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卷的铜丝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3605发布日期:2020-02-18 13:4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卷的铜丝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丝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收卷的铜丝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铜丝指的是由热轧铜棒不退火拉制而成的丝,可用于织网、电缆、铜刷过滤网等,铜丝在制成之后需要对铜丝进行多种性能的测试,以便将铜丝投入使用。

现有的铜丝在进行检测后需要对其进行收卷,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一般不具备收卷功能,导致在检测之后需要耗费时间对其收卷,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收卷的铜丝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铜丝检测装置在检测完毕后不方便对铜丝进行收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卷的铜丝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测试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安装在底座的上端,所述收卷装置安装在底座的内壁表面。

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弹力绳,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支柱,所述弹力绳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挂钩。

所述收卷装置包括马达,所述马达的前端套设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一端套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之间固定安装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一侧贯穿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杆,所述收卷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收卷筒的一侧设置有摇把,所述摇把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销,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挂钩,所述固定架与底座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架。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收卷筒与第一挂钩之间设置有铜丝,所述铜丝远离收卷筒的一端套设在第一挂钩的一端。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支柱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弹力绳贯穿所述支柱的内部并延伸至支柱的外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联动轴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销与插槽之间相适配。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摇把与固定架之间固定安装有轴承,且摇把与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两组,其中一种所述固定架的内测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三弹簧与第二挂钩安装在安装槽中。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收卷的铜丝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收卷的铜丝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收卷装置,拉动拉杆,拉杆带动第二弹簧使顶杆后退,然后将铜丝的首端放置到固定槽内,接着松开拉杆,第二弹簧释放弹力将顶杆与铜丝首端压紧,然后打开马达,马达带动传动轮转动,从而使收卷筒对铜丝进行收卷,收卷完毕后,拉出第二挂钩,将铜丝的末端挂到第二挂钩上,然后第三弹簧将第二挂钩拉至固定架内部,转动摇把,使插销与联动轴分离,最后将收卷筒拆下即可,使铜丝在检测完毕后得到了收卷,且方便对铜丝的首末端进行固定,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收卷效率。

2、该便于收卷的铜丝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测试装置,将铜丝的一端固定在收卷筒上,另一端挂到第一挂钩上,然后打开电机,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弹力绳回卷,弹力绳拉动第一弹簧使拉力传感器对铜丝进行拉扯,使得拉力传感器能够对铜丝的强度进行测试,通过第一弹簧和弹力绳能够对提高对铜丝的拉力大小,使其不易在测试过程中断裂,方便了对铜丝的强度进行测试,操作便利,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测试装置;21、电机;22、传动轴;23、支架;24、弹力绳;25、支柱;26、第一弹簧;27、拉力传感器;28、第一挂钩;3、铜丝;4、收卷装置;41、马达;42、传动皮带;43、传动轮;44、联动轴;45、固定架;46、收卷筒;47、拉杆;48、第二弹簧;49、顶杆;410、固定槽;411、摇把;412、插销;413、第三弹簧;414、第二挂钩;415、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卷的铜丝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测试装置2和收卷装置4,测试装置2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收卷装置4安装在底座1的内壁表面。

测试装置2包括电机21,电机2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轴22,传动轴2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架23,传动轴22的外表面套设有弹力绳24,电机21的一侧设置有支柱25,弹力绳2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6,第一弹簧2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27,拉力传感器27的型号为jlbs-1型传感器,拉力传感器2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挂钩28。

收卷装置4包括马达41,马达41的前端套设有传动皮带42,传动皮带42的一端套设有传动轮43,传动轮4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联动轴44,联动轴44的外表面套设有固定架45,固定架45之间固定安装有收卷筒46,收卷筒46的一侧贯穿设置有拉杆47,拉杆4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48,第二弹簧4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杆49,收卷筒46的外表面开设有固定槽410,收卷筒46的一侧设置有摇把411,摇把4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销412,固定架4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413,第三弹簧4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挂钩414,固定架45与底座1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架415,拉动拉杆47,拉杆47带动第二弹簧48使顶杆49后退,然后将铜丝3的首端放置到固定槽410内,接着松开拉杆47,第二弹簧48释放弹力将顶杆49与铜丝3首端压紧,然后打开马达41,马达41带动传动轮43转动,从而使收卷筒46对铜丝3进行收卷,收卷完毕后,拉出第二挂钩414,将铜丝3的末端挂到第二挂钩414上,然后第三弹簧413将第二挂钩414拉至固定架45内部,转动摇把411,使插销412与联动轴44分离,最后将收卷筒46拆下即可,使铜丝3在检测完毕后得到了收卷,且方便对铜丝3的首末端进行固定,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收卷效率,将铜丝3的一端固定在收卷筒46上,另一端挂到第一挂钩28上,然后打开电机21,电机21带动传动轴22转动,传动轴22带动弹力绳24回卷,弹力绳24拉动第一弹簧26使拉力传感器27对铜丝3进行拉扯,使得拉力传感器27能够对铜丝3的强度进行测试,通过第一弹簧26和弹力绳24能够对提高对铜丝3的拉力大小,使其不易在测试过程中断裂,方便了对铜丝3的强度进行测试,操作便利,结构简单。

具体的,收卷筒46与第一挂钩28之间设置有铜丝3,铜丝3远离收卷筒46的一端套设在第一挂钩28的一端,收卷筒46起到对铜丝3进行收卷的作用,第一挂钩28起到对铜丝3进行固定的作用。

具体的,支柱25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弹力绳24贯穿支柱25的内部并延伸至支柱25的外部,使弹力绳24能够穿过支柱25对第一弹簧26进行拉扯。

具体的,联动轴44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插销412与插槽之间相适配,插销412能够对联动轴44与收卷筒46进行固定。

具体的,摇把411与固定架45之间固定安装有轴承,且摇把411与固定架45之间转动连接,摇把411转动能够带动插销412转动。

具体的,固定架45的数量为两组,其中一种固定架45的内测开设有安装槽,第三弹簧413与第二挂钩414安装在安装槽中,第二挂钩414与第三弹簧413配合能够对铜丝3的末端进行固定。

在使用时,拉动拉杆47,拉杆47带动第二弹簧48使顶杆49后退,然后将铜丝3的首端放置到固定槽410内,接着松开拉杆47,第二弹簧48释放弹力将顶杆49与铜丝3首端压紧,然后打开马达41,马达41带动传动轮43转动,从而使收卷筒46对铜丝3进行收卷,收卷完毕后,拉出第二挂钩414,将铜丝3的末端挂到第二挂钩414上,然后第三弹簧413将第二挂钩414拉至固定架45内部,转动摇把411,使插销412与联动轴44分离,最后将收卷筒46拆下即可,使铜丝3在检测完毕后得到了收卷,且方便对铜丝3的首末端进行固定,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收卷效率,将铜丝3的一端固定在收卷筒46上,另一端挂到第一挂钩28上,然后打开电机21,电机21带动传动轴22转动,传动轴22带动弹力绳24回卷,弹力绳24拉动第一弹簧26使拉力传感器27对铜丝3进行拉扯,使得拉力传感器27能够对铜丝3的强度进行测试,通过第一弹簧26和弹力绳24能够对提高对铜丝3的拉力大小,使其不易在测试过程中断裂,方便了对铜丝3的强度进行测试,操作便利,结构简单。

综上,该便于收卷的铜丝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收卷装置4,使铜丝3在检测完毕后得到了收卷,且方便对铜丝3的首末端进行固定,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收卷效率。

通过设置测试装置2,方便了对铜丝3的强度进行测试,操作便利,结构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