比,本实施例接触式检测装置100通过线路板3上的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与引脚202接触来检验引脚202上是否覆盖有绝缘保护膜,增加了接触的概率,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误判率低。另外,本实施例接触式检测装置100可通过简单地更换线路板3,就能检测不同尺寸的触摸屏200,通用性强。本实施例接触式检测装置100还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可以理解地,在一实施例中,导通测试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万用表,万用表的红线连接第一导电线31,黑线连接第二导电线32,通过读取万用表上的电阻值来判断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是否导通,进而判定引脚202上没有覆盖绝缘保护膜。在另一实施例中,导通测试件可以采用灯泡,比如led灯,led灯的阳极与第一导电线31连接,阴极与第二导电线连接,通过led等是否亮灯来判断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是否导通,进而判定引脚202上没有覆盖绝缘保护膜。本发明的导通测试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判断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是否导通的测试件或测试装置,本实施例对导通测试件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并不局限于线状导电结构,还可以采用片状、鱼骨状、锯齿状或者任意能导电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凸出于基板34。如图2所示,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凸出于基板34的上表面,使得驱动装置2驱动线路板3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优先与引脚202接触,能够避免线路板3上除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的其他区域对检测过程产生干扰,降低误判率。本实施例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凸出于基板34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实用情况确定。

本实施例接触式检测装置100的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为多根,多根第一导电线31间隔布置,多根第二导电线32间隔布置;驱动装置2用于驱动线路板3向触摸屏200的方向移动,以使至少一根第一导电线31和至少一根第二导电线32均与引脚202接触。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为多根,且在检测过程中只需至少一根第一导电线31和至少一根第二导电线32同时与引脚202接触即可准确地判断出触摸屏200的引脚202有无覆盖绝缘保护膜,进一步降低了误判率。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任意相邻的两根第一导电线31之间布置有一根第二导电线32,任意相邻的两根第二导电线32之间布置有一根第一导电线31,即,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相互穿插设置,提高了引脚202与第一导电线31及第二导电线32同时接触的概率,误判率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线31沿第一方向延伸,多根第一导电线31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第二导电线32沿第一方向延伸,多根第二导电线32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本实施例的第一方向为图1和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和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接触式检测装置100在检测的过程中,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与引脚202垂直接触,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铜线,易于取材,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的沿第一方向的延伸长度根据具体实际使用情况设置。

如图2和图4所示,线路板3还包括两根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连接导电线33,各第一导电线31的连接端与其中一根连接导电线33连接,各第二导电线32的连接端与另一根连接导电线33连接,连接导电线33与导通测试件连接。其中一根连接导电线33使线路板3的多根第一导电线31之间相互导通,另一根连接导电线33使线路板3的多根第二导电线32之间相互导通,结构紧凑。在检测时,两根连接导电线33的自由端331均与导通测试件连接,进而通过导通测试件检测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是否导通。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使任意一根连接导电线33的自由端331连接电压为24v的电源,另一根连接导电线33的自由端331作为接收端,可通过试电笔检测该接收端是否接收到电信号来判断引脚202上是否覆盖有绝缘保护膜。当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与引脚202接触时,若接收端接收到电信号,则判断引脚202上没有覆盖绝缘保护膜,若接收端没有接收到电信号,则判断引脚202上覆盖有绝缘保护膜,结构巧妙合理。

进一步地,多根第一导电线31沿第二方向间隔均匀布置,多根第二导电线32沿第二方向间隔均匀布置,便于制作。并且,各第一导电线31和与其相邻的一根第二导电线32之间的间隔相同。本实施例的任意一根第一导电线31和与其相邻的第二导电线32之间的间隔为l1,引脚202的长度为l2,利于增大引脚202与第一导电线31及第二导电线32同时接触的概率,降低误判率。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包括驱动气缸21和安装板22,驱动气缸21安装在机架1上,线路板3与安装板22连接,安装板22与驱动气缸21的输出轴211连接。本实施例的驱动气缸21可采用现有技术。当被测物触摸屏200移动到线路板3上方时,驱动气缸21开始工作,驱动与与驱动气缸21的输出轴211连接的安装板22向上运动,从而带动线路板3向上运动,使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与引脚202接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的安装板22和线路板3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件(图未示),弹性缓冲件的一端与安装板22连接,弹性缓冲件的另一端与线路板3连接。本实施例的弹性缓冲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弹簧位于线路板3与安装板22之间。当驱动装置2驱动线路板3向上移动,第一导电线31和第二导电线32均与引脚202接触时,线路板3对触摸屏200产生挤压力,而弹簧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可避免挤压力过大而对触摸屏200的造成损伤。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